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阅读篇名阅读篇名 国家与革命 2 简要背景简要背景 这本书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夕 1917 年 8 9 月 写的系统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国家学 说的著作 十月革命也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联合贫 困农民所共同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随着资本主义的日益发展 对农民和工人越来 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 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不公平 资产阶级内部的黑暗与勾结 各种矛盾 激增 推动了阶级斗争的爆发 1914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无产阶级革命条件变得越发 成熟 我们都知道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因此必须要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国家问 题 事实上有很多流派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对社会主义运动带来 了很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列宁的 国家与革命 随之诞生 比较系统的描述了马 克思主义对待国家问题的著作 3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章 阶级社会和国家 这部分内容考察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的基本概念 谈 到这个学说被人忽略忘记或者遭到机会主义者的歪曲误解的各方面 书中引用了恩格斯在 总结他所做的历史的分析时的一段话 很清晰明了的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历史作用 及其意义的基本思想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笔者理解如果阶级的矛盾 可以由外部条件可以解决 国家的存在就没有意义 只有当矛盾激化到没有办法解决的程 度 国家就油然产生 作为一种力量 把这种对立的不可调和的冲突保持在 秩序 的范 围内 在这个问题上 马克思主义开始受到来自两个主要方面的歪曲 即资产阶级的思想 家认为国家是阶级调和的机关以及 考茨基主义 对结论的抹杀 随之列宁提到了国家的 那个 力量 是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的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拥有监狱等 的特殊武装队伍 但是 究竟是什么东西使他们居于社会之上 随着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 国家是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 伴随来的是考茨基反动的再一次抹杀 为了清楚的表明目 前流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改为机会主义的把戏的本质 列宁讲到国家 自行消亡 和暴力革 命 无产阶级国家代替资产阶级国家必须通过暴力革命 任何国家的消亡都是通过 自行 消亡 第二章 讲述 1848 1851 年的经验 首先研究了革命前夕关于国家问题的言论 引用了 哲学的贫困 和 共产党宣言 中的话语 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在国家问题上 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即 无产阶级专政 以及给国家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即 国家即组 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 这个理论同他关于无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全部学说 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既然无产阶级需要国家 需要这样一个反对资产阶级的特殊暴力组织 那么自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不预先消灭和破坏资产阶级为自己建立的国家机器 根本 就不可能建立这样的一个组织 实际事情变化进程迫使革命提出破坏和消灭国家机器的任 务而不是去改善国家机器 列宁接着引用马克思在 路易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一书中 总结 1848 1851 年革命时的一段论述 来说明马克思这时已明确作出了必须打碎资产阶级 国家机器的结论 但以什么东西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 这个问题当时还没有解决 第三章 阐述马克思对 1871 年巴黎公社的经验的分析 马克思在 法兰西内战 一 书中对公社的经验做过分析 从其中的摘录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上一节所提出问题的答案 即公社用来代替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 似乎仅仅是更完全的民主 马克思写到 公社不应 该是议会式 而应该是同时兼管立法和行政的工作机关 他把从旧社会诞生新社会的 过程 从前者变化到后者的过渡形式 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来研究 以无产阶级群众运 动的实际经验为基础 努力从经验中取得实际教训 马克思主张集中制 关于 消灭国家 政权 寄生虫 的观点却被机会主义者同蒲鲁东的联邦制混为一谈 列宁继续引用马克 思有关这个问题的言论进行了对马克思主义学说歪曲的批判 坚信的认为公社是可以而且 应该用来代替已被打碎的国家机器的政治形式 第四章 恩格斯的补充说明 恩格斯不止一次的谈到公社经验的问题 说明马克思 的分析与结论 所以列宁在这里单独列了一章特别来谈谈这些说明 首先提到 住宅问题 引出了 社会民主主义 学说把马克思主义在消灭国家的问题上对无政府主义的态度完全 扭曲 从而值得提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同无政府主义者的一次论战 恩格斯给倍倍尔的信 里批判了格达纲领草案 并特别谈到国家问题 发现了一个重要论断 公社已经不是原 来意义上的国家了 虽然倍倍尔同意恩格斯的批判 但在 我们的目的 这本小册子中有 一些关于国家的完全不正确的议论 使得德国社会民主党仍顽固地重复国家问题的机会主 义议论 由此就不能不提到恩格斯在 新时代 上发表的爱尔福特纲领草案批判 这篇文 章主要就是批判社会主义党在国家结构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观点 这一章节的最后提到恩格 斯论民主的消除 国家的消灭也就是民主的消灭 国家的消亡也是民主的消亡 国家属于 上层建筑 其产生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国家的消亡也必定存在其经济基础 那么问题是国 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第五章 分析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列宁先对比了恩格斯与马克思写过的两封信 引出了两者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的不同 但是对于国家和国家消亡的看法是一致的 继而 谈到马克思是如何提出问题的 运用最彻底 最完整 最周密 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 察资本主义即将崩溃的问题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问题 解答这些问题只能依靠确切 证明了的科学材料 也就是下文所要阐述的内容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特别时期 马克思没有陷入空想 冷静的考察分析 把刚刚从资本主义脱胎出来的在各方面还带着旧 社会的痕迹的共产主义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 这时国家还没有完全消亡 真正消 亡必须要有完全的共产主义即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也就是说国家完全消亡的经 济基础是共产主义的高度发展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被机会主义者庸俗化 由于在无产阶级革命对国家的态度问题 上采取了有利于机会主义回避躲闪的态度 结果就产生了歪曲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 庸俗化的现象 列宁在这部分主要拿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和考茨基来说 的 总结上述分析 国家与革命 既是基于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先后顺序的考察 也是基于对 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历史先后顺序的考察 这种论述方式非常清晰的向读者展示了这些 革命家如何通过分析历史革命经验来形成 发展无产阶级国家学说的 在 国家与革命 的这些章节中 列宁所阐述的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也包含对歪曲 抹杀马克思 主义理论学说的严厉批判 同时也是列宁在新的历史革命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 展 4 典型观点典型观点 1 列宁针对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极力掩盖国家阶级性的谬论 概括了马克思 恩格斯 的基本思想 鲜明地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2 列宁独创地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实质 充分论证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 3 列宁揭示了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一致性 4 列宁还从理论上探讨了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发展规律 注意到无产阶级专政职能的多 样性 集中说明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 5 评论体会评论体会 学习 国家与革命 有助于我们认识国家的本质 进一步加深对无产阶级专政性质 和任务的理解 自觉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 一方面要 看到社会主义是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它的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另一方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重庆大学高端装备机械传动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劳务派遣科研助理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淄博花沟镇城乡公益性岗位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银行河南分行校园招聘7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河源连平县招聘教育局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陕西航空医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照片里的儿童世界
- 2025年合肥市中心血站公开招聘编外使用人员6名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轨道变形监测预警-洞察及研究
- 税务咨询方案范本下载
- 手指印画课件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STEMI再灌注治疗策略》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 2025年物产中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家校合作下的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干预
- 2024年学校安全教育讲稿范文(2篇)
- 电力电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防雨雪冰冻应急演练
- 少儿篮球培训家长会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计算题包含答案
- 5《秋天的怀念》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