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限时训练(3)2012-11_第1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限时训练(3)2012-11_第2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限时训练(3)2012-11_第3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限时训练(3)2012-11_第4页
高三文科综合(历史)限时训练(3)2012-1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3 3 2012 112012 11 一 单选题 每小题一 单选题 每小题 3 3 分 分 2525 题 共题 共 7575 分 分 1 西汉中期 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 是 A 墨子 兼爱 思想 B 孟子 性善论 C 老子 无为 思想 D 董仲舒 天人感应 学说 2 两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 遗子黄金满毓 竹笼 不如一经 这句谚语 反应了当时 A 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 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 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 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3 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 第一次五四运动 指出是 社会的转变 促成了这一时代的 百家争鸣 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 的表现 是 分封制崩溃 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B C D 4 下图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史上的两位重要人物 他们思想的相同之处是 都促使儒家思想向前发展 都是唯心主义观点 都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统治思想 都是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 A B C D 2 5 古代某学者曾在白鹿洞书院讲学 后人赞之为 反躬践实 穷理致知 传二程而分流 讲学授徒 著书立说 配十哲之永馨 此人应是 A 孟子 B 董仲舒 C 朱熹 D 李贽 6 下列观点 体现了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新发展的是 A 天下为主 君为客 B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C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真理 D 父子君臣 天下之定理 7 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 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 历史 提出在政治上要 趋时更新 他认为 天下惟器 无其器则无其道 这里的 器 是指 A 客观存在的事物 B 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 C 万物发展的规律 D 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 8 世界上最快乐得事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为善至乐 的乐 乃是 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 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必能获得这种快乐 因为理 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材料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出自 A 普罗泰戈拉 B 苏格拉底 C 柏拉图 D 亚里士多德 9 但丁 薄伽丘 彼特拉克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 文学三杰 他们都 A 以小说创作著称于世 B 对教会丑恶进行鞭挞 C 系统提出 人的学问 D 用意大利方言进行写作 10 18 世纪的法国 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 学会用自己的头 脑思考问题 与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相比 他们的思考更侧重于 A 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 B 与上帝直接对话 C 追求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D 批判神权统治 11 李贽因思想 异端 而被神宗御批逮捕下狱 并焚毁其著作 不愿屈服 的李贽在狱中自杀身亡 布鲁诺因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 被天主教会宣 布为 异教徒 并烧死在罗马百花广场 以上史实说明 A 君主专制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B 科学发展与思想解放同样艰难曲折 C 教会势力的强大 D 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 12 与中国明末清初产生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相比 欧洲启蒙思想的突出特 征包括 代表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从法律角度证明社会变革的合理性 反对君主专制 强调 公民意识 A B C D 13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史实不 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A 法国第三共和国成立后颁布 l875 年宪法 B 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 1787 年宪法 C 英国 光荣革命 后颁布了 权利法案 D 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 临时约法 14 西晋太康年间 文学家左思作 三都赋 在京城洛阳广为流传 书商 们竞相刻板印刷 一下子使纸昂贵了几倍 这段表述有悖史实 这是因为西 晋时期 A 都城不在洛阳 B 造纸术没有被发明 C 雕版印刷术没有被发明 D 赋这种形式没有诞生 15 下面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项科技发明 一板印刷 一板已自布字 此印 者才华 则第二板已具 更互用之 瞬息可就 中国人开始使用这一技术是在 A 8 世纪中期 B 11 世纪中期 C 14 世纪中期 D 15 世纪中期 16 2011 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 606 周年 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 天的 GPRS 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相似功能 这项古代技术是 A 指南针 B 造纸术 C 火药 D 活字印刷术 17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 却能阅读同样的书 籍 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 法国 西班牙 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这说明 A 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 汉字有双重特性 实用性和艺术性 C 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4 D 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18 剪纸 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这些民间艺术的题 材多样 内容丰富 尤以反映现实生活 时事风俗 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 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 A 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 C 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 D 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19 下列文献中 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 A 老子 B 甲骨卜辞 C 楚辞 D 诗经 20 下列关于古代文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已有关于日食的文字记录 B 殷商青铜器有屈原向上苍发出 天问 的图像 C 隋代烧制的陶器上有李白的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的诗句 D 宋代的诗文扇上有郑板桥所题 难得糊涂 之语 21 世界上第一部将力学原理与机械技术合而为一的著作 奇器图说 诞 生于中国 是 17 世纪初欧洲传教士与中国学者共同翻译 编写而成的 以下 情况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 该书全面介绍了由力学概念和数学分析所构成的力学理论体系 B 中国学者因为翻译该书而受到了皇帝的重用 C 后来的中国学者不断对该书进行了删改 乃至贬斥 D 该书的机械制造技术在清朝康熙帝时期得到了很大应用 22 穿越时空 假若你回到了春秋战国时期 你可以做到的是 用楷书抄写 论语 学习 九章算术 带朋友去看杂剧 吟诵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A B C D 全部无法做到 23 梨园 的引义在唐中叶就有记载 最早可见于大历二年 767 年 杜甫 写就的 观云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一诗 梨园子弟散如烟 女乐余姿映 寒日 在这里 杜甫将 梨园 作为哪项艺术的代名词 A 昆曲 B 乐舞 C 元杂剧 D 京剧 24 有人称 北宋到明清 在 附庸风雅 的贵族文化之外 一种新文化形态 5 在崛起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 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属于 市民文化 形态的是 清明上河图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 25 京剧是我国国粹 它主要是由 A 元杂剧发展而来的 B 北京地方剧种演化而成的 C 流行于北方的剧种融合而成的 D 南方一些剧种传入北京后融合而成的 26 25 分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世界不同地区文明冲突碰撞的历史 阅读下 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徐光启 1562 1633 积极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公元 1607 年 他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 几何原本 前六卷 还建议开展分科研究 如果每 个学科都设置相应的机构 那将形成一个相当可观的 科学院 根据中央电视台电视片 徐光启 整理 材料二 早期的耶稣会传教士 特别是利玛窦神父 敏锐地看到中国人 的数学知识虽然并不落后 却未能将其应用在诸如天文学这样的领域 不过 耶稣会传教士确实希望唤起中国人对欧洲科学的兴趣 并借此发展传教活动 瑞尔 寻找文化的契合点 论早期天主教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方式 材料三 17 18 世纪 欧洲出现了一股 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 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 和国家统一 法国的伏尔泰认为 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 取 欧洲应加以采用 顾立雅 孔子中国之道 材料四 一 各人不可夺之权利 皆由天授 一 生命 自由 及一切利益之事 皆属天赋之权利 一 不得侵人自由 如言论 思想 出版等事 一 各人权利必要保护 须经人民公许 建设政府 而各假以权 专掌 保护人民权利之事 一 无论何时 政府所为 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 人民即可革命 推倒 旧日政府 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 迨其既得安全康乐之后 经承公认 整 6 顿权利 更立新政府 亦为人民应有之权利 邹容 革命军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 因 8 分 2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莱布尼茨盛赞中国儒学的原因 并指 出伏尔泰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理由 6 分 3 材料四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中国在启 蒙思想影响下 分别进行了哪些实践运动 9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不同文明的交融对我们有何启示 2 分 1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3 3 答卷 答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评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75 分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 案 题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 二 非选择题 25 分 26 1 8 分 2 6 分 3 9 分 4 2 分 2 1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高三文科综合 历史 限时训练 3 3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分 共 75 分 题 号 12345678910111213 答 案 DBAACAABBCBAC 题 号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 案 CBACADACCBDD 26 1 现象 西学东渐 中国士大夫学习西方近代自然科学 2 分 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