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月考试题11月_第1页
高三月考试题11月_第2页
高三月考试题11月_第3页
高三月考试题11月_第4页
高三月考试题11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月考试题 1 设全集 R 则 2 0 ln 1 Ax x xBx yx A U CB A B C D 2 1 1 2 2 1 1 2 2 已知复数 z 的实部为 虚部为 2 则 1 5i z A B C D 2i 2i 2i 2i 3 已知 则 是 恒成立 的 a R2a 2 xxa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4 函数 sin f xxxxR A 是偶函数 且在上是减函数 B 是偶函数 且在上是增函数 C 是奇函数 且在上是减函数 D 是奇函数 且在上是增函数 8 称为两个向量间的距离 若满足 对 d a bab a b a b 1 b ab 任意的恒有 则 tR d a tbd a b A B C D abab bab ab aab 二 填空题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7 7 小题 考生作答小题 考生作答 6 6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5 5 分 满分分 满分 3030 分 分 一 必做题 一 必做题 9 139 13 题 题 10 设 x y满足约束条件 0 23 23 x xy xy 则zxy 的 最大值是 11 已知某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该棱锥 第 11 题图 y x O 1 65432 1 1 2 1 的体积为 13 定义映射 fAB 其中 Am n m n R B R 已知对所有的有序正整 数对 m n满足下述条件 1 1f m 若nm 0f m n 1 1 f mnn f m nf m n 则 2 2 f 2 f n 选做题 选做题 1414 1515 题 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题 考生只能从中选做一题 14 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0 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1 Cl 4 则它们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R 15 如图 直线PC与AO相切于点C 割线PAB经过 圆心O 弦CD AB于点E 4PC 8PB 则 CE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 考生作答 7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35 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 卡中对应题号后的横线上 一 选做题 请考生在第 9 10 11 三题中任选两题作答 如果全做 则按前两题记分 9 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以极点为原点 极轴为 x 轴正半轴建立 cos4sin2 直角坐标系 则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10 有一根长为 3 cm 底面半径为 2 cm 的圆柱形铁管 用一段铁丝在铁管上缠绕 2 圈 并使铁丝的两个端点落在圆柱的同一母线的两端 则铁丝的最短长度为 11 已知 x yR 且满足 那么的最小值是 22xyxy 4xy 9 10 5 cm 11 2 x 2 y420 xy 32 2 二 必做题 12 16 题 三 解答题 三 解答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6 小题 满分小题 满分 8080 分 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分 解答需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6 本小题满分 本小题满分 1212 分 分 已知函数 其中 sin f xAx x R 其部分图像如图所 0 0 22 A 示 1 求函数的解析式 f x 2 已知横坐标分别为 的三1 15 点 都在函数的图像上 求的值 MNP f xsinMNP 17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与与共线 其中A是 1 sin 2 mA 3 sin3cos nAA ABC的内角 1 求角A的大小 2 若BC 2 求 ABC面积S的最大值 并判断S取得最大值时 ABC的形状 17 解 1 因为m m n n 所以 3 sin sin3cos 0 2 AAA 所以 31cos23 sin20 222 A A 即 31 sin2cos21 22 AA 即 sin 21 6 A 4 分 因为 0 A 所以 11 2 666 A 故 2 62 A 3 A 6 分 2 由余弦定理 得 22 4bcbc 又 31 sin 24 ABC SbcAbc 8 分 而 22 2424bcbcbcbcbc 当且仅当bc 时等号成立 10 分 所以 331 sin43 244 ABC SbcAbc 11 分 当 ABC的面积取最大值时 bc 又 3 A 故此时 ABC为等边三角形 12 分 18 22 本小题满分 14 分 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 1 1a 1 21 nn aS nN 等差数列 n b满足 35 3 9bb 1 分别求数列 n a n b的通项公式 2 设 2 2 n n n b cnN a 求证 1 1 3 nn cc 22 解 1 由 1 21 nn aS 得 1 21 nn aS 得 11 2 nnnn aaSS 1 3 nn aa 2 分 1 3n n a 4 分 53 26 3bbdd 5 分 36 n bn 7 分 2 因为 1 22 3 3 n nn abn 9 分 所以 1 3 33 n nn nn c 10 分 所以0 3 21 1 1 n nn n cc 12 分 11 1 3 nn ccc 13 分 所以 1 1 3 nn cc 14 分 20 本小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为常数 是实数集上的奇函数 函数 ln x f xea aR 是区间上的减函数 sing xf xx 1 1 1 求在上的最大值 g x 1 1 x 2 若对及恒成立 求 的取值范围 2 1g xtt 1 1 x 1 t 3 讨论关于的方程的根的个数 x 2 ln 2 x f x xexm 20 1 是奇函数 ln aexf x 则恒成立 ln ln aeae xx 1 aeae xx 0 0 11 2 aaeeaaaeae xxxx 又在 1 1 上单调递减 xg 1sin 1 max gxg 2 在上恒成立 2 sin11tt 只需 1 2 1 sin1 101 tt 在 恒成立 令则 1 11sin 1 2 tth 011sin1 01 2 tt t 2 2 1 sin10 sin10 t tt tt 而恒成立1 t 3 由 1 知 2 ln 2 mexx x x xxf 方程为 令 mexxxf x x xf 2 ln 2 21 2 1 ln1 x x xf 当上为增函数 0 0 0 11 exfxfex在时 上为减函数 0 0 11 exfxfex在时 当时 ex 1 1max1 e efxf 而 22 2 emexxf 在同一坐标系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1 xf函数 2 xf 当时 方程无解 e em e em 1 1 22 即 当时 方程有一个根 e em e em 1 1 22 即 当时 方程有两个根 e em e em 1 1 22 即 1 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某物体一天中的温度是时间 的函数 Tt 其中温度的单位是 时间单位是小时 表示 32 0 T tatbtctd a 0t 12 00 取正值表示 12 00 以后 若测得该物体在 8 00 的温度是 12 00 的温度为t8 13 00 的温度为 且已知该物体的温度在 8 00 和 16 00 有相同的变化率 60 58 1 写出该物体的温度关于时间 的函数关系式 Tt 2 该物体在 10 00 到 14 00 这段时间中 包括 10 00 和 14 00 何时温度最高 并求出最 高温度 3 如果规定一个函数在区间上的平均值为 求该 f x 1212 xxxx 2 1 21 1 x x f x dx xx 物体在 8 00 到 16 00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温度 1 2 11 00 和 14 00 时 该物体的温度最高 最高温度为 3 360T ttt 3 在 8 00 到 16 00 这段时间的平均温度为62 60 解析 1 根据条件 得 0 60T 4 8T 1 58T 4 4 TT 可以解得 60013dbac 乙 乙乙 乙 D N C B M A B D C N MA 4 分 3 360T ttt 2 2 333 1 1 T tttt 当时 21 12 t U 0T t 当时 11 t 0T t 在区间上单调递增 在上单调递减 即是极大值点 8 T t 21 12 11 1t 分 1 62 2 62TT 在 10 00 到 14 00 这段时间中 11 00 和 14 00 时 该物体的温度最高 最高温度 为 62 3 按规定 平均温度为 44 34 0 440 11 360 1560 4 4 8 T t dtttdtt 即该物体在 8 00 到 16 00 这段时间的平均温度为 12 分60 1818 本题满分 本题满分 1313 分 分 如图甲 直角梯形ABCD中 ABCD 2 DAB 点M N分别在AB CD上 且MNAB MCCB 2BC 4MB 现将梯形 ABCD沿MN折起 使平面AMND与平面MNCB垂直 如图乙 求证 AB平面DNC 当DN的长为何值时 二面角DBCN 的大小为30 19 19 本小题满分 本小题满分 1414 分 分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 且满足 n an n S2 3 2 1 1nn SSS 1 2 3n I 求证 数列为等比数列 1 n S 设 求证 2 n n n S a b 1 21 n bbb 20 本小题满分 本小题满分 1414 分 分 动圆 P 在 x 轴上方与圆 F 外切 又与 x 轴相切 2 2 11xy 1 求圆心 P 的轨迹 C 的方程 2 已知 A B 是轨迹 C 上两点 过 A B 两点分别作轨迹 C 的切线 两条切线的交 点为 M 设线段 AB 的中点为 N 是否存在使得 F 为圆 F 的圆心 R MNOF 3 在 2 的条件下 若轨迹 C 的切线 BM 与 y 轴交于点 R A B 两点的连线过点 F 试 求 ABR 面积的最小值 21 本小题满分 本小题满分 1414 分 分 0ln axaxxf 1 若求的单调区间及的最小值 1 a xf xf 2 若 求的单调区间 Ks5u0 a xf 3 试比较与的大小 并证明 2 2 2 2 2 2 ln 3 3ln 2 2ln n n 12 121 n nn 2 nNn 你的结论 数学理试题答案数学理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每题一 选择题 每题 5 分 共分 共 40 分 分 二 填空题 每题二 填空题 每题 5 分 共分 共 30 分 分 10 0 11 2 13 2 22 n 14 14 15 15 3030 66 12 5 1 1 Ks5uv 0 2 1 AB 1 U C B 2 12zi 51 255105 2 12121 25 iiiii i ziii 3 恒成立等价于 即2xxa min 2xxa 2a 4 得为奇函数 sinsinfxxxxxf x f x 得在 R 上为增函数 1 cos0fxx f x 5 区域 A 面积为 3 1 231 2 0 0 211 333 xx dxxx 题号题号 1 12 23 34 45 56 67 78 8 答案答案 B BA AC CD D B 11 4 312 P 6 160 180 是到 参与循环的是 循环结束 4 A 7 A7i 是8i 7 先把两个女生选好在捆绑在一起 22 32 6C A 假设捆在一起的女生记为 A B 另一个女生记为 C 两个男生记为甲乙 从左到右编号 1 5 一 A B 排在 1 2 号 那么甲可以选 3 4 若甲选 3 则 C 乙无要求 有 2 种 如果甲选 4 号 则 C 只能选 5 号 有一种 则共 3 种情形 二 A B 排在 2 3 号 那么甲只能选 4 号 C 只能选 5 号 有一种 三 A B 排在 3 4 号 那么甲只能选 2 号 C 只能选 1 号 有一种 二 A B 排在 4 5 号 情形同 一 共 3 种 则总数为 N 6 8 48 种 8 考察向量减法的三角法则 以及向量模的几何意义 对任意的恒有 表明是所有中 tR d a tbd a b d a bab d a tbatb 最短的一个 而垂线段最短 故有 bab 9 得 n 15 7 750350 n 10 线性规划 三角形区域 最优解 1 1 11 四棱锥底面是直角梯形 面积为 高为 2 则体积为 2 1 22 13 2 12 得 n 8 1 1 3 3 11 127 6 n n Ca n nnaC 5 58 56aC 13 解 根据定义得 2 2 1 1 2 2 1 2 1 1 2 1 1 2 12fffff 3 3 2 2 1 2 2 2 2 2 1 2 2 1 622ffff 4 4 2 3 1 2 2 3 2 3 1 2 6 1 1422ffff 5 5 2 4 1 2 2 4 2 4 1 2 14 1 3022ffff 所以根据归纳推理可知 2 22 n f n 14 在直角坐标系中 曲线 直线 2 2 1 10 5 x Cyy l yx 15 2 26PCPA PBPAAB 连接 OC 直角三角形 OCP 中 12 5 OC CP CE OP 16 16 本小题满分 本小题满分 1212 分 分 解 1 由图可知 11A 分 最小正周期 所以 3 分 4 28 T 2 8 4 T 又 且 1 sin 1 4 f 22 所以 5 分 3 444 424 所以 6 sin 1 4 f xx 分 2 解法一 因为 1 sin 1 1 0 1 sin 1 1 1 44 ff 5 sin 5 1 1 4 f 所以 8 分 1 0 1 1 5 1 MNP 5 37 20MNMPPN 从而 10 分 520373 cos 52 520 MNP 由 得 12 0 MNP 2 4 sin1 cos 5 MNPMNP 分 解法二 因为 1 sin 1 1 0 1 sin 1 1 1 44 ff 所以 8 分 5 sin 5 1 1 4 f 1 0 1 1 5 1 MNP 2 1 4 2 NMNP 6NM NP 5 202 5NMNP 则 10 分 63 cos 552 5 NM NP MNP NMNP 由 得 12 分 0 MNP 2 4 sin1 cos 5 MNPMNP 18 解法一 MB NC MB 平面 DNC NC 平面 DNC MB 平面 DNC 2 分 同理 MA 平面 DNC 又 MA MB M 且 MA MB 平面 MAB MAB NCD AB DNC ABMAB 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6 分 z C B M A N x y D 过 N 作 NHBC 交 BC 延长线于 H 连 HN 平面 AMND 平面 MNCB DN MN 8 分 DN 平面 MBCN 从而DHBC DHN 为二面角 D BC N 的平面角 DHN o 30 10 分 由 MB 4 BC 2 MCB90 知 MBC 60 42cos603CN NH3 sin60 2 33 11 分 由条件知 DN333 333 tanNHD DNNH NH33232 13 分 解法二 如图 以点 N 为坐标原点 以 NM NC ND 所在直线分别作为x轴 y轴和 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Nxyz 易得 NC 3 MN 3 设DNa 则D 0 0 a C 0 3 0 B 3 4 0 M 3 0 0 A 3 0 a I 0 0 0 3 0 0 4 NDaNCABa 44 0 0 0 3 0 33 ABaNDNC ND NCDNCNDNCN AB 与平面DNC共面 又ABDNC ABDNC 6 分 II 设平面 DBC 的法向量 1 n x y z 0 3 3 1 0 DCa CB 则 1 1 30 30 DC nyaz CB nxy 令1x 则3y 3 3 z a 1 n 3 3 1 3 a 8 分 又平面 NBC 的法向量 2 n 0 0 1 9 分 cos 12 12 12 n n n n n n A 2 3 3 3 a 227 1 31 a 11 分 即 2 2 6279 1 3 a a4a 又 3 a0 a 2 即 3 DN 2 13 分 19 19 本小题满分 14 分 N M B A x y O F 证明 2 分2 3 1 nn SS 1 3 1 1 nn SS 又 3 分3 1 1 S 是首项为 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且 4 分 1 n S33 31 N n n Sn 当时 5 分1 n2 11 Sa 当时 2n 13 13 1 1 nn nnn SSa 13 3 1 n1 32 n 7 分 故 8 分 1 2 3 N n n an 11 分 11 211 2 32 311 2 31 31 31 3131 nn n nnnnn bn 13 1 13 1 13 1 13 1 13 1 13 1 2 1 13221 21 nn n bbb 12 分 14 分1 13 1 2 1 2 1 n 20 解 1 设 P x y 由题意知 22 222 111 1 xyyxyy 2 1 y 4 x 0 x 即圆心 P 的轨迹 C 的方程为 4 分 2 1 y 4 x 0 x 2 设 11 A x y 22 B xy 由得直线 AM 的斜率 1 2 yx 1 1 2 AM kx 直线 BM 的斜率 2 1 2 BM kx 直线 AM 的方程为 111 1 2 yyx xx 直线 BM 的方程为 6 分 222 1 2 yyx xx 由 消去 y 得 211122 11 22 yyx xxx xx 22 1221 1111 2222 xx xxx 在抛物线上 11 A x y 22 B xy 2 1 y 4 x 0 x 2222 211221 111111 442222 xxxx xxx 12 1 2 xxx 即点 M 的横坐标 又 点 N 的横坐标为也为 12 1 2 xxx 12 2 xx MN y 轴 即与共线MN OF 存在使得 9 分R MNOF 3 设点 B 的坐标为 则轨迹 C 的切线 BM 的方程为 2 0 4 t tt 2 42 tt yxt 可得 R 的坐标为 10 分 2 0 4 t 直线 BA 的方程为 由可得点 A 的坐标为 11 2 4 1 4 t yx t 2 2 4 4 1 4 yx t yx t 2 4 4 t t 分 12 分 1 2 ABRBA SFRxx 2 14 1 24 t t t 3 1 14 2 2 4 tt t 是关于 的偶函数 只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