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_第1页
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_第2页
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_第3页
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_第4页
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北师大版二中初二上期月考物理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2 分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响鼓也要重锤敲 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 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 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 说明固体能传声 2 2 分 2017 贵港 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海水淡化是解决缺水 问题的方法之一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一种是蒸馏法 即先将海水中的水汽化而把盐留下 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水 关于以上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和吸 放 热情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先升华后凝华 先吸热后放热 B 先汽化后凝固 先放热后吸热 C 先汽化后液化 先吸热后放热 D 先汽化后液化 先放热后吸热 3 2 分 在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中 经常会用到一些科学研究方法 下列事例中运用相同科学研究方法的是 1 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 2 用水流比作电流 3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4 用总电阻替代两个串联的电阻 A 1 与 3 B 1 与 4 C 2 与 3 D 2 与 4 4 2 分 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20 角射到镜面 当入射角减少 10 后 第 2 页 共 16 页 A 反射角是 10 B 反射角是 30 C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120 D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160 5 2 分 在水平桌面上放一只乒乓球 桌边有一平面镜 当乒乓球在桌面向平面镜滚动时 它在镜中的像 沿竖直方向运动 由此可判断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是 A 30 B 45 C 60 D 90 6 2 分 如图是 2012 年 5 月 21 日发生的日环食景象 南宁市当天也能观察到部分奇观 日环食是由于月 球处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不能完全遮住太阳光而形成的 说明日环食的形成是由于 A 光的反射 B 光的折射 C 光的色散 D 光的直线传播 7 2 分 日常生活中 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 物理老师倡导同学们对身边的一些 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的实践活动 以下估测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 空气的密度 1 29 103kg m3 B 一只苹果受到的重力约为 2N 第 3 页 共 16 页 C 一个成年人的体积约为 0 5m3 D 成年人站立时 对地面的压强约为 1000Pa 8 2 分 如图所示 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 射灯从 S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左 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 P 往水槽内加水 当水面处于 a b c d 四个位置时 左壁上分别出现 Pa Pb Pc Pd 四 个光点 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 Pa Pb Pc Pd B Pd Pc Pb Pa C Pc Pd Pa Pb D Pb Pa Pd Pc 9 2 分 在儿童乐园 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 在对焦时 发现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为 了 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摄影师应将镜头适当地 A 向下并且向左移 B 向下并且向右移 C 向上并且向左移 D 向上并且向右移 10 2 分 将物体放在离凸透镜 30cm 处 正好得到一个与物体大小相等 倒立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第 4 页 共 16 页 A 15cm B 30cm C 60cm D 45cm 11 2 分 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中 所用凸透镜焦距为 10cm 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 A 位置 逐渐移到 B 位置的过程中 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 像距增大 像变大 B 像距减小 像变大 C 像距减小 像变小 D 像距增大 像变小 12 2 分 如图所示 容器底部有一探照灯 S 它发出一束光线投射到木板 MN 上 在 B 点形成一个光斑 如向容器中注水 光斑 B 将移向 A B 的下方 B B 的上方 C B 的左边 D B 的右边 第 5 页 共 16 页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3 2 分 星期天 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 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 他这样做的目的 是改变琴声的 填 响度 或 音调 正在这时 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 他一听是小刚 马上 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14 2 分 现代社会离不开电磁波 无线广播 手机通讯 卫星导航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我们常说的 Wi Fi 信号就是一种电磁波 这种信号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km s 电视机遥控器就是靠发射一种电磁 波来控制电视机的 这种电磁波也叫 15 3 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 过去 呼风唤雨 的神话已成为现实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 固 态二氧化碳 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 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 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 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6 3 分 如图所示 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 并在容器底部形成一光斑 然后往容器中渐渐加水 则底部 光斑的位置将慢慢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 同时上面的眼睛还会看到光斑向 选填 上 或 下 移动 随着容器中水面的上升 折射角将 选填 变大 变小 或 不变 17 4 分 两位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 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mm 和 cm 测 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读数为 cm 18 1 分 在一条绳的一端拴上一个重物就做成了一个单摆 小明同学利用停表测出它摆动 50 个周期 所 用时间是 40s 它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为 s 19 2 分 2013 桂林 阳光照射下 影子的形成 传播 远处楼房的玻璃看起来很刺眼 是因为 照射到玻璃表面的阳光发生了 第 6 页 共 16 页 20 4 分 2016 贺州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常用 作为实验的光源 利用 测量入射 角和反射角 实验中要将纸板与平面镜 如果将纸板沿法线 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 明反射光线 法线 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1 4 分 如图为光的色散实验示意图 1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白屏从上到下依次分布的是 光 2 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红光外侧 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 这种不可见光我们称为红外线 为了让温 度计的示数上升更明显 你的改进方法是 3 若在三棱镜与白屏之间插一块红玻璃 则白屏上将会呈现 光 4 将红 绿 蓝三原色色光等比例混合后会复合成 光 22 1 分 甲 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 1 5 倍 乙通过的路程是甲的 2 倍 则 甲 乙两个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3 4 分 2014 镇江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光屏上像未给出 则该像为 的实像 应用这一规律可以制成 选填 照相机 或 投影仪 保持 透镜不动 将蜡烛向左移动 为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 应将光屏向 移动 选填 左 或 右 三 三 实验题实验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4747 分分 24 14 分 在 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中 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 分 0 1234567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6 99 第 7 页 共 16 页 1 观察到当水沸腾时 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 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从实验可 得出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 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 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 由表可知 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 水的沸点是 4 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 a b 所示 则图 是水沸 腾前的情况 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5 表格数据纠正后 在下图坐标中画出水的沸腾曲线 6 他的操作如图 1 所示 其中错误之处是 7 分析图 4 所示图像 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5 7 分 如图是小勇同学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装置 第 8 页 共 16 页 1 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 便于 2 为完成实验探究 还需要一个测量工具 这个测量工具是 3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小勇做了如下操作 他先点燃蜡烛 A 放在玻璃板前 再拿一只 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 竖立着在玻璃板后移动 当移动到 A 像的位置时 发现它与 A 的像完全重合 这表明 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 4 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他将一块与玻璃板等大的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 B 之间 从蜡烛 A 侧观察 仍能看到蜡烛 A 的像 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 拿走蜡烛 B 将 这块白板移动到蜡烛 A 像的位置时 发现白板上不能承接到蜡烛 A 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实 虚 像 5 拿走白板 他将蜡烛 A 向玻璃板靠近 2cm 再将蜡烛 B 移到 A 像的位置 通过测量 他发现蜡烛 A 与它 在玻璃板中像的距离变化了 cm 同时发现像的大小 变大 变小 不变 26 5 分 2005 年春节晚会上 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 千手观音 演绎得淋 漓尽致 给人以美的熏陶 善的启迪 1 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 这是因为光的 的缘故 2 佛光普照 梵音如丝 聆听脱俗乐音 佛光是舞蹈者手上的饰品发出的 饰品 填 是 或 不是 光源 3 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 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 其 是不同的 4 舞台上云雾缭绕 宛如天庭 它们是干冰 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而产生 的效果 填物态变化 27 8 分 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 光的反射定律 第 9 页 共 16 页 1 如图甲所示 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 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 这说明 2 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 A0 与 ON 的夹角进行实验 测量记录如表所示 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 论是 光反射时 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小聪认为应是 光反射时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 的结论正 确 理由是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30 30 240 40 360 60 3 在图乙中 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 B0 即逆着原反射光线 射向平面镜时 可看到反射光线沿 OA 射出 这说明 28 3 分 学习了光学知识后 晓雯对有关实验进行了思考和创新 1 如图所示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晓雯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 虽然不如平面 镜清晰 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 也能观察到 B 蜡烛 这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2 当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20cm 的 A 处时 玻璃板后 B 处的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 移去 B 处的蜡烛 取一光屏放在 B 处 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出现蜡烛的像 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 3 晓雯将玻璃板移去 在玻璃板位置放一凸透镜 B 处放一光屏 发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倒立 等大的 烛焰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9 6 分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小宁和同学们在张老师指导下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 当蜡烛 凸透镜 光屏位置如图所示 时 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 则该凸透镜焦距为 cm 小宁把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 A 处 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接下来他应将光屏向 选填 左 或 右 适当移动 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做成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 放大镜 照相机 或 投影仪 2 小明在做 探究冰的熔化特点 实验时 对冰持续加热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 温度 时间 图像如 图所示 由图像可知 冰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冰水混合物在 A 点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在 B 点时的内能 如果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加热条件相同 则冰升 高相同温度所用时间比水少的原因是 30 4 分 由于不良学习习惯和上网游戏 偏食等因素影响 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请利用所学知 识 完成以下与近视相关的部分探究活动 如图甲所示 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 标出光屏的位置 拿开眼镜 屏 上的像变得模糊 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 像又变得清晰 再标出光屏的位置 观察眼球结构图 如图乙 并结合 以上实验 回答 1 实验中的光屏相当于眼球中的 眼球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 第 11 页 共 16 页 2 图丙 丁中的 选填 丙 或 丁 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 小王同学的眼睛也患了近视 近段时间看黑板上的字模糊 他应选用如图戊所示中的哪一种透镜来矫正 请填 A B C D 序号 四 四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请在图中画出光线 AO 的折射光线和 BC 的入射光线 第 12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212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3 1 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