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9月月考试卷_第1页
高二9月月考试卷_第2页
高二9月月考试卷_第3页
高二9月月考试卷_第4页
高二9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政治 9 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2 分 1 一切受人民欢迎 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 从本质上说 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 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 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 优秀的文化 A 彰显时代的精神 创造时代的未来 B 反映时代的潮流 决定时代的走向 C 源于时代的实践 引导时代的发展 D 源于时代的智慧 推动时代的前进 2 一台老式缝纫机 一张斑驳的老粮票 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 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的老物件 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 某地开展的 城市记忆 老物件里捡拾难 忘岁月 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 老物件也具有大魅力 是因为 老物件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老物件是对特定时代经济 政治的反映 老物件是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老物件是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A B C D 3 古人削桐为琴 纳万物之声 琴音松沉旷远 能让人雪燥静心 琴乐洁净清澈 能让人 感发心志 升华心灵意境 古琴名曲 流水 表现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被录入特制唱片 搭载美国太空飞船向茫茫宇宙转达人类智慧和文明 古琴音乐 因其古老性 方成就其世界性 通过人们的自觉欣赏 主动接受 能转化成人的精神力量 不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能满足人类共同的文化需要 流水 成为人类文化符号的代表 增强了中华文化影响力 A B C D 4 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 许多人远离故乡 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 乡愁何寄 乡愁 是不可泯灭的记忆 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 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 由此可见 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 B C D 5 近年来 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 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 市 更改变了每一个人 百姓生活 更幸福更有尊严 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 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促进社会发展 A B C D 6 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 不同风貌的有代表性的饮食 文化 该片在电视台播放后引起了极大关注 产生了广泛影响 通过 舌尖上的中国 人们感受到的 不仅有美食的味道 还有历史的味道 人情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以及人 与自然的和谐 舌尖上的中国 之所以引起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影响 是因为 中华餐饮文化蕴含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中华餐饮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餐饮文化的魅力 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餐饮文化内涵 A B C D 7 传统年俗具有凝聚亲情 敦睦人伦的功能 建设传统年节文化 需要挖掘其精神核心 重视年节礼俗仪式的恢复与重建 以及年俗中物质产品传承与当代设计 让年节真的有味 儿 真正融入人们生活 成为民众享受的传统节日 这表明 重建传统年俗应传承其合理精神内核及物质载体 文化建设须关注时代发展及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传统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传播 A B C D 8 精湛绝伦 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琴瑟齐鸣 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 文化遗产 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人的青睐 不过有人认为 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对此 正确的态度是 A 反对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 赞同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 反对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 赞同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9 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有过 清明上河图 般的绚丽 孕育出林 则徐 严复 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 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 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 着人们 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 保护文化遗产 A 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 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 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0 2013 年 中国领导人提出共建贯穿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携手东盟共间打造 21 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 被合称为 一带一路 建设 一带一路 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 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表明 文化是民族的 又是世界的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各国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中华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发展 A B C D 11 近几年 在社交网站出现了许多仿成语形式的编造词 如根据 喜闻乐见 大快人心 普天同庆 奔走相告 四个成语简化而成的 喜大普奔 根据歌词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 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提炼而出的 人艰不拆 等 这些语义难懂 形式生硬的编造词借 助网络在青少年中广泛传播 网络编造词不断产生并被广泛传播和使用 对此认识正确的 是 网络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青少年 大众传媒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文化创新应该力求形式新颖内容独特 文化创作的成果应真正满足实践需要 A B C D 12 盘龙藻井变身雨伞 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 铅笔上 朝珠成了时尚耳机 北京故宫 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 正襟危坐 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 品 这说明 A 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 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 应当通过市场运作 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13 有学者认为 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 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 古典诗词在格律 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 平仄和诗情意象 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 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 因此 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 这一结论的合理之 处在于看到了 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 古为今用 A B C D 14 数间民居 一泓流水 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 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 中国梦 公益广告 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 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 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 引 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 这说明传统美德 A 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 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 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 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15 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 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 今年两会期间 有代表 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 这是因为 A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 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 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16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孝 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 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过去人们推崇 父母在 不远游 现在 社会倡导 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 传统文化要 A 平等交流 相互借鉴 B 排除陋习 移风易俗 C 博采众长 求同存异 D 批判继承 推陈出新 17 2013 年 1 月 教育部发布贯彻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的通知 要求将书法教育 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甲认为 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 乙认为 在键盘时代学书法 是浪费时间 据此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形成完美人格 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 B C D 18 公期 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 以前每逢 公期 人们都要拜祭 公祖 举行 过火山 上刀梯 贯铁杖 等仪式 今天 人们移风易俗 利用这一民俗节日 赛红歌 赛书法 赛技能 建设和谐文化 倡导文明新风 这表明民俗节日 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 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具有相对稳定性 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 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 B C D 19 新中装 在 2014 年北京 APEC 会议上闪亮登场 新中装 将民族传统 中国风范 领袖气质 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 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表达了中国当代 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 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誉 这表明 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 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 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 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B C D 20 下图中的 雷风侠 是一个既有雷锋形象特征 又有雷锋精神内核的动漫形象 是作者 为传播正能量 借鉴经典动漫形象元素进行的创新设计 赢得了青少年的喜爱 雷风侠 动漫形象创作的成功 给我们的启示是 文化创新的主体要有文化自觉和担当 体制机制创新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文化创新要广泛地引进和吸收外国文化 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A B C D 21 16 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 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 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 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 有专家评价说 这是 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 由此可见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 B C D 22 经典动画片 热播电视剧以及娱乐和体育竞技类节目一直是寒暑假期间占据电视荧屏的 重要内容 而在 2013 年夏天 两档文化类节目 汉字英雄 和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却 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创造了收视佳绩 随着赛程的推进 节目影响力进一 步扩大 甚至由此催生出一种 汉字热 的文化现象 这两档同属汉字知识竞赛类的栏目 打破了不少传统文化节目曲高和寡的怪圈 在具备较高文化品质的同时 获得了可喜的收视和 良好的社会反响 上述材料表明 文化创新离不开继承传统 推陈出新 文化创新需要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所在 文化创新应推陈出新 博采众长 A B C D 23 文化创作必须坚持 走下去 走进去 走出去 的道路 与之相对应的有效做法是 深入基层 立足社会实践 加强交流 推动文化传播 高举旗帜 引领先进方向 深入人心 反映群众呼声 A B C D 24 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 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 如 后园 南朝齐 王 融 正读 斜峰绕径曲 耸石带山连 花余拂戏鸟 树密隐鸣蝉 逆读 蝉鸣隐密树 鸟戏拂余花 连山带石耸 曲径绕峰斜 了解并阅读回文诗 我们可以感受到 古代诗人崇尚自然 道法自然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 风格独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古典诗词注重实用 整体性强 A B C D 25 京剧 文房四宝 剪纸 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 中国元素 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 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 中国元素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 B C D 26 旗袍 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 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 并结合了西式裙装 的配伍形式 被视为 20 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 材料表明 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 B C D 二 非选择题 共 48 分 27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A 县 素有中国竹子第一乡之称 竹加工由来已久 竹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 该县 竹业企业和农户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根据现代设计理念和技术的要求 努力将敢为人先 虚心有节 挺拔向上等竹文化精神融入竹产业 该县政府根据当地资源丰富 加大金融支 持力度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产品研发和销售平台 倡导竹文化精神 大力加强宣传 推介力度 把竹产业做成了特色文化产业 目前 A 县占全国 1 的立竹量产出了全国 20 的 竹产值 竹服饰 竹饮食 竹建筑 竹交通工具 竹娱乐品等在中国竹制品博览会 竹文 化产品博览会中频频亮相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与经济关系的有关知识 分析说明 A 县特色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 理由 12 分 28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重视良好家风建设 家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 家风代代相沿 陶染后辈 深 刻影响家族成员的个性 家风连着民风 影响社会风尚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 颜之推的 颜氏家训 朱柏庐的 治家格言 曾国藩的 曾国藩家书 傅雷的家书家信 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结合材料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分析传承良好家风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 12 分 29 2012 年中国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调查活动 同年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的甄选工作也 正式开始 这将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意义重大而深远的事件 我国拥有 7000 年农耕文明史 全国各地遍布着各具地城与民族特色的古村落 不同历史时 代和不同地城 不同民族所形成的传统村落 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是宝贵的物质文化 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 发展的形势下 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 有效保护 深入研究幸存于世 的形式与类型丰富 地城与民族特色突出 历史文化信息承载厚重的古村落 有着积极的 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结合材料 说明我国保护和开发传统村落的文化意义 12 分 30 中国古代自先秦开始已有 法治 的思想 其内涵随时间发展而不断变化 历史上曾 经出现过成康之治 文景之治 贞观之治 康乾之治等盛世局面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法制 相对健全和完善 但古代 法治 与现代法治有着本质的区别 比如封建法律的服务对象 是地主阶级 其着力维护的是专制主义统治 皇帝可一言立法 也可一言废法 权大于法 尽管如此 封建盛世的出现 内在的需要 法治 的支持 法治 思想成为法盛政兴的 必要条件 分析历史 我们可以发现古代许多 法治 思想对今天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法治 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结合材料 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 说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 12 分 高二 9 月月考政治参考答案 1 5 CDCAC 6 10 BBCDA 11 15 BCADB 16 20 DDAAB 21 26 CACCDA 27 1 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 A 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注入了竹文化元素 在现代设 计理念和技术的助推下 使竹产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特色文化产业 4 分 2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A 县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 竹文化产品越来越丰富 经济的文 化含量越来越高 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 竹文化与竹产业日益交融 4 分 3 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A 县将敢为人先 虚心有节 挺拔向上等竹文 化精神融入竹产业 进一步激发民族文化的创造力 提高文化软实力 更好地为当地经济 建设提供不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