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1页
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2页
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3页
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4页
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山西省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2 分 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 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A 质量 50kg B 身高 160m C 温 37 D 步行速度 1m s 2 2 分 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 体育加试中使用的实心球重约为 2N B 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 5cm C 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的平均速度约为 15m s D 34 寸液晶电视的功率约为 10W 3 2 分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 110mm 110mm 1 1000 0 11m 1 1 10 m B 360km 360 1000 360 000m 3 6 10 m C 72km h 72km h 1 3 6 m s 20m D 10m s 10 3 6km h 36km h 4 2 分 下列对物体的描述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行星转动 B 骏马奔腾 C 鲜花怒放 D 枯叶飘落 第 2 页 共 13 页 5 2 分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 振动停止 声音的传播也停止 6 2 分 关于扩音机的作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改变响度 B 改变音调 C 改变音色 D 减小声音的分散 7 2 分 秋收时农民晾干湿稻谷的下列措施中 稻谷干得最快的是 A 将湿稻谷堆放在通风的地方 B 将湿稻谷展开放在室内 C 将湿稻谷展开放在通风的地方 D 将湿稻谷展开放在通风且有阳光照射的地方 8 2 分 下列所描述的现象中 属于液化的是 A 铁块熔成铁水 B 湿衣服晾干 C 河水结成冰 D 沸水上方出现 白气 9 2 分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 第 3 页 共 13 页 B 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C 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 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 D 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 10 2 分 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B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 晶体的熔化过程 D 晶体的凝固过程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11 3 分 市民搭乘电梯从地面升至 410m 高的观光环廊 电梯轿厢上升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以与轿厢 相连的动滑轮为参照物 轿厢中的人是 填 运动 或 静止 的 电梯启动过程中 人受 填 平衡力 或 非平衡力 作用 若轿厢中的乘客增加时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填 增大 不变 或 减小 12 2 分 我市靠近路口处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 65dB 这个数值反映该路口 处噪声的 选填 音调 或 响度 若此时有一辆载重卡车路过此地 显示屏上显示的数据将 填选 增大 或 减小 13 2 分 2008 年 5 月 12 日我国汶川地区发生了 8 0 级的大地震 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 因为地震 第 4 页 共 13 页 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 次声波 或 超声波 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 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 人员 通过敲击物体使其 发出声音 被及时获救 14 5 分 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 小球被弹开 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该现象说明了声 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 实验中 轻质小球的作用是 响鼓需要重锤敲 这说明声源振动的 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2 闻其声而知其人 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特征 轻声细语 主要是描述声音的 特 征 15 3 分 我国的高铁发展迅速 如图所示是高速列车停靠在站台时的情景 列车进站前都要鸣笛 笛声是 列车上的声源 产生的 笛声通过 传入人耳 乘客必须站在黄线以外等车 原因是 16 6 分 甲 乙两人做了这样的实验 有一根很长的金属管 甲在一端敲击 乙存另一端把耳朵轻轻地贴 在金属管上听 甲只敲击了一下 而乙在另一端却先后听到了两次响声 两人讨论后认为 这两次响声中 一次 是由空气传来的 另一次是由金属传来的 之所以能区分这两个声音 是凶为声音在空气中和在金属中传播的速 度 并且 第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由 传来的 因为 如果用一根充满水的长金属管来做 这个实验 人能听到 次响声 因为 如果这个实验是在月球上做的 那么在一端敲击一次 另 一端的人 A 也能听到两次响声 B 肯定能听到一次响声 C 肯定听不到响声 D 可能听不到响声 17 2 分 如图 1 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 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海洋动物 第 5 页 共 13 页 质量越大 其叫声越有力而低沉 图 2 甲 乙 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 500kg 的海豚和 100t 的蓝鲸 叫声的波形图 其中 选填 甲 或 乙 是蓝鲸发出的 18 6 分 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 泡沫塑料球被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敲击 右边的音叉 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这个现象说明 在月球上 作图乙实验 观察到 泡沫小球将 弹起 选填 能 或 不能 这说明 本实验将看不见的音叉振动转换为小球的 振动 这种实验方法称为 法 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19 3 分 2016 年 12 月 我国辽宁舰走向太平洋 开展远海训练 歼 15 在空中加油过程中 以辽宁舰为 参照物 歼 15 是 运动 静止 的 歼 15 在辽宁舰甲板上降落 在勾住阻拦索减速过程中 歼 15 的动能转化为阻拦索的 能 在甲板上做 航母 style 手势的指挥员戴耳罩阻隔飞机轰鸣声 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20 2 分 要探究 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大小的关系 请从下表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器材 完 成实验设计方案 提供器材A 一小瓶水 B 一小瓶酒精 C 一支滴管 D 三支相同的温度计 E 三只停表 F 三块相同的玻璃板 G 三块相同的硬纸板 选择器材 实验步骤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21 4 分 干旱地区为了农作物的生长 会进行人工降雨 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 即 固态二氧化碳 固 态的干冰进入冷云层 就很快 成气体 并从周围 填吸收或放出 大量的热 使空气的温度 急剧下降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 成小冰粒或成小水滴 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 遇到暖气流就 为雨点降落到地面上 这就是人工降雨 第 6 页 共 13 页 22 5 分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组装的 人造雪 装置 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 底座 铁圈 铁夹 横杆 锥形瓶 酒精灯 棉线 碘粉等 1 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2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加热时 直接变成紫色的 停止加热 锥形瓶内壁出现 3 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23 3 分 从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只雪糕时 上面有 白粉 这是 现象 剥开纸后看到雪糕向 填 上 或 下 冒 白气 这是 现象 三 三 实验题与综合实验题与综合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4 7 分 小刚同学研究水的沸腾现象 加热一段时间后他想测水在这个过程中的温度 于是他找到家里的 温度计 如图 1 所示 当水温升到 89 时 小刚开始计时 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水的温度 然后 小刚根据实验数 据绘制了如图 3 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 小刚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 如图 4 中 A B 所示 则图中 是 水沸腾前的情况 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第 7 页 共 13 页 2 由图象可以看出 把水从 91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 min 水的沸点为 根 据图象可以推断 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 1min 则水的温度是 3 由图象可知水沸腾的规律 4 实验中发现 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25 3 分 某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浸在不同液体中的冰块 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 不同 猜测 可能与冰块的质量 m 原液体密度 有关系 他们取来若干相同的薄壁柱形容器 装入不同的液体后 再将等 质量的冰块分别放入其中 经过一段时间 待冰块全部熔化 熔化前后均无液体溢出 他们将冰块熔化前在液体 中的状态 原液体密度 及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量 等数据记录于表一中 接着 他们又换用质量较大 的冰块重复上述实验过程 并将相关实验数据记录于表二中 冰块的质量 mA mB 冰块的密度 克 厘 米 3 表一冰块 mA 序号 克 厘米 3 冰块状态液面高度变化 厘米 10 71 沉底下降 2 00 20 80 沉底下降 2 00 30 85 沉底下降 2 00 41 00 漂浮不变 0 00 51 10 漂浮上升 1 64 61 20 漂浮上升 3 00 71 30 漂浮上升 4 15 表二 冰块 mB 序号 克 厘米 3 冰块状态液面高度变化 厘米 80 71 沉底下降 4 00 90 80 沉底下降 4 00 100 85 沉底下降 4 00 111 00 漂浮不变 0 00 第 8 页 共 13 页 121 10 漂浮上升 3 27 131 20 漂浮上升 141 30 漂浮上升 8 31 1 分析实验序号 1 2 3 或 8 9 10 中的数据 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2 他们对比分析了表一 表二的数据后发现 将不同质量的冰块放入同种液体中 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 变化量 h 与冰块质量 m 大小之间存在某种规律 请依据规律 完成实验序号 13 中 h 的填写 3 若把冰块放在 克 厘米 3 的液体中 请用相关的物理知识推出冰块熔化前后液面高度的变化情 况 26 15 分 区间测速 目前在全国大部分高速路实行 所谓的 区间测速 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和 测速探头 测出同一辆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 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车速 如果这 个平均车速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 即被判为超速 若监测点 A B 相距 30 km 一辆轿车通过监测点 A 的速度为 100 km h 通过监测点 B 的速度为 110 km h 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该路段最高限速 120 km h 1 原来检测的方法是监控探头判断通过监测点时的车速 如果按原来的方法 该轿车通过监测点 A B 时会 不会判为超速 2 通过计算说明 采用 区间测速 这辆轿车会不会被判为超速 3 据统计 全国发生的车祸中 有超过四分之一是超速引起的 为劝导驾驶员不要超速行驶 请你设计一条 劝导语 四 四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7 10 分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900km 一列火车早上 7 30 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 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 在当日 16 30 到达乙地 列车行驶途中以 144km 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 400m 的桥梁 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 间是 25s 求 第 9 页 共 13 页 1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 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28 10 分 某物理学习小组成员为了体验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在制管厂找到一根长 153m 的 直铁管 一位同学在铁管一端敲击一下 使铁管发出清脆的声音 其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声并计时 声音在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 s 在铁管子的传播速度为 1500m s 1 声音在铁中传播 从铁管一端传到另一端需要多少秒 2 声音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 声音传到达听音者的时间间隔小于 0 1s 时 人只能听到一次敲击声 此实 验中 在铁管另一端的同学能听到几次敲击声 请通过计算 加以说明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313 题 共题 共 4646 分分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