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1页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2页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3页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4页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鹅细小病毒的研究进展 朱沿秋 兽医1班 学号 S20146324 动物医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 摘要摘要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亚急性烈性传染病 是目前危 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关于鹅细小病毒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和新的观点 本文从鹅细小病毒的病原 致病机理 检测方法及防治等方面的 研究进行阐述 以期为鹅细小病毒及小鹅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小鹅瘟 鹅细小病毒 分子生物学 致病机理 小鹅瘟 Gosling Plague GP 是由鹅细小病毒 goose parvovirus GPV 所引起的雏鹅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 是目前危害水禽业健康发 展的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956 年 小鹅瘟病毒首次由中国学者方定一在江苏 扬州市发现并分离 是一类无囊膜的DNA 病毒 1 1974 年 国际禽病学会 WPSA 将其命名为Derzsys 氏病 2 近年来 1月龄以上鹅群发病的病例有所 增加 病鹅 带病鹅群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小鹅瘟在我国 各地均有流行 病鹅以精神委顿 食欲废绝 严重下痢和渗出性肠炎为主要特 征 3 4 有时出现神经症状 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 并可经卵垂直传播 该 病在许多国家出现报道 给全球养鹅业造成了严重危害 5 9 1 病原病原 鹅细小病毒是细小病毒科 Parvoviridate 细小病毒属 ParvovirusGenus 的成员 无囊膜的单链DNA病毒 病毒粒径约20nm 是目 前已知的动物病毒中较小 较简单的病毒之一 10 不能凝集禽类 哺乳动物和 人类的红细胞 其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强 56 能耐受3小时 pH 3时仍稳定 对一些消毒药有较强抵抗力 11 抗原分析表明 国内外所有GPV 分离株属于 同一个血清型 12 GPV 可在鹅胚 鸭胚及其细胞上适应和培养 GPV 实验室感染雏鹅或雏番鸭后 病毒在体内呈广泛分布 尤其在肝 脾 哈德斯腺 胸腺和法氏囊中病毒含量较高 13 14 因此 病鹅的心血 肝脏 脾 脏 脑及肠管和肠内容物均可用于病毒分离 病料用生理盐水或PBS 研磨制成 1 5 1 10 悬液 3 000r min离心10min 每1mL 上清加入青霉素 链霉素各 1000IU 37 孵育30min 接种12 14 日龄鹅胚绒毛尿囊膜 CAM 或尿囊腔 接种后3 7 天 鹅胚死亡 死亡鹅胚病变表现为 CAM 增厚并有灰白色坏死 点 鹅胚全身充血 翅尖 趾 颈部和喙旁有严重的出血点 肝脏充血及边缘 出血 心肌 后脑出血 头部 颈部及两肋皮下均有水肿 15 2 鹅细小病毒的致病机理鹅细小病毒的致病机理 目前关于GPV 的致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 而且研究报道也很少 宿主细胞 类别 细胞受体的类型及跨膜侵染机制均未见报道 近年来其致病机理越来越受 到人们的重视 尤其GPV 在的患病雏鹅体内的定植规律 杨静红 16 采用PCR 检测人工感染雏鹅后24 h 内在心脏 肝脏 肺脏 肾 脏 十二指肠 空肠 脾 法氏囊 胸腺等多个组织 第3 天在盲肠 第4 天在 粪便和大脑 第5 天在食道中都检测到了GPV 而从第6 天开始GPV 在不同 组织中逐渐消失 首先是肝脏 然后是盲肠和血液 第21 天时只有空肠中GPV 呈阳性 由此可以看出GPV 具有广泛的嗜组织细胞特性及较强的复制能力 感 染GPV 5 d 后病毒侵染机体达到最大值 并且肠道上皮细胞可能是GPV 最终定 植的部位 周春宇等 17 通过建立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GPV 在雏鹅体内 的分布规律 经皮下注射 口服和滴鼻感染8 h 24 d 内能从多种组织器官中 检测到GPV 的分布 皮下注射感染后96 h 病毒在机体内各组织的分布最为广 泛 口服 滴鼻组感染后144 h 病毒在机体内各组织的分布最为广泛 这与GPV 经皮下感染后 病毒能在雏鹅体内的分布速度较经滴鼻和口服感染组的分布速 度要快的报道一致 黄诚等 2004 但未能从食道中检出病毒抗原 由此可以看 出间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不如PCR检测方法灵敏 毕建敏等 18 用建立的荧光定 量PCR FQ PCR 检测鹅细小病毒的方法 检测3日龄雏鹅人工感染GPV SD2005 株后各器官不同时间段的病毒含量 表明在攻毒8 h 后才能从消化系统及肝脏 心脏和血液中检测到病毒DNA 病毒DNA 含量在48 h 后达到最高峰 并一直持 续到168 h 各待检脏器中病毒DN A 含量开始降低 但720 h 后仍能从粪便 肝脏和脾脏中检测到少量的病毒DNA 为阐明GPV的致病机理及防控提供了重 要的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3 鹅细小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鹅细小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措施 3 1 检测方法检测方法 在生产中 正确诊断是有效防控该病的关键所在 过去常常以病毒的分离 鉴定和剖检的病理变化进行确诊 需要较长时间 操作也较复杂 另外 检测 小鹅瘟免疫抗体时 常用鹅胚中和实验或雏鹅保护试验 也需较长时间 而且 费用较高 19 鉴于此 国内外学者们对小鹅瘟的诊断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并取得可喜的成果 其诊断方法有琼脂扩散试验 20 免疫荧光诊断方法 21 免 疫酶斑点法 22 用抗GPV单抗IgG建立的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23 对流免疫电泳 法 24 核酸探针技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荧光检测 26 基因重组原核表达产 物建立检测抗体的ELISA方法 25 等 其中琼脂扩散试验因其方法简便方便 易 操作等优点 更多的适宜于基层推广和应用 双向扩散 Double Diffusion 是将可溶性抗原和抗体分别加到琼脂板相对 应的孔中 两者各自向四周扩散 如果抗原和抗体相对应 从而形成抗原抗体 复合物 由于此复合物分子量增大并产生聚集 不再继续扩散则在两者比例适 当处形成白色沉淀线 3 2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 3 2 1 疫苗防治疫苗防治 小鹅瘟应以预防为主 用活疫苗免疫种鹅来进行预防 一般在种鹅产蛋前1 个月左右用鸭胚化弱毒苗1mL 接种母鹅 疫区最好接种2 次 免疫后的种鹅所 产蛋孵出的雏鹅能抵抗鹅细小病毒感染 最好在120 d 后再次免疫 也可以对 雏鹅进行免疫接种 对无母源抗体保护的雏鹅可在1 2 日龄用鹅细小病毒活苗 皮下注射 免疫后7 d 须隔离饲养 防止感染 母源抗体较高的雏鹅 雏鸭不 要用活苗免疫 鹅细小病毒病主要通过孵化场传播 因此孵化场要做好各环节 的消毒工作 发生本病后孵化场应立即停止孵化 如果发生该病 应立即隔离 未出现症状的雏鹅 每只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抗血清0 5 1mL 或1 2 mL 卵黄 抗体 同时可适量加入广谱抗菌素 3 2 2 疫苗研究进展疫苗研究进展 目前获得注册并取得生产文号的小鹅瘟疫苗主要有3 种 小鹅瘟活疫苗 SYG26 35 株 种鹅用 小鹅瘟活疫苗 SYG41 50 株 雏鹅用 和小鹅 瘟活疫苗 GD 株 种鹅用 此外 目前还开发了新型的疫苗如 亚单位疫苗 基因工程疫苗等 亚单 位疫苗典型的有 Ju 等 2011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分别表达 GPV 结构蛋白VP1 VP2 和VP3 它们能够自组装成病毒样颗粒 VLPs VLPs 无感染性 但具有良好免疫原性 可作为重组亚单位疫苗 27 GPV VLPs 加入50 矿物油佐剂免疫4日龄雏鹅能产生高滴度的中和抗体 抗体滴度高于灭 活疫苗和活疫苗 27 Lee 等 2010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分别 表达GPV 结构蛋白VP2 0 3 二乙烯亚胺 BEI 灭活 以氢氧化铝或 CpGODNs 为佐剂 免疫9 日龄鸭 首次免疫后14 天进行二次免疫 产生良好 抗体应答 28 对于基因工程疫苗 朱德康等 2011 比较小鹅瘟病毒 GPV VP3 基因疫苗 pcDNA GPV VP3 和弱毒疫苗免疫鹅的免疫应答 结果表明 pcDNA GPVVP3免疫雏鹅后能在免疫部位皮肤 心肌和各肠段中表达并能够诱 导鹅体产生良好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基因疫苗免疫鹅血清抗体从第14 天开 始升高 第28 天达最大值 第217 天仍然显著高于对照组 基因疫苗诱导鹅体 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与弱毒疫苗相当 29 3 2 3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 育雏期间的小鹅要注意保持温度 降湿 通风换气 尽量不要让小鹅下水 或不下水 最好是小群饲养 以便于管理和控制疫情 使用可以杀灭病毒的消 毒药物进行全场消毒 对于鹅可能接触的用具 设备 鹅舍 道路及其它建筑 等进行彻底清洗并经常消毒 对孵化房及一切孵化用具 如竹帘 棉絮 铺草 食槽 水池盆等用后也要彻底消毒 尽可能地杀灭苍蝇 蚊虫 不得从疫区购 进种蛋 种苗及种鹅 对入孵的种蛋应严格进行药液冲洗和福尔马林熏蒸消毒 以防止病毒经种蛋传播 孵化场必须定期应用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毒 孵坊一旦 发现被污染 应立即停止孵化 在进行严密的消毒后方能继续进行孵化 新购 进的雏鹅 应隔离饲养20d 以上 在确认无小鹅瘟发生时 才能与其它雏鹅共 同饲养 4 展望展望 随着动物病毒研究技术的不断提高 鹅细小病毒的各项生物学特性逐渐被 人们所熟知 其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 对养鹅业危害将越来越小 在小鹅瘟防治 中 弱毒疫苗 抗血清 卵黄抗体及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对控制GPV 的传播起到 了一定作用 但小鹅瘟仍呈零散型 周期性暴发 对养鹅业的危害依旧很严重 随着GPV 分子生物学 检测技术 致病机理及抗原特性等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 必将为新型疫苗的研制 传统疫苗的改进及更有效地防控手段提供新技术和新 方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方定一 王永坤 郑玉美 等 小鹅瘟病原体及其特异防治的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1 4 1 8 2 Brown K E Green S W Young N S Goose Parvovirus An autonomous member of dependovirus genus J Virology 1995 210 283 291 3 卡尔尼克BW 禽病学 M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999 988 995 4 许景伯 小鹅瘟的临床症状及诊治 J 当代畜牧 2012 8 20 5 Shien JH Wang YS Chen CH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equence changes in live attenuated goose parvovirus vaccine strains developed in Asia and Europe J Avian Pathology 2008 37 5 499 505 6 Nack RR Andersen DE Brood Movements of Eastern Prairie Population Canada Gees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Light Goose Abundance J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2006 70 2 435 442 7 Jansson DS Feinstein R Kardi V et al Epidemiologic investigation of an outbreak of 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 in Sweden J Avian Diseases 2007 51 2 13 8 Guogh D Ceeraz V Cox B et 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goose parvovirus in the UK J Veterinary Record Journal of the British Veterinary Association 2005 156 13 424 424 9 Tat r Kis T Mat T Markos B et al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Hungaian goose parvovirus iso lates and vaccine strains J Avian Pathology 2004 33 4 438 444 10 Alexandrov M Alexandrova R Alexandrov I et al Fluorescent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assays employingpolyclonal and monoclonal antibodies for detectionof 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 J J Virol Methods 1999 79 21 32 11 姜平 兽医生物制品学 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37 339 12 程晓霞 陈少莺 朱小丽 等 番鸭小鹅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8 23 4 355 358 13 Limn C K Yamada T Nakamura M et al Detection ofGoose parvovirus genome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istribution of Goose parvovirus in Muscovy ducklings J Virus Res 1996 42 16 7 172 14 Yang J L Cheng A C Wang M S et al Developmentof a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Goose parvovirus in vivo J Virology J 2009 6 142 148 15 甘军纪 魏平华 小鹅瘟研究进展 J 养禽和禽病防治 2012 5 10 38 41 16 杨静红 免疫组化和PCR 方法检测鹅细小病毒在感染雏鹅体内分布规律研究 D 哈尔 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08 17 周春宇 程安春 汪铭书 等 检测鹅细小病毒的间接免疫酶组织化学法的建立 J 中国 兽医杂志 2006 42 8 19 21 18 毕建敏 田夫林 李延鹏 等 荧光定量PC R 检测雏鹅人工感染鹅细小病毒后病毒在体 内分布规律 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2009 30 1 64 67 19 霍峰 惠观涛 应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小鹅瘟抗原抗体 J 中国兽医杂志 2000 26 2 21 22 20 李琳 姚新华 邵洪泽等 鹅细小病毒 BC1105 株的分离鉴定 J 中国畜牧兽医 2012 39 2 167 169 21 吕雪峰 李忠勋 李志慧等 小鹅瘟免疫荧光抗体的制备及检测方法研究 J 中国动物保健 2012 14 2 13 15 22 周萌等 小鹅瘟的诊断防治要点 J 水禽世界 2012 3 10 36 38 23 刘菲 唐卫杰等 抗鹅细小病毒卵黄 IgG 的制备及其间接 ELISA 检测方法的建立 J 中 国兽医科学 2011 41 06 601 606 24 方英 王琛 付贵兴等 小鹅瘟的血清学诊断与病原研究 Z 国家科技成果 2006 25 Zhang Y Li YF Liu M et al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