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I 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 老师请他大声重复一次 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 音调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调及响度 2 2 分 2010 年 9 月 27 日上午 成都地铁 1 号线一期工程首发仪式在天府广场下沉广场举行 图所示为 一列正在减速进站的载有乘客的地铁 小李同学坐在该车的座位上 在进站过程中 对该列车和小李同学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小李同学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以站台为参照物 小李同学的动能不变 C 列车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D 以站台为参照物 列车的动能减小 3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只能描述一段路程内物体的运动情况 B 瞬时速度只能描述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快慢 C 平均速度可以准确反映物体在各个时刻的运动情况 D 平均速度只能反映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4 2 分 火车的速度比汽车的速度大 表示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火车通过的路程较多 B 火车比汽车所用的时间少 C 火车比汽车运动得慢 D 在相同的时间内 火车比汽车通过的路程多 5 2 分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 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 外表的 霜 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6 2 分 2015 年 2 月 视频 穹顶之下 在网络上热传 该片提醒人们关注雾霾 重视环保 下列关于雾 霾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排放 煤炭燃烧等污染物不易扩散造成的 B PM2 5 是形成雾霾的 元凶 C 雾霾会引起空气质量恶化 影响人体健康 第 3 页 共 13 页 D 雾和霾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说法 7 2 分 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A 用放大镜看蚂蚁 B 日全食 C 水中倒影 D 海市蜃楼 8 2 分 看起来清澈见底不过齐腰深的池水 不会游泳的小明跳下去就出现了危险 幸好有同学及时相 救 小明在岸上看池水比实际浅的原因是 A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反射 B 小明的眼睛产生的错觉 C 从池底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D 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9 2 分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辽宁号 已投入使用 飞机可以在舰上起降 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飞机是用密度较小的新材料制造的 B 飞机的升力是由于空气流速快的地方压强小 产生向上的压力差 第 4 页 共 13 页 C 飞机在航母上起飞后 航母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D 航空母舰上安装的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发现军事目标的 10 2 分 如图所示 渔夫叉鱼时 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A 看到的鱼的前方 B 看到的鱼的方向 C 看到的鱼的上方 D 看到的鱼的下方 11 2 分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人的影子 B 水面动物的 倒影 C 用放大镜观察地球仪 D 日食 第 5 页 共 13 页 12 2 分 下列有关甲 乙 丙 丁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撞击锤柄 锤柄停止运动后 锤头由于惯性作用继续向下运动便紧套在柄上 B 近视眼原来成像在视网膜之后 佩戴凹透镜以后得到了矫正 C 竖直挂在小车顶部的小球与车厢壁刚好接触 小球随小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此时小球只受到绳 子的拉力和重力 2 个力的作用 D 每个滑轮重 3 牛 物体重 6 牛 不计绳力和摩擦 物体静止时拉力 F 为 3 牛 13 2 分 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 1kg 冰与 1kg 水的密度相等 B 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 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 为减轻质量 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 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 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 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14 2 分 关于对密度公式 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 某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只是在数值上等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D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的体积越大 密度越大 15 2 分 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 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第 6 页 共 13 页 A 21 10 B 10 21 C 10 51 D 12 01 二 二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6 5 分 如图所示 在练功房里 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 画出她的脚上 B 点的光线经 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 A 点的光路图 17 5 分 在图中 画出入射光线 18 5 分 如图所示 一束光线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 MN 是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 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 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和反射光线 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9 5 分 如图所示 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光屏上所得到的像 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 体 第 7 页 共 13 页 三 三 实验题实验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20 4 分 如图甲所示 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冰 蜡 热水瓶 试管 烧杯 铁 架台 带铁夹 搅棒 秒表 温度计 水 1 图乙是 选填 冰 或 蜡 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 的温度 它的示数是 2 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 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 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 冰和蜡又继 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3 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21 4 分 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凸透镜在光具座 50cm 刻线处 凸透 镜焦距为 10cm 1 调节蜡烛 凸透镜 光屏三者的高度 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 2 保持透镜位置不变 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 15cm 刻线处 移动光屏 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 倒立 的实像 3 在 2 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 8cm 的凸透镜 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 应将光屏 填 远离 或 靠近 凸透镜 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第 8 页 共 13 页 4 由于蜡烛的燃烧 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 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 可将凸透镜适当向 填 上 或 下 调节 22 5 分 小王设计了如下测量花生油密度的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花生油 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 杯和花生油的总质量 m1 然后将烧杯内的适量花生油倒入量筒内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总质量 m2 读 出量筒内花生油的体积 V 1 请在下表中填好相关的数据 烧杯和花生油的 总质量 g 烧杯和剩余花生油的 总质量 g 倒出油的质量 g 倒出油的体积 cm3 油的密度 g cm3 57 4 2 妈妈买来的一桶花生油的标示着 净含量 5L 字样 则这桶花生油的净质量是 kg 四 四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23 5 分 1912 年 泰坦尼克号 首次出航即触冰山沉没 这件事震惊了世界 探测航道上的冰山 请你 说一说用声学方法探测冰山的道理 24 10 分 小禹在家中利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做小实验 偶然发现电吹风向上吹风时 可使一个塑料小球悬 空而不掉下来 小禹好奇地向爸爸请教 爸爸表扬了小禹爱钻研的好习惯 并告诉他 原因主要是流动的空气对 小球产生了一个方向与风向一致的作用力 这个作用力可以称为 风阻 当 风阻 与小球重力平衡时 小球就 可以保持静止 而且当小球的大小相同时 可认为受到的 风阻 大小 F 与空气相对于小球的速度大小 v 的二次 方成正比 即 F kv2 k 为常数 爸爸还鼓励小禹结合初中知识来解决以下与这个现象相关的问题 有一竖直通风管道 当给风装置竖直向上给风时 整个管道内风速都相同 风速的大小可由给风装置任意调 整 风速大小为 v 时 质量为 m 的实心小球甲恰好能在管道内悬浮 第 9 页 共 13 页 1 若换上一个大小与甲球相同的实心小球乙 则需要调整风速大小为 2v 才可以使乙保持悬浮 则乙球密 度是甲球密度多少倍 2 若风速大小调整为 1 2v 让甲球在管道内由静止释放 它将先加速上升然后匀速上升 甲球匀速上升时 风阻 对它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用来表示结果的字母从 m g k v 中选用 请各位同学也来解决这两个问题把 25 10 分 如图所示 质量为 55g 的新鲜鸡蛋在水中下沉 陆续向水中加盐并轻轻搅拌鸡蛋 最后鸡蛋悬 浮在水中 求 1 悬浮时鸡蛋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 若鸡蛋的体积是 50cm3 则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