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必修一专题一 必修一专题一 2 走向 走向 大一统大一统 的秦汉政治的秦汉政治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11 年 9 月皖南八校联考 2 题 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 御史大夫和诸卿朝议 最后由 皇帝裁决 这一做法使 A 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君主专制造成的失误有所减少 C 君权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 D 民主观念开始渗透到政治体制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公经过朝议的方案供皇帝裁决 可以避免皇帝的决策失误 A 选不能体现 CD 项说法错误 2 2011 年 11 月潍坊市三县期中 1 题 秦朝修建咸阳 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河 天汉 把各座宫殿比作星座 四周有许多通道 咸阳宫居中 形成了众星拱辰 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 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A 神话皇权 万世一统 B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C 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D 皇位从二世三世至于千世万世 传之无穷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四周有许多通道 咸阳宫居中 形成了众星拱辰 屏藩帝都的格局 这一建筑风格象征权力向中央集中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征 2011 年全国大纲卷第 19 题类似 3 2011 年 11 月德州期中 19 题 史记 记载 秦始皇 行所幸 有言其处者 罪死 始皇帝幸梁山 宫 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 弗善也 中人或告丞相 丞相后损车骑 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 案问 莫服 当是时 诏捕诸时在旁者 皆杀之 自是后莫知行之所在 这表明 体现了韩非子的思想 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皇帝行踪神秘化 维护皇帝的独尊地位 要加强中央集权 A B C D 答案 D 4 2011 年 9 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 8 题 史书记载 秦以来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 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收藏玉玺 天子喜好 B 以玉制玺 天子专有 C 皇位世袭 君权神授 D 天子至尊 皇权至上 答案 D 点拨 根据材料 天子的印称为玺 用玉来制作 禁止民间使用玉来制印 这些规定和君主比如在服 饰样式 颜色 车驾规格等一样 都旨在反映君主为了突出 天子至尊 皇权至上 严禁老百姓僭越 5 2011 年 10 月安溪一中统练 1 题 楚庄王十六年 伐陈 杀夏征舒 已破陈 即县之 韩桓 惠王十年 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 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 C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 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 答案 D 6 2011 年 10 月惠州市调研 12 题 汉书 贾山传 载 秦为驰道于天下 东穷燕齐 南极吴楚 江 湖之上 滨海之观毕至 下列措施中最有利于维持驰道畅通的是实行 A 郡县制 B 皇帝制度 C 分封制 D 三公九卿制 答案 A 点拨 公元前 221 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 222 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 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 驰道是皇帝的专用车道 皇帝下面的大臣 百姓 甚至皇亲国戚都是没有权利走 的 可以说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 国道 郡县制是中央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 驰道通向 全国 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全国的统一 因此也有利于驰道的畅通 7 2011 年 10 月平顶山一模 24 题 秦统一后 秦始皇认为 周制微弱 终为诸侯所丧 采纳李斯的 建议 不立尺土之封 公天下为郡县 彻底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这是郡县制在中国确立的 标志 也是中国和世界行政区划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从当时的背最看 郡县制的进步性主要表 现在 中央集权取代了地方分权 精英政治取代了大众政治 直接管理取代了间接管理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A B C D 答案 B 8 2011 年 9 月济宁市月考 3 题 借鉴历史 总结历史 再根据现实情况 创造历史 这就是善读史书的毛泽 东 毛泽东善读史书 对赢政很是赞赏 他曾说 百代都行秦政制 对此话正确的理解是 A 秦使分封制寿终正寝 B 秦推行郡县制影响重大 C 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 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续 2 答案 B 9 2011年10月黄冈三里畈检测6题 春秋时期 赵简子说 克敌者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突出表明春秋时 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 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C 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风行 D 以郡县为地方行政区划的中央集权制形成 答案 A 10 2011 年 11 月襄阳市四校期中 1 题 汉代最基层的官吏要把诏书抄写在乡亭的墙壁上 后来改为书 写在木板上 或直接以 扁书 悬挂在市里乡亭 这种现象说明汉朝 A 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B 皇帝直接对人民进行统治 C 基层官吏直接对皇帝负责 D 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控制地方 答案 D 点拨 本题考查了中央对地方如何控制和对材料叙述信息的准确把握能力 由材料可知是通过借助地 方官吏来贯彻政令控制 容易误认作考查郡县制 从材料汉代官吏须将皇帝的诏书在乡亭的墙壁公布 使老百姓都能了解到 反映了皇帝通过政令的贯彻来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AC 项说法明显与本题不符合 B 项说法皇帝不可能实现直接统治人民 本题选 D 项 11 2011 年 10 月天津六校联考 3 题 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中国重要的行政管理制度 下列关于这两种制 度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B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 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 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中亚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 C 点拨 主要是比较这两种制度的区别 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紧 密联系的 强调血缘宗族 分封制下地方具有独立性 享有很大的权力 诸侯王可世袭 不利于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 相反郡县制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 有任期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所以选 C 12 2011 年 12 月安徽名校模拟 3 题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 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材料中 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主要指 A 完成了国家统一 B 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 修筑了万里长城 D 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 答案 B 点拨 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巾央集权制度一直影响中国到 20 世纪 其影响 深刻而持久 此题最大 干扰项为 A 但从历史来看 中国后来仍多次发生过分裂 并没能 持久 13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 其中太和殿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 皇帝即位 婚礼 生日 命将出征 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 天人合一 B 建筑功能齐全C 皇权至上 D 国家大一统 答案 C 14 2011 年 10 月天津六校联考 4 题 从汉代起 皇帝都有特殊的庙号 谥号和年号 比如汉武帝 唐 太宗 康熙帝等 这实质上反映了 A 人们对皇帝功绩的赞誉 B 皇帝地位的独尊 C 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 皇帝对自己执政成效的美化 答案 B 点拨 考察皇帝制度的特点 这些特殊的庙号 谥号和年号是皇帝独有的 体现了皇帝的独尊 而 C 项看不出不断强化这种趋势 A D 不是实质 15 2011 年 11 月滨州期中 2 题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 为封建 注 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 之间 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 公天下 转向 家天下 答案 D 16 2011 年 11 月北京西城区期中 7 题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记载 侯生卢生相与谋曰 天下 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定量 不中呈 不完成定量 不得休息 贪于权势 至如此 未可为求仙药 从中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臣民对秦始皇独断专权不满 秦始皇十分勤于政事 秦始皇欲求仙药想长生不老 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A B C D 答案 C 点拨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和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能力 从材料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贪于权势 3 至如此 可以了解到 百姓对秦始皇独断专行十分不满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定量 不中呈 不完成定量 不得休息 可反映秦始皇较为勤政 未可为求仙药 可反映秦始皇追求长生不老 本题 选 C 项 第 项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 材料中没有反映 17 2011 年 11 月慈溪市期中 3 题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 中国古代史 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 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 政治 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都是地方制度 加强了中央集权 B 前者是贵族政治 后者是官僚政治 C 都以血缘为纽带 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都顺应了历史潮流 维护了封建统治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查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对比 材料中 封建政治 指分封制 郡县政治 指郡县制 根据 所学 A 项说法错误 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C 项说法错误 郡县制不以血缘为纽带 分封制不利于权 力的集中 D 项说法错误 分封制主要在奴隶制时期 本题选 B 项 分封制的重要特点是贵族政治 郡县 制的重要特点是官僚政治 18 2011 年 10 月三明一中段考 2 题 秦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 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 琅琊等郡 当时在现济宁地区设任城县 隶属齐郡管辖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袭 B 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 C 齐郡无权任免辖区任城县令 D 济宁是齐郡郡守的封地 答案 D 19 2011 年 9 月济南外国语学校质检 2 题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型态 发展可分为封建 注 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 发生于商鞅与 秦皇汉武之间 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 由 公天下 至 家天下 答案 D 点拨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的标志历史事件是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 朝转型 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由此可知 ABC 三项都在商 鞅与秦皇汉武之间 排除 由 公天下 至 家天下 是夏启开始 与题意不符 正确选项为 D 20 2011 年 10 月莱芜一中测试 12 题 秦汉时期 经常使用的礼仪是朝礼 朝礼又称朝仪 是臣子朝见 君王的礼仪 用以 明君臣之义 朝礼所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 形成君臣等级 B 确立皇权至上 C 保证皇位世袭 D 维护君主专制 答案 D 21 2011 年 12 月衡阳市六校联考 2 题 秦统一后郡县制遂遍行全国 司马迁说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 郡 晋书 以为统一后又有所增设 可达四十郡之多 对郡县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废分封 行郡县是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元代所设行省与秦始皇所设郡的数量一致 废分封 行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A B C D 答案 D 点拨 本题考查涉及知识点较多 郡县制 行省制 分封制 秦灭亡的主要原因等 根据所学 第 项错误 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秦的暴政 第 项错误 元代在全国设十个行省 秦朝设三十六郡 有 多种说法 本题选 D 项 22 2011 年 9 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 9 题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 联系秦朝的历史 我们可以得到的正 确结论是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 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答案 C 点拨 本题通过 四方古印文 来考查秦朝在政治 文化方面实行的措施 联系各选项 结合教材相 关所学 可以判断出 项说法正确 第 项与史实不符 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本题选 C 项 23 2011 年 11 月德州期中 29 题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 在于制 秦之失 在于政 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 制 分别是 4 A 分封制和郡县制 B 宗法制和郡县制 C 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 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答案 A 24 2011 年 10 月陕师大附中月考 2 题 春秋时期 赵简子说 克敌者是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 受郡 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 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 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答案 A 点拨 克敌者是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 大意是 辅助君王战胜敌 人的功臣中 官位为上大夫的封赏一县 下大夫封赏一郡 普通士人封赏田地十万亩 平常老百姓的话 使其生产买卖顺心如意 这体现的是奖励军功 按功受爵 其结果是封建贵族无军功无法受爵 直接冲 击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 本题选 A 项 B 项说法错误 材料中县级别高于郡 C 项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 度与本则材料无关 D 项恰恰使血缘政治隶属关系被削弱 25 2011 年 11 月荆州市质检 2 题 唐朝政论家柳宗元在评论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时指出 公天下之 端自秦始 这里对 公 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建立了 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B 改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 C 制定了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D 首创自下而上的人才荐举制度 答案 B 点拨 在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选官制度为世卿世禄制 各级官僚都由贵族世代世袭 而秦朝实 行郡县制后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 不得世袭 故改变世禄世卿制为选贤任能制 应选 B A 是 现象未能说明本质 C 项只能说明加强了君主专制 未能说明 公天下 而 D 项为察举制 从汉朝开始 实施 26 2012 年 1 月太原市期末 2 题 始皇日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 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 又复立 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材料说明秦始皇 A 认为分封制不利统治 B 认为自己功勋盖世 C 准备推行郡国并行制D 主张实行严刑酷法 答案 A 点拨 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认为因为有分封侯王导致战争不断 人民困苦不堪 即分封制不利于统治 故他主张废除分封制 实行郡县制 27 2011 年 11 月辽南协作体期中 2 题 典故 指鹿为马 出自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 恐群臣不听 乃先设验 持鹿献于二世 曰 马也 二世笑曰 丞相误邪 谓鹿为马 问左右 左 右或默 或言马以阿顺赵高 该典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司马迁讽刺秦二世无能 B 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 C 实行丞相制度不合时宜 D 秦朝面临着被灭亡的危险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察古代中国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从材料可看出 秦朝的宰相赵高 为了试探大臣对他的 忠诚与否 故意牵一头鹿到朝廷而说事马 趋附赵高的大臣都一致对其敷衍 而群臣中没有人支持皇帝 秦二世 说明丞相的势力高于皇帝 君权受到威胁 28 2012 年 1 月厦门市期末 1 题 秦朝的 三公九卿 中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 管皇帝的生活供应 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 A 职分细化 各负其责 B 化国为家 君权至上 C 选贤举能 唯才是用 D 官员众多 政务繁杂 答案 B 点拨 根据材料 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 宗正管皇帝家族和 亲戚 和相关所学 九卿主要为皇帝 皇室服务 分析各选项 AD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 C 项说法在材 料中没有反映 本题选 B 项 29 2012 年 1 月杭州市一模 2 题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 听闻的政治结构 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 民一样 竟没有拥有土地 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 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答案 A 点拨 本题考查秦代郡县制的意义 从材料 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可以看出秦朝的政治 变革是废分封 设郡县 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体现的是血缘政治 郡县制的长官由皇帝任免 体现的是官僚政治 故 A 正确 30 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3题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 春秋 的目的是尊天子 抑诸侯 崇周 制而 大一统 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 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 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5 A 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 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C 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D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答案 B 点拨 通过董仲舒思想来考查材料信息获取与分析处理能力 抓住题干的主旨 大一统 那么西周时 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 不能选 ACD 项 A 项是郡县制 C 项是皇帝制度 D 项封建户籍制度 这些都是西周时代没有的 排除 31 2011 年 10 月黄冈三里畈检测 7 题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历史三峡论 将四千多年来 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 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 历时 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 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 D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 答案 B 32 2011 年 10 月汕尾市一模 12 题 白寿彝在 中国通史 中写道 对官吏有任免权 官吏不能世袭 实行俸禄制 官在则有俸禄 不在官 俸禄也就取消 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 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 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A 夏朝 B 西周 C 秦朝 D 唐朝 答案 C 点拨 材料体现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考察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关键信息 官吏不能世 袭 皇帝 俸禄 首先 可以判断是秦朝 33 2012 年 1 月揭阳市期末 12 题 钱穆在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说 论中国政治制度 秦汉是一个 大变动 唐之于汉 也是一大变动 上述秦汉政治制度的 大变动 指 A 实行郡县制 B 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C 设立中外朝制度 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D 34 2012 年 2 月济南月考 1 题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 周之王千馀岁 封子弟功 臣 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 而子弟为匹夫 卒有田常 六卿之臣 无辅拂 何以相救哉 此大臣 主张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中央集权制 D 皇帝制 答案 A 35 2011 年 11 月泉州一中期中 6 题 某一制度有下列特征 国家以法令规范人民 政府编列户籍 有 效掌握税收 官员由中央派任 中央与地方藉文书传递讯息 这些特征与下列何者有关 A 周公制礼作乐 B 秦汉推行郡县 C 欧洲实施封建 D 印度种姓制度 答案 B 36 2011 年 12 月北京昌平区月考 16 题 中国古代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 臣闻殷 周之王千馀岁 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 而子弟为匹夫 卒有田常 六卿之臣 无辅拂 何以相救哉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非所闻也 此大臣的主张 A 反对宗法制B 主张郡县制 C 反对中央集权 D 主张中央集权 答案 C 37 2011 年 10 月湖北鄂州摸底 14 题 据中国古代史书记载 有一朝代的统治范围 东至海暨朝鲜 西 至临洮 羌中 南至北向户 北据河为塞 并阴山至辽东 此记载应该引自 A 史记 秦始皇本纪 B 汉书 武帝纪 C 资治通鉴 贞观十五年 D 元史 地理志 答案 A 38 2011 年 9 月吉林市高三摸底 2 题 韩非子 物权 中说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 四 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 最能体现 要在中央 政治构想是 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设置丞相主持国政 C 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 厉行文化专制政策 答案 C 点拨 事在四方 要在中央 反映的是秦始皇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C 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强化中央政府权力 39 2012 年 1 月日照市期末 2 题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 即晚辈对长辈 臣下对皇帝不能直 书 直呼其名 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 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 每每避而不用该字 而 以改字 空格 缺笔等方法代替 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 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 故宫玄武门改神武 门 此制度旨在 A 维护皇权独尊 B 倡导尊老爱幼 c 强化尊卑等级 D 凝聚血脉亲缘 答案 C 点拨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维护皇权独尊 仅局限于对皇帝名字的避讳 所以 A 项不正确 从对于避讳制度的解释可以看出 尊老 但没有任何爱幼的体现 故 B 项不正确 避 讳制度对 凝聚血脉亲缘 没有帮助 故 D 项不正确 回避制度强调的是幼尊长 少敬老 下级尊重上 级 臣下敬重君王 即强化尊卑等级制度 所以只有 C 项正确 6 40 2011 年 9 月唐山市摸底 24 题 台湾史学家许倬云在 文化与亲缘 中国人双重认同的根源 一 文中说 战国纷争之际 各国都恪守着天下定予一的信念 他们争论的出发点是如何统一 却不 是是否统一 文中的 信念 源自 A 中国人对统一的渴望 B 分封制的影响 C 由西周发展而来的文化认同 D 各国统治者变法自强 答案 C 41 2011 年 11 月德州期中 1 题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书 日夜有呈 不中呈不得 休息 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 国家的法律 政策 都决定于皇帝一个人的意志 B 皇帝要掌控天下因此要日理万机 C 皇权至高无上 不需要别人帮忙 因此皇帝休息不好 D 当皇帝也很辛苦 要日理万机 因此要定额每天的奏折 答案 C 42 2011 年 10 月福建四地六校 25 题 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 219 年 立石琅琊 称 六合之内 皇帝 之土 西徙流沙 南尽北户 东有东海 北过大夏 人迹所至 无不臣者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规定了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 B 皇帝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 C 蒙古大漠也受秦朝统治 D 反映了国家的大一统 答案 C 点拨 本题可根据对秦朝疆域的掌握来排除 C 项 当时秦的疆域北至河套 阴山 辽东一带 43 2011 年 10 月诸城市月考 1 题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 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 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 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 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 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 长官都是最高统治者任免 D 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 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答案 B 44 2011 年 9 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 7 题 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 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 没有封国封爵 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 会跟平民一样 竟没有拥有土地 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 面对着这么大 的巨变 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不解 是因为 巨变 A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B 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 C 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 D 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答案 D 点拨 通过对材料分析 巨变 指秦废分封实行郡县制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最主要的礼乐制度 儒学一直来推崇周礼 秦废除分封制对儒家学派产生了沉重冲击 联系各选项 儒家学派的学者 大惑 不解 的原因应是分封制的废除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 选 D 项 其他 A 项 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与题意 无必然联系 B 项说法本身不成立 C 项说法所学知识中未体现 45 2011 年 12 月湖南四市九校 3 题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 可分为封建 注 指分封制 帝制和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 汉武之间 历史约三百年 下列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D 由 公天下 至 家天下 转型 答案 D 点拨 主要是考察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关键信息是 时间 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 历史约三百年 即封建帝制的确立 而 D 由 公天下 至 家天下 转型是在夏朝时期 故排除 46 2011 年 12 月三门峡市调研 1 题 公元前 214 年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 设置了南海郡 桂林郡和象 郡 任嚣任南海郡郡尉 注 南海郡郡级小 只设尉 不设郡守 统辖番禺 四会 龙川 博罗 4 县 郡所设在番禺 今广州 根据秦朝制度的规定 与任嚣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职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袭 B 他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D 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 答案 B 点拨 考查秦郡县制 任嚣是郡尉 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因 南海郡郡级小 只设尉 不设郡守 说明其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而县级的县令也是由皇帝直接任免的 因此 ACD 说法正确 B 项说法错误 郡县制下不再分封 不能世袭 47 2011 年 9 月兖州摸底 1 题 百家姓 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 宋代为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明代为 朱奉天运 富有万方 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 中央集权的强化 B 皇权的独尊 C 等级的森严 D 文化专制的扩展 答案 B 7 48 2011 年 10 月莱芜一中测试 6 题 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个现象 即原有的县域经济 富裕 人口密集了就再分出区域增设县治 此做法最主要考虑是 A 增加财税 B 多安置官吏 C 给予地方更多权利 D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答案 D 49 2011 年 12 月山西诊断 2 题 秦朝正式颁布了官印制度 皇帝用御玺 丞相用金印 各级官吏按等 级分别使用金 银 铜印 右图所示秦朝官印可以说明当时 A 官吏相互牵制 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B 分封制在局部仍然存在 C 与地方行政制度相适应的官僚机构形成 D 考查和选拔官吏十分严格 答案 C 点拨 考查秦朝政治制度 秦朝完成大一统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确立皇帝制 三公九 卿制 地方确立郡县制 题中 南郡侯印 涉及地方行政制度 而未涉及官吏相互牵制 分封制 选拔 官吏的问题 选择 C 项 50 2011 年 10 月莱芜一中测试 5 题 史书记载 秦以来 天子独以印称玺 又独以玉 群臣莫敢用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A 收藏玉玺 天子喜好 B 以玉制玺 天子专有 C 皇位世袭 君权神授 D 天子至尊 皇权至 上 答案 D 51 2011 年 12 月北京昌平区月考 17 题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 没有封国 封爵 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 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 这简直就是打碎他 们的饭碗了 材料所描述的时代应该是 A 西周 B 春秋 C 秦朝 D 唐朝 答案 C 52 2011 年 9 月温州八校联考 1 题 唐德刚在 晚清七十年 中提出 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 分为封建 注 指分封制 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 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 武之间 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 C 百家争鸣向儒学独尊转型 D 公天下 转向 家天下 答案 D 点拨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根据题干时间阶段 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 分析 D 项是在夏朝时 期 不属于这一时间阶段 A 项的体现是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B 项的体现是秦始皇统一六国 C 项的体 现是汉武帝时期 独尊儒术 53 2011 年 11 月慈溪市期中 2 题 秦代凡是地方军队调动 五十人以上就必须以虎符为信 图中铜制虎符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虎颈至胯间写有 甲兵之符 右才 在 皇帝 左才 在 阳睦 秦之郡名 阳陵虎符所隐含的秦朝历史信息包括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书法篆刻艺术 民族关系 冶金铸造水平 A B C D 答案 C 点拨 材料中反映出当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秦代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正确 铜制虎符上 的文字 可联系到书法篆刻艺术 正确 虎符为铜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秦代的治金铸造技术水平 正确 阳陵为秦之郡名 今陕西高陵县 并不能反映秦当时的民族关系 排除 8 54 2011 年 9 月山西省诊断 2 题 千秋兴亡 秦朝 一书中提到 秦始皇试图将赢氏 家天下 传 之永远的想法 不过是一场白日梦 但他从 千秋万代 着眼而精心构造的帝制和一整套国家制度 却 开创了延续 2000 年的中华帝国的基业 在此 作者肯定的是 A 世袭制 B 中央集权制 C 郡县制 D 皇帝制 答案 B 点拨 秦始皇的传至千秋万代的国家制度 就是开创了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延续整个中国封建 社会 2000 多年 55 2011 年 10 月陕师大附中月考 2 题 春秋时期 赵简子说 克敌者是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 受郡 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 A 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 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 C 春秋时期已实行察举制 D 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 答案 A 点拨 克敌者是 上大夫受县 下大夫受郡 士田十万 庶人工商遂 大意是 辅助君王战胜敌 人的功臣中 官位为上大夫的封赏一县 下大夫封赏一郡 普通士人封赏田地十万亩 平常老百姓的话 使其生产买卖顺心如意 这体现的是奖励军功 按功受爵 其结果是封建贵族无军功无法受爵 直接冲 击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 本题选 A 项 B 项说法错误 材料中县级别高于郡 C 项察举制是官员选拔制 度与本则材料无关 D 项恰恰使血缘政治隶属关系被削弱 56 2011年10月厦门外国语学校检测4题 下图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警务督察条例题库及答案
- 得力岗前培训考试及答案解析
- b2驾照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材料行业高性能材料与新材料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童话故事里的教训读后感(6篇)
- 2025年互联网金融行业金融科技公司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基金从业基础会计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农业种植行业数字化农业管理平台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信息安全防护保证承诺书4篇
- 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行业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案例与教学模式创新报告
- 24、小数加减法整理和复习课件苏教版五上数学
- 新生儿复苏现场抢救记录表doc资料
- 生物硫磺课件
- 化工管道讲座-石化概算指标2007版
- 货代新手培训材料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颈部淋巴瘤影像表现
-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表
- 提高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术后24h下床活动率品管圈
-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案
- JJF1208-2008沥青针入度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