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侧滑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汽车侧滑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汽车侧滑测量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名称 汽车侧滑测量系统设计学生姓名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 所学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 职称 高级实验师完成期限 选题的目的意义在汽车设计时,为了使其具有 转向轻便、准确和行使 稳定的性能,在转向轮上设计有专项定位参数,但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由于车架、转向机构的变形与磨损,很容易造成这些定位参数失准,导致汽车行驶时转向 车轮向前滚动的同时产生滑移 现象,即 车轮侧滑。车轮侧滑会造成滚动阻力增加、行驶方向稳 定性变差、 轮胎磨损加剧、运行油耗增加以及转向沉重等现象,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和经济性能,且容易造成行 车事故。 为 了防止定位参数变形过量,保障车辆行驶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车轮侧滑量应小于或等于5 m/ km。所以,定期对汽车转向轮侧滑量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排 查, 对汽车的使用性能和经济 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我国汽车性能检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引 进技术 、引 进检测设备,到自主研究开发推广应用;从单一性能检测到综合检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 检测设备的研制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缩小了与先 进国家的差距。如今汽 车检测 中通用的制动试验台、侧滑试验台、底盘测功机等,国内己自给自余,而且结构形式多样。我们虽然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距离。三、主要研究内容一、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加速汽车检测技术进步与设备 智能化,提高检测水平二、汽车检测设备的综合化,检测线的浓缩化发展三、适应新标准新法规提出新的 检测参数和检测方法,研制开发新的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四、汽车的检测、诊断技术向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五、汽车检测的制度化、标准化以及网络化四、毕业论文(设计)的研究方法或技 术路线1.搞清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学 习模拟仿真相关知识。2.通过图书馆及网络搜索借阅相关文献书籍。3.和同学探讨,请教导师。4.做完请导师检查,查漏并积 极更正。主要参考文献与资料1高国恒.汽车检测诊断方法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2赵英勋.侧滑试验台测试方法探讨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3) .3徐 颖.机械设计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4王福瑞.单片微机测控系统设计大全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7.5曹玉生.板式汽车制动台的研制与开发- 制造自动化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6陈焕江.单板及双板侧滑仪测试结果及使用特点的分析 J.中国汽车保修设备, 2003 (7) .7Kris1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技巧1001 例M. 李旭晖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8万钧力.智能侧滑仪J.电子技 术, 1994 ,21(11):1517.9万钧力.基于VB 的侧滑检测 系统串行通信J. 三峡大学学 报, 2001(5).10Wan Junli.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measuring error for the front wheel side-slip with automobilesJ.J.of Hubei Three GorgesUniv.,1999,21(5):26-2911沈 飙.运用Visual Basic 实现PC与 89C51 单片机之间的串行通信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1997.7(2).4345.12万钧力,熊国海,夏平.汽车前轮侧滑计算机检测系统的设计J. 西安: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02(6).13陈伟忠,廖曙生,秦开明,等.基于GIS的电缆接头温度在 线监测系统的研究J. 广州:日用电器, 2006(10).14周子琛,申振宁.用VB实现计算机与单片机的串行通信J. 石家庄:半导体技术, 2002(1).15肖本贤.用VB实现PC 机与多个MCS- 51 单片机主从式通 讯的实例J. 北京:制造业自动化,2001(2).16高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