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中考综合题 四季中考综合题 四季 面积问题 共七季 面积问题 共七季 1 如图 抛物线 y ax2 bx c 的开口向下 与 x 轴交于点 A 3 0 和点 B 1 0 与 y 轴交于点 C 顶点为 D 1 求顶点 D 的坐标 用含 a 的代数式表示 2 若 ACD 的面积为 3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将抛物线向右平移 使得平移后的抛物线与原抛物线交于点 P 且 PAB DAC 求平移 后抛物线的解析式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 已知抛物线与 x 轴的两交点的横坐标分别是 3 和 1 设抛物线解析式的交点 式 y a x 3 x 1 再配方为顶点式 可确定顶点坐标 2 设 AC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 E 先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 AC 的解析式 求出点 E 的坐标 即可得到 DE 的长 然后由 S ACD DE OA 列出方程 解方程求 出 a 的值 即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先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在 ACD 中 ACD 90 利用三角函数求出 tan DAC 设 y x2 2x 3 x 1 2 4 向右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 m 2 4 两条抛物线交于点 P 直线 AP 与 y 轴交于点 F 根据正切函数的 定义求出 OF 1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如图 2 F 点的坐标为 0 1 如图 2 F 点的坐标为 0 1 针对这两种情况 都可以先求出点 P 的 2 坐标 再得出 m 的值 进而求出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答 解 1 抛物线 y ax2 bx c 与 x 轴交于点 A 3 0 和点 B 1 0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a x 3 x 1 ax2 2ax 3a y a x 3 x 1 a x2 2x 3 a x 1 2 4a 顶点 D 的坐标为 1 4a 2 如图 1 设 AC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 E 抛物线 y ax2 2ax 3a 与 y 轴交于点 C C 点坐标为 0 3a 设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kx t 则 解得 直线 AC 的解析式为 y ax 3a 点 E 的坐标为 1 2a DE 4a 2a 2a S ACD S CDE S ADE DE OA 2a 3 3a 3a 3 解得 a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y x2 2x 3 顶点 D 的坐标为 1 4 C 0 3 A 3 0 AD2 1 3 2 4 0 2 20 CD2 1 0 2 4 3 2 2 AC2 0 3 2 3 0 2 18 AD2 CD2 AC2 ACD 90 tan DAC 3 PAB DAC tan PAB tan DAC 如图 2 设 y x2 2x 3 x 1 2 4 向右平移后的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 m 2 4 两条抛物线交于点 P 直线 AP 与 y 轴交于点 F tan PAB OF 1 则 F 点的坐标为 0 1 或 0 1 分两种情况 如图 2 当 F 点的坐标为 0 1 时 易求直线 AF 的解析式为 y x 1 由 解得 舍去 P 点坐标为 将 P 点坐标 代入 y x m 2 4 得 m 2 4 解得 m1 m2 1 舍去 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4 如图 2 当 F 点的坐标为 0 1 时 易求直线 AF 的解析式为 y x 1 由 解得 舍去 P 点坐标为 将 P 点坐标 代入 y x m 2 4 得 m 2 4 解得 m1 m2 1 舍去 4 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4 综上可知 平移后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2 4 或 y x 2 4 2 如图 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 6 0 B 4 0 C 0 8 把 ABC 沿直线 BC 翻折 点 A 的对应点为 D 抛物线 y ax2 10ax c 经过点 C 顶点 M 在直线 BC 上 1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并求点 D 的坐标 2 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和函数表达式 5 3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 使得 PBD 与 PCD 的面积相等 若存在 直接写出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 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 勾股定理 翻折的性质可得 AB BD CD AC 根据菱 形的判定和性质可得点 D 的坐标 2 根据对称轴公式可得抛物线的对称轴 设 M 的坐标为 5 n 直线 BC 的解析 式为 y kx b 根据待定系数法可求 M 的坐标 再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函数 表达式 3 分点 P 在 CD 的上面和点 P 在 CD 的下面两种情况 根据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 相等可求点 P 的坐标 解答 1 证明 A 6 0 B 4 0 C 0 8 AB 6 4 10 AC 10 AB AC 由翻折可得 AB BD AC CD AB BD CD AC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CD AB C 0 8 点 D 的坐标是 10 8 6 2 y ax2 10ax c 对称轴为直线 x 5 设 M 的坐标为 5 n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解得 y 2x 8 点 M 在直线 y 2x 8 上 n 2 5 8 2 又 抛物线 y ax2 10ax c 经过点 C 和 M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y x2 4x 8 3 存在 PBD 与 PCD 的面积相等 点 P 的坐标为 P1 P2 5 38 3 如图 在直角坐标系 xOy 中 二次函数 y x2 2k 1 x k 1 的图象与 x 轴相交于 O A 两点 1 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在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右边的图象上有一点 B 使 AOB 的面积等于 6 求点 B 的坐 标 3 对于 2 中的点 B 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 P 使 POB 90 若存在 求出点 P 的坐标 并求出 POB 的面积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7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 将原点坐标代入抛物线中即可求出 k 的值 也就得出了抛物线的解析式 2 根据 1 得出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得出 A 点的坐标 也就求出了 OA 的长 根 据 OAB 的面积可求出 B 点纵坐标的绝对值 然后将符合题意的 B 点纵坐标代入抛物 线的解析式中即可求出 B 点的坐标 然后根据 B 点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边来判断得 出的 B 点是否符合要求即可 3 根据 B 点坐标可求出直线 OB 的解析式 由于 OB OP 由此可求出 P 点的坐标 特点 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可得出 P 点的坐标 求 POB 的面积时 可先求出 OB OP 的长度即可求出 BOP 的面积 解答 解 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相交于 O 0 k 1 k 1 y x2 3x 假设存在点 B 过点 B 做 BD x 轴于点 D AOB 的面积等于 6 AO BD 6 当 0 x2 3x x x 3 0 解得 x 0 或 3 AO 3 BD 4 8 即 4 x2 3x 解得 x 4 或 x 1 舍去 又 顶点坐标为 1 5 2 25 2 25 4 x 轴下方不存在 B 点 点 B 的坐标为 4 4 点 B 的坐标为 4 4 BOD 45 BO 4 当 POB 90 POD 45 设 P 点横坐标为 x 则纵坐标为 x2 3x 即 x x2 3x 解得 x 2 或 x 0 在抛物线上仅存在一点 P 2 2 OP 2 使 POB 90 POB 的面积为 PO BO 4 2 8 4 如图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相交于点 A 3 0 B 1 0 与 y 轴相交于点 C 0 3 点 P 是该图象上的动点 一次函数 y kx 4k k 0 的图象过点 P 交 x 轴于点 Q 1 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当点 P 的坐标为 4 m 时 求证 OPC AQC 9 3 点 M N 分别在线段 AQ CQ 上 点 M 以每秒 3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A 向点 Q 运动 同时 点 N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C 向点 Q 运动 当点 M N 中有一点到达 Q 点时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 t 秒 连接 AN 当 AMN 的面积最大时 求 t 的值 直线 PQ 能否垂直平分线段 MN 若能 请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 若不能 请说明你的理 由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 压轴题 分析 1 利用交点式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证明四边形 POQC 是平行四边形 则结论得证 3 求出 AMN 面积的表达式 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求出 AMN 面积最大时 t 的值 注意 由于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限制 二次函数并不是在对称轴处取得最大值 由于直线 PQ 上的点到 AQC 两边的距离不相等 则直线 PQ 不能平分 AQC 所以 直线 PQ 不能垂直平分线段 MN 解答 1 解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a x 3 x 1 抛物线经过点 C 0 3 3 a 3 1 解得 a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3 x 1 x2 4x 3 10 2 证明 在抛物线解析式 y x2 4x 3 中 当 x 4 时 y 3 P 4 3 P 4 3 C 0 3 PC 4 PC x 轴 一次函数 y kx 4k k 0 的图象交 x 轴于点 Q 当 y 0 时 x 4 Q 4 0 OQ 4 PC OQ 又 PC x 轴 四边形 POQC 是平行四边形 OPC AQC 3 解 在 Rt COQ 中 OC 3 OQ 4 由勾股定理得 CQ 5 如答图 1 所示 过点 N 作 ND x 轴于点 D 则 ND OC QND QCO 即 解得 ND 3 t 设 S S AMN 则 S AM ND 3t 3 t x 2 又 AQ 7 点 M 到达终点的时间为 t S x 2 0 t 0 且 x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 当 t 时 AMN 的面积最大 假设直线 PQ 能够垂直平分线段 MN 则有 QM QN 且 PQ MN PQ 平分 AQC 11 由 QM QN 得 7 3t 5 t 解得 t 1 此时点 M 与点 O 重合 如答图 2 所示 设 PQ 与 OC 交于点 E 由 2 可知 四边形 POQC 是平行四边形 OE CE 点 E 到 CQ 的距离小于 CE 点 E 到 CQ 的距离小于 OE 而 OE x 轴 PQ 不是 AQC 的平分线 这与假设矛盾 直线 PQ 不能垂直平分线段 MN 5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已知 M1 3 2 N1 5 1 线段 M1N1平移至线段 MN 处 注 M1与 M N1与 N 分别为对应点 1 若 M 2 5 请直接写出 N 点坐标 2 在 1 问的条件下 点 N 在抛物线 2 12 3 63 yxxk 上 求该抛物线对应的函 数解析式 3 在 2 问条件下 若抛物线顶点为 B 与 y 轴交于点 A 点 E 为线段 AB 中点 点 C 0 m 是 y 轴负半轴上一动点 线段 EC 与线段 BO 相交于 F 且 OC OF 2 3 求 m 的值 4 在 3 问条件下 动点 P 从 B 点出发 沿 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 点 P 运动到什么 位置时 即 BP 长为多少 将 ABP 沿边 PE 折叠 APE 与 PBE 重叠部分的面 积恰好为此时的 ABP 面积的 1 4 求此时 BP 的长度 12 1 N 0 2 1 分 2 N 0 2 在抛物线 y 6 1 x2 3 2 3x k 上 k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6 1 x2 3 2 3x 2 3 分 3 y 6 1 x2 3 2 3x 2 6 1 x 23 2 B 23 0 A 0 2 E 3 1 CO OF 2 3 CO m FO 2 3 m BF 23 2 3 m S BEC S EBF S BFC 1 2 ABC S 2 1 23 2 3 m m 1 11 2 3 2 22 m 整理得 m2 m 0 图 1 m 1 或 0 5 分 m APE 时 连接 A1B 则对折后如图 2 A1为对折后 A 的所落点 EHP 是重叠部分 E 为 AB 中点 S AEP S BEP 2 1 S ABP S EHP 4 1 S ABP 13 1 A HE S S EHP S BHP 4 1 S ABP A1H HP EH HB 1 四边形 A1BPE 为平行四边形 图 2 BP A1E AE 2 即 BP 2 当 BPE APE 时 重叠部分面积为 ABP 面积的一半 不符合题意 9 分 当 BPE APE 时 则对折后如图 3 A1为对折后 A 的所落点 EHP 是重叠部分 E 为 AB 中点 S AEP S BEP 2 1 S ABP S EHP 4 1 S ABP S EBH S EHP 1 A HP S 4 1 S ABP BH HP EH HA1 1 又 BE EA 2 APEH 2 1 11 AP 2 图 3 在 APB 中 ABP 30 AB 4 AP 2 APB 90 BP 2 3 综合 知 BP 2 或2 3 6 如图 1 所示 已知直线ykxm 与x轴 y轴分别交于A C两点 抛物线 2 yxbxc 经过A C两点 点B是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 当 1 2 x 时 y取最大值 25 4 1 求抛物线和直线的解析式 2 设点P是直线AC上一点 且SAABP SABPC 1 3 求点P的坐标 3 若直线 1 2 yxa 与 1 中所求的抛物线交于M N两点 问 14 是否存在a的值 使得 0 90MON 若存在 求出a的值 若不存在 请 说明理由 猜想当 0 90MON 时 a的取值范围 不写过程 直接写结论 参考公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 11 M x y 22 N xy 则M N两点 间的距离为 22 2121 MNxxyy 解 1 由题意得 2 1 2 1 2 4 1 25 4 1 4 b cb 解得 1 6 b c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6yxx 3 0 A 2 0 B 直线AC的解析式为26yx 2 分 2 分两种情况 点P在线段AC上时 过P作PHx 轴 垂足为H 1 3 ABP BPC SAP SPC 1 4 AP AC PH CO 1 4 PHAHAP COAOAC 3 2 PH 3 4 AH 9 4 HO A A C C O O B B x x y y 图 1 15 9 3 4 2 P 点P在线段CA的延长线上时 过P作PGx 轴 垂足为G 1 3 ABP BPC SAP SPC 1 2 AP AC PG CO 1 2 PGAGAP COAOAC 3PG 3 2 AG 9 2 GO 9 3 2 P 综上所述 1 9 3 4 2 P 或 2 9 3 2 P 4 分 3 方法 1 假设存在a的值 使直线 1 2 yxa 与 1 中所求的抛物线 2 6yxx 交于 11 M x y 22 N xy两点 M在N的左侧 使得 0 90MON 由 2 1 2 6 yxa yxx 得 2 232120 xxa 12 3 2 xx 12 6xxa 又 11 1 2 yxa 22 1 2 yxa 1212 11 22 yyxaxa 2 1212 11 42 xxxx aa 2 63 44 a aa 0 90MON 222 OMONMN 222222 11222121 xyxyxxyy 1212 0 xxyy 2 63 60 44 a aaa 即 2 2150aa 3a 或 5 2 a 存在3a 或 5 2 a 使得 0 90MON 3 分 方法 2 假设存在a的值 使直线 A A C C O O B B x x y y M M N N P PQ Q A A C C O O B B x x y y M M N N P PQ Q M M N N 3 5 2 16 1 2 yxa 与 1 中所求的抛物线 2 6yxx 交于 11 M x y 22 N xy两点 M在x轴上侧 使得 0 90MON 如图 过M作MPx 于P 过N作 NQx 于Q 可证明 MPO OQN MPPO OQQN 即 11 22 yx xy 1212 x xy y 即 1212 0 xxyy 以下过程同上 当 5 3 2 a 时 0 90MON 1 分 7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2 xy与x轴 y轴分别交于点 A 点 B 动 点 P a b 在第一象限内 由点 P 向x轴 y轴所作的垂线 PM PN 垂足为 M N 分 别与直线 AB 相交于点 E 点 F 当点 P a b 运动时 矩形 PMON 的面积为定值 2 1 求 OAB 的度数 2 求证 AOF BEO 3 当点 E F 都在线段 AB 上时 由三条线段 AE EF BF 组成一个三角形 记此三角形 的外接圆面积为 S1 OEF 的面积为 S2 试探究 S1 S2是否存在最小值 若存在 请求出 该最小值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解答 解 1 直线 y x 2 当 x 0 时 y 2 B 0 2 当 y 0 时 x 2 A 2 0 OA OB 2 F N M E P O x y B A 19 AOB 90 OAB 45 2 四边形 OAPN 是矩形 PM ON NP OM BE OM AF ON BE AF OM ON 2OM ON 矩形 PMON 的面积为 2 OM ON 2 BE AF 4 OA OB 2 OA OB 4 BE AF OA OB 即 OAF EBO 45 AOF BEO 3 四边形 OAPN 是矩形 OAF EBO 45 AME BNF PE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 点的横坐标为 a E a 2 a AM EM 2 a AE2 2 2 a 2 2a2 8a 8 F 的纵坐标为 b F 2 b b BN FN 2 b BF2 2 2 b 2 2b2 8b 8 PF PE a b 2 EF2 2 a b 2 2 2a2 4ab 2b2 8a 8b 8 ab 2 20 EF2 2a2 2b2 8a 8b 16 EF2 AE2 BF2 线段 AE EF BF 组成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且 EF 为斜边 则此三角形的外接 圆的面积为 S1 EF2 2 a b 2 2 a b 2 2 S梯形 OMPF PF ON PM S PEF PF PE S OME OM EM S2 S梯形 OMPF S PEF S OME PF ON PM PF PE OM EM PF PM PE OM PM EM PF EM OM PE PE EM OM a b 2 2 a a a b 2 S1 S2 a b 2 2 a b 2 设 m a b 2 则 S1 S2 m2 m m 2 面积不可能为负数 当 m 时 S1 S2随 m 的增大而增大 当 m 最小时 S1 S2最小 m a b 2 a 2 2 2 2 当 即 a b 时 m 最小 最小值为 2 2 S1 S2的最小值 2 2 2 2 2 2 3 2 2 2 21 8 如图 已知抛物线 y 1 2 x2 bx c b c 是常数 且 c 0 与 x 轴分别交于点 A B 点 A 位于点 B 的左侧 与 y 轴的负半轴交于点 C 点 A 的坐标为 1 0 1 b 点 B 的横坐标为 上述结果均用含 c 的代数式表示 2 连接 BC 过点 A 作直线 AE BC 与抛物线 y 1 2 x2 bx c 交于点 E 点 D 是 x 轴 上一点 其坐标为 2 0 当 C D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 在 2 的条件下 点 P 是 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的一动点 连接 PB PC 设所得 PBC 的面积为 S 求 S 的取值范围 若 PBC 的面积 S 为整数 则这样的 PBC 共有 个 解 1 点 B 坐标根据二次函数对称性来求解 22 2 直线 AE 解析式 联立二次函数解析式解得点 E 直线 CD 解析式 因为 C D E 三点共线 所以点 E 代入 CD 解析式可解得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 3 表示出 PBC 的面积并判断出最大 最小值即可求出范围 设点 P 则 当时 当 时 综上 S 的范围是 共 11 个 9 如图抛物线 y ax2 bx 3 与 x 轴相交于点 A 1 0 B 3 0 与 y 轴相交于点 C 点 P 为线段 OB 上的动点 不与 O B 重合 过点 P 垂直于 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及线段 BC 分别交于点 E F 点 D 在 y 轴正半轴上 OD 2 连接 DE OF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当四边形 ODEF 是平行四边形时 求点 P 的坐标 3 过点 A 的直线将 2 中的平行四边形 ODEF 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求这条直线的解 析式 不必说明平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理由 23 第 26 题图 备用图 备用图 解答 解 1 点 A 1 0 B 3 0 在抛物线 y ax2 bx 3 上 a b 3 0 9a 3b 3 0 解得 a 1 b 2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2 2x 3 2 在抛物线解析式y x2 2x 3 中 令 x 0 得 y 3 C 0 3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将 B 3 0 C 0 3 坐标代入得 3k b 0 b 3 解得 k 1 b 3 y x 3 设 E 点坐标为 x x2 2x 3 则 P x 0 F x x 3 EF yE yF x2 2x 3 x 3 x2 3x 四边形 ODEF 是平行四边形 24 EF OD 2 x2 3x 2 即 x2 3x 2 0 解得 x 1 或 x 2 P 点坐标为 1 0 或 2 0 3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对称中心为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或对角线的中 点 过对称中心的直线平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因此过点A 与 ODEF 对称中心 的直线平分 ODEF 的面积 当 P 1 0 时 点 F 坐标为 1 2 又 D 0 2 设对角线 DF 的中点为 G 则 G 0 5 2 设直线 AG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将 A 1 0 G 0 5 2 坐标代入得 k b 0 0 5k b 2 解得 k b 4 3 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 y 4 3x 4 3 当 P 2 0 时 点 F 坐标为 2 1 又 D 0 2 设对角线 DF 的中点为 G 则 G 1 1 5 设直线 AG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将 A 1 0 G 1 1 5 25 坐标代入得 解得 k b 3 4 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 y 3 4x 3 4 综上所述 所求直线的解析式为 y 3 4x 3 4 或 y 4 3x 4 3 10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 4x 3 0 的两根是m n且m n 如图 12 若抛物线y x2 bx c 的图像经过点 A m 0 B 0 n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 1 中的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 C 根据图像回答 当x取何值时 抛物 线的图像在直线 BC 的上方 3 点P在线段OC上 作 PE x轴与抛物线交与点 E 若直线 BC 将 CPE 的面积分成 相等的两部分 求点 P 的坐标 1 解方程 x 2 4x 3 0 x 1 x 3 0 x1 1 x2 3 因为两根是 m n 且 m n 所以 m 1 n 3 26 所以 A 1 0 B 0 3 代人到 y x 2 bx c 得 1 b c 0 c 3 解得 b 2 c 3 所以解析式为 y x 2x 3 2 解方程 x 2x 3 0 因为两根之积为 3 一根为 1 所以另一个根为 3 即 C 3 0 由图像 得当 3 x 0 时 抛物线的图象在直线 BC 的上方 3 设 P x 0 则 E x x 2x 3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解得 y x 3 所以直线 BC 和直线 PE 的交点为 M x x 3 直线 BC 将 CPE 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即 PCM 的面积 PCE 的面积的一半 而这两个三角形是同底 PC 三角形 所以只要满足 PCM 的高是 PCE 的高的一半 即 x 3 1 2 x 2x 3 x 4x 3 0 x 1 x 3 0 解得 x1 1 x2 3 27 当 x 3 时 P 与 A 重合 舍去 所以 x 1 即 P 1 0 11 已知抛物线y ax2 bx c的顶点A 2 0 与y轴的交点为 B 0 1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找出一点C 使以BC为直径的圆经过抛物线的顶点A 并求出 点C的坐标以及此时圆的圆心P点的坐标 3 在 2 的基础上 设直线x t 0 t 10 与抛物线交于点N 当t为何值时 BCN的 面积最大 并求出最大值 解 1 抛物线的顶点是A 2 0 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2 ya x 由抛物线过B 0 1 得41a 1 4 a 2 分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1 2 4 yx 即 2 1 1 4 yxx 3 分 2 设C的坐标为 x y A O 第 24 题图 x y B A 第 24 2 答案图 x O y C B P HD 28 A在以BC为直径的圆上 BAC 90 作CD x轴于D 连接AB AC 则有 AOB CDA 4 分 OBOA ADCD OB CD OA AD 即 1 y 2 x 2 y 2x 4 点 C 在第四象限 24yx 5 分 由 2 24 1 1 4 yx yxx 解得 12 12 102 100 xx yy 点 C 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 点C的坐标为 10 16 6 分 P为圆心 P为BC中点 取OD中点H 连PH 则PH为梯形OBCD的中位线 PH 2 1 OB CD 2 17 7 分 D 10 0 H 5 0 P 5 17 2 故点P坐标为 5 17 2 8 分 3 设点 N 的坐标为 2 1 1 4 ttt 直线 x t 0 t 10 与直线 BC 交于点 M 1 2 BMN SMNt D 1 10 2 CMN SMNt D 所以 1 10 2 BCNBMNCMN SSSMN DDD 9 分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ykxb 直线 BC 经过B 0 1 C 10 16 A x O y C B M N x t 29 所以 1 1016 b kb 成立 解得 3 2 1 k b 10 分 所以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3 1 2 yx 则点 M 的坐标为 3 1 2 tt MN 2 1 1 4 tt 3 1 2 t 2 15 42 tt 11 分 2 115 10 242 BCN Stt D 2 525 42 tt 2 5125 5 44 t 所以 当 t 5 时 BCN SD有最大值 最大值是 125 4 12 分 12 如图 抛物线cbxaxy 2 关于直线1 x对称 与坐标轴交于CBA 三点 且 4 AB 点 2 3 2 D在抛物线上 直线l是一次函数 02 kkxy的图象 点O是坐 标原点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若直线l平分四边形OBDC的面积 求k的值 3 把抛物线向左平移 1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所得抛物线与直线l交于 NM 两点 问在y轴正半轴上是否存在一定点P 使得不论k取何值 直线PM与 PN总是关于y轴对称 若存在 求出P点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0 答案 1 因为抛物线关于直线 x 1 对称 AB 4 所以 A 1 0 B 3 0 由点 D 2 1 5 在抛物线上 所以 5 124 0 cba cba 所以 3a 3b 1 5 即 a b 0 5 又1 2 a b 即b 2a 代入上式解得a 0 5 b 1 从而 c 1 5 所以 2 3 2 1 2 xxy 2 由 1 知 2 3 2 1 2 xxy 令 x 0 得 c 0 1 5 所以 CD AB 令kx 2 1 5 得l与 CD 的交点 F 2 3 2 7 k 令kx 2 0 得l与x轴的交点 E 0 2 k 根据 S四边形 OEFC S四边形 EBDF得 OE CF DF BE 即 5 11 2 7 2 2 3 2 72 k kkkk 解得 3 由 1 知 2 1 2 1 2 3 2 1 22 xxxy 所以把抛物线向左平移 1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所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2 1 xy 假设在 y 轴上存在一点 P 0 t t 0 使直线 PM 与 PN 关于 y 轴对称 过点 M N 分别向 y 轴作垂线 MM1 NN1 垂足分别为 M1 N1 因为 MPO NPO 所以 Rt MPM1 Rt NPN1 所以 1 1 1 1 PN PM NN MM 1 不妨设 M xM yM 在点 N xN yN 的左侧 因为 P 点在 y 轴正半轴上 则 1 式变为 N M N M yt yt x x 又 yM k xM 2 yN k xN 2 所以 t 2 xM xN 2k xM xN 2 31 把 y kx 2 k 0 代入 2 2 1 xy 中 整理得 x2 2kx 4 0 所以 xM xN 2k xM xN 4 代入 2 得 t 2 符合条件 故在 y 轴上存在一点 P 0 2 使直线 PM 与 PN 总是关于 y 轴对称 13 如图 在直角坐标系中 点 A 的坐标为 2 0 点 B 的坐标为 1 已知抛 物线 y ax2 bx c a 0 经过三点 A B O O 为原点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上 是否存在点 C 使 BOC 的周长最小 若存在 求出点 C 的 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3 如果点 P 是该抛物线上 x 轴上方的一个动点 那么 PAB 是否有最大面积 若有 求 出此时 P 点的坐标及 PAB 的最大面积 若没有 请说明理由 注意 本题中的结果均保 留根号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1 直接将 A O B 三点坐标代入抛物线解析式的一般式 可求解析式 2 因为点 A O 关于对称轴对称 连接 AB 交对称轴于 C 点 C 点即为所求 求直 线 AB 的解析式 再根据 C 点的横坐标值 求纵坐标 3 设 P x y 2 x 0 y 0 用割补法可表示 PAB 的面积 根据面积表 达式再求取最大值时 x 的值 解答 解 1 将 A 2 0 B 1 O 0 0 三点的坐标代入 32 y ax2 bx c a 0 可得 解得 故所求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 x 2 存在 理由如下 如答图 所示 y x2 x x 1 2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 x 1 点 C 在对称轴 x 1 上 BOC 的周长 OB BC CO OB 2 要使 BOC 的周长最小 必须 BC CO 最小 点 O 与点 A 关于直线 x 1 对称 有 CO CA BOC 的周长 OB BC CO OB BC CA 当 A C B 三点共线 即点 C 为直线 AB 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时 BC CA 最小 此时 BOC 的周长最小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kx t 则有 解得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x 当 x 1 时 y 所求点 C 的坐标为 1 3 设 P x y 2 x 0 y 0 33 则 y x2 x 如答图 所示 过点 P 作 PQ y 轴于点 Q PG x 轴于点 G 过点 A 作 AF PQ 轴于点 F 过点 B 作 BE PQ 轴于点 E 则 PQ x PG y 由题意可得 S PAB S梯形 AFEB S AFP S BEP AF BE FE AF FP PE BE y y 1 2 y 2 x 1 x y y x 将 代入 得 S PAB x2 x x x2 x x 2 当 x 时 PAB 的面积最大 最大值为 此时 y 点 P 的坐标为 34 14 如图9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过点A C D作抛物线 2 0 yaxbxc a 与x轴 的另一交点为E 连结CE 点A B D的坐标分别为 2 0 3 0 0 4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 分 2 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l交x轴于点F 交线段CD于点K 点M N分别是直线l 和x轴上的动点 连结MN 当线段MN恰好被BC垂直平分时 求点N的坐标 4 分 3 在满足 2 的条件下 过点M作一条直线 使之将四边形AECD的面积分为 3 4 的两部分 求出该直线的解析式 5 分 1 点A B D的坐标分别为 2 0 3 0 0 4 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 CD 5 则点C的坐标为 5 4 1 分 易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2 210 4 77 yxx 3 分 2 解法一 连结BD交对称轴于G 在 Rt OBD中 易求BD 5 图 9 35 CD BD 则 DCB DBC 又 DCB CBE DBC CBE 4 分 过G作GN BC于H 交x轴于N 易证GH HN 5 分 点G与点M重合 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y 4 4 3 x 根据抛物线可知对称轴方程为 5 2 x 则点M的坐标为 5 2 2 3 即GF 2 3 BF 1 2 BM 22 5 6 FMFB 6 分 又 MN被BC垂直平分 BM BN 5 6 点N的坐标为 23 6 0 7 分 解法二 设点M 5 2 b 点N a 0 则MN的中点坐标为 52 42 a b 4 分 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为26yx 代入得27ab 5 分 延长CB交对称轴于点Q 可求点Q的坐标为 5 2 1 又易得 MQB MNF 1 tantan 5 2 2 b MQBMNF a 245ab 6 分 由 得 23 6 a 2 3 b 点N的坐标为 23 6 0 7 分 3 解法一 过点M作直线交x轴于点 1 P 易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 28 四边形 ABCD的面积为 20 由 四边形AECD的面积分为 3 4 可知直线 1 PM必与线段CD相交 设 交点为 1 Q 8 分 四边形 11 APQ D的面积为 1 S 四边形 11 PECQ的面积为 2 S 点P1的坐标为 a 0 假 设点 P 在对称轴的左侧 则 1 5 2 PFa 1 7PEa 由 1 MKQ 1 MFP 得 11 MKFM Q KFP 易求 1 Q K 1 5 55 2 PFa 1 55 5 510 22 CQaa 2 S 1 5107 412 2 aa 则a 9 4 10 分 根据 1 9 0 4 P M 5 2 2 3 求出直线 1 PM的解析式为 8 6 3 yx 11 分 36 若点P在对称轴的右侧 则直线 2 P M的解析式为 822 33 yx 12 分 解法二 过点M作直线交x轴于 1 P 易求四边形AECD的面积为 28 四边形ABCD的面 积为 20 由 四边形AECD的面积分为 3 4 可知直线 1 PM必交在线段CD上 8 分 若P在对称轴的左侧 由 1 MKQ 1 MFP得 S MKQ1 S MFP1 25 1 9 分 又 S MKQ1 12 S MFP1 14 S MFP1 1 12 则 1 1 4 FP Xk b1 C om 1 9 0 4 P 根据M 5 2 2 3 求出直线 1 PM的解析式为 8 6 3 yx 11 分 若点P在对称轴的右侧 则直线 2 P M的解析式为 822 33 yx 12 分 15 如图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 6 0 B 2 0 和点 C 0 8 1 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 设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为 M 若点 K 为 x 轴上的动点 当 KCM 的周长最小时 点 K 的坐标为 3 连接 AC 有两动点 P Q 同时从点 O 出发 其中点 P 以每秒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脑梗塞遗症的护理查房
- 远程培训A3作业
- 《西游记》讲课课件
- 《表达要得体》课件
- 新人入职汇报
- 急性左心衰病人护理查房
- 消毒和隔离技术规范解读
- 放疗病人教学护理查房
- 2025年招标采购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试(招标采购项目管理中级)冲刺试题及答案(山东菏泽)
- 腰椎骨折手术病人的护理
-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度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
- 连铸工岗位操作规程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5兵团普通职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老年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指南(2023)》解读 4
- 2025年广东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地市级
- 绿色矿山培训课件
- 国有企业十五五人力资源规划框架
- 无人机实操训练课件
- 十二大报告解读
- 格拉斯哥(GCS)昏迷评估量表(详xi操作)
- 肝硬化患者健康宣教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