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1页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2页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3页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摘要】随着近几年来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的渐渐深入开展,这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加之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也越来越好,学生的学习环境也随之提高,这也使得学生的发展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注。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的发展无疑是人们热切关注的的焦点。影响学生发展的原因很多,例如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学生从父母身上所继承的遗传因素、学校教育、人际交往、升学压力等等。但是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家庭。【关键词】:学生的心理发展 家庭教育 父母 孩子引言:学生是人,是完整的人,是独特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还是有地位的人。学生的发展极其重要,学生是否得到了最好的发展,这需要我们在影响学生发展因素的上找到最好的方法,使得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让学生成长为对社会、对国家、对世界有用的人。而要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关键的切入点之一就是家庭,学生作为一个学生的前提是他是一个孩子,是一个家庭中的关键,家庭教育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 家庭教育的背景及当前的现状(一) 家庭教育的背景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对孩子实施的教育。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时,或者可以说开始于孩子的胎教之时,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的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目标的实现。“如果从新生开始,父母便能依儿童发展阶段的不同特性,给予适时、适性的培养,孩子不仅能赢在起跑点,而且后续潜力无穷。”11. 曾参杀猪自古以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长为自己心目中所期望的人,而父母好的家庭教育这对孩子今后成长为怎样的一个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古时候就有很多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做榜样。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了孔子这个大教育家的出现,他提出“仁”的学说,他有着自己的一套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讲究“因材施教”,而后,他的思想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有很多的弟子,曾参就是孔子的学生之一。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对自己也是以身作则。曾参杀猪的故事是中国有名的典故,讲的就是曾参因为妻子对儿子说的一句“回来杀猪给你吃”的玩笑话,执意要将猪杀掉,一兑现诺言,体现了儒家“言必行”的道德理念。曾参的这一做法就体现了教育儿童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做事一定要言行一致。他为了不失信于小孩,竟真的把猪杀了煮给孩子吃,目的在于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去教育后代、影响后代。父母的榜样作用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 孟母三迁和孔子齐称“孔孟之道”的孟子,也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讲的孟子的母亲为了孟子得到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曾两迁三地,最后在书院旁边住了下来。而孟子后来成为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不仅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的成长及品格的养成至关重要,还和孟子有个一这样睿智的母亲有关。父母对孩子教育环境的认识也是家庭教育之一。(二) 家庭教育当前的现状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要环境。在当今的这个忙碌的社会里,很多家长因为自己的工作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常常忽略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一些家长为了生活的需要,外出务工,把孩子放在一边,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毫不重视,使得孩子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失去了得到良好发展的条件。“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具有极其重要的榜样作用,一言一行都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要积极地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家庭环境。”2作为家长,应当积极的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或是受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很多家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关注很多时候都仅限于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的内心,甚至拿孩子的成绩进行攀比,造成孩子内心的失落,使得孩子的内心世界十分孤独。失去了父母关爱的孩子,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作为和孩子有着血缘关系的、最为亲密的父母,首先关心的应该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部分父母虽然是在关心孩子,可是关注的焦点却仅限于孩子的衣食住行,父母很少关注孩子内心,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导致孩子容易出现问题和品德问题。有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孩子个性缺陷,使得孩子养成了不好的恶习。作为父母,想要孩子的到最好的发展就应该关注孩子的各个方面。二、 家庭教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所表现的方面(一) 家长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在学校里,孩子是作为学生存在的。学校里面有很多学生,老师所能给的关爱是很少的,甚至不是平均的。所以,在学校学习了一天的学生回到家里以后想要得到的是作为孩子得到父母的关爱,希望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或者人际交往等有多一些的关心。每个人都会这样的想法,一个人是否在乎他,就在于那个人对他的事情是否关心,孩子更是会这样想。而作为他们的父母,更是会对他们的事情关心在乎的。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程度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必须的,是对他人有意义的,这样会使孩子增添自己的自信心,让他们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的时候更有学习的动力。然而有些父母却对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漠不关心或是把工作一天后工作上的不顺利表现出来,或者有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成绩,而不关心孩子的内心。这些都会使得孩子内心失落,没有了学习的信心。(二) 家长对孩子的榜样作用“家庭对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父母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3家庭是儿童生命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第一眼看到的便是自己的父母,父母一直都是陪伴他们成长的第一人。托尔斯泰说过“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关于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的一言一行深深的印在了孩子的眼里,家长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对孩子有着深深的影响。家长是怎样对人对事的,将来孩子就会怎样对人对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三)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古言有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个观念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过。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人中龙凤,在学习上独占鳌头。“孩子被父母看做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在儿女身上寄托着父母甚至几代人未竟的希望与梦想。”4正是家长们这样的想法,于是,他们对自己孩子的期望越是高,把全部的希望都压在孩子身上。因此,学生从小就背负了强大的压力,在家长的强制要求下学习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权利。成绩差了,唯一父母的训斥甚至打骂。这样的压力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四)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棒棍教育”在中国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教育方式,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不打不成器”。可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真的就能够教育出好的孩子么?按照今天的教育现状来看,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方式。用棍棒来对待孩子的错误,使之服从父母,从而建立家长的权威,这样的做法已经越来越不被人们所接受。孩子也是人,这样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孩子的身体健康,更是伤害了孩子的内心。孩子是有尊严的,要尊重孩子,棒棍教育只会让孩子形成叛逆思想。而且,这样的教育方式还会让孩子惧怕自己的父母。三、 如何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一) 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重视既然是孩子的父母,就应该担起父母应给的爱。如果问孩子们最想得到的是什么,那他们几乎都会说是爸爸妈妈的爱。对于每个孩子来说,对他们而言最幸福的事情无疑就是自己的父母爱自己了。所以,作为父母即使工作了一天很疲惫,即使工作中有什么不顺利,也不应该让孩子期待的眼神失落。或是给孩子一个拥抱,或是问问孩子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或是给孩子看看家庭作业,或是问问孩子学习累不累等等。一个简单不过的行为,都会给孩子鼓励,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对他们的爱。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学校疲劳一天以后在家里得到最温暖的、最舒心的放松,不要给孩子一个紧张的气氛。让孩子感觉到家的安全感,温馨感。(二) 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言行是孩子无声的老师,对孩子有着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树立人生的好榜样。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单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模仿源。要教育孩子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德,父母自己就必须先成为这样的人;要求孩子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父母也要率先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首先,孩子在场的情况下,父母不要吵架。要知道父母吵架时的神态、姿势、语气语调、用语都被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其次,家长要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尽量予以答复,不要敷衍孩子。如果家长是在敷衍孩子,那孩子以后也会敷衍别人。再次,家长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随意发脾气,家长的情缘也会影响到孩子情绪的变换。最后,家长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言语。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及语言习惯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家长应该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孩子的榜样。(三) 家长不应该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每个孩子对学习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孩子的父母,要做的事情是理解孩子,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增加压力。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孩子,要理解孩子在学习上已经尽力了。在孩子学习负担过重的情况下,家长应当第一时间反应过来,并且帮助孩子减压,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和休息。家长不要盲目的为学生设计好前途,过高的提出一些要求,家长要营造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气氛,减少社会、家庭的高期望值带给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四) 家长应该用对教育方式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既要做到尊重孩子,又要让孩子知道在做错事的事情要为自己的行为而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因此家长要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适当适度的惩戒是必要的,但家长在进行惩戒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保持理智和理性。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最好是用道理让孩子们明白事情的是与非,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得孩子学会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应该先理清是非对错再下结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课堂。它教给学生的东西是在学校也学不到的,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东西。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形成的课堂。因此,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