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_第1页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_第2页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_第3页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_第4页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 16999 GB 16999 200X 代替 GB 16999 1997 ICS 03 060 A 90 GB 中中 华华 人人 民民 共共 和和 国国 国国 家家 标标 准准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 Univers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counterfeit RMB Banknote discriminating device 征求意见稿 XXXX XX XX 发布XXXX XX XX 实施 国国 家家 质质 量量 监监 督督 检检 验验 检检 疫疫 总总 局局 发布 国国 家家 标标 准准 化化 管管 理理 委委 员员 会会 GB 16999 200X 2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4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 3 术语与定义 4 4 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5 5 要求 5 6 试验方法 7 7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8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的一般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10 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检验规则 14 附录 C 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 机器 专用检测试验仪器 16 附录 D 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 机器 通用检测试验仪器 17 附录 E 参考文献 17 GB 16999 200X 3 前前 言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GB 16999 1997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 本标准与GB 16999 1997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原 人民币伪钞鉴别仪 修订为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 修改了标准范围 将标准范围修改为 适用于在流通领域中的纸质现金收付时自动鉴别人民币 假币机具的系列产品等 见第1章 修订 定义 为 术语和定义 公式和缩略语 修改了部分术语 并新增术语6条 见第3章 修改了 分类 内容 增加 按采用防伪技术的鉴别能力和识别能力的分类方法 见第4章 修订 技术要求 为 要求 修改了相应内容 见第5章 a 增加鉴别仪鉴伪技术 提高鉴伪能力 防伪力度 见第5 1条 b 增加鉴别仪鉴伪技术考核指标 调整 漏辨率 和 误辨率 等指标数据要求 表示方法和考核 方法 见第5 1条 c 增加 鉴别仪 耐用性能 使用寿命时间要求 见第 5 2 条和 A 2 2 3 d 在标准编写方式上 对 鉴别仪鉴伪 等主要鉴伪 防伪 技术性能做出规定 而将 鉴别仪的 常规性能要求 修改在 规范性附录A 中 突出鉴别仪鉴伪核心性能要求 见第5章和附录A 修改了 试验方法 内容 增加 鉴别仪鉴伪主要技术指标由防伪专家或机构评测和数据有效 期等内容 以建立合理的 科学的产品评价方法 体系 即通过建立动态 假币样本 数据库 提高对 产品的时效性 准确性 鉴别能力 技术 防伪力度 评价 促进技术进步 见第 6 章和第 6 3 3 条等 增加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的一般性能要求与试验方法 见附录 A 增加规范性附录 检验规则 见附录 B 增加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 机器 专用检测试验仪器 见附录C 增加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 机器 通用检测试验仪器 见附录 D 本标准的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由全国防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 TC218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6999 1997 GB 16999 200X 4 人民币鉴别仪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人民币鉴别仪 以下简称鉴别仪 的通用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及标志 包 装 运输 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流通领域中的纸质现金收付时自动鉴别人民币假币机具的系列产品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 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 GB 4943 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9254 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7625 1 2003 电磁兼容 限值 谐波电流发射限值 设备每相输入电流 16A GB T 191 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T 2828 1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 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 T 3767 1996 声学 声压法测定噪音源功率级 反射面上方近似自由场的工程法 GB T 3785 1983 声级计的电 声性能与测试方法 GB T 4857 5 1992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 GB T 5080 1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总要求 GB T 5080 7 1986 设备可靠性试验 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 案 GB T 6587 4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振动试验 GB T 6587 5 1986 电子测量仪器 冲击试验 GB T 7311 2008 包装机械分类与型号编制方法 GB T 17004 1997 防伪技术术语 GB T 17618 199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T 19425 2003 防伪技术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SJ 946 1983 电子测量仪器电气 机械结构基本要求 3 3 术语与定义术语与定义 公式和缩略语 公式和缩略语 GB T 17004 1997 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纸币纸币 banknotebanknote s s 中国人民银行依法发行的 现行流通的纸质人民币 见附录 E 3 2 假币假币 forgedforged notenote 是指伪造 变造的货币 伪造货币是指依照国家货币的图案 形状 色彩等 使用各种方法 非法 制作的假货币 冒充国家货币的行为 变造货币是指对国家货币采用剪贴 挖补 揭层 涂改等方法加 工处理 使国家货币改变形态 升值的国家货币 见附录见附录 E E 3 3 动态鉴别动态鉴别 dynamicdynamic discriminationdiscrimination 能连续辨认处于电动传输状态中的纸币真伪的鉴别方法 3 4 动态鉴别仪 鉴伪点钞机 GB 16999 200X 5 按动态鉴别方式进行人民币鉴别的设备 装置 3 5 静态鉴别静态鉴别 staticstatic discriminationdiscrimination 能自动辨认单张处于手动传输状态中的纸币真伪的鉴别方法 3 6 静态鉴别仪 验钞仪 验钞机 按静态鉴别方式进行人民币鉴别的设备 装置 3 7 漏辨率漏辨率 undiscriminationundiscrimination errorerror raterate 未辨出假币次数与实际清点假币次数的比率 FL 未辨出假币次数 实际假币数 100 3 8 误辨率误辨率 misdiscriminationmisdiscrimination errorerror raterate 真钞辨为假币的张数与实际清点真币张数的比率 FW 真币辨为假币张数 实际真币张数 100 3 9 粘连币粘连币 stuck banknote s 两张或两张以上相互粘连的纸币 3 10 号码识别号码识别 character recognition 在连续走纸币过程中 对纸币上的号码进行识别 记录或打印输出 3 11 号码误识号码误识 character recognition error 一张纸币的号码中任何一个字符识别发生错误为号码误识 3 12 号码误辨率 character misdiscrimination error rate 发生号码误识的纸币数量与实际识别纸币数量的比率 FH 发生号码误识的纸币数量 实际识别纸币数量 100 3 13 磁码分析磁码分析 magnetic code analysis 在连续走纸币过程中 对纸币的安全线的磁性特征进行分析 3 14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 denominationdenomination magneticmagnetic cadecade analysisanalysis 在连续走纸币过程中 对纸币上的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进行识别 记录或打印输出 3 15 面额识别磁码误辨率面额识别磁码误辨率 magnetic code misdiscrimination error rate 发生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识的纸币数量与实际识别纸币数量的比率 FM 发生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识的纸币数量 实际识别纸币数量 100 4 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分类及型号编制方法 4 14 1 分类分类 4 1 1 按动态鉴别方式 以 D 表示 和静态鉴别方式 以 J 表示 分 4 1 2 按采用防伪技术的鉴别能力和识别能力分 同时或分别进行鉴别 A 类 B 类 C 类和 D 类四类 A 类为最高级 D 类为最低级 4 24 2 型号编制方法 示例 型号编制方法 示例 GB 16999 200X 6 WJ X X XXXXXXXX 是指产品特性 设计序号或者修改序号 制造商可自行规定 产品级别 A B C D 产品分类 以 D 或 J 表示 以 伪 鉴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5 5 要求要求 5 15 1 鉴伪性能鉴伪性能 5 1 15 1 1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 防伪力度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 防伪力度 见GB T 19425 2003 5 1 5 1 1 15 1 1 1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构成因素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构成因素 a a 鉴别能力是鉴别仪对使用防伪技术的鉴别假币特性的要求 由防伪鉴别技术种类和防伪技术难 度 见GB T 19425 2003 6 1 等因素构成 防伪鉴别技术种类划分见表1 防伪技术难度 依据技术独 占性的数量 仿制难度 仿制成本大小 分为 很难 难 较难和一般四级 见表2 表3 b b 识别能力包括有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和号码识别 是对纸币本身识别的两项具有唯一性的特征 指标 并具有记录功能 其种类划分见表1 5 1 1 25 1 1 2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分级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分级 a 动态鉴别仪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分级见表2 静态鉴别仪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分级见表3 b b A类鉴别仪应具备两种识别能力 B类鉴别仪具备识别能力中的任一种 5 1 1 35 1 1 3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使用要求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使用要求 a a 在使用过程中 鉴别仪应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影响 降低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 b b 鉴别能力与识别能力 检测数据或出具的检测 评价报告 有效期 一般规定为一年 表表 1 1 防伪鉴别技术种类和识别能力防伪鉴别技术种类和识别能力 序号名称要求 1 鉴别能力 1 多光谱图像鉴别 6 图形鉴别 2 荧光鉴别 7 纸币纸质综合鉴别 3 磁性鉴别 8 红外鉴别 4 安全线磁码鉴别 9 纸币透光度鉴别 5 水印鉴别 10 其他鉴别方式 2识别能力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和号码识别 5 1 25 1 2 鉴别速度与分级鉴别速度与分级 鉴别速度是鉴别仪仅具备鉴别能力时的点钞速度 见表 2 5 1 35 1 3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与分级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与分级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是鉴别仪具备鉴别能力和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能力 A 类加号码识别能 力 时的点钞速度 见表 2 5 1 45 1 4 号码识别速度与分级号码识别速度与分级 号码识别速度是具备鉴别能力和号码识别能力 A 类加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能力 时的点钞速度 见表 2 5 1 55 1 5 漏辨率和误辨率与分级漏辨率和误辨率与分级 漏辩率和误辨率是在具备鉴别能力时的鉴别仪的重要指标 动态鉴别仪见表 2 静态鉴别仪见表 3 5 1 65 1 6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辨率与分级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辨率与分级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辨率是具备鉴别能力和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能力 A 类加号码识别能力 时的鉴别仪的重要指标 动态鉴别仪见表 2 静态鉴别仪见表 3 5 1 75 1 7 号码识别误辨率号码识别误辨率 GB 16999 200X 7 号码识别误辨率是具备鉴别能力和号码识别能力 A 类加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能力 时的鉴别仪的 重要指标 动态鉴别仪见表 2 静态鉴别仪见表 3 5 5 1 1 8 8 假币辨别假币辨别 动态鉴别仪见表2 静态鉴别仪见表3 5 1 95 1 9 预置数鉴别预置数鉴别 预置数鉴别见表2 5 25 2 常规常规性能性能 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要求见附录附录A A 表表2 2 动态鉴别仪主要 鉴伪 性能与分级动态鉴别仪主要 鉴伪 性能与分级 要 求序 号 名 称 A类2 B类C类D类 防伪鉴别技术 种 4 4 3 21 鉴别能力 防伪技术难度很难难较难一般 2 识别能力 种 2 100 3 鉴别速度 张 min 1200 1100 1000 900 4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 张 min 450 450 无无 5 号码识别速度 张 min 180 180 无无 6 漏辨率 FL 0 01 0 01 0 02 0 02 7 误辨率 FW 0 02 0 03 0 03 0 04 8 面额磁码分析鉴别误辨率 FM 0 02 0 02 无无 9 号码识别误辨率 FH 0 3 0 3 无无 10 假币辨别 具有听觉和视觉提示文字标记 计数器不多计数 能指出 假币所处位置 机器自动停在便于取出假币位置 纸币数量显示位数 4 3 3 3 喂钞台和接钞台容量 张 200 180 160 130 错点率 0 0005 0 0007 0 001 0 002 假币分离方式 动态鉴别式 具有自动分离方式 具备手动或自动分离方式 连续工作时间 h 4 纸币前沿距离 mm 17 易损件寿命 分纸币 捻纸币橡皮件工作寿命 100万张 其他易损件连 续工作寿命 200万张 粘连币辨别 能辨别粘连纸币 并具有听觉或视觉提示标志 并自动分 离或停机 11 常规 性能 外接显示功能具备外接显示功能 可不具备外接显示功能 12 预置数鉴别 1 在预置数点纸币过程中 应具有鉴别功能 1 购置机型中有预置数鉴别功能的鉴别仪有此项要求 2 产品类别的判定 是指表2序号中第1至第12项全部满足时 才可判定为A类产品 如有一项不满足 则判定为下一级产品类别 即B类或C类产品等 下同 表表 3 3 静态鉴别仪主要 鉴伪 性能与分级静态鉴别仪主要 鉴伪 性能与分级 要 求序 号 名 称 A类B类C类D类 防伪鉴别技术 种 4 3 3 2 1 鉴别能力 防伪技术难度很难难较难一般 GB 16999 200X 8 2 识别能力 种 21 无无 3 漏辨率 0 01 0 01 0 01 0 02 4 误辨率 0 01 0 01 0 02 0 02 5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误辨率 0 02 0 02 无无 6 号码识别误辨率 0 3 0 3 无无 7 鉴别时间 2s 8 假币辨别具有听觉和视觉提示标记 6 6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6 16 1 试验中所需检测仪器和设备常规检验见附录 A 附录 C 附录 D 型式检验见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6 26 2 受试机器按使用要求准备完毕 鉴别过程中 纸币正反两面各鉴别一遍定为鉴别一次 在一次中应 将假币鉴别出 6 36 3 鉴别能力和识别能力鉴别能力和识别能力 6 3 16 3 1 鉴别能力鉴别能力 6 3 1 1 鉴别能力的测试方法 用目视方法 及专用检测仪器检测方法 和防伪专家评定方法 检查 评定鉴别仪上的鉴别能力 其项目见表 1 6 3 1 2 鉴别能力的测试 a 在 100 张纸币中掺入不少于 6 张假币假币 1 1 分别按 3 张 3 张一起掺入和 6 张随机掺入的方法 对 产品单个检测装置进行测试和两种以上检测装置同时进行测试 每种掺入方法测试多次 按表 1 表 2 或 表 3 项目记录结果 注 1 该假币 是指从 动态假币样本数据库 抽取的假币样本 这些假币具有 时效性 代表性 准确性和权威性 它来自权威部门在 市场上收缴的假币和为测试特定的防伪技术特征而设计的假币 b 防伪技术难度通过对防伪技术独占性的数量 仿制难度 仿制成本大小及复制难易等 4 个方面技 术评估 由不少于 3 名已注册的防伪专家综合评定 6 3 26 3 2 识别能力识别能力 6 3 2 16 3 2 1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的测试方法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的测试方法 6 3 2 1 1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方式 逐台检验 或连上测试电脑 打开 相应的 分析软件 按 6 3 2 1 3 操作 6 3 2 1 2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样本 可以正常流通的纸币 符合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的人民币不作为检验样本 见附录 E 的 E 4 6 3 2 1 3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样本数量 人民币五元以上面额 每种面额纸币样本数量不少于 100 张 每张人民币 4 个面向在鉴别和识别能 力下连续运行状态下检验次数不少于 3 次 6 3 2 1 4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结果 使用 6 3 2 1 2 所述样本 完成 6 3 2 1 3 所述检验数量 按表 2 或表 3 项目记录结果 6 3 2 1 5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 用现行流通的 100 元纸币累计识别 1800 张 在鉴别和识别能力下用秒表测出鉴别时间 按公式 1 计算出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 面额识别磁码分析鉴别速度 鉴别张数 鉴别时间 min 1 6 3 2 26 3 2 2 号码识别检验的测试方法号码识别检验的测试方法 GB 16999 200X 9 6 3 2 2 1 号码识别检验方式 逐台检验 连上测试电脑 打开 相应的 分析软件 按 6 3 2 2 3 操作 6 3 2 2 2 号码识别检验样本 可以正常流通的纸币 符合 不宜流通人民币挑剔标准 的人民币不作为检验样本 见附录 E 的 E 4 6 3 2 2 3 号码识别检验样本数量 人民币五元以上面额 每种面额纸币样本数量不少于 20 张 每张人民币正面 2 个面向在号码识别下 连续运行状态下检验次数不少于 1 次 6 3 2 2 4 号码识别结果 使用 6 3 2 2 2 所述样本 完成 6 3 2 2 3 所述检验数量 按表 2 或表 3 项目记录结果 6 3 2 2 5 号码识别速度 用现行流通的 100 元纸币累计识别 1800 张 在号码识别模式下用秒表测出鉴别时间 按公式 2 计算出号码识别速度 号码识别速度 识别张数 识别时间 min 2 6 3 36 3 3 鉴别速度鉴别速度 用现行流通的 100 元纸币累计鉴别 1800 张 用秒表测出鉴别时间 按公式 3 计算出单位鉴别速 度 单位鉴别速度 鉴别张数 鉴别时间 min 3 6 3 46 3 4 静态鉴别时间静态鉴别时间 用假币 10 张进行鉴别 用秒表测出每次鉴别的时间 6 3 56 3 5 漏辨率 误辨率的试验方法漏辨率 误辨率的试验方法 由防伪专家与授权检测机构依据实际情况按 GB T 2828 1 2003 的要求随机抽样准备出厂的产品 所 用纸币和假币由防伪专家与授权检测机构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在鉴别过程中 每 100 张纸币中随机掺入 2 张假币进行鉴别 按表 2 或表 3 项目记录结果 并计算其漏辨率 误辨率 6 3 66 3 6 预置数鉴别预置数鉴别 分别设置 5 张 掺入假币 1 张 10 张 掺入假币 2 张 100 张 掺入假币 5 张 各鉴别 2 次 预 置数鉴别按表 2 项目记录结果 6 46 4 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试验方法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试验方法 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试验方法见附录 A 7 7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 检验规则见附录 B 8 8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 8 18 1 标志标志 产品及包装箱上须标明制造厂名或商标 产品型号及名称 其中包装上还须标明生产厂地址 重量 外形尺寸等 储运标志应符合 GB T 191 的有关规定 8 28 2 包装包装 产品应先装在防潮湿塑料袋内 连同合格证 使用说明书一起装入包装箱内 8 38 3 运输运输 经包装后的产品可用任何交通运输工具运输 但严禁抛掷并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 8 48 4 贮存贮存 产品使用前应存放在原包装箱内 存放产品的仓库应清洁 通风 环境 25 55 相对湿度为 10 95 周围空气中不的含腐蚀性气体 储存期限为一年 超过储存期限的产品 应开箱检验合格后 GB 16999 200X 10 再进入到流通领域 附录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 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要求鉴别仪的常规性能要求 A 1A 1 外观和结构外观和结构 外观和结构要求 见表 A 1 表表 A 1A 1 外观和结构外观和结构 名 称要 求 1注塑件 喷塑件表面应无明显划伤 凹痕 变形 色质上无明显色差 2镀层 涂层表面应无明显划伤 无脱落和生锈现象 3 不干胶件薄膜面板 商标等不干胶件应粘贴平整 牢固 不允许边缘 有脱翘现象 4标志 字符所有标志字符应清晰 外 观 5紧固件各紧固件应固定牢固 6紧固件紧固件应有防振措施 无松动或脱落 调整范围应符合规定 7调整机构及操作机构 操作机构应灵活 导线的排列应整齐 元器件的排列安装应合理 连接件应有 防脱措施 8安装和焊接 焊接中应无虚焊 漏焊现象 线路板及各焊点应有防腐措施 9防腐措施 金属零部件的镀层应无脱落或锈蚀现象 传动机构应无打滑 跳动 卡阻现象 结 构 10传动机构 运转应平稳 无异常噪声 标记 耐久性 通过检查和擦拭标记来检验其是否合格 擦拭标记时 应当用一块蘸有水的棉布用手擦拭 15s 然后再用一块蘸有汽油的棉布用 手擦拭 15s 在本条款试验后 标记仍应当清晰 标记铭牌应当不可能轻易被揭掉 而 且不得出现卷边 A 2A 2 机电基本参数机电基本参数 A 2 1A 2 1 基本参数要求基本参数要求 见表 A 2 表表 A 2A 2 基本参数基本参数 名 称要 求 1电源适应能力220V 1 10 50 Hz 1 5 A 类B 类C 类D 类 2消耗功率 稳态运行时整机 400W 300W 200W 150W 3准备时间 2 min 4工作状态噪声 65dB A A 计权 外壳 20 液晶显示屏 如有 20 5工作温升 电机周围 25mm 处 45 GB 16999 200X 11 A 2 2A 2 2 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用 MT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表示 A 2 2 1 动鉴别方式 MTBF 大于等于 800 小时 A 2 2 2 静态鉴别方式 MTBF 大于等于 1000 小时 A 2 2 3 鉴别仪 耐用性能 使用寿命一般为 3 年 A 2 3A 2 3 安全性能要求安全性能要求 见表 A 3 表表 A 3A 3 安全性能安全性能 序号名 称要 求 1一般要求符合 GB 4943 2001 中 1 3 的有关要求 2接地电阻 类 外壳对地 电阻值 0 1 3接触电流 类设备 3 5mA 类设备 0 25mA 4绝缘电阻 20 M 5抗电强度 类设备相线与地线之间 1500V 漏电流置 5mA 档 1 min 内不应有飞弧和 击穿现象 类设备带危险电压部件与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 3000V 漏电流置 5mA 档 1 min 内不应有飞弧和击穿现象 6 关键元器件 一致性核查 完全一致 A 2 4A 2 4 磁兼容要求磁兼容要求 A 2 4 1 产品工作时电源端子骚扰电压和辐射骚扰场强的极限值应不低于 GB 9254 2008 中 A 级的要求 A 2 4 2 产品抗扰度性能应符合 GB T17618 1998 表 1 表 4 A 2 4 3 产品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 GB17625 1 2003 中 A 类的要求 A 3A 3 环境要求环境要求 A 3 1 气候环境要求 见表 A 4 表表 A 4A 4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 序号名 称要 求 温度 0 40 相对湿度 40 901工作气候 大气压力 kPa 70 106 温度 25 55 相对湿度 10 952贮存运输气候 大气压力 kPa 70 106 3恒定湿热温度 40 2 湿度 90 3 2 A 3 2A 3 2 机械环境机械环境 A 3 2 1 振动要求 见表 A 5 表表 A 5A 5 振动要求振动要求 项 目数 值 频率范围5 55 5Hz 扫頻速率小于或等于 1 倍频程 min 共振搜索 驱动振幅 峰值 0 19mm 驱动振幅 峰值 1 59mm 5Hz f 10Hz 0 76mm 10Hz f 25Hz 0 19mm 25Hz f 55Hz 共振保持 时间10min 频率范围5 55 5Hz 扫頻速率小于或等于 1 倍频程 min 驱动振幅 峰值 0 19mm 振动循环 次数2 次 振动方向X Y Z 机器状态非工作状态 A 3 2 2 冲击要求 见表 A 6 表表 A 6A 6 冲击要求冲击要求 加速度脉冲持续时间波形冲击次数机器状态 GB 16999 200X 12 147m s2 11 1 ms半个正弦波6 个面 每面部次非工作状态 A 3 2 3 包装跌落要求 见表 A 7 表表 A 7A 7 包装跌落要求包装跌落要求 序号实验机器质量 kg跌落高度 mm 1小于 200100 2小于 100250 3小于 50500 4小于 201000 A 4A 4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A 4 1A 4 1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 外观用目视和手感检查 按表 A 1 项目的方法进行 A 4 2A 4 2 基本参数试验基本参数试验 A 4 2 1 电源适应能力电源适应能力 将 220V 50Hz 电源用调压器分别调至 198V 和 242V 50Hz 下 与 47 5Hz 和 52 5Hz 220V 下 输入 鉴别仪 用 100 张纸币随机掺入 2 张假币 在此四种状态下动态鉴别仪各鉴别 2 次 静态鉴别仪各鉴别 1 次 鉴别完一次 开停机一次 如此反复 5 次 机器应能正常鉴别 A 4 2 2A 4 2 2 消耗功率消耗功率 在 198V 50Hz 和 242V 50Hz 电源供电条件下动态鉴别仪在连续稳定鉴别过程中 静态鉴别仪在通电 工作 5min 后 用功率表测试整机消耗功率按表 A 2 项目记录结果 A 4 2 3A 4 2 3 准备时间准备时间 开启鉴别仪 2 min 内 按 6 3 5 鉴别 按表 A 2 项目记录结果 A 4 2 4A 4 2 4 工作噪声工作噪声 按照 GB T 3767 规定进行 测试仪器应使用 GB 3785 1983 中规定的 型或 型以上的声级计 动态 鉴别式鉴别仪在连续稳定鉴别过程中 静态鉴别式鉴别仪在通电工作 5min 后 使用 7 成新 100 元纸币进 行验钞 测试点距离距被测鉴别仪表面 1m 测试结果按表 A 2 项目记录结果 A 4 2 5A 4 2 5 工作温升工作温升 鉴别仪连续工作 4h 动态鉴别仪 次 静态鉴别仪 5000 次 用温升测试仪测量外壳 电机周围 25mm 液晶屏 如有 处最高温升按表 A 2 项目记录结果 A 4 3A 4 3 可靠性试验可靠性试验 A 4 3 1A 4 3 1 可靠性试验方案可靠性试验方案 试验按照 GB T 5080 7 1986 中编号为 5 7 的定时截尾试验方案进行 A 4 3 2A 4 3 2 抽样数量抽样数量 由防伪专家与授权检测机构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A 4 3 3A 4 3 3 鉴别方法鉴别方法 由防伪专家与授权检测机构依据实际情况确定 A 4 3 4A 4 3 4 可靠性判别依据可靠性判别依据 机器工作累计时间之和为 1168h 鉴别测试不少于 75 万次 失效数小于或等于 3 即判该批产品可 靠性合格 A 4 3 5A 4 3 5 失效判别依据失效判别依据 见表 B 3 表 B 7 A 4 3 6A 4 3 6 失效数的计算失效数的计算 A 4 3 6 1 试验中凡出现 A 4 3 5 中任一 B 类不合格时 即为一个失效 凡出现 A 4 3 5 中任一 A 类不 合格时 即判可靠性不合格 A 4 3 6 2 试验中出现故障 但未判定为失效时 不能更换元器件或采取修理措施 否则 每采取一个 更换或修理措施 即计入一个失效 A 4 3 3 只计算独立失效 对于同一台样机出现两个独立失效时 应计算两次 A 4 3 4 从属失效不计入失效 A 4 4A 4 4 安全要求试验安全要求试验 A 4 4 1 一般要求 GB 16999 200X 13 按 GB 4943 2001 的有关章节进行 A 4 4 2 绝缘电阻 用数字兆欧表 置 200M 500V 档 测量 按表 A 3 项目记录结果 A 4 4 3 接触电流 用接触电流测试仪测试 鉴别仪供电电压调至 242V 频率 50 Hz 测得 类设备 3 5mA 类设备 0 25mA 按表 A 3 项目记录结果 A 4 4 4 抗电强度 将鉴别仪接入耐压测试仪 类设备相线与地线之间 1500V 漏电流置 5mA 档 1 min 内不应有飞 弧和击穿现象 类设备带危险电压部件与可触及金属部件之间 3000V 漏电流置 5mA 档 1 min 内不应 有飞弧和击穿现象 按表 A 3 项目记录结果 A 4 4 5 关键件一致性 核查所有抽样鉴别仪关键件完全一致 按表 A 3 项目记录结果 A 4 4 6 电磁兼容要求 A 4 4 6 1 鉴别仪无线电骚扰特性应符合 GB 9254 2008 标准 其中电源端子骚扰电压和辐射骚扰场强 不低于 A 级产品的要求 A 4 4 6 2 鉴别仪抗扰度性能应符合 GB T 17618 1998 中表 1 表 4 的要求 A 4 4 6 3 鉴别仪谐波电流发射限值应符合 GB 17625 1 2003 中 A 类产品要求 A 4 5A 4 5 环境实验环境实验 A 4 5 1 耐温度试验 A 4 5 1 1 工作温度下限试验 将不包装的鉴别仪放入 0 3 的低温箱内 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 1 min 不超过 5 min 的平均 值 通电保持 2h 然后每 30 min 鉴别一次 共 4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见表 A 4 A 4 5 1 2 工作温度上限试验 将不包装的鉴别仪放入 40 2 的低温箱内 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 1 min 不超过 5 min 的平均 值 通电保持 2h 然后每 30 min 鉴别一次 共 4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见表 A 4 A 4 5 1 3 贮存 运输温度下限试验 将经过包装的鉴别仪放入 25 2 的低温箱内 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 1 min 不超过 5 min 的平 均值 保持 16h 然后将温度升至室温后取出鉴别仪 在室温下放置 8 h 以上 拆开包装 鉴别不少于 5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见表 A 4 A 4 5 1 4 贮存 运输温度上限试验 将经过包装的鉴别仪放入 55 2 的低温箱内 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 1 min 不超过 5 min 的平 均值 保持 16h 然后将温度升至室温后取出鉴别仪 在室温下放置 8 h 以上 拆开包装 鉴别不少于 5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见表 A 4 A 4 5 2 恒定湿热试验 将未包装的鉴别仪放入 40 2 的试验箱内 保持 1h 然后在 30min 内将试验箱湿度调至 90 2 3 保持 48 h 后 鉴别仪在试验箱内进行恢复 见表 A 4 先将试验箱的湿度调至 75 3 然后在 30min 内将试验箱温度降至 20 5 保持 1h 后 将 鉴别仪取出 鉴别不少于 5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见表 A 4 A 4 5 3 振动试验 按 GB 6587 4 1986 进行 将鉴别仪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 按表 A 5 项目进行试验 振动完毕 检 查各紧固件不应有送动现象 鉴别不少于 5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A 4 5 4 冲击试验 按 GB 6587 5 1986 进行 将鉴别仪固定在冲击试验台上 按表 A 6 项目进行试验 冲击完毕 检 查各紧固件不应有送动现象 鉴别不少于 5 次 鉴别仪应工作正常 A 4 5 5 包装跌落试验 按 GB4857 5 1992 进行 将机器按出厂要求包装后 放在距水泥地面相应高度 见表 A 7 按自由 GB 16999 200X 14 落体方式跌落 上 下 左 右四面各跌落一次 拆开包装检查各个紧固件不应松动 外壳无裂纹 鉴 别不少于 5 次 机器应工作正常 附录附录 B 规范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 检验规则检验规则 B 1 产品检验规则包括型式检验和常规检验 B 1 1 型式检验 B 1 1 1 型式检验项目按表 B 1 进行 检验不合格判据见表 B 3 表 B 7 B 1 1 2 型式检验应按照本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全项检验 在需要时应增加例行试验的相关项目 在以下情况需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者产品转厂生产时 b 如材料 工艺 配方等有较大改变 考核对产品性能影响时 c 正常生产过程中 定期或积累一定产量后 考核产品质量稳定性时 d 产品长期停产后 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B 1 2 常规检验 B 1 2 1 常规检验项目按表 B 1 进行 检验不合格检验不合格判据见表 B 3 表 B 7 B 1 2 2 检查水平 抽样方案和合格质量水平见表 B 2 B 1 2 3 不合格的分类按 GB T 2828 1 2003 中的 4 2 进行 B 1 2 4 合格与不合格的判断 检查结果处置按 GB T 2828 1 2003 中的 4 11 和 4 12 进行 表表 B 1B 1 产品检验项目产品检验项目 常规检验 检验项目 逐台抽查 型式检验 包装检验OO 外观和结构要求OO 1电源适应能力O 2消耗功率O 3准备时间OO 4噪声O 基本参数 5工作温升OO 1鉴别能力OO 2常规能力OO 3鉴别速度OO 4假币鉴别OO 5误辨率OO 6漏辨率OO 7面额误辨率OO 主要性能 8号码误辨率OO GB 16999 200X 15 9号码识别速度OO 10面额识别速度OO 可靠性要求O 安全要求OO 电磁兼容O 注 表示在该类检验中应进行的项目 表表 B 2B 2 合格质量判定合格质量判定 合格质量水平 AQL 检验项目 检查 水平 抽样方案 B 类不合格B 类不合格A 类不合格 包装检验一般 I1 52 5 外观 结构检验S 42 54 主要性能参数及基本参数S 22 5 电磁兼容S 3 按 GB 2828 1 2003 中一次抽 样方案进行 2 5 不规定 AQL 值 出现一个 A 类 不合格即判该 批不合格 安全要求检验当发现一个不合格时 即判该批为不合格 表表 B 3B 3 包装检验判据包装检验判据 项目不合格内容不合格类别 1 包装箱严重破损不能起保护作用 A 包装检验 2 包装箱内实物 附件 备件 合格证 说明书 与装箱单不符 C 表表 B 4B 4 外观和结构判据外观和结构判据 项 目不合格内容不合格类别 1 紧固件有松动现象或无防震措施 B 紧固件 2 紧固件有严重松动或脱落 A 1 调整范围比规定小 C 调整机 构及操作2 操作机构不灵活 B 1 导线排列不整齐 元器件安装不合理 连接件无防脱措施 C 安装和 焊接2 有虚焊 漏焊现象 A 防腐措施线路板及个焊点无防措施 金属件镀层脱落或锈蚀 B 1 传动机构有打滑 跳动 卡阻现象 A 传动机构 2 运转不平稳 噪声偏大 B 表表 B 5B 5 主要性能及基本参数检验判据主要性能及基本参数检验判据 项 目不符合内容不合格类别 1鉴别能力A 2常规能力B 3鉴别速度A 4假币鉴别A 5误辨率A 6漏辨率A 7面额误辨率A 8号码误辨率A 9号码识别速度A 主要性能 10面额识别速度 不符合表 2 要求 A 1电源适应能力B 2消耗功率B 3准备时间B 4工作状态噪声B 基本参数 5工作温升 不符合表 A 2 要求 B 表表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