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2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2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2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2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2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2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2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2届高考政治《师说》系列一轮复习讲义 1.1.2多变的价格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高考典题回顾 例 1 2010 课标全国卷 在河北曹妃甸的矿石码头 铁矿石运输轮一靠岸 运输带就直 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 经过若干道工序后 铁矿石变成钢材 又从成品码头重新 装船销往世界各地 这种紧凑的 前港后厂 生产经营模式 缩短了流通时间 给新首钢带 来了巨大的效益 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流通环节能够产生更大的利润 前港后厂 模式节省运输成本 流通时间的缩 短加快了资金的周转 前港后厂 模式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 主要考查经济生活中有关价值的决定与变动的有关知识 重 点考查学生的识记 理解能力 矿石码头直接将铁矿石运往新首钢加工车间 又从码头将钢 材销往世界各地 材料表明这种 前港后厂 模式节约运输成本 故选 材料中这种模式 缩短了流通时间 表明可加快资金的周转 由此选 故选 例 2 2010 四川卷 20 世纪 90 年代初 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 1 万多元人民币 年 销售量不足 1000 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 2009 年该品牌移动电 话平均每部售价不到 900 元人民币 年销售量达 100 万部 这说明 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商品价值降低 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 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 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为组合选择题 主要考查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因素这一知识点 考查考生对基 础知识的识记 理解和运用能力 导致该品牌移动电话价格变化的重要原因是生产该移动电 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 故 正确 价格影响需求 由于该移动电话价格下降 因此市 场销量增加 正确 由材料中 功能日益完善 这一信息 可知 正确 说法错误 商 品价值量的变化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例 3 2010 重庆卷 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A 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 因而钻石比水贵 B 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 C 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 换走乙一块黄金 D 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 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分析 理解问题的能力 是逆向选择题 价值规 律要求等价交换 砖头与黄金的价值量不相等 例 42010 全国卷 假设某国 2009 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 100 万件 每件产品价值用货 币表示为 10 元 2010 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 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 胀率为 20 的不同情况下 甲产品 2010 年的价格分别是 2 A 5 元 6 元 B 10 元 12 元 C 20 元 24 元 D 8 元 16 元 答案 A 解析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根据已知条件 2010 年社会劳动生产率 提高一倍 那么单位商品价值量则为 10 2 5 元 产品数量为 100 万 2 200 万 在通货膨 胀率为 20 的情况下 甲产品每件为 5 1 20 6 元 例 5 2010 山东卷 甲商品价格 P甲 与乙商品需求量 Q乙 之间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甲 商品价值量降低时 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 甲乙两种商品都可 以满足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图像题 考查价格与需求相互关系这一知识点 考查考生对图像的分析理 解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横纵轴含义 然后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图像反映的信息 本题中甲 商品价格上涨 引起商品需求量增加 可知两者互为替代品 符合题意 不合题意 说法不合理 例 6 2010 广东卷 图 1 2 中商品甲 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 P 均从 P1同幅下降到 P2时 对于需求量 Q 的变化 若有如下判断 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两商品相比 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两商品相比 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组合式选择题 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价格与需求量是反向变动 价格变 3 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影响较大 例 7 2010 浙江卷 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我国政府 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 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 供低 收入者租用的廉租房等 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 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本题属因果选择题 解答时注意分析判断题干与题肢的因果关系是否成立 同时 要考虑措施与实施引起房价变动是否同方向 增加适用房 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 减少需求 符合题意 就能 说法 扩大了廉租房的作用 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 系 思维互动启迪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考点归纳 考点一 供求影响价格 1 引起价格波动的因素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很多 如气候 时间 地域 生产等 甚至宗教信仰 习俗 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 系来实现的 2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1 当供不应求时 商品短缺 购买者争相购买 销售者趁机提价 买方不得不接受较 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于是出现 物以稀为贵 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卖方市场 2 当供过于求时 商品过剩 销售者竞相出售 购买者持币待购 卖方不得不以较低 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 于是出现 货多不值钱 的现象 这就是所谓的买方市场 考点二 价值决定价格 1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 尽管价格的变动受到供求影响 但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 商品价值量的含义 决定及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指商品价 值的大小 是由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成正比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 反之 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的平均的 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处于有利的地位 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 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这就决定了商品生产者总 要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3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的含义及其表示方法 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 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越高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 平均到单位 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就越少 4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 率 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单位商 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 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1 劳动生产率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 劳动生产率越高 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越多 平均到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就越 少 2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缩短 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可见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 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5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 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交换以价值 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 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是价值规律的表现 形式 由于供求关系不断变化 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 有时低于价值 供不应求时 价 格高于价值 供过于求时 价格低于价值 但是 价格既不可能无限上涨 也不可能无限下 跌 而是以商品的价值为基础 始终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 价格时涨时落 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 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 仍然与价值相符合 因此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但不违背价值规律 相反正是价值规律 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重点分析 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 劳动时间的关系比较 易错明辨 1 商品价值的大小是通过自身表现出来的 明辨 商品本身是无法表现自己的价值的 货币产生之前 只有通过交换由另一种商 品来表现 货币产生之后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 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 的多少 价格便出现了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 值尺度职能 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2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明辨 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3 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明辨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4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明辨 1 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 主要是受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的影 5 响 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化 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又影响供求关系的变化 供求关系的变化与价格变动是相互制约的 2 商品价格的涨跌波动 始终是围绕着价值这个中心的 供求和价格之间是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价格不能无限制地上涨或下跌 价格和价值大致相符 这是由 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决定的 3 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得到贯彻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 虽然 价格时涨时跌 但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来看 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商品价值相符的 但从一 个较长的时间来看 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与商品价值相符的 因此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 5 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每一个场合中 明辨 等价交换原则 1 含义 是指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 货币产生前 或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货币产生后 2 这种价值量的相等或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并不是存在于每一个商品交换场合 而是存 在于一个较长时期的平均数中 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3 意义 只有实行等价交换 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形成平等竞争的环境 从而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4 注意 等价交换只适用于商品经济领域 不能引入政治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 6 需求决定供给 因为有了需求才会有供给 明辨 需求也不决定供给 因为供给什么供给多少 要受生产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考点训练 1 近几年 我国房地产市场上演了一幕幕 楼市风云 北京 上海 广州 龙岩等城 市的房价直线上扬 下图 2004 2010 年广州市房价 许多地方的房价远远超出了普通百姓 的购买力 拉动我国房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 生产商品房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 供求影响价格 商品房供不应求 人民 生活水平提高 购买力增强 人们 买涨不买跌 的消费心理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错误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主要从供求关系和消 费心理角度正确分析了房价上涨的原因 2 2010 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 100 万件 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 6 元 如果 2011 年该国生 6 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 其他条件不变 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 值量分别为 A 720 万元 6 元 B 720 万元 5 元 C 600 万元 5 元 D 600 万元 6 元 答案 C 解析 1 方法一 直接推算法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 产率无关 所以 价值总量仍为 600 万元 这一点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 产品数量与劳动生 产率成正比 而劳动生产率提高 20 所以 总件数为 100 万件 1 20 120 万件 单 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所以单位商品价值量为 6 1 20 5 元 2 方法二 解答方程法 设 2011 年甲种商品价值总量为 X 商品总量为 Y 单位商品 价值量为 Z 则 Y 100 1 20 1 20 Z 6 X ZY 解得 X 600 Y 120 Z 5 3 根据下面的图表填空 不变 增加 1 倍 不变 减少 1 倍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所以 不变 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 的产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所以 增加 1 倍 由给定的和推出的上述结论 可以得出 不变 增加 1 倍 答案为 D 4 某国 2010 年甲商品的总产量为 100 万件 每件商品价值为货币表示为 10 元 2011 年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 同期通货紧缩率为 20 则 2011 年甲商品的价 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格应分别为 A 1000 万元 4 元 B 2000 万元 6 元 C 2000 万元 5 元 D 1000 万元 6 元 答案 A 解析 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 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因此 2011 年甲商品的价 值总量等于 2010 年甲商品的价值总量 即 100 万 10 元 1000 万元 生产甲商品的社会 劳动生产率 2011 年比 2010 年提高一倍 那么 2011 年甲商品的价值量为 10 2 5 元 7 同期通货紧缩了 20 此时甲商品的价格为 5 1 20 4 元 由此可知选 A 项 第二框 价格变动的影响 考点归纳 考点三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 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一般说来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 时 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 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1 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 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 品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消费者 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2 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在 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也会使另一种商 品的需求量减少 反之 一种商品价格下降 需求量增加 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 加 考点四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 调节生产 当市场上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 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生产者获利减少 这时生产者会压 缩生产规模 减少产量 当商品供不应求时 该商品的价格上涨 生产者获利增加 这时生 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 增加产量 如图所示 2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 才能缩短其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 价空间 使其在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3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 在市场经济中 哪个生产者能提供质量好的或者 其他企业无法生产的产品 他就能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从中获取更多的利润 重点分析 1 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的形成和变动 不仅反映它与价值的联系 而且还反映与其他方 面的经济联系 不仅要受价值变动因素的制约 而且还要受更多因素的影响 在我国有以下 几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1 商品的价值量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一般地说 价格高低 与价值大小成正比 2 纸币发行量 当纸币的发行量大大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时 就会引起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8 3 币值的影响 商品的价格不仅与商品的价值成正比 而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当纸 币发行过多 超过社会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就会下降 同样的 商品量就需要用更多的纸币来购买 4 市场供求的影响 凡是存在商品市场的地方 商品价格就必然要受供求状况的影响 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 它的价格就上升 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 物价总水 平就提高 5 国家政策的影响 例如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 国家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总之 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是不管如何影响 价值仍然是价格形成的基 础和变动的中心 价格不可能无限制地背离价值 2 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既定商品需求的影响 3 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 1 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 也是商品交换的客观要求 2 意义 只有实行等价交换 才能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 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 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可促使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3 实现 等价交换是在动态中实现的 不是体现在每一次具体的商品交换中 而应是 在一个较长时期 通过无数次商品交换或社会总体的商品交换来体现 4 要求 商品的价格既要反映商品的价值 又要反映市场供求关系 等价交换在货币 出现后表现为价格与价值相符 由于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偏离价值 因此 实际 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既要反映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由市场来形成商品的 价格 5 等价交换只适用于商品经济 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 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 既要讲物质利益原则 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形成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 形成健康 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秩序 6 等价交换的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 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绝不 能因特殊现象否定此原则 如一些文物 名人字画 珍贵邮票的价格严重违背其原来的价值 原因在于这些东西的数量不会因其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也就是说价格上涨不会促使这些商品 扩大生产 增加供应量 这样就不能反过来抑制它们的价格上涨 在这里能抑制它们价格的 9 因素是人的购买力 4 价值 交换价值 价格之间的关系 1 商品的价值不能自我表现 在货币产生前用另一种商品表示 形成交换价值 在货 币产生后用货币来表示商品的价值大小 形成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店里商品价 格的大小 实质上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 交换价值 价格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2 要注意两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一是不要把交换价值作为商品的基本属性 交换价值 是商品基本属性价值的表现形式 不是商品的基本属性本身 二是不要把交换价值和价格混 为一谈 交换价值和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 它们都是以价值为基础 由价值决定的 区别在于交换价值是在货币产生之前 价格则是在货币产生之后 易错明辨 1 物价水平越低 说明消费水平越高 明辨 1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其中主要是居民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在收入水 平一定的条件下 物价总体水平较低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 2 消费水平根本上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 而不是单单取决于物价总体水平 所以 不能绝对地说 物价总体水平越低 居民消费水平就越高 3 物价持续下跌 会影响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 会最终影响消费总体水平的提高 2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是一样的 明辨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 量影响比较大 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比较小 3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是一样的 明辨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 求量增加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 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也 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考点训练 经济日报 载文指出 国际油价一路上涨 市场的神经也跟着一路紧绷 石油生产国 的一举一动 甚至一则捕风捉影的传言 都可能在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高油价时代确确实实已经来到我们的面前 据此回答 1 2 题 1 汽油价格上涨会使 A 汽油的需求量减少 汽车销售减少 B 汽油的需求量减少 汽车销售增加 C 汽油的需求量增加 汽车销售增加 D 汽油的需求量增加 汽车销售减少 答案 A 解析 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 汽油价格上涨会使汽车的需求量减少 故 A 符合题意 2 汽油与汽车是 互补商品 互为替代品 两种功用相同或相近的商品 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 10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 两者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故答案选 C 3 下边的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 2010 年下半年的价格走势 下列对该图理解错误 的是 A 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B 其他商品的价格也可能上升 C 该商品的需求量可能是降低 D 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答案 C 解析 函数图像表示了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趋势 A B D 正确说明了其原因和影响 C 错误 需求量如果是降低 价格则会下降 4 2011 年春节前后 我国汽车行业购销两旺 一些汽车生产厂家进行降价销售 以扩 大市场占有率 这反映了 价格影响需求 价格降低会使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增加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价格降低企业生产一定会减少 价格降低企业生产一定会扩大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降价销售 就是因为价格变化对需求有影响 价格降低人们需增加需求 这是价 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故 符合题目要求 价格降低不一定使企业生产必然扩大或减少 故 错误 所以 本题选 A 项 时政热点链接 新闻现场 国际油价重上 90 美元 2010 年 12 月 22 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创出 26 个月以来历史新高 当天 纽约商品交易 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0 66 美元 收于每桶 90 48 美元 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 格上涨 0 45 美元 收于每桶 93 65 美元 受国际油价影响 昨日全国成品油批发市场上 整体价格稳中有涨 但汽油批发价和零售价差较大 加油站零售利润增加 分站点为促销加 大优惠幅度 摩根大通公司表示 国际原油价格将在 2012 年年底之前达到每桶 120 美元 主要原因是新兴经济体的能源消费将会持续增长 油价走高对化工业影响是不同的 譬如 煤化工 能源产业在高油价时代受益 创新设计 1 2010 年 12 月 22 日 国际油价一举突破 90 美元大关 再创新高 受其影响 我国国 内罐装液化气价格也作了不同程度的上调 因此 许多家庭买了电磁炉来做饭 这说明 A 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该商品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11 B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