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一)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 环境就像一个巨大的仓库,尽管贮藏了各种丰富的资源,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地球上的空间、资源、环境的承载量是有限的B . 现在很多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而引起的C . 人类从环境中得到的物质和能量,最终都归还环境了,因此,环境可以源源不断地向人类提供各种物质和能量D . 人类无节制排放垃圾,使环境不堪重负,总有一天地球会变成一个大垃圾场2. (2分)下列换算不正确的是( )A . 38cm=38cm0.01m=0.38mB . 38km=381000m=3.8104mC . 38m=38109nm=3.81010nmD . 38m=3810-9km=3.810-8km3. (2分)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 点燃酒精灯 C . 制取氧气 D . 滴管滴加液体 4.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A . 在实验室吃零食B . 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 . 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D . 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5. (2分)下列关于 100的水和 100油说法正确的是( )A . 水比油热B . 油比水热C . 油和水的冷热程度相同D . 无法比较油和水的冷热程度6. (2分)亲爱的同学,学习物理是从观察事物,探求事理开始的,会估测物理量,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对于以下估测你认为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 . 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B . 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C .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2D . 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7. (2分)下列哪组器具属于计量器具( ) A . 放大镜、显微镜B . 镊子、刀片C . 量筒、天平D . 培养皿、滴管8. (2分)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 . 偏大 B . 偏小C . 不变 D . 都有可能9. (2分)用一支水银温度计测量放在 25房间里的一盆热水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水银上升经过“28”这一刻度时,温度计的读数表示的是( ) A . 房间里的温度B . 热水的温度C . 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D . 无法判断10. (2分)锯子的锯齿都“东倒西歪”,不在同一平面内。小明猜想这是为了减小锯木头时的阻力,并设计实验检验猜想。以下设计方案最佳的是( )A . 用同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硬木头和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B . 用同一把锯子,分别在“东倒西歪”和拨正锯齿时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C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硬木头,比较用力情况D . 用一把“东倒西歪”的锯子和另一把拨正锯齿的锯子分别锯同一软木头,比较用力情况11. (2分)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达40B .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10C . 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D . 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12. (2分)认识自然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B . 用脑想C . 用仪器和工具做准确判断D . 以上各项都是13. (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测木块长度B . 测木块质量C . 测液体温度D . 测液体体积14. (2分)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1所示的脚印的口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 1.95 mB . 1.75 mC . 1.85 mD . 1.65 m15. (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载着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入轨翟志刚在飞船里能实现下列哪项活动( )A . 用拉力器健身B . 可以在跑步机上跑步C . 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D .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16. (2分)小珂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4.34cm、14.36cm、14.35cm、14.48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 . 14.35cmB . 14.36cmC . 14.37cmD . 14.38cm17. (2分)以下是四位同学关于两栖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讨论,提出的问题与此无关的同学是( ) A . AB . BC . CD . D18.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要有目的B . 小明用直尺测量叶的周长,连续测量了3次最后求出平均值定为叶的周长C . 在测量时选用精密仪器可以减少误差D . 科学的探究常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19. (2分)下列关于使用温度计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列为( )观察温度计读数并记录 取出温度计 选取适当温度计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让温度计的玻璃炮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数分钟A . B . C . D . 20. (2分)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A .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50cmB . 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80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D . 短跑运动员比赛时的速度可达30m/s二、 填空题 (共7题;共26分)21. (2分)要测量一根大头针的质量,几个同学分别采用下列不同的测量方法甲同学:把一根大头针放在天平左盘中仔细测量,多次测量同一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乙同学:测出100根大头针的质量,然后求平均值丙同学:将一根大头针放在容器里测出总质量,再减去容器质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1)你认为在三个同学中,最好的是_同学采用的方法; (2)选择一个你认为不好的方法,简单说明不好的理由_ 22. (2分)用质量分数98%,密度为1.84克/厘米3的浓硫酸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100毫升,计算时必须查阅的数据是 _。配制的过程除使用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_。 23. (3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计的温度为_。 (2)小球的直径是_。 (3)石块的体积是_。 24. (8分)常见仪器的用途仪 器用 途仪 器用 途天平_酒精灯_停表_显微镜_试管_放大镜_烧杯_电流表_25. (2分)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科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该矿石的体积为_厘米。同学们对小科的测量结果提出了疑问,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大了,有的说测量结果偏小了。你的意见如何?并说明理由_。26. (7分)如图所示,测量一块小蜡块的体积,步骤如下:A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_毫升;B用细线拴住一枚铁钉;C将铁钉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此时量筒示数为V2_毫升,则铁钉体积为_厘米3;D用细线将铁钉和蜡块拴在一起;E将铁钉和蜡块慢慢地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量筒读数为V3_毫升,则蜡块体积为_厘米3。分析上述步骤,其中不必要读数的步骤是_(填字母代号),蜡块的体积可表示为V_(用V1、V2、V3中的某些量表示)。27. (2分)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鹏飞同学将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在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则他应该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平后,他测量时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则所测物体质量是_g。三、 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28分)28. (6分)陈明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水的汽化和液化现象。酒精灯通过石棉网对烧瓶里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通过玻璃管通入烧杯中(烧杯中盛有15的冷水),温度计甲用于测量沸水的温度,温度计乙用于测量烧杯里水的温度。甲 乙(1)烧瓶内的水沸腾后,陈明观察到甲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水的沸点为_,此时烧瓶内液面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_;整个加热过程中,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是_;(2)一段时间后乙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说明烧杯中水的温度_了,这是因为_;(3)随着实验的进行,右侧烧杯内水的质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9. (4分)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1)【建立假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_有关;(2)【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进行如下操作: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 1米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银,直到_为止;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得出结论】_。【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据,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_。30. (2分)(2014丽水)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和量筒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1)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_ , (2)黄蜡石的密度是_克/厘米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31. (5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计划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下面是他们设计的方案,现在请你完成相关问题第一步:取两只相同的玻璃缸,分布标记为甲、乙第二步:甲、乙两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河水和10只同时孵化大小相近的蝌蚪,保持甲、乙两缸中水温2225第三步:甲缸每天饲喂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乙缸每天饲喂等量的不添加甲状腺激素制剂饲料第四步:每天观察蝌蚪发育生长情况并记录,分析现象,得出结论(1)方案第三步设计的是_实验(2)该实验的变量_(3)若甲缸的蝌蚪迅速发育成小青蛙而乙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_(4)蝌蚪发育成青蛙是_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5)生活在青草丛中的青蛙是绿色的,生活在枯草丛中的青蛙是黄褐色的,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32. (2分)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选填序号) (2)已知氨气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若用图装置收集氨气,进气口应为_端(选填“m”“n”) 33. (6分)(2014杭州)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小金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选用籽粒饱满、均匀一致的菜豆种子60粒,将种子随机平均分成3组,分别放入三个垫有 二层湿滤纸的培养皿内。用记号笔在每个培养皿上做好标记(如图所示),然后将三个培养皿分别放到4、25、40的培养箱中恒温培养7天。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实验步骤_。(2)除温度外,请再列举2个影响实验结果的其它变量_。(3)培养皿垫二层湿滤纸的目的是_。(4)若实验结果三个培养皿中都没找到发芽的菜豆,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5)有同学说上述实验材料过于浪费,每个培养皿只需要放一粒菜豆种子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这个说法并说明理由_。(6)小周同学用另一种植物种子做了上述实验,结果发现4环境中的种子萌发率明显高于其它二组。请推测该植物所生活的环境条件很可能是_。34. (3分)某兴趣小组在“自制水膜透镜”活动中,如图所示,将内径4mm的细铁丝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布满圆环的水膜犹如透镜。实验过程中,小张和小华发现该透镜的观察范围太小,想制作大的水膜透镜,但又易破裂。哪些因素有关,他们做出如下猜想猜想一:可能与制作圆环的材料有关。猜想二: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1)为了验证猜想二,小张找来比水粘稠的透明的色拉油、胶水,将细铁丝圆环分别浸入两种液体中,重复上述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于是小张就得出结论:液体越粘稠,液膜的最大直径越大。针对小张的实验过程,请指出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_(2)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