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II II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我们通过电视观看王亚平太空授课时 不看电视画面 仅凭声音就知道是王亚平在讲话 判断的 依据是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频率 2 2 分 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 研究机械运动不一定都要选参照物 D 选择不同参照物 对同一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 3 2 分 在 龟兔赛跑 的故事中有这样的描述 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 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 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 当它醒来后 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对于龟兔赛跑的全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 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D 兔子平均速度大于乌龟平均速度 4 2 分 甲 乙两物体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 它们的 s t 图象如图 1 所示 由图象可知 第 2 页 共 13 页 A 甲通过的路程一定比乙大 B 甲的速度一定比乙小 C 经过 6 秒 甲乙一定相距 3 米 D 甲乙间距离一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5 2 分 文娱演出时 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 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 这种烟雾是 A 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 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 雾 D 利用干冰升华吸热 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 雾 6 2 分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 其中正确的是 A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B 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C 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D 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7 2 分 下列关于 光现象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红色的牡丹花看上去呈红色 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 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 B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 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 C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 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D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 第 3 页 共 13 页 8 2 分 在下面四种现象中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 A 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B 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 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C 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D 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 9 2 分 下列关于物质的物理属性及应用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人们利用黄金优良的延展性 把它捶打成极薄的金箔 B 用橡胶作汽车的轮胎 是因为橡胶的硬度大 C 玻璃刀刃用金刚石 是因为金刚石的弹性好 D 锅 铲的把手用胶木 是因为胶木的导热性好 10 2 分 如图所示 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 无水时 射灯从 S 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 左 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 P 往水槽内加水 当水面处于 a b c d 四个位置时 左壁上分别出现 Pa Pb Pc Pd 四个光点 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 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A Pa Pb Pc Pd B Pd Pc Pb Pa C Pc Pd Pa Pb D Pb Pa Pd Pc 11 2 分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12 2 分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 图甲中 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 图乙中 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 图丙中 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 橙 黄 绿 蓝 灰 紫七色光 D 图丁中 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3 2 分 甲 乙两个相同的试管里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它们的液面相平 如图 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 甲 乙和体积 V 甲 V 乙 正确的是 A 甲 乙 V 甲 V 乙 B 甲 乙 V 甲 V 乙 C 甲 乙 V 甲 V 乙 D 甲 乙 V 甲 V 乙 14 2 分 我国自行研制的 嫦娥三号 登月探测器 包括着陆器和 玉兔 月球车 发射成功 并在月球 成功实施软着陆 假设月球对其表面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面物体引力的六分之一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在地球上质量为 140kg 的 玉兔 月球车 在月球上只有约 23 3kg B 嫦娥三号 探测器向地球传递信号可以用次声波 C 制造 玉兔 月球车的金属在月球上的密度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D 玉兔 月球车上的相机在地球上重为 60N 在月球上重为 10N 15 2 分 如图所示的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钟面虚象 则实际时间是 A 9 时 40 分 B 2 时 20 分 C 4 时 10 分 D 7 时 50 分 二 二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6 5 分 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示意图 请在图中画出经两次反射后射入人眼的光路图 17 5 分 请作出如图中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8 5 分 如图所示 一束光从空气射到水面 O 点 反射光线在容器壁上形成一光点 A 第 6 页 共 13 页 画出反射光线及对应的入射光线 大致画出入射光线进入水的折射光线 19 5 分 如图所示 请画出发光点 S 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并确定发光点 S 的像点 S 三 三 实验题实验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0 5 分 如图甲所示 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冰 蜡 热水瓶 试管 烧杯 铁 架台 带铁夹 搅棒 秒表 温度计 水 1 图乙和丙中 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它是 晶体或非晶体 图丁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 它的示数是 2 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 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 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 冰和蜡又继 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热量 第 7 页 共 13 页 3 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21 6 分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将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1 如图所示 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把光屏置于另一侧 改变光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 直到光屏上出现 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测得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 正确调节好实验装置后 移动蜡烛至如图所示的位置 观察到光屏上有烛焰清晰的像 此像一定是倒立 填 放大 缩小 或 等大 的实像 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 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 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 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应该在凸透镜 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 才能实现 4 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 光屏应选用较 填 光滑 或 粗糙 的白色硬纸 板 5 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 光屏上烛焰的像将向 填 上 或 下 移动 22 9 分 小明利用托盘天平 量筒 烧杯和水来测量一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如下 A 用细线将金属块拴好 轻轻放入量筒内的水中 测出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 V 总 B 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C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测出水的体积 V 水 D 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 m 第 8 页 共 13 页 1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2 为记录实验数据 小明设计了实验记录表格 如下表 当记录实验数据时 发现表格少设计了一项 该项是 3 当天平平衡时 盘中砝码和游码如图甲 该金属块放入量筒前 后的情况如图乙 丙所示 则金属块的 体积是 cm3 此金属块的密度是 kg m3 4 指出 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中 适量 的确切含义 5 实验中 如果小明没有将游码完全调到零刻线就开始调节天平平衡 然后测量小石块的质量 再测小石 块的体积 那么他最后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 偏大 不变 或 偏小 6 小明在评估实验过程时想到 测量本实验中金属块的体积 如果不用量筒和水 而用 这一测量 工具 测出金属块的 就可以直接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 四 四 计算题计算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222 分分 23 5 分 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发射声波 声波传到海底 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 3s 此处海底深度 为多少 m 已知海水中声速为 1530m s 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其原因是什么 24 2 分 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 发现了大象行走 两脚着地 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 大小 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 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 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 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 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 然后又用蜡浇注了脚印的模型 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 1 10 3m2 容器和小钢珠的总重力为 400N 测得脚印模型的质量是 1 8kg 平均厚度为 0 04m 蜡的密度为 0 9 103kg m3 g 取 10N kg 1 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 两脚着地 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 Pa 2 大象的重力约为 N 25 15 分 小华的爷爷从旧货市场淘得一把古式酒壶 如图所示 老人听卖家介绍说这把酒壶是由贵金 第 9 页 共 13 页 属材料制成的 于是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究竞是什么 于是他请小华帮他测量一下酒壶的密度 小华用 天平测出整 个茶壶的质量为 980g 其中壶盖的质量为 89g 他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 并 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l0g 求 1 壶盖的体积 2 这种材料的密度 3 制作整个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 保留整数 第 10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作图题作图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第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