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高三生物总复习教案 第第 3333 讲讲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 教学案教学案 考纲要求考纲要求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考纲要求 1 神经 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2 温度调节 水盐调节 血糖调节 3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考点分析考点分析 知识点试卷类型分值题型 2008 四川 6 选择题 2008 广东 2 选择题 2008 广东 3 选择题 2009 全国卷 2 选择题 2009 广东 2 选择题 2009 浙江 2 选择题 2009 四川 2 选择题 2009 重庆 2 选择题 2009 广东 2 选择题 2009 上海 3 选择题 2009 天津 14 非选择题 2009广东 8 非选择题 2009 上海 15 非选择题 3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4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2009 海南 10 非选择题 考点预测考点预测 本知识点是与现实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个话题 在高考的考察中也是比较容易考察 的问题 主要考察的就是特异免疫调节的过程和免疫失调的几种情况 考察的形式可以是 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 知识梳理知识梳理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一 一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 二 二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1 细胞免疫 2 体液免疫 三 三 免疫失调免疫失调 1 过敏反应 2 免疫缺陷疾病 3 自身免疫疾病 重点解析重点解析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一 一 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 靠抗体实现的免疫方式就称为体液免疫 1 感应阶段 指抗原进入机体与 B 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与 B 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结合 从而直接刺激 B 细胞使之活化 长大并迅速分裂 多数抗原要先经过吞噬细胞无特异性的吞噬后 一些抗原分子穿过吞噬细胞的细胞膜 而露到细胞表面 夹在吞噬细胞本身的组织相容性附合体分子的沟中 T 细胞中有一类助 T 细胞 不同的助 T 细胞表面带有不同的受体 能识别不同的抗原 那些能识别吞噬细胞表面 组织相容性抗原加上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物的助 T 细胞 在遇到这些吞噬细胞后 就活化分 裂而产生更多有同样特异性的助 T 细胞 B 细胞表面也带有组织相容性附合体 可和特异的 抗原分子结合 上述特异的助 T 细胞的作用是刺激已经和特异的抗原分子结合的 B 细胞 使 之分裂分化 这一 B 细胞依靠助 T 细胞和吞噬细胞而活化的步骤 比第一个不需要助 T 细胞 参与的步骤作用更强大 2 反应阶段 指 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 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 细胞和记忆细胞的过 程 所谓效应 B 细胞也称浆细胞 一般停留在各种淋巴结中 它们产生抗体的能力很强 每 个效应 B 细胞每秒钟能产生 2 000 个抗体 可以说是制造特种蛋白质的机器 浆细胞的寿命 很短 经过几天大量产生抗体以后就死去 抗体离开浆细胞后 随血液淋巴流到全身各部 发挥消灭抗原的作用 记忆细胞的特点是寿命长 对抗原十分敏感 能 记住 入侵的抗原 如果有同样的抗原第二次入侵时 记忆细胞比没有记忆的 B 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 很快分裂 产生新的效应 B 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3 效应阶段 指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而发挥免疫效应的过程 在该阶段抗体的作 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有些抗原 如病毒等 由于抗体的结合而失去对寄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因而 不能侵入细胞 有些细菌产生的毒素 如白喉毒素 破伤风毒素 可因抗体的结合而不为细胞所接受 因而无效 沉淀和凝集 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 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 沉淀 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 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 例如血液凝集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补体反应 补体是存在于血清 体液中的蛋白质分子 在正常情况下没有活性 只有 在发生了免疫后 才陆续被激活 其终产物是使细菌等抗原的外膜穿孔而死亡的破膜复合体 K 细胞 杀伤细胞 的激活 抗体可以促进血液中的另一种细胞 即杀伤细胞活跃起 来 其表面受体能和抗原表面的抗体结合 将抗原杀死 除 K 细胞外 巨噬细胞以及中性和 嗜酸性粒细胞也同样可被抗体激活 杀死抗原 二 二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不依靠体液中的抗体 而是依靠 T 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方式 称为细胞免 疫 1 在感应阶段 吞噬细胞如果吞噬了侵入的细菌等微主物 其表面就出现组织相容性 抗原和微生物抗原的结合物 助 T 细胞遇到这种与之互补的抗原结合物的细胞时 就与它们 互补结合 结果是吞噬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I 来刺激助 T 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 II 而白细胞 介素 II 可刺激 T 细胞分化成更多的效应 T 细胞 2 在反应阶段 病毒感染细胞后 病毒表面的抗原决定簇穿过被感染的细胞膜外 形成二者的抗原结合物 带有与这一结合物互补受体的 1 细胞接触到被感染的靶细胞时 就 分裂分化出大量效应 T 细胞和记忆细胞 3 在效应阶段 效应 T 细胞结合到靶细胞上 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使靶细胞 裂解死亡 细胞内的病毒也因此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抗体消灭 例例 1 1 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 B 细胞 效应 T 细胞 A B C D 解析 解析 能识别抗原的细胞包括吞噬细胞 T 细胞 B 细胞 记忆细胞效应 B 细胞和效应 T 细 胞 答案 答案 A A 例例 2 2 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骨髓 扁桃体 淋巴细胞 抗体 红细胞 吞噬细胞 抗原决定簇 A B C D 解析 解析 第三道防线结构 即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 即淋巴细胞 淋巴因子 淋巴器官 答案答案 C C 例例 3 3 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 须将灭毒的蛇毒液注人家兔体内 引起免疫反应 这一免疫反 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 特异性免疫 抗原B 特异性免疫 抗体 C 非特异性免疫 抗原D 非特异性免疫 抗体 解析解析 灭毒的蛇毒相当于抗原 抗原物质进入动物体后 可通过免疫反应刺激动物体产生抗 体 这一反应具有特异性 属于特异性免疫 答案 答案 A A 例例 4 4 鼷鼠的 T 淋巴细胞在胸腺里 B 淋巴细胞在骨髓里成熟 分化 B 淋巴细胞遇到抗原就 分裂增殖 分化并产生抗体 下面是为了开发痢疾疫苗而把灭活的痢疾杆菌接种在鼷鼠的身 上 并调查了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与 T 淋巴细胞对它起的作用 见下图 对上述有关资 料的解释或推论正确的是 乙实验中产生了很多抗体是由于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丙 丁实验中 若没有胸腺则 B 淋巴细胞绝不会合成抗体 用心 爱心 专心 4 戊结果表示 抗体合成的最佳状况需要 T 淋巴细胞的帮助 被痢疾杆菌感染后 预防痢疾的有效措施是接种疫苗 A B B C D 解析解析 由图可知乙和戊合成的抗体最多 乙鼷鼠具有胸腺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而成 T 淋巴细胞 两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记忆细胞 第二次接种时记忆细 胞迅速增殖 分化 形成大量的效应 B 细胞 产生大量的抗体 戊鼷鼠幼时被摘除胸腺 不 能自身产生 T 淋巴细胞 体外注入 T 淋巴细胞 使戊鼷鼠体内能够与正常鼷鼠一样产生抗体 说明抗体合成需要 T 淋巴细胞帮助 因此 两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 能够产生大量的抗体 甲鼷鼠产生的抗体少 是只接种一次 丙鼷鼠产生的抗体少 一是幼时被摘除胸腺 不能自 身产生 T 淋巴细胞 又没有体外注入 T 淋巴细胞 二是只接种一次 有效预防接种疫苗措施 应该在被痢疾杆菌感染前 使鼷鼠体内产生一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答案 答案 B B 实战训练实战训练 0909 全国卷全国卷 1 为防止甲型 H1N1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 接种 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条件之一是 甲型 H1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 侵染部位 B 致病机理 C 抗原决定簇 D 传播途径 答案 答案 C C 解析解析 甲型 H1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 所以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 甲型 H1N1 流感 故选 C 0909 浙江卷 浙江卷 2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 下列关于该 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 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 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 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答案 答案 B B 解析解析 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 可见该菌的细胞呼吸类 型是无氧呼吸 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细胞免疫的途径 故选 B 用心 爱心 专心 5 0909 广东理基 广东理基 3 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 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 A 浆细胞 B 记忆淋巴细胞 C 过敏反应 D 免疫反应 答案 答案 C C 解析 解析 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时 体液免疫过程中会产生浆细胞和记忆淋巴细胞 而过敏反 应是指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物质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因此病原体第一次感染 人体 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过敏反应 0909 四川卷 四川卷 4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 正确的是 A 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 生 B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 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 生免疫反应 C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 体液免疫无法 产生 D 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 加强了效应 T 细胞和吞噬细胞 对肥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答案 答案 B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察了免疫的相关的知识 A 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 特异性 免疫可以进行 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 可以直接传递给 T B 淋巴细胞完成 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 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 体产生免疫反应 B 正确 C 中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 但体液免疫 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 B 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 D 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 的酶而加强了效应 T 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的 0909 重庆卷 重庆卷 5 如果给人注射灭活的甲型流感病毒 可预防甲型流感 那么灭H1N1H1N1 活病毒在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 正确的是 A 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B 细胞 能使靶细胞裂解 B 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 细胞 能释放淋巴因子 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 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 能释放白细胞介素 答案 答案 B B 解析 解析 效应 B 细胞不能使靶细胞裂解 吞噬细胞不能形成效应细胞 记忆细胞不能释放白细 胞介素 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 细胞 能释放淋巴因子 直接判断选择支的正误 此 题为容易题 识记类 0909 广东卷 广东卷 6 关于甲型 H1N1流感病毒与 H5N1禽流感病毒的有关比较 正确的是 A 均使感染者发烧 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B 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C 感染正常人体后均能引发特异性免疫反应 D 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改变传染性 答案 答案 BCDBCD 解析 解析 病毒作为抗原 具有高度的特异性 所以 A 选项不对 0909 上海卷 上海卷 7 下列疾病中 由病毒引起的是 A 白化病B 炭疽病 C 结核病D 狂犬病 答案 答案 D D 用心 爱心 专心 6 解析 解析 白化病是一种遗传病 由基因控制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 引起 二者都是细菌不是病毒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 急性传染病 0909 上海卷 上海卷 8 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合理解释的是 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 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 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 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 答案 答案 A A 解析 解析 一种病毒表面往往有多种蛋白质分子 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这种病毒的不同抗体 0909 上海卷 上海卷 9 甲型 N1H1 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 A 基因组变异过快 B 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 C 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 D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 答案 答案 D D 解解析析 病毒是专营性胞内寄生生物 缺少代谢必须的酶及场所 不能独立生存 必须在 宿主细胞内借助宿主细胞的酶系统来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 0909 天津卷 天津卷 10 14 分 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的 左表为 A 型和 O 型血的红 细胞表面抗原及其决定基因 右图为某家庭的血型 遗传图谱 血型 A 红细胞裂面 A 抗原 有 抗原决定基因 显性 O 无 隐性 据图表回答问题 1 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 常 性 染色体上 判断依据是 2 母婴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 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 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 进入母体 剌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 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与红细胞发生抗 原抗体反应 可引起红细胞破裂 因个体差异 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及进入胎儿体内的量 不同 当胎儿体内的抗体达到一定量时 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 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 II 1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原是 母婴血型不合 一定 不一定 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II 2 的溶血症状较 II 1 严重 原因是第一胎后 母体已产生 当相同抗原再 次剌激时 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 引起 II 2 溶血加重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 可能的原因是 3 若 II 4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答案 答案 1 常 若 IA在 X 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 A 型血 若 IA在 Y 染色体上 女孩应全部为 O 型血 2 胎儿红细胞表面 A 抗原 不一定 记忆细胞 用心 爱心 专心 7 母乳中含有 引起溶血症的 血型抗体 3 IAi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遗传与免疫有关的知识 1 假设 IA在 X 染色体上 则女孩应全部为 A 型血 若 IA只在 Y 染色体上 则女孩应全部为 O 型血与题意不符 所以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染 色体上 2 II 1 为 A 型血 II 1 出现新生儿溶血症 引起该病的抗原是胎儿红细胞表 面的 A 抗原 母婴血型不合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II 2 的溶血症状较 II 1 重 原因 是第一胎后 母体已产生记忆细胞 当相同抗原再次剌激时 母体会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 从而使 II 2 溶血加重 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 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 当溶血症新生儿 哺母乳后 病情加重 其可能的原因是母乳中含有引起溶血症的血型抗体 3 若 II 4 出 现新生儿溶血症 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 IAi 0909 广东卷 广东卷 11 8 分 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 免疫细胞做出应答的部分过程 请据图回答问题 1 图中 为 细胞 为 细胞 2 与 功能上的区别是 由 分化为 的过程中 细胞核内的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3 抗体从在细胞内合成到分泌至细胞外的过程为 4 过程 表示 过程 表示 答案 答案 1 T B 2 可以分泌抗体而 不能 mRNA 合成蛋白质 3 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膜 胞外 4 将抗原传递给 病菌 抗原 直接刺激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了特异性免疫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以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 及遗传信息 的表达过程 由图抗体可推知 7 为效应 B 细胞 再推知 B 细胞和 T 细胞 在准确推断细胞类 型的基础上 判断细胞间功能的区别 并推出遗传信息表达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 mRNA 图中还表达了病菌 抗原 直接刺激 B 细胞的过程 0909 上海理综卷 上海理综卷 12 本题 15 分 在人类历史上 出现过多次由各种病毒引起的大规模传 染病 近几年爆发了非典 SARS 情流感 甲型 H1N1 流感等 科学家对病毒形态结构 繁 殖特点和传播方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1 非典 禽流感 甲型 H1N1 流感的病原体属于病毒 它们的结构简单 由 和 组成 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生物的生物体细胞内 这种生活方式称为 2 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属于混合型重组流感病毒 此病毒发生重组的是 3 某同学参加传染病防治宣传活动 绘制了病毒增殖的示意图 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8 A B C D 4 下表是各种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 利用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传染病主要传播方式 非典接触传播 乙肝 艾滋病 体液传播 禽流感 甲型 H1N1 流感 5 某地对一段时间内流感发病情况作了统计 见右图 图中曲线在 a 点钱快速上升的原因是 a 点 以后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形成了 6 有些人在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的预防以及治疗初期 会 选择服用抗生素 你认为这种做法合适吗 利用生物学知 识说明理由 7 甲型 H1N1 流感在墨西哥爆发后 墨西哥人为提醒人们预防甲型 H1N1 流感 给城市的雕塑上戴上了口罩 见右图 戴口罩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 施 写出除此以外另两个预防措施 答案 答案 1 蛋白质 核酸 寄生 2 RNA 遗传物质 基因 核酸 3 C 4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空气 飞沫 传播 5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 抗体 6 不合适 理由是抗生素只是对细菌有效 7 注射疫苗 采用隔离措施 定期消毒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 鼻及口 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等 解析 解析 1 病毒的结构比较简单 没有细胞结构 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病毒自己不 能独立存活 需要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 2 本题考查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步骤是吸附 注入遗传物质 DNA 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细菌内病毒 组装 病毒释放 4 乙肝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饮食 血液 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禽流感 甲型 H1N1 流感是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空气传播 用心 爱心 专心 9 5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 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速度加快 以后发病人数减少是因为 经过治疗人体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热带作物栽培工测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微晶玻璃工职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物流无人机驾驶员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疗技术类面试题及答案
- 汽车售后预约服务法规及OTR系统知识测试卷
- 地铁专业考试题库及答案
- 考研财务专业试题及答案
- 秦巴地区零碳生态县(区)建设指南编制说明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起点考试英语试卷(原卷版)
-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 2025年中国农村住宅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
- 《人工智能通识基础(慕课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 中建八局三亚喜来登主体施工组织设计鲁班奖(157P)
- 2025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毕节辅警考试题库
- 采血后预防淤青的按压方式
- 自备口服药规范化管理
- 《解剖学》课程标准(新)
- 五倍子提取物对临床分离鸡源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中班语言活动《哈哈镜》课件
- 2025年中外合资企业合作框架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