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 古诗词中的物候 专题气象物候 诵读欣赏 塞下曲六首 其一 李白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 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 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诗歌大意 到了五月 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 没有鲜花 只有天寒地冻 虽然传来吹奏 折杨柳 的笛声 却仍旧看不到一丝春色 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 到了晚上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 希望我能用我挎着的剑 像傅子介那样为国除害 消灭敌人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 极写边关的酷寒 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 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 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 警惕 从结构上看 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 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 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赏析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 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 无花无柳而只能闻 折杨柳 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 以 随金鼓 和 抱玉鞍 来表现战士们奋勇杀敌及高度警惕来寇的情景 结尾两句 愿将腰下剑 直为斩楼兰 诗人代替将士们直抒胸臆 更是音韵铿锵 气势豪壮 表达了誓死消除边患 为国立功的愿望与决心 诵读欣赏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大意 黄河的滚滚波涛仿佛一直伸向了白云深处 塞上的崇山峻岭之间露出了一段孤寂的城墙 你们何别吹奏那怀乡的 折杨柳 呢 玉门关外 只有黄沙衰草 春风从来也吹不到这儿 赏析 首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 抓住远眺的特点 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 辽阔的高原上 黄河奔腾而来 远远向西望去 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 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 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 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 也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 所吹的曲调恰好是 折杨柳 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于是 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 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 折杨柳 曲调呢 要知道 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 哪有杨柳可折 何须怨 三字 使诗意更加储蓄 更有深意 赏析 开元中后期 唐玄宗荒淫纵乐 不务边防 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 诗人在进入凉州 听到哀怨的笛声后 写下了这首诗 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此诗虽写的是戍边的将士不得怀乡的怨情 但写得悲壮苍凉 没有颓废的情调 即使写悲切的怨情 但悲中有壮 悲中有慷慨 大意 月黑风高的夜晚 大雁被惊得高高飞起 敌军趁着夜色偷偷的溃逃 将军正要率领骑兵追击 飞扬的大雪立刻落满了战士们的弓箭刀枪 诵读欣赏 塞下曲卢纶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赏析 前两句极富暗示性 月黑 与以下 夜 雪 互补 暗示敌人可能趁机出动 月黑雪猛 非雁飞之时 却见大雁高飞 暗示已有敌情 将军一见雁飞 迅即作出 单于夜遁逃 的判断 暗示敌人被围之久 已无力夜袭 将军极富作战经验 雪夜严密注视敌情 也同时行到暗示 后两句 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及其辉煌战果 却用 大雪满弓刀 烘托跃跃欲追的场景 引而不发 扣人心弦 引人联想 言尽而意未尽 惠崇 春江晚景 其一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大意 竹林之外 有三两支桃花争相开放 春江之上 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 蒌蒿已经长满了岸边 芦芽还很短 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季节啊 诵读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前三句写了六种景物 第一句写地面景 第二句写江上景 第三句写岸边景 这些景物都应当是画中所有的 但是苏轼的这首诗却还写了要凭触觉才能感到的水之 暖 要用思维才能想出的鸭之 知 要靠经验和判断才能预言的河豚之 欲上 而这首诗的高妙之处 正在于以这些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 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机勃发 情趣盎然 1 根据 大自然的语言 中的物候学知识 你认为形成 塞下曲六首 其一 中 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 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交流 2 作者在这里写的目的是什么 从物候知识来讲 这是由于高下的差异 天山 海拔甚高 气温自然偏低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白居易 五月是最热的夏至 小暑 而祁连山尚且如此寒冷 天气如此恶劣 其他季节可想而知 2 竺可桢先生从物候学的角度 认为王之涣 凉州词 中的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中 黄河 应作 黄沙 并且引了王昌龄 从军行 黄沙百战穿金甲 王维的 绝域阳关道 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 万里少行人 等诗作证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探究交流 A 我认为 黄河远上白云间 更合理 凉州词 是一首诗 一篇文学作品 如果是 黄沙直上白云间 的话 就显得太过直白 而 黄河远上白云间 则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动人画面 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俪飞上云端 多么富有美感 尽管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 但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的 可以虚构 夸张 移用 3 玉门关在我国今天的什么地方 春风不度 吗 在今天的甘肃 B 我认为 黄沙远上白云间 更合理 从地理学角度分析 玉门关离黄河流域甚远 根本看不到 黄河 何谈 远上白云间 从物候学的角度看 黄沙 直上 白云间 当是当地实景 是事实 另外 黄沙远上白云间 也描绘出一幅荒凉之景 与全文风格相协调 3 数学家华罗庚针对卢纶的这 塞下曲 也写下了几句诗 北方大雪时 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时 怎得见雁飞 想一想 他的理由是什么 探究交流 根据物候特点 北方大雪纷飞时 不可能有大雁 因为大雁早已南飞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 学习前人的经验 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 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 当然 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从这件事情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探究交流 4 苏轼的 惠崇 春江晚景 写的是几月的景象 你的根据是什么 根据物候特点 桃花始开 江水变暖 蒌蒿遍地 芦苇发芽 应该是早春二三月的景色 你还能说出一些诗歌中通过物候反映时令的诗句吗 拓展延伸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 第一 植物的荣枯 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 第二 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 春天一到 万物就要复苏了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 使后代人佩服不已 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山下芳菲尽 而此处桃花始盛开 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 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山中 鸟啼欧阳修穷山候到阳气生 百物如与时节争 花深叶暗耀明日 日暖众鸟皆嘤鸣 候到日暖 万类生物与时争开 众鸟皆鸣 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 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感 它们的生长发育 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诗1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2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3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4 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5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6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7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8 春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