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紧扣三个法宝.docx_第1页
语文教学要紧扣三个法宝.docx_第2页
语文教学要紧扣三个法宝.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要紧扣三个法宝语文教学研究语文教学是整个中小学教学的一个基础,是重中之重,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反映出该生的智商和对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理解和难易程度。笔者10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十分注意观察班上每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的高低,从中发现出一个带普遍性的学习规律,这就是,一个学生语文成绩的高低,是和他背诵知识的多少,阅看字典、词典、成语词典的习惯,以及是否喜欢写日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背,就是背课文、范文。一个基本的常识告诉我们,古今中外,一切知识渊博的学问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学习体会,把“背书”列为学习的第一要务。前不久,我看到许多报刊上都刊载了这么一个资料,题目叫做:状元是背出来的。说是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400多年的科举制度,要求考生至少背诵“四书五经、大学中庸”等经典作品41万余字。苏东坡是几乎人人皆知的大文豪,他20多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80多万字的汉书,钱钟书是现代著名作家,他能够背诵70多万字的红楼梦,王蒙是当代著名作家,前文化部部长,他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谈到自己的学术成果时,说他非常感谢父亲对他的严格要求,他从5岁开始背唐诗,到10岁的时候,就能够背诵唐诗三百首了,他说自己的学问之根扎得深,就来自于“背书”。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笔者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把学过的每一篇课文都要背下来。班上那些背书背得快和多的同学,整体成绩都很好。现在,我们不少学校的语文教学,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学,如果不注重这个基本功,一味地要学生抄课文,七遍八遍甚至十遍,小学生的手都抄麻了,酸了,字也乱写,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必须予以纠正。阅看字典、词典、成语词典。语文学习,工具书非常重要,工具书就是随时都在身边的好老师。笔者读高中时,班上有一个同学语文成绩特别好。一次,老师要他介绍学习经验。她说,她爸爸是语文老师,她爸爸对她的要求,就是每天坚持看字典、词典和成语词典,因为这类工具书,对字、词、成语的解释非常权威,而一个人语文成绩的高低,字、词、成语的认识、理解、运用,是最最基本的童子功。写文章,是对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的综合检验,要调动起作者的几乎全部的知识积累。如何提高写作水平?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就是每天坚持写日记,训练遣词造句描写事物的能力,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这让我想起了三个著名的人物,一个是清朝的“一代宗师”曾国藩,他6岁开蒙,父亲要他每天坚持写日记,刚开始识字不多,写一句话两句话,后来是一段话两段话,到他15岁的时候,父亲要他每天坚持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和一首诗。蒋介石是近代中国社会政治舞台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里不说他的政治抱负,单说他的国学功底和才华,应该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就是从18岁的时候开始写日记,一直写到88岁逝世,他的日记,成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史料。还有我们伟大的毛泽东主席,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求学生活时,就说过这样一句话:写日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紧紧扣住三个法宝:让学生尽可能地多背诵一些课文、范文,现在我们无论哪一种语文教材,课本里选编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是非常经典的,是经过专家们反复比较才确定下来的;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把语文课本上的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