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金工教学大纲》_第1页
《钳工、金工教学大纲》_第2页
《钳工、金工教学大纲》_第3页
《钳工、金工教学大纲》_第4页
《钳工、金工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钳工 金工钳工 金工 实训教学大纲实训教学大纲 一 钳工实训 一 实训学时 30 学时 1 0 学分 二 实训教学目的 1 了解钳工常用的工具 量具 设备等安全使用知识及平常维护知识 2 掌握钳工技能中的划线 锯削 錾削 锉削 钻孔 锪孔 铰孔 攻丝 套攻 括削 装配等初级技能 3 实验件综合练习 三 实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安排备注 安全教育1必做 设备认识1必做 量具识读4必做 划线2必做 锯削2必做 锉削4必做 钻孔2必做 锪孔2必做 括削2必做 装配4必做 攻丝2必做 套攻2必做 实训考核2必做 四 实训要求 A 安全教育 1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钳工生产的内容 2 了解钳工在生产企业中的地位及发展前景 2 实训内容 1 校内安全及课堂纪律教育 2 企业安全教育 3 车间安全教育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安全教育心得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实习报告 结合收取安全教育及参观学习时的表现进行综合 考核 B 设备认识实习 1 学时 1 实训目的 了解钳工台的作用 虎钳的结构原理 钻床的使用和砂轮机的使用等 2 实训内容 1 了解钳工桌的结构 台虎钳的安装及构造原理 2 了解台钻的安全使用及构造原理 3 了解砂轮机的安全使用及操作原理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带队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教师根据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报告综合评分 C 量具识读 4 学时 1 实习目的 1 了解直尺 钢卷尺 万能角度尺 游标卡尺 高度游标卡尺 千分尺 百分表等有关量具正确使用及读数方法 2 了解量具的保养知识 2 实训内容 1 钢直尺 钢卷尺 万能角度尺的结构及测量原理 2 游标卡尺 高度游标卡尺的结构原理及测量 3 千分尺 百分表的构造及检测原理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上课老师考勤 2 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情况综合评分 D 划线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了解划线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基准线的选择 2 实训内容 1 按 1 1 的比例划标准零件图 2 用高度游标卡尺立体划线或划线盘划针划线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方法 1 上课老师考勤 2 上课老师对学生的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情况综合评分 E 锯削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了解钢锯结构 锯片结构及锯削原理方法等 2 实训内容 1 锯削圆棒 或圆管 2 锯削板料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方法 1 上课老师考勤 2 实习指导老师根据学生的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情况综合评 分 F 锉削 4 学时 1 实训目的 了解各种锉刀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掌握锉削各种型面的技巧及精度 2 实训内容 1 锉削平面 凹面 圆锥面 2 掌握锉削平面站姿 手工运锉方法 3 掌握锉削凹凸面圆弧面的手工运锉方法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带队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报告情况及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G 钻孔与锪孔 1 实训目的 了解台钻的构造及安全操作原理 掌握钻孔及锪孔方法 2 实训内容 1 掌握装夹工作方法 2 了解制作夹具的意义 3 了解钻孔和锪孔的方法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带队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报告情况及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H 括削与装配 1 实训目的 了解括削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括削精度对机件的影响 了解装配知识 装配中各种工具 量具的使用及配合间隙 松紧度对零件的影响 2 实训内容 1 刮削平面和凹凸面 2 装卸机器 并检测良好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带队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报告情况及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I 攻丝与套丝 1 实训目的 了解攻丝与套丝工具的结构原理及使用原理 并学会正确使用 2 实训内容 1 了解螺纹底孔直径的计算及锉削方法 2 了解攻丝方法 3 了解套攻方法及标准螺纹与细螺纹的差别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中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带队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出勤 实习态度 实习报告情况及学生在 实习过程中的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J 考核方式 成绩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 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 实习报告及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其中 平时成绩 包括出勤情况 占 50 实训考核 实习报告 完成作业 占 50 二 焊接实训 30 学时 1 0 学分 电焊实训时间 18 个学时 0 5 学分 一 实训教学目的 1 了解安全生产规定及企业生产条件 2 了解典型焊机的构造原理及加工特点 3 了解工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4 了解焊接的划线工艺过程及操作技巧 5 掌握常用的 4 种划线方法 二 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安排备置 安全用电及安全操作 教育 2必做 焊机结构认识及工具 作用 2必做 平焊的直线焊法2必做 平焊环形线焊法2必做 平焊锯齿形线焊法2必做 平焊三角型线焊法2必做 综合实训考核6必做 总计18 学时必做 三 实训要求 A 安全用电及安全操作教育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2 了解焊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范围 3 了解安全焊接技能技巧 2 实训内容 1 校内安全教育 2 车间安全教育 3 企业安全教育 4 操作安全教育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安全教育心得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阶段实习报告 结合听取安全教育及参观学习时的表现进 行综合考核 B 焊接结构认识及工具作用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普通电焊机 交直流焊机的构造 原理 2 掌握焊接电流大小调节方法 3 了解焊接工具在焊接时的应用 2 实训内容 1 380V 和 220V 的输入输出接线方法 2 交流电转为直流电焊机的原理及接线方法 3 焊接工具的选用及引弧 3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实习手册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性的实习报告 4 考核办法 1 实习指导教师考勤 2 带队老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态度及出勤 实习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C 平焊直线法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焊件的平焊对接方式 2 了解底焊及正常焊接操作方法 2 实训内容 1 平焊焊缝的正确对接及固定方法 反变形法或刚性固定法 2 引弧 底焊 正常焊 3 了解直线法焊接工作的特点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实训体会及直线法焊接操作方法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实习报告及学生在实训中操作情况综合评分 D 平焊环形线焊法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环形线焊法的特点 2 了解环形线焊法及堆焊焊缝的关系 2 实训内容 1 了解焊件焊缝的对接工艺及特点 2 比较环形线焊与直线焊焊缝的优缺点 3 掌握环形线划线焊法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环形线焊法的特点及优点 写出环形线操作方 法 4 考核方法 1 实习指导教师考勤 2 根据学生的出勤及焊接方法 操作熟练程度给予综合评分 E 平焊锯齿形线焊法 2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锯齿形划线方法的特点 2 了解锯齿形划线方法在焊件中的应用 3 掌握锯齿形划线方法及焊接法 2 实训内容 1 了解焊件的对接及锯齿形划线法在焊缝位置中的应用要求 2 锯齿形法与直线法 环形法焊缝结点有什么不同 3 实操焊接 3 实习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实习报告及心得体会 4 考核方法 1 考勤 2 根据同学的学习表现及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评分 F 三角形划线法 1 实训目的 1 了解三角形划线方法特点 2 了解三角形划线方法焊接在实践中的应用 2 实训目的 1 三角形划线方法在焊件焊接位置上的应用 2 掌握三角形划线方法的焊接技能 3 熟练掌握三角形划线方法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实习报告 4 考核方法 1 考勤 2 根据学生的实习操作熟练程度及实习报告完成程给予综合评分 G 综合考核方式 综合考核成绩采取平时成绩与考核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水平综合给予评定 成绩 其中 平时 包括出勤情况 成绩占 30 过程 完成实习报告及完成操作任务 成绩占 20 实操技术 实操技术评判分 占 50 三 气焊与气割 0 5 学分 一 实训时间 12 学时 二 实训教学目的 1 了解安全生产制度和企业生产条件 2 了解乙炔气和氧气的安全作用 3 了解气焊与气割设备的构造及使用原理 4 正确使用焊炬或割炬进行焊接或气割 三 实训内容与时间安排 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安排备置 安全教育4必做 设备及结构原理4必做 气焊综合练习4必做 气割综合练习4必做 总计12 学时必做 四 实训要求 1 安全教育 2 学时 A 实训目的 了解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及乙炔气 氧气等性质 B 实训内容 1 校内安全教育 运输安全教育 使用安全教育 2 了解安全管理及防爆措施 C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安全教育心得 D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阶段实习报告 结合听取安全教育时的表现综合考合 2 设备结构原理 2 学时 A 实训目的 1 了解乙炔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防回火原理 2 了解乙炔调压和氧气调压器的工作原理 B 实训内容 1 了解正确使用乙炔发生器造气原理 2 了解氧气瓶 乙炔气瓶构造原理 C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相应项目实习报告 D 考核办法 1 带队教师考勤 2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听课表现给予综合考核 3 气焊综合练习 4 学时 A 实训目的 1 了解点火熄火要领 2 了解焊接原理 B 实训内容 1 左焊 2 右焊 3 了解有色金属的焊接性能 C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手册相应项目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D 考核办法 1 指导教师考核 2 根据学生的出勤及学生的实操表现综合评分 4 气割综合练习 4 学时 A 实训目的 了解气割的方法及安全气割 B 实训内容 1 了解气割氧气调节法 2 了解气割原理 C 实训报告 填写学生手册所有相应项目 并写出阶段实习报告 D 考核办法 1 指导教师考勤 2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操表现以及平时学习表现给予综合 评分 四 普机实训 30 学时 1 0 学分 一 实训目的 1 了解安全生产制度和企业生产条件 2 了解典型机床类型 型号 结构及加工特点 3 了解部分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 4 掌握典型机床操作要领 二 实训内容及时间安排 实训项目名称学时安排备注 安全教育 入门指导4必做 刀具刃磨 装刀 对刀 进退刀指导 4必做 车圆轴 车台阶 切槽 倒角 车平面 车锥度 钻中心孔 车螺纹 10必做 铣平面 铣键槽6必做 磨平面6必做 三 实训要求 A 安全教育 入门指导 4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安全生产要求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程 2 了解工厂概况及安全生产教育 生产任务和规模 主要产品和 性能 生产组织管理 新产品的开发及发展前景 3 上机 用电安全操作注意事项教育 2 实训内容 1 校内安全教育 2 企业安全教育 3 实训基地安全教育 4 上机用电启动操作安全教育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安全教育心得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阶段性实习报告 结合入门指导时操作表现进行综合考 核 B 刀具刃磨 装刀 对刀 进刀 退刀指导 4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常用刀具的结构原理及刃磨方法 2 了解进退刀的安全操作及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2 实训内容 刀具安装 对刀 切削 刃磨 进退刀练习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实训心得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阶段性实习报告 结合学生的操作实况进行综合考核 C 车圆轴 车台阶 切槽 倒角 车平面 车锥度 钻中心孔 车螺 纹 10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普机的切削加工特点 2 了解各种刀具的使用特性 2 实训内容 实操车削实验件 车工件外圆 台阶 切槽 倒角 车平面 车 锥度 钻中心孔 车螺纹等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实训心得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指导教师根据阶段性实习报告及结合工件完成情况综合考 核及评分 D 铣平面 铣键槽 6 学时 1 实训目的 1 了解手动和机动铣床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 了解铣床加工零部件的特点 3 学会运用铣床加工零件 2 实训内容 1 机床运作 台钳 分度头 铣床的装夹 2 铣工件平面 3 铣工件键槽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铣平面和铣键槽的加工方法及体会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指导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操作熟练程度给予综合评价及考核 E 磨平面 6 学时 1 实训目的 了解平面磨床的结构原理及加工特点 2 实训内容 1 了解磨削材料对砂轮磨的影响 2 了解砂轮形状对工件加工的影响 3 了解平面磨与其他类型 磨床加工零件的特点 3 实训报告 在实习手册中撰写平面磨的加工特点及心得体会 4 考核办法 1 考勤 2 根据同学写的实训报告及操作熟练程度进行综合考评 五 考核方式 成绩评价采取过程性评价 老师根据平时出勤情况 实习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