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考案六考案六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及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及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本卷满分 100 分 测试时限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50 分 1 列宁在 十九世纪末俄国的土地问题 一文中说 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并认为 只要仍然有交换那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 下列哪一政策体现了列宁的以 上主张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列宁主张消灭商品经济 反对商品交换 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 取消自由贸易 的内容是相吻合的 A C D 三项明显不符合题 意 可以排除 答案 B 2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实行公有制 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 取消商品和货币 苏俄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 马克思的设想最大的不同是 A 实施的条件 B 所有制结构 C 经济管理模式 D 产品分配方案 解析 马克思的设想是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 而战时 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物质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实施的 答案 A 3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我国史学界掀起了一次研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高潮 其中 形成了三种不同的意见 以教材观点来看 下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不正确的是 A 它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B 它对保障苏俄在军事上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C 它的许多措施超越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D 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之一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所实施的集中国家财力 物力来保障政 权巩固的非常措施 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长期执行会激化社会矛盾 打击人民生产 积极性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答案 D 4 斯大林模式 的合理性是 用心 爱心 专心2 A 国家可以集中力量解决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B 经济建设必须集中全国的力量 C 保证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会出现经济危机 D 高度集中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解析 合理性 主要通过实际起到的积极作用体现出来 在斯大林模式确立的初期 加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 答案 A 5 有学者提出 从一定意义上说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 但最终还是扮 演了守墓人的角色 主要指赫鲁晓夫 A 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但不够实事求是 B 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 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 坚持斯大林模式 不愿进行改革 解析 掘墓人 是指他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守墓人 是指他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 的束缚 其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 答案 C 6 读 1956 1985 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图 材料来源于 苏联兴亡史 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 1960 年前后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趋缓表明赫鲁晓夫改革未能成功 B 1965 年前后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提高与勃列日涅夫改革有关 C 导致苏联国民收入增长率不断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体制 D 戈尔巴乔夫改革推动了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提高 解析 戈尔巴乔夫在 1985 年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 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但很快陷入 困境 并未推动国民收入增长率的提高 图表中并未体现戈尔巴乔夫当政时期的经济发展 状况 答案 D 7 2011 广东模拟 如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 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 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 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请问与此 用心 爱心 专心3 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 A 固守自由放任 B 实行政府干预 C 走法西斯道路 D 发展混合经济 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绅士的观点是靠稻草人渡过危机时期 也就是不作为 实际上就是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 A 8 2011 浙江杭州模拟 1933 年 5 月 12 日 罗斯福签署 农业调整法 该法出台 后 1000 多万亩棉田被毁掉 另外还屠宰了 22 万头母猪和 600 多万头小猪 实行这些措 施的根本目的是 A 提高美国消费能力以促进市场恢复 B 增强美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C 保障美国农民的权益 以缓和阶级矛盾 D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解析 恢复工农业生产是罗斯福新政重要的措施 1933 年罗斯福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 农业生产 减少农产品过剩 以保证农民利益 复苏农业 答案 C 9 2011 黑龙江齐齐哈尔模拟 2010 年 2 月 3 日法律界网站登载题为 刘瑜 动什 么 不能动宪法 的文章指出 罗斯福新政时期 是总统权力扩张最迅猛的时期 事实上 新政期间 总统权力的转型 也是社会治理方式转型的一个后果 这里所说的 社会治理方式转型 指的是 A 向分权制衡型转变 B 向总统权力型转变 用心 爱心 专心4 C 向社会福利型转变 D 向国家干预型转变 解析 1929 年美国遭遇了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运用凯恩斯主义 即国家政权干预经济 的政策 渡过了这次经济危机 故选 D 项 答案 D 10 2011 皖南八校联考 1981 年里根上台时 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里根政府强 调 国家已做好准备 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 右转 的意义是 A 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 D 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后 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已经在调节经济中失灵 为应对 滞胀 状态 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 A 11 二战后 随着股份公司的不断增加 股票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 这种现象被称为 人民资本主义 其准确的含义是 A 普通职工已经拥有了企业的所有股票 B 企业职工控制企业所有权 C 人民大众成为资本的所有者之一 D 资本家已经不再控制企业的决定权 解析 股票分散化使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 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 资本 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但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答案 C 12 洛克菲勒家族在 1964 年持股比例为 13 5 现在则以不到 40 亿美元的资本控制 了 3 000 多亿美元的资产 资料显示 目前股份公司的资本控股比例约为 5 被人称之为 有效的控制 这段材料最能说明 A 二战后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B 二战后 人民资本主义 由理想变为现实 C 二战后出现了资本社会化趋势 D 二战后资产阶级结构发生了变化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由材料中资本家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说明 二战后股票分散化 从本质上看是资本出现了社会化趋势 答案 C 13 通过下图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用心 爱心 专心5 日本 联邦德国 英国 意大利 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1971 年 西方发达国家广泛实行福利制度 福利支出造成了某些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的扩大 1971 年意大利经济在四国中最发达 各种社会保险是各国福利支出的主要表现 A B C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图表中体现的是社会保险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 比重 它并不能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排除含 的选项 答案 D 14 1958 年 如果中国的官员去苏联参观访问 双方就当年的农业建设交流经验教训 中苏双方谈论的主要话题可能是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 苏联的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中国的人民公社 化运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1958 年中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苏联的赫鲁晓夫正在搞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 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在 1953 年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 1929 年开始的 二者均早于题目要求的时间 答案 B 15 2011 安徽合肥一模 结合下图 判断出现 1961 年我国工业国民收入状况的原因 是 用心 爱心 专心6 A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 C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方针的实施 D 大跃进 运动的推动 解析 大跃进 运动使国民经济中重工业畸形发展 1960 年中央对国民经济进行调 整 工业生产有所缩减 使工业国民收入减少 答案 C 16 1960 年底 毛泽东大力提倡调查研究 并于次年亲自深入农村调查 其目的是 A 推动 双百 方针的实行 B 了解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实际成就 C 决定是否在农村推行人民公社体制 D 纠正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解析 1960 年 9 月 30 日 中共中央提出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八字方针 目 的是纠正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错误倾向 答案 D 17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一些农村吹哨上工 农民听到 头遍哨子不买账 二遍哨 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这一顺口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农村的生产关系中已出现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B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 这是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 D 经济建设的速度超越了客观规律 解析 当时中国农村的经济管理体制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 影响了农民建 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答案 A 用心 爱心 专心7 18 1978 年 11 月 24 日晚 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农民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在 大包干 协议上按下鲜红的手印 这一事件 是农民自发改革农村原有经济体制的尝试 是对邓小平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思想 的具体响应 产生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轰动效应 作为中国改革的里程碑而载入史册 A B C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小岗村行为在先 邓小平思想解放在后 排除含 的选项 答案 C 19 下列反映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信息是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A 国企改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 B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C 间接管理为主 宏观调控 D 放权让利 两权分离 解析 挂牌仪式 反映的历史现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 这是城市经 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发展 答案 A 20 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最根本的转变是 A 资源配置方式 B 分配方式 C 管理方式 D 审批方式 解析 在两种体制转变的过程中 最根本的改变就是由国家完全控制的高度集中的管 理方式变为由市场调控的方式 这属于资源配置方式的改变 用心 爱心 专心8 答案 A 21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 如果说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从此 登上政治大舞台 那么 30 年后 标志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 标志中国全面 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事件是 A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B 亚太经合组织首脑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 中国在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融入 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则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标志 A B D 三 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 22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 决策高明 规划周密 做法聪明 这 是中国的一大奇迹 中国这一 奇迹 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A 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 浦东成为 9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中国生产力 D 中国多层次 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在于 奇迹 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 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表 现形式 奇迹 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解放发展了中国生产力 答案 C 23 据中国商务部数据 2002 年以来外资流入中国放缓 但中国对外投资却快速增长 资金和搭载在资金上很多的要素 开始真正地双向流动 与上述现象的出现没有必然 联系的是 A 经济建设取得成就 B 对外开放深入发展 C 西方大国完全放弃了对华贸易限制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推动 解析 材料体现的是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 中国出现了 引进来 走出去 真正的双向流动 而 西方大国完全放弃了对华贸易限制 不符合史实 答案 C 24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 敢于试验 不能像小脚女 人一样 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 大胆地闯 没有一点闯的精神 没有一点 冒 的精 用心 爱心 专心9 神 没有一股气呀 劲呀 就走不出一条好路 这一时期 好路 的 路标 是 A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B 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建立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解析 邓小平在 1992 年南方谈话中 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不是社会主义 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思想 中共十四大根据邓小平的这一理论 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答案 C 25 湖南卫视的 超级女声 受到全国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 一时间也出现了许多的 流行语 如 粉丝 PK 玉米 等 影响流行语变化的因素有 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 外来语言的影响 社会风气 港台语言和各地方言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人们的流行语言发生 了很大变化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均符合史实 如 粉丝 即是英文单词 fans 的音译词 而 玉米 则是 超级女声 歌手李宇春的歌迷的自称 答案 A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 26 题 14 分 27 题 18 分 28 题 18 分 共 50 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 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 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选集 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地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而安心地进行 经营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 以及为了确切地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务 应当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种收购粮食 原料和饲料的方法 前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 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 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 福是 向富人敲竹杠 说罗斯福天天都 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 社会保障法 的听 证会上 有人高喊 这个法案是从 共产党宣言 第 18 页逐字逐句抄下来的 内森 米勒 罗斯福传 1 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 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 指的是什么 列宁的初衷与现 用心 爱心 专心10 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2 为了达到材料二的目的 苏俄实行了什么政策 结果如何 3 材料三 有人 对 社会保障法 的 高喊 是否正确 为什么 4 材料二 三所表明的苏俄改革和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 两者的成功说 明了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苏俄和美国对经济体制的调整 解题时要结合背景 政策调整的 实质和影响组织答案 答案 1 指未能适时中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根源 苏俄是一个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的国家 2 政策 新经济政策 结果 苏联经济恢复 工农联盟巩固 政治形势得以稳定 3 不正确 因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统治秩序 4 内容 前者是征收粮食税 后者是实行工业复兴法 说明 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 符合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27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53 198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年均率长率 1953 1957 年 4 5 1958 1962 年 4 3 1963 1965 年 11 1 1966 1970 年 3 9 1971 1975 年 4 0 1976 1980 年 5 1 1981 1985 年 8 1 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1953 1985 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高 峰出现的时间并分析原因 比较其经济大背景的不同之处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图表资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解题时要结合时代背景对历史现 象进行科学的分析 答案 1963 1965 年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最高 原因是国家调整了农业政策 改 变了 大跃进 给农业带来的困难局面 1981 1985 年 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是国家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963 1965 年是计划经济体制 1981 1985 年是经济体制改革 28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2 年 6 月 27 日的 大公报 在描述天津人士服饰时写到 有剪了头发 用心 爱心 专心11 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 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 这是剪发的一起儿 不剪的呢 大半不梳辫 子啦 有搞在两旁的 梳在后头的 有几百个式样 同年 8 月 20 日 时报 刊载的 苏 州之士煞 一文 对苏州人士的装束评论说 绸伞高擎足踏革履之女界学生华丽煞 马鞭高挥自穿之将弁人材气焰煞 草帽高戴口衔雪茄之少年学生时髦煞 当时 上海已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 巴黎的时新服饰 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这里 各地又追 踪上海 即使南京 苏州 北京也都昂首以瞻 可见 在此时人们的服饰变化已经日渐频 繁 西方时装也越来越被中国百姓所接受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人的衣着服饰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解放初期 列宁装是 最时髦的服装 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 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 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专题】2026年中考数学专项提优复习:圆【附答案】
- 2025酒店客房代销品采购合同
- 2025年甘肃省平凉华亭市山寨回族乡招聘行政村村文书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福建农信春季招聘考试服务热线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标准合同模板:厨师劳务聘用合同样本
- 2025企业经营承包合同模板
- 2025福建福州市永泰县青少年业余体校外聘柔道教练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2025广东深圳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招聘1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闽南师范大学引进人才招聘9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年《招标采购专业知识与法律法规》考前必刷必练题库500题(含真题、必会题)
- 中考语文名著总复习-三年中考真题《红星照耀中国》(教师版)
- 《张仲景活血通络法研究》
- 工程造价预算及成本控制手册
- 超星尔雅学习通《当代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章节测试答案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NB/T 11431-2023土地整治煤矸石回填技术规范
- 房建类工程施工方案
- 国家开放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中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 离散数学概论第2版田秋红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