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教案1_第1页
《秋水》教案1_第2页
《秋水》教案1_第3页
《秋水》教案1_第4页
《秋水》教案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秋水秋水 教案教案 1 1 秋水 教案 庄子 教学目标 1 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本文寓意 2 积累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 重点理解 泾流 涘 望洋向若 少 轻 殆 大方之家 等词语 2 了解 非 则 和 见 于 两种固定句式及 望洋兴叹 贻笑大方 两个成语 的含义 教学难点 1 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 理解河伯对海神若的那番感叹 教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第 2 页 共 5 页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 一层楼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辽远的山 河图 气势宏大 笔意高远 后两句则十分富有哲理 想要穷尽目力遥望千里 还须再登上一层高楼 这首 诗给我们的启示是 山外有山 天外有天 站得高才 能看得远 而现实生活也的确如此 人的认识是有限 的 如果做井底之蛙 沾沾自喜 骄傲自满 只会贻 笑大方 这个道理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已有所阐述 下面我们就学习选自 庄子 的 秋水 二 作者介绍 庄子 名周 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大约与孟子同 时而稍后 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任蒙漆园 吏 但不久辞去 不愿和统治者合作 史记 上说 楚威王闻庄周贤 使使厚币迎之 许以为相 可 庄周并未接受 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 无为有国者 所羁 终身不仕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 为 道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被后世人合称为 老庄 老子的思想是主张绝圣弃智 忘情寡欲 无为而 治 庄子是在老子的基础之上 主张无为而治 道法 自然 即一切顺应自然 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 安时 而处顺 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 这就是庄 子最基本的哲学思想 第 3 页 共 5 页 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他的弟子门人合 著的 庄子 一书中 庄子 现存 33 篇 艺术 特色主要表现在 1 想象奇幻 2 构思巧妙 3 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 4 文笔汪洋恣肆 不拘绳墨 变化无端 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 三 教师范读 正音 泾 j ng 涘 s 渚 zh 殆 d i 四 学生自读 初步感知 文章特别短小 只有 5 句话 文字比较浅显 学 生参照注释 疏通文章的大意 五 教师强调 找出古今异义词 并解释 1 古今异义 至于北海 百川灌河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 词类活用 秋水时至 顺流而东行 东面而视 少仲尼之闻 而轻伯夷之义 3 找出特殊句式 并分析 第 4 页 共 5 页 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 我之谓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 4 找出文中的成语 并理解 望洋兴叹 望洋 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本义指在 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藐小 今多比喻要做一件 事而力量不够 感到无可奈何 见笑大方 让内行见笑 5 理解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人贵有自知之明 知耻近于勇 谦受益 满招损 克服主观主义 防止片面性 自大由于无知 有比较 才有鉴别 六 本文的写作特色 1 巧设比喻 本文要说明的是人不能骄傲自满 的道理 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来比喻 非常生动 化抽象为形象 2 对比手法 通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 如把黄 河的壮阔和大海的广阔进行对比 前者是 百川灌河 不辩牛马 后者是 不见水端 难穷也 还 有把河伯前后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 先前是 欣然自 喜 后来是 望洋向若而叹 第 5 页 共 5 页 秋水 这篇课文虽然仅仅节选了 庄子 秋水 的第一自然段 但我们同样领略到了庄子散文的风行 水上 自然成文 设喻巧妙 机趣横生的特点 不仅 如此 还使我们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