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杨氏之子5--4、5_第1页
10杨氏之子5--4、5_第2页
10杨氏之子5--4、5_第3页
10杨氏之子5--4、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预习导学案预习导学案 一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 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 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 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 事 故事情节简单 语言幽默 颇有趣味 尤其是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句充分显示 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二 预习目标 1 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正确理解和书写生字词 3 根据注释 理解课文大意 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4 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 发现 积累 运用精妙的语言 三 自主学习 我会自学 1 释题 姓杨人家的孩子 2 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 读古诗 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串联词语的意思理解 句子的意思 串联句子的意思就能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想想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 自学提示 1 试读课文 画出生字和不懂的字词 2 将下面的词语意思写在课文中 a 梁国 郡的名称 在现在的河南商丘一带 b 孔君平 孔坦 字君平 为人正直 有好的名声 c 其父 他的父亲 其 他 d 为设果 小儿 杨氏之子 为他摆出水果 设 摆设 摆出 e 以示儿 以便给小儿看 以 来 以便 f 此是君家果 此 这 君 您 古代对对方尊敬的称呼 g 未闻 没有听说 未 没有 闻 听 h 夫子家禽 您家的鸟 夫子 先生 您 对人尊敬的称呼 禽 鸟类 看注释 查字典 理解字意 想想句意 3 练读课文 我会探究 1 我学会了这些生字 结合注释学 惠 同 慧 智慧的意思 生读第一句 齐读 曰 说的意思 与 日 写法相同 要写的扁一些 查字典 禽 鸟 鸡鸭等 生读最后一句 生齐读这句 我学会了这些词 查字典 为设果的设是摆设是意思 为设果就是为他摆设水果的意思 2 逐句理解这 5 句话 第 1 句 交流意思 指生读 第 2 句 结合注释 诣 乃 交流句子意思 指 2 生读 第 3 句 交流意思 指生读 第 4 句 指以示儿曰 是指着杨梅对孩子说的意思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指生读 第 5 句 未 是没有的意思 未闻 没有听说 句子意思 没有听说孔雀的你们家的鸟 3 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余生评议 再指生讲 4 交流孩子的回答妙在哪儿 抓住姓 孔 回应 应声答 很聪明 未闻 答的婉转 点拨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 这是你家的水果 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 小儿家的姓 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 语言很风趣幽默 板书 杨梅 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 并立刻做出反应 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 开玩笑 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 所以以孔雀给他开玩笑 板书 孔雀 品位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如果你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 哪孔雀就是你家的鸟罗 6 设想 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 会怎么说 5 想想交流孔君平的表现 6 分角色朗读课文 1 文中说杨氏子 甚聪惠 你从哪里体会到他的聪惠呢 1 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他聪明在何处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他聪明在何处 3 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四 各学习小组 对子 之间互相检查并补充 五 教师巡回指导 六 教师汇集各学习小组预习的情况并生成新的目标 10 杨氏之子杨氏之子 展示导学案展示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 理解句子的意思 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教学重点 参考注释 理解句子的意思 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二 分派任务 第一组 1 读古诗 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想想课文讲了件什么事 第二组 1 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 想想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三组 1 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用课文中的语言说说他聪明在何处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他聪明在何处 三 小组交流 四 学生展示 五 教师点评 六 测评达标 1 我会选 选择正确的读音 打 梁国杨氏 s sh 之子痉 甚 sh n sh ng 聪惠 孔君平诣 zh y 其父 父不在 乃呼儿出 为 w i w i 设果 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 y ng y ng 声答曰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q n q ng 2 我会填 1 解释句子中带点的词语 2 梁国杨氏子痉 甚聪慧 甚 聪慧 3 孔君平诣其父 父不在 乃呼儿出 诣 乃 3 我理解 1 写出这句话的含义 为设果 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 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 为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语言的妙处 教学反思 杨氏之子 是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初次学习古文 学生普遍感到很新鲜 但如何 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一种好的 第一印象 该让他们学到些什么呢 我首先在备课上下了 一番功夫 我查阅了许多资料 如 原版的 世说新语 古代汉语 书 并和同年级的 老师进行了一番认真的探讨 编写了一份具体详细的教学预案 为了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我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帮助他们先弄清古文与现代文最大的 一个不同点 文言文是单音节词为主 现代文是以双音节词 为此 我给同学们作了一 个比较 我们现在说 祖父 是一个人 就是爷爷 但是古代说 祖父 就是爷爷和父亲两个 人 我们现在说 妻子 是指一个人 在古代 妻子 就是指夫人和孩子 如在这篇古文中 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 如 孔君平诣其父 中的 诣 指拜见 还有 未 闻 示 等 我让 同学们回家去认真预习 借助语文教材和 词语手册 上的注释 对这些进行单音节词进 行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 我首先带着同学们读古文 我便示范 便告诉同学们 读古文时 要注意 适当停顿 语速要慢 可让学生尝试了读第一遍后 发现学生是一字一停地读 没有古文 的韵味 于是我又范读了一遍 再采取领读 学生练读的方法 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 虽 然所花时间很长 但是 我不觉得浪费 我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是越读越好 越读越有兴 趣 读着读着 学生终于找到了读古文的感觉 于是 我以 教学生学会并且会学 为本 引导学生借助语文教材和 词语手册 上的注释 进行学习 再让学生进行合作 交流 探究 半堂课后 我发现学生确实老练了许多 他 们饶有兴趣地和同学探讨古文的深层意思 而且摇头晃脑地朗读 或是文绉绉地细读 给 你一种返古的感觉 随着入情入境地流朗读 品味 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当学生理解了文意 深入体会本文语言精妙时 我抛出了本文的中心问题 杨氏之子的应 答妙在何处 有学生马上轻松地作了解答 杨氏之子也顺着孔君平的思路 巧妙地用姓氏 作答 这就是 读书百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