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含计算书)_第1页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含计算书)_第2页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含计算书)_第3页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含计算书)_第4页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毕业设计(含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引引 言言 人类发展到今天 物质财富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人类进入 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 全球化的通信网络 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 使人类从来没有生活 得如此便利和富有 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生活得更加舒适和惬意 人类 在向自然界大肆索取的同时 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物种灭绝等等 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的威胁 我国的水资源总量较丰富 但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少 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用水浪费 的现象也很普遍 其中水体污染现象严重 一直被受关注 目前水污染控制技术在不断的提高 传统的技术有物理处理法 化学处理法 生物处理法等 其中还有许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技术 虽然它们出现的时间还比较短 但许多技术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有的技术的处理效果甚至比 传统的要好得多 鉴于水平有限 我们在这里就只介绍一种生物处理法 传统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处理城市污水最广泛的使用方法 它能从污水中去除溶解的和胶体的可生 物降解有机物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固体和其他一些物质 无机盐类 磷和氮的化合物 也能部分地被去除 类似的工业废水也可用活性污泥法处理 活性污泥法既适用于大流量的污 水处理 也适用于小流量的污水处理 运行方式灵活 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但管理要求高 活 性污泥法本质上与天然水体 江湖 的自净过程相似 二者都为好氧生物过程 只是它的净化 强度大 因而活性污泥法是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化和强化 关键字 活性污泥关键字 活性污泥 曝气池曝气池 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 一 格栅的计算一 格栅的计算 Q 0 23 分段面采用矩形 格栅前水深 h 0 4m 通过格栅流速 v 0 9m s 栅条面距 d 25mm 格栅斜 sm 2 面与水平成倾角 栅条宽度 s 10mm 栅槽前后进水渠宽 b 0 5m 展开角 20 0 60 0 解 24 9 04 0025 0 60sin23 0 bhvsinaQmaxn个 1 S 0 01m mbnnsB083 0 24025 0 124 01 0 1 2 进水渠深 0 11 20 4 0 mb mtgBBl tg 59 0 2 0 202 4 083 0 111 3 渐窄部分 m l l295 0 2 1 2 4 设锐边矩形端面 mo g v ak b s h077 0 8 92 9 0 3 2 3 025 0 01 0 42 2 sin 2 3 4 2 3 4 1 5 总高度mhhhH777 0 3 0077 0 4 0 21 6 栅槽总长m tgtg H llL79 2 60 3 04 0 0 15 0295 0 59 0 0 15 0 0 21 7 每日栅渣量格栅间距 21mm 时 污水 333 10071 0 mm dm kz WQ W 93 0 5 11000 07 0 23 0 86400 1000 max86400 31 采用机械清渣 二 二 初沉池的计算初沉池的计算 1 池子总面积 设表面负荷 流量 Q 0 23hmmq 0 2 23 1 hm 3 2 1 414 2 360023 0 3600max m q Q A 2 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3 124236005 123 0 3600maxmtQV 3 池长 设水中流速 smmu 50 3 mutL 9 186 35 15 3103600 3 5 池子总宽 mLAB22 9 18 414 6 池子个数 设每个池宽 4 4 米 个5 4 4 22 n 7 校核长宽比 符合要求0 44 4 4 4 9 18 B L 8 初沉池污泥量 设初沉池沉淀效率 污泥含水率 97 50取 污泥密度以 1000kg m 计 33 3 1 3 1 7 66 1000 97100 10 20000 502001000 100 10 1000 m Qc 9 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31 3 13 5 7 66 m n v v 10 污泥斗容积 3 212141 225 04 45 05 04 44 4 38 3 3 1 3 1 mffffhv mtgh38 3 60 2 5 04 4 4 11 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321 42 85 7 2 4 4 7 19 4 4148 0 2 m ll bhv mh148 0 01 0 4 43 0 9 18 4 ml 7 195 03 0 9 18 1 ml4 4 2 12 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33 21 3 1385 2985 7 22mmvv 13 池子总高度 设缓冲层高度 超高 mh3 0 3 mh3 0 1 mhhh528 3 38 3 148 0 4 4 4 mH128 7 528 3 33 03 0 三三 推流式曝气池 采用鼓风曝气 推流式曝气池 采用鼓风曝气 1 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lmgSa 140 lmgSr 126 lmgSe 14 处理效率 90 100 140 14140 2 曝气池的计算 取混合污泥浓度 f 0 75 3 3mkgX 则3 0 25 2 375 0 3 sv NmkgfXX采用 曝气池容积 3 11 3111 30003 0 14020000 m XN QS V s a 水力停留时间hd Q V tm84 3 16 0 20000 11 3111 3 确定曝气池各部分尺寸 设 1 组池深 h 4 2 米 曝气池面积 池宽 B 7 米 2 74 740 2 4 11 3111 mF 介与 1 2 之间 符合要求 池长6 1 H B m B F L82 105 7 7 740 L 5 10 B 符合要求1012 15 B L 设二廊道式曝气池 单廊道长 介于 50 70m L l91 52 2 82 105 2 1 取超高 0 5 米 池总高度 H 0 5 h 4 7m 4 设 曝气池混合液需氧量5 0 a16 0 b hkgOdkgOVXbQSaR vr 17 99 238025 2 11 311116 0 126 0 200005 0 22 采用网状模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 敷设于池底 距池底 0 2 米 淹没深 4 米 计算温度 微孔曝气器的氧转换率C 30 10 A E 1 ab PP 555 1041 1 4108 910013 1 2 3 19 100 1 2179 1 21 A A t E E O 3 计算水温的氧饱和度 CC 30 20lmgCS 2 9 20 lmgCS 63 7 30 lmg OP CC tb S Sb 51 10 42 3 19 10066 2 1041 1 2 9 4210066 2 5 5 5 20 lmg OP CC tb S Sb 71 8 42 3 19 10066 2 1041 1 63 7 4210066 2 5 5 5 30 4 取曝气池出口处溶解氧浓度 C 2mg l 曝气池1 95 0 85 0 20 时脱氧清水的需氧量dkg CC RC R T TSb Sb O 27 3700 024 1 20 20 5 供气量 hm E R G A O S 33 5139100 103 0 18 154 100 3 0 3 四四 二沉池 竖流式 二沉池 竖流式 流动人口 10 万 d 3 20000mQ 1 设中心流速采用池数 10 个 每个最大设计流量smV 01 0 0 max q 则中心管面积sm Q q 023 0 10 23 0 10 3max max 2max 3 2 01 0 023 0 m V q f o 2 沉淀部分有效断面积 F 设表面积负荷 q hmm 23 16 2 则上升流速 smV 106 3600 16 2 4 2 4 max 33 38 106 023 0 m V q F 3 沉淀池直径m fF D19 7 14 3 3 233 38 4 4 4 沉淀池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 T 1 5 小时 2 h 则mVTh24 3 36005 11063600 4 2 5 校核池径水深比 符合要求322 2 24 3 19 7 2 h D 6 校核集水槽每米出水堰的过水负荷 符合要求9 202 1 1000 19 7 14 3 023 0 1000 max D q qo 7 污泥体积 V 设污泥清除间隔时间 2d 每人每日产生湿污泥量 W 0 5L g T N 100000 人 则 3 100 1000 21000005 0 1000 m WNT V g 8 每池污泥体积 3 1 10 10 100 m n V V 9 设圆锥底部直径 0 5 米 截锥高度 截锥侧壁 S h 55 则mtgtg dD h78 4 55 2 5 0 2 19 7 22 5 1047 69 2 5 0 2 19 7 2 5 0 2 19 7 3 78 4 14 3 3 22225 2 RrrR h V 10 中心管直径m f do71 1 14 3 3 244 11 中心管喇叭口下缘至反射板的垂直距离 设流过该缝隙的污水流速 3 h 喇叭口直径 1 vsm 10 2 mdd3 271 1 35 1 35 1 01 m q h32 0 3 201 0 max 3 12 设沉淀高度 H 池子保护高度 0 3 米 缓冲层高度 0 米 mhhhhhH64 8 78 4 032 0 24 3 3 0 54321 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A 污泥回流量 污泥回流比采用 50 最大污泥回流比 100 按最大回流比计算 污泥回流hmRQQr 33 833 24 200001 3 B 动力学设计 污泥龄取 lmgXkrdQ dC 5000 075 0 6 0 10 反应容积的计算 3 2160 10075 0 1 5000 30 5 187 6 01020000 1 m QkX SSrQQ V cd eocr 剩余污泥的计算 34 0 1075 0 1 6 0 1 0 ca s Qk r brdkgSSQbrX eos 1080 0 剩余 SS 的量 dkg f X 1440 75 0 1080 检验污泥负荷 KSSeoS kgNkgBODxSSQN 29 0 50002160 30 5 187 20000 5 通过反应器内的物料平衡计算回流比率 根据污泥负荷取 SVI 120 lmg SVI Xr 10000 102 1 6 rr QQQ 75 0 10 5000 4 5 0 Q Qr 五五 浓缩池计算浓缩池计算 初沉池污泥量 初沉池沉淀效率 污泥含水率 97 污泥密度 1000 50 3 mkg dm Qc V 7 66 1000 97100 10 20000 50200100 100 10 100 3 3 1 3 1 二沉池污泥量 dkg f X XT 36 剩余污泥体积dm P X V T 2 7 1000 5 991 36 1000 1 3 2 总污泥量dmVVV 9 732 7 7 66 3 21 设计重力浓缩池 1 混合污泥的含水率 2 97 100 9 73 5 992 7 97 7 66 1 P 浓缩后含水率要求 94 2 P 混合污泥固体浓度 333 11 2810 972 0 1 10 1 mkgPC 浓缩后污泥固体浓度 3 2 55mkgC 2 浓缩池面积 基于混合含水率和污泥量 查表污泥固体通量取 100 2 dmkg 按初沉池污泥参数设计 2 7 20 100 28 9 73 m m QC A 采用 1 个浓缩池 n 1 21 7 20 22 1 mm n A A取 浓缩池直径m A D2 5 14 3 2144 3 浓缩池高度取 T 18h 则m A TQ h7 2 7 2024 9 7318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