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穿刺成功》PPT课件.ppt_第1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PPT课件.ppt_第2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PPT课件.ppt_第3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PPT课件.ppt_第4页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技巧 静脉穿刺术是护士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护士的基本功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成人 有其特殊规律 小儿血管细 血管的深浅因人而异 加上患儿不合作 会给操作带来许多困难 因此熟练掌握静脉刺术是非常必要的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疾病治疗和抢救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在儿科抢救中静脉穿刺做到一针见血能保证静脉通路的顺利开通 为抢救和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避免了不必要的矛盾冲突 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阐述小儿静脉穿刺的技巧 一 影响穿刺成功的因素1 1患儿家属的因素家属对疾病缺乏正确的认识 对环境陌生 希望技术水平高的护士为患儿操作 对静脉穿刺缺乏认识 表现为在穿刺时不敢看或躲避行为 对护士的年龄 言语 着装等外在条件表现的不信任 对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不信任等原因 导致不配合护理人员操作 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 易造成穿刺失败 1 2患儿的机体条件与静脉条件患儿身体的胖瘦 皮肤的厚薄 皮肤的白黑 皮肤的紧松 病情的程度 高热 有无脱水等均可决定静脉条件 充分了解静脉条件 可增加穿刺成功的机会 1 3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对穿刺成功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操作时是否集中 能否正确对待患儿家属的过激言语 能否在患儿病痛哭泣时控制自己的内心感受等 以上因素处理不当 会导致护理人员情绪变化 因而导致穿刺失败 二 沟通与选择2 1首先加强与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针对上述患儿家属存在的心理问题 护士应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树立良好形象 接待病人态度要和蔼 言语要温柔 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 与家属谈话 讲清病情及治疗方法消除其心中疑虑 通过与家属沟通及高水平护理技术来赢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 2 2巧妙选择合适静脉因年龄 疾病 治疗目的不同 对穿刺部位的选择各有所偏重 一般性治疗 新生儿至2岁的小儿宜选头皮静脉 2 8岁的小儿宜选四肢静脉 慢性疾病患儿由远心端静脉开始 抢救时应选用肘静脉和大隐静脉 同时注意针对小儿的血管特点灵活掌握 2 3在进行静脉穿刺时 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的特点 加强与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护理人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断在工作中摸索 总结穿刺经验 练就全面过硬的本领 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信心穿刺的成功率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 具体的操作措施 一 操作前 3 1首先向患儿家长交代患儿静点的药 点几组 然后嘱家长把患儿放在床上 在你选择血管的时候 向家属交代您的宝宝血管不太好 即使好 也说不太好 这时家长在心里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好扎的概念 然后你再告诉她 不要紧张我会尽量一针扎上 这时候就是你扎不上 他也不会埋怨你 如果你一针扎上了 他就很佩服你 但是一定要告诉家长要配合护士 3 2做好家长 儿童的思想工作 对于学龄儿童 他们懂得了一定的道理且不一定有自制力 只要取得他们的信任 讲清道理 就能配合治疗 现在我们科护士在扎针前就夸他们你是小美女呀 帅哥 男子汉 你很勇敢等等 对于婴幼儿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 取得家长的合作与信任 请家长帮助固定患儿 不让他乱动 3 3选择好部位和血管避免慌乱或急于盲目试进针而造成患儿痛苦 增加自己心理压力 避免在骨隆突出 关节部位 静脉活瓣处静脉穿刺 新生儿至2岁的小儿宜选用头皮静脉穿刺 由于头皮静脉是网状分布 所以顺行和逆行进针均不影响静脉回流 忌从血管中间开始 以防穿刺失败造成淤血 以致整段血管模糊不清 无法再进行顺行和逆行穿刺 头皮静脉应首选用正中静脉 此静脉是头皮静脉中较大的一支 粗短而直 不易滑动 易固定 其次额浅 颞浅静脉 此静脉细长浅直 不滑动 暴露明显 耳后静脉 较难固定 且稍粗直或略带弯曲 但易破 等 3岁 12岁儿童宜选用四肢浅静脉 若患儿需要在关节 大隐静脉等处穿刺 则要另备固定的夹板 绷带等 常用静脉的选择 了解小儿头皮静脉的解剖特点 有利于穿刺时 掌握血管的深浅度和走行方向 临床穿刺常选静脉如下 颞浅静脉 位于两侧颞部 该静脉细长 浅直 清楚 血管虽细 但容易穿刺成功 液体不易外渗 前额静脉 位于前额正中 呈Y型 分岔于近发际 表面显露粗短 直深 且易固定 易于穿刺成功 但选用静脉时 如向前穿刺 虽针头固定在血管内 仍有60 以上的患儿局部可发生肿胀 此现象乃因该静脉直径较粗 但其延伸到眉间部 变成又细又多的小静脉围绕双眼向心流 从而使液体汇流速度减慢 逐渐瘀积并由血管壁渗出到组织内 故易形成水肿 如采取向后穿刺 液体则汇入颞浅静脉总支而不易发生水肿 耳后静脉 顶骨结节处颞静脉 这两条静脉的特点是显露虽较清楚 粗长 直线 但位于皮下 脂肪层上 皮下深度2mm左右 血管下有2 3mm的脂肪层及疏松结缔组织 不易掌握深浅度 易给进针造成一种错觉 故穿刺时一定要绷紧皮肤 使血管固定 并正确估计深浅度 方有可能成功 额静脉穿刺时进针角度为20 25 额上静脉 耳后静脉及发际内的颞浅静脉进针角度应为30 颞上静脉 正中静脉 3 4选择好针头大小 选择针头大小原则是根据静脉大小及深浅部位而定 一般常用头皮正中静脉 额 颞后静脉 手指浅静脉 指趾间静脉滴注均可用4 5号 5 5号针头 肘静脉 大隐静脉 推注或采血可用5 5号 7 5号针头 3 5选择好适宜的光线高度适宜的光线 静脉显得清晰 操作者眼睛不易疲劳 若强光直射穿刺部位 因光线的刺激反而无法看清血管 在阴雨天或夜间借助2台40W日光灯置于操作者左前上方 距离穿刺静脉100cm 120cm高度为佳 此时灯光对眼的刺激小 静脉暴露好 穿刺易成功 二 穿刺中3 6合理选择进针手法 根据进针时针头与皮肤所成角度不同 分为直刺法与斜刺法 直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上 针头与皮肤成10 15度角 针头斜面向上 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 适合小儿头皮静脉 手背及足背浅静脉 斜刺法是指在欲穿刺的静脉旁侧距静脉1cm 1 5cm处 针头与皮肤成20 30度角 将针头刺入皮下 然后在皮下潜行0 8 1cm后 在刺入静脉 适于肘静脉 大隐静脉及较大的静脉 根据血管壁弹性 估计血管的口径 当肉眼观察针头直径大于血管直径的情况下 只要方向对 深浅适宜 穿刺多能成功 3 7选择适当的持针手法对特定病情 如休克 发热 尤以高热 吐泻引起的脱水 气温低 发热寒战时末梢血管收缩 高热患儿使用解热药或穿刺时因恐惧而激烈反抗引起的大汗淋漓 都会使静脉血管因血容量减少而虚瘪等 情况应了然于胸 一般不采用右手拇指持针柄在上 针头斜面向上刺入皮肤后再换成食指在针柄前 拇指在后沿静脉走向平行刺入法 而采用直接用右手食指在下使血管充盈后 通过皮肤将针头直接刺入静脉 同时进针时宜轻 稳 慢 仔细观察回血情况和用心体会脱空感 穿刺过程中 操作者可有三种感觉 即穿皮感 破膜感 落空感 当针头进入皮肤时 由于通过真皮层 可有一种穿透皮肤的感觉 当针头穿透血管壁时 有一种似穿透窗纸的既破膜感觉 当针头进入血管腔内 行进时无阻力 有一种落空感 3 8适当的左手配合 穿刺者穿刺时用左手拇指 中指压在所选静脉穿刺部上下方 使所选静脉拉直 用左手小指及小鱼际部位配合向左侧绷紧皮肤 右手持针同时将输液管下端绕在左手小指上 这可防止穿刺成功后固定胶布时不小心刮掉针头 由于小儿进针一般较浅 哭闹挣扎及输液管自身重量下坠 都易使穿刺成功后而滑出 对虚瘪静脉左手拇指 食指固定要穿刺段血管 来回挤动 使局部短暂充盈后再行穿刺 3 9穿刺不见回血的情况下 不要急于拔出针头 一定要设法证实针头确实不在血管内才能重新进行穿刺 应边退边看有无回血 如仅退针不见回血 易穿透静脉形成血肿 可直接利用血管内外压差 把穿刺针头和输液管接头分开 也可轻捏输液管下段 观察针尖部是否随输液管的挤压有外渗现象 针梗处有无少许回气 3 10保持良好心态 在穿刺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 最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孩子的哭闹和血管的难寻 而是来自家长的过高要求和对护理工作的不理解 患儿哭闹 容易造成静脉暴露不清 血管不充分 家属过度保护 精神惊慌以及过激的言语 都会无形中增加护士的心理压力 平时对孩子的呵护和关爱来到医院就变成对医护人员医疗和操作技术的苛刻要求和百般挑剔 尤其是当一针未成功 面对家属的质疑 要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我表现 避免多余思维信息干扰 要在患儿家长叮咛 责怪甚至非难时 及在患儿哭闹声中练就气定神闲的工作本领 才能减少穿刺的失败率 三 穿刺后3 11固定 小儿静脉穿刺成功只是整个输液成功的一半 固定显得格外重要 针头固定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穿刺成功后手指固定针头应牢固 不能移动 二是胶布固定应牢固 不能让针头漂浮在皮肤上 特别是对不配合治疗的婴幼儿 穿刺完毕家长应协助用夹板和绷带固定穿刺部位 对于哭闹或者出汗多的患儿 头皮静脉穿刺可采用环绕头皮固定法 将头皮针管固定于外耳廓上 可起缓冲外力的作用 3 12看护 小儿剧烈哭闹易使已成功穿刺的输液外渗 故应指导家长有效看护 以防家长及患儿本人引起不必要的血管损伤和破坏 头皮静脉穿刺成功后嘱患儿家属 以 喂奶 姿势抱起患儿 将患儿一手夹在家属的腋窝下 平抱起患儿 输液部位朝外 家属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 3 13拔针 拔针后应用左手拇指沿血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