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农业和科学技术局 2016 年工作总结及2016 年工作重点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全局干部职工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会”提出的发展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办法措施。全县粮食及农业生产总体上保持了平衡较快增长态势。呈现出了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以水稻、玉米、旱稻为主的大宗农产品稳中有增,水产品产量平衡发展,经济作物稳步发展,各项科技措施加快推进,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得到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为全县“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好了头,起好了步。一、取得成效(一)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全县实现生产总值预计 51373 万元。预计农牧渔业生产总值 17884 万元。其中:农业产值 11053 万元,增%;牧业总产值 5730 万元,增%;渔业产值 366 万元,同比增 43%;农牧渔业服务产值735 万元。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 2471 元,增%。(二)粮食作物稳中有增。预计全年粮豆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万亩,增,平均单产公斤,预计产量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 5。其中:2 / 15完成夏季粮豆种植面积万亩,比去年同期增万亩,增%,实现产量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早稻种植面积万亩,比去年同期增万亩,增%,实现产量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秋收作物播种面积万亩,比去年同期增万亩,增%,预计实现产量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三)多措并举,各项科技增粮措施稳步推进。1. 以“两杂”为龙头,加大了良种推广力度。全县共完成“两杂”良种推广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完成“两杂”良种推广面积万亩,同比增万亩,增%,其中:杂交水稻推广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万亩,增%;杂交玉米推广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 %,播种面积万亩,同比增万亩,增%。2.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完成玉米高产示范样板 2 片,2 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万亩,千亩展示区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达 703 公斤,千亩展示区平均单产达公斤,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公斤。3. 实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完成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样板 2 片,2 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万亩,千亩3 / 15展示区万亩。核心区平均单产公斤,千亩展示区平均单产达公斤,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公斤。4.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县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 20 万亩,应用配方施肥 161 万公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培训 76 期,培训技术骨干 114 人次,农民 5100 人次,发放资料 5100 份。5.狠抓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防治。全县共发生病虫鼠害万亩次,防治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预计挽回粮食万公斤。6.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消费安全。一是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样品共 103 个,合格检验样本 102个,不合格检验样本 1 个,合格率%,完成年初下达检测样品 100 个的 103 %;二是完成“两杂”备案品种 44 个,备案数万公斤;送验样品 22 个,完成年初下达检测样品 50 个的 46%,合格样品 20 份,占 91,不合格样品 2 份,占9。对供检样品分别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其限期追回不合格种子,对不合格种子进行封存,禁止销售。7.完成了粮食作物间套种。核心示范样板 5 万亩,辐射带动 20 万亩,玉米平均单产达 公斤,亩增产 25公斤。8.实施粮食作物地膜覆盖栽培 4 万亩。一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万亩。其中:核心区万亩、辐射带动推广4 / 15面积万亩;二是蔬菜地膜覆盖栽培万亩。核心区万亩、辐射带动推广面积万亩。9.实施杂交稻旱育旱植栽培。示范样板万亩,辐射带动示范区 1 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达 378 公斤。10实施优质小杂粮高产创建。示范样板 1 片,面积 2 万亩,百亩核心区建设万亩,千亩展示区万亩。预计平均单产 58 公斤,同比亩增 6 公斤。(四)水产养殖平稳发展。全县完成水产养殖面积达 1324 亩,实现水产品产量 30 万公斤,同比增万公斤,增;完成鱼苗、鱼种投放 130 万尾,同比增 7 万尾,增%。(五)经济作物生产稳步发展。一是蔬菜面积万亩,产量 805 万公斤,产值 1610 万元。其中:大棚蔬菜面积万亩,产量 120 万公斤,产值 240 万元;二是橡胶累计面积万亩,开割面积万亩,产干胶 294 万公斤,实现产值 8910 万元;三是甘蔗累计面积万亩,平均单产万公斤,产量 4224 万公斤,实现农业产值万元。(六)农机工作平稳推进,农业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全县农机总动力达 4 万千瓦特,全县拥有拖拉机 1348台,实际在册数 1185 台。实施机耕机耙面积万亩,实现机收万亩。(七)狠抓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稳定农村经济5 / 15发展。一是抓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 监管、涉农价格监管。二是顺利完成了 60 个农产品及农用资料统计调查任务。三是土地流转面积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四是发展了专业合作组织 27 家,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民增收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八)做好外来入侵有害生物薇甘菊的防控。完善监测点 11 个,上报监测结果 5 次;建立警示牌 2 个;发放薇甘菊照片 150 张;出动野外调查人员 15 人次,开展化学防治 3 次,人工铲除 5 次,使薇甘菊繁殖得到控制,防止了蔓延。(九)农业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一是*县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 300 万元,现已完成投资 70 万元,完成 23%;二是完成了里拉村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 91 万元(整合里拉村中低产田地改造项目以工代赈资金 56 万元和 2016 年度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奖代补资金 35 万元) ,配套建设三面光沟渠 2 条 3 千米,农耕道路 2 条千米,建成中低产田地改造 857 亩,建成了提质增效示范样板,实现了当年完成改造,当年实现稳定高产典型模式;三是完成 2016年中课乡永不落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 总投资为 66 万元,建成基本口粮田地建设万亩,配套建设三面光沟渠 2 条长 2 千米。四是糖料基地建设项目已完成6 / 15甘蔗良种繁育基地 500 亩,完成率为 100%,田间排灌沟渠,完成 6200 米,完成率为 100%,田间道路完成 3200 米,完成率为 64%;甘蔗科技服务楼主体工程已完工。(十)扎实开展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一是县农业和科学技术局全体干部职工,在深入民情责任区,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建立领导干部和人民勤务员联系民情责任区农户制度,将农业局全体党员干部划分为 6 个责任片区,副科以上的实职领导 1 人联系 2 户,党员 1 人联系 1 户,其他职工 2 人联系 1 户,共联系农户 78 户,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农村认亲戚,找朋友,与自己的挂钩户共商发展,交流感情,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二是以科技增粮为抓手,在班母挂钩点推广种植杂交玉米 2150 亩,杂交稻920 亩,投入尿素万公斤、普钙万公斤、钙镁磷万公斤、杂交水稻种子 600 公斤、玉米种子 1000 公斤;在中课乡中课村细节村民小组,建设公里三面光水沟一条,新植茶叶 200余亩,种植核桃 1800 株,种植野生刺竹 400 余亩,发展庭院经济种植水果 275 株;围绕产业和大春生产开展技术培训 10 期,受训村民 567 人次,提高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三是在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县委副书记、县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的关心、帮助下,投资 40 万元,对班母村公所的旧房进行了翻新改造,改善了村公所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完善了班母村党建示范点相关配套设7 / 15施的建设。投资 4 万元,对班母村佤族寨 38 户农户的牛廐进行搬迁,彻底改变该组人畜共居的局面。二、采取的措施。(一)大力推广“十项”科技增粮措施。实施了以“两杂”为龙头和粮食作物高产创建技术、粮食作物间套种技术、玉米育苗移栽技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旱作节水农业杂交水稻旱育旱植的丰产栽培技术及农产品安全监管等十项科技增粮措施。(二)开展了“百日促春耕、促推广”行动。成立了粮食生产督导组,粮食生产技术指导组,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并抽调 32 名农业技术骨干,扎在项目点,扎在点田间地角,抓最佳播种节令,从备耕、播种、田间管理长时间扎在生产第一线,挨家挨户、手把手传授指导技术服务工作,做到项目不完成,人员不撤离。(三)加大了设施农业投入。一是实施了勐梭镇勐梭村里坎组设施农业单体温室大棚 13 亩,项目县总投资 48 万元。二是正在勐梭镇勐梭村、勐卡镇*村实施的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蔬菜产业建设项目(整合中低产田地改造以奖代补项目) ,项目总投资 390 万元,其中:蔬菜产业建设项目投资 300 万元、以奖代补项目投资 90 万元。8 / 15通过项目实可施缓解新、老县城居民吃菜难,吃菜贵的压力,为今后发展蔬菜生产创造了条件。(四)加大了农业科技培训宣传力度。举办了各类技术培训 1003 期,培训农民 51670 人次。一是召开现场会、开展田间技术操作培训 948 期,培训基层科技人员150 人次,农民 46870 人次;二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 33期 3500 人次,完成计划数的 100%;三是阳光工程培训 12期,800 人次,完成计划数的 100%;四是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10 期 500 人次,完成计划数的 100%。五是悬挂科普挂图 50 余幅,发放科普宣传资料和农业生产宣传资料万余份。(五)狠抓农业行政执法,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汇同物价、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本着“管好市场、为农服务”的宗旨,进一步规范了农资市场。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保春耕行动。依法获得种子经营备案书的有15 户,实际开展“两杂”种子经营的有 14 户,比 2016 年增 2 户。依法查处种子案件 6 起,警告、责令限期整改 6起,没收种子 1 起,没收违法种子 20;农药标签抽查 45个,合格 40 个,合格率 89%,查获丁草胺、功夫等过期农药公斤,货值 3510 元,查处无证经营农药案件 1 起,有效的促进了我县农药市场的规范经营;二是加强渔政执法管理。严厉打击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查处电捕鱼违法渔业案件9 / 154 起,没收捕鱼器具 5 台套,并全部予以当场销毁;三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参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免费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 6500 份,开展现场咨询 10 场次,咨询人数达 2600 余人次;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 云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等法律法规培训 1 期 24 人次;四是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正确处理群众举报案件,年内与国土局和乡镇协调配合,顺利调处了勐梭土地纠纷2 起,挽回经济损失万元。三、取得经验(一)领导重视,部门助农形成合力。一是领导重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工作,年初组织召开了全县农业工作会,年中召开了全县农业生产推进会,营造了浓厚的助农扶农氛围。二是部门助农形成合力。农资部门着力抓好了物质备耕,备耕物质贮备充足。物价部门加强了农资价格调控。县财政局加强政策备耕,多层次宣传中央关于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支农惠农政策,及时发放农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各部门及时有效的开展工作,为全面完成全年农业生产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政策落实到位,群众种粮积极性高。今年国家继续加大了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一是全县发放农资综合补贴 827 万元,补贴农户 19994 户,补贴面积万亩;其中:第一批发放农资综合补贴 720 万元;第二批发放农10 / 15资综合补贴资金 107 万元;二是发放良种补贴万元。其中:早稻补助万元、中晚稻补助万元、玉米补助万元、小麦补助万元。三是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万元,补贴农户 359户,补贴农机具 365 台(套) 。确保减轻农民负担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农民从减负中实现增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三)初步探索了建整乡、整村推进模式。以集中项目、集中资金、集中人力、集成科技、连片开发的力所乡力所村、南亢村水稻、玉米高产创建整乡、整村推进模式。一是连片实施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万亩,千亩展示区万亩,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 703 千克,展示区平均单产千克,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公斤,预计较上年亩增产公斤,项目区增产玉米 67 万公斤;二是连片实施水稻百亩核心区万亩,千亩展示区 2000 亩,核心区平均单产公斤,千亩展示区平均单产公斤,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公斤,预计较上年亩增产公斤,总增加稻谷产量 165 万公斤。通过整乡、整村推进模式,项目区群众即得到实惠又充分发挥了科技样板的示范作用。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基础设施薄弱。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未能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11 / 15(二)农资价格上涨,农业成本增大。由于农业投入品成本产增大,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尿素 2650 元/吨,同比增 650 元/吨,增%;磷肥 880 元/吨,同比增长240 元/吨,增%,普钙 800 元/吨,同比增 175 元/吨,增28%,复合肥 1750 元/吨,同比增 250 元/吨,增%,农膜综合价格 2 万元/吨,同增 2000 元/吨,增%,杂交水稻 40000元/吨,增%,杂交玉米 25000 元/吨,增%,柴油 8670 元/吨,同比增 741 元/吨,增%,据初步预测,今年由于农资价格上涨,粮食作物亩均增加生产成本 50 元以上,蔬菜等经济作物亩均增加生产成本 150 元以上,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三)雨季集中,高温高湿突出。今年雨水来得早,分布均匀,但高温高湿天气比较突出,六月下旬直七月、八月由于连续降雨,日均气温高达 25 度以上,最高日气温达 30 度以上,高温高湿天气,对诱发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水稻、玉米、陆稻都不同程度发生了病害、虫害,不同程度地影响农作物生长,对粮食生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四)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业龙头企业总体数量少,尤其缺少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带动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还不够紧密,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标准化基地建设12 / 15滞后,品牌、优质、无公害、环保意识不强。五、2016 年工作重点(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以粮食安全生产与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实施好农田地建设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扩大实用增产技术措施的覆盖率和到位率,促进粮食安全生产;优化布局,合理调整作物结构,培植壮大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为建设“绿色*、生态家园、活力佤山、和谐边陲”而努力。(二)目标、任务粮豆作物播种面积 22 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总产量 3600 万公斤,与上年持平;推广杂交稻良种 6 万公斤,种植 3 万亩;推广杂交玉米良种 11 万公斤,种植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 12以上;中低产田地改造万亩;*米荞种植面积 3 万亩;蔬菜产量万公斤,增 5;渔业产量万公斤,增 4;(三)工作重点13 / 15抓好以中低产田地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条件。一是要继续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力度,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二是在继续开展土地复垦开发的同时,引导农民广施农家肥,改良土壤肥力;三是继续应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确保粮食生产吃上“营养餐” ;四是要加大五小水利建设进度,着力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大力发展集约农业和高效农业。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粮豆生产面积稳定在 22 万亩,总产 3600 万公斤,其中:稻谷播种面积 9 万亩,玉米 8 万亩,米荞 3 万亩,其它 2 万亩;二是以“良种”为龙头,年计划在全县推广种植“两杂”面积万亩,其中杂交稻推广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BLX-3887-生命科学试剂-MCE
-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学导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沧州师范学院《综艺节目编导》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内蒙古师范大第二附中2024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武昌首义学院《中外经典戏剧作品选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共享出行信用保险与信用体系构建研究报告
- 2025全球劳动力趋势报告第1期
- 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广雅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遵义医科大学《透过影像看健康》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HT 3081-2019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 HJ 1051-2019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正式版)
- 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研究:国内外大单元教学发展与演进综述
- 安全生产的责任书
- (正式版)HGT 4339-2024 机械设备用涂料
- 电网建设项目施工项目部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分册)
- JJG 105-2000转速表行业标准
- 《家政学概论》课件-第一章-现代家政概述
- GB/T 144-2024原木检验
- 文学作品评分表
- 调解方法与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