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控制方式 分类 性能要求 6 1 结构框图 UgU Ud n Uc U Ur 给定输入量 给定值 Ug 被控制量 加热炉的温度 扰动量 加热炉内部温度不均匀或坏境温度不稳定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 加热器 控制器 放大器 发动机和减速器组成的整体 2 工作原理 给定值输入量 Ug 和反馈量 Ur 通过比较器输出 U 经放大器控制发 动 机的转速 n 再通过减速器与调压器调节加热器的电压 U 来控制炉温 T Ur U Ud n Uc U T 7 1 结构框图 略 给定输入量 输入轴 r 被控制量 输出轴 c 扰动量 齿轮间配合 负载大小等外部因素 被控制对象 齿轮机构 控制器 液压马达 2 工作原理 c Ue Ug i m c 比较器放大器减速器 调压器电动机加热器 热电偶 干扰量 实际温度 第二章 掌握系统微分方程 传递函数 定义 常用拉氏变换 系统框图 化简 1 a dt du Ci R u ii uiRu t c t c ttr 0 2 0 01 2 1 将 2 式带入 1 式得 0 1 0 2 1 0tr t tt u dt du CRu R R u 拉氏变换可得 01 0 2 21 srss UCsURu R RR 整理得 2121 2 0 RRCsRR R U U G Sr S s 1 b dt di Lu R u ii uiRu L to t L ttr 2 0 01 2 1 将 2 式代入 1 式得 0 2 21 0 1 trtt uu R RR dtu L R 拉氏变换得 0 2 21 0 1 srss UU R RR U Ls R 整理得 LsRRRR LsR U U G sr s s 2121 2 0 2 1 微分方程求解法 3 12 2 4 20 3 2 2 1 2 11 1 1 1 R u dt du c R uu R u R u R u dt du c R uu ccc cc cccr 中间变量为 及其一阶导数 直接化简比较复杂 可对各微分方程先做拉氏变换 1c u 2c u 3 1 22 4 20 3 2 2 1 2 1 11 1 1 R U Usc R UU R U R U R U Usc R UU c c c cc c c cr 移项得 2 43 2 4 0 3 2 2 1 1 2 1 1 11 1 11 c c c c r U RR sc R U R R U U U RR sc R U 可得 11121 43243 21 43 2 1 43 2 0 1 11 11 RRscRR RRscRR RR RR RR sc RR sc Ur U 2 复阻抗法 2 2 1 1 2 3 2 2 0 2 3 2 3 42 1 2 1 2 11 1 1 1 1 1 1 sc R sc z U sc R sc z U sc R sc R Rz sc R sc R Rz r 解得 11121 43243 0 RRscRR RRscRR Ur U 3 分别以 m2 m1为研究对象 不考虑重力作用 1 12 1 2 1 2 1 12 1 2 2 2 2 2 2 ky dt yyd c dt yd m dt yyd c dt dy ctf dt yd m 中间变量含一阶 二阶导数很难直接化简 故分别做拉氏变换 11211 2 1 121222 2 2 kYYYscYsm YYscsYcsFYsm 消除 Y1 中间变量 2 1 2 1 12 2 2 1 Y kscsm sc scscsmsF s 10 系统框图化简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H1 s H3 s H2 s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H1 s H3 s H2 s G1 s G3 s G1 s 1 G1 s H1 s G2 s G3 s 1 G3 s H3 s Xi s Xo s H2 s G1 s G3 s G1 s G2 s G3 s 1 G1 s H1 s 1 G3 s H3 s Xi s Xo s H2 s G1 s G3 s 1 1 综综合合点点前前移移 分分支支点点后后移移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H1 s H3 s H2 s G1 s G3 s 2 2 交交换换综综合合点点 交交换换分分支支点点 3 3 化化简简 123 113322 123 1133221133 1 1 1 o i XsG s G s G s X sG s H sG s HsG s Hs G s G s G s G s H sG s HsG s HsG s H s G s Hs 11 系统框图化简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H1 s 1 1 综综合合点点前前移移 分分支支点点后后移移 2 2 交交换换综综合合点点 合合并并并并联联结结构构 H4 s G4 s H2 s H3 s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H1 s G1 s G4 s H4 s G1 s G2 s G4 s H2 s G4 s H3 s G1 s G2 s G3 s Xi s Xo s G4 s H2 s G4 s H3 s H1 s G1 s G4 s H4 s G1 s G2 s 3 3 化化简简 G1 s G2 s G3 s G4 s Xi s Xo s H2 s G4 s H3 s H1 s G1 s G4 s H4 s G1 s G2 s 1234 1234243114412 123 123212343231344 1 1 o i XsG s G s G s G s X sG s G s G s G s HsG sHsH sG s G sHs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G s HsG s G s G s G s HsG s G s H sG s G s H s 第三章 掌握时域性能指标 劳斯判据 掌握常用拉氏变换 反变换求解 时域响应 误差等 2 1 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 1 2 TsY s Y s KX s X s 1 Y s 1 20e t t T T y ty tKx t K Ts k w te T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脉冲信号时 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 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 2 2 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和单位斜坡响应 2 2 TsY s Y s KX s X s 5 Y s 111 1 110 10 10e 1 X s Y s t T y ty tKx t KTK TsTsTs s K sss y t s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 对微分方程进行零初始条件的拉氏变换得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 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 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 当输入信号为单位阶跃信号时 所以系统输出的拉式变换为 2 222 2 110550 111 5 10t 5e t KKKTT K TssssTsssTs y t 进行拉式反变换得到系统的时域相应 9 解 由图可知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 2 22 2 b k G s sksk 又因为 2 1 2 2 0 2 0 5 1 222 2 r n n n e t k k 联立 1 2 3 4 得0 456 4 593 10 549 0 104 n K 所以 0 769 3 1 432 p d s n ts ts 10 解 由题可知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2 10 1010 b k G s ssk 2 210 10 n n k 当 k 10 时 10rad s 0 5 n 所以有 2 1 2 16 3 0 36 1 3 0 6 p n s n e ts ts 当 k 20 时 14 14rad s 0 35 n 所以有 2 1 2 30 9 0 24 1 3 0 6 p n s n e ts ts 当 0 k2 5 时 系统为欠阻尼 超调量 随着 K 增大而增大 和峰值时间 随着 K 增大而减小 其中调整时间 不随 k 值增大而变化 p t s t 14 1 解 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 2 560 14 0 32 5600 0 0560 140 14k 0 0 1440 k b k k k s s s ks k G s sssk 劳斯表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14 2 解 由题可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3 2 0 60 8 8 0 32 4 3 0 60 80 0 1 0 20 8 0 21 0 8k 0 0 1 1 k b k k k k ks s s ks k s G s ssksk 劳斯表 系统稳定的充要条件为 20 解 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2 3 1 k k s G s s ss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时 系统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00 0 1 1 11 1 limlim lim 0 k ss k ssss ss k s ss Gs E G s s sE G s e 又根据终值定理 e 又因为 25 解 由题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2 12 1 1 k k k G s TsT s 当输入为给定单位阶跃信号时 系统在给定信号下误差的拉 1 i X s s 氏变换为 1 1 00 12 0 1 12 1 1 11 1 limlim lim 1 1 k ss k ssss ss k s ss G s E G s s sE G sk k 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 e 又因为 当输入为扰动信号时 系统扰动信号下误差的拉氏变换为 1 N s s 2 2 1 2 1 00 12 0 2 2 12 2 12 12 1 1 1 1 limlim lim 1 1 1 k ss k ssss ss k s ss ssssss k G s k T s E G s s sE G sk k k e k k k eee k k 又根据终值定理 e 又因为 第四章第四章 根轨迹法根轨迹法 掌握轨迹的概念 绘制方法 以及分析控制系统 4 2 2 G s 15 0 12 0 sss K 解 分析题意知 由 s 0 2s 1 0 5s 1 0 得开环极点 s1 0 s2 2 s3 5 1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3 2 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 0 j0 2 j0 5 j0 终止点都是 无穷远处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 2 0 段和 5 段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 n 3 m 0 3 12 mn l 0 l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3 7 01 mn zp n i m l li 5 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 A s s 0 2s 1 0 5s 1 B s 1 由 解得 s1 s2 舍去 0 sBsAsBsA 3 197 3 197 根轨迹如图所示 jw 3 G s 3 2 2 sss sk 解 分析题意知 由 s s 2 s 3 0 得开环极点 s1 0 s2 2 s3 3 由 k s 2 0 得开环零点为 s 2 1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3 2 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 0 j0 2 j0 5 j0 终止是 2 j0 和无穷远处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 3 0 段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 n 3 m 1 2 12 mn l 0 l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2 3 01 mn zp n i m l li 5 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 A s s s 2 s 3 B s k s 2 由 解得 s1 s2 2 舍去 s3 0 sBsAsBsA 2 3 其中 s1 s2 2s 是因为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恒有一根 s 2 分离点取 s 根轨迹如图所示 2 3 jw 4 3 G s H s 5 2 2 sss K 解 分析题意知 由 s2 s 2 s 5 0 得开环极点 s1 s2 0 s3 2 s4 5 1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4 2 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 0 j0 2 j0 5 j0 终止点都是 无穷远处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 5 2 段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 n 4 m 0 4 12 1 mn l 0 l 4 3 12 2 mn l 1 l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4 7 01 mn zp n i m l li 5 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 A s s2 s 2 s 5 B s 1 由 解得 s1 s2 4 s3 舍去 0 sBsAsBsA 0 4 5 根轨迹如图所示 jw 4 4 2 G s 1 11 0 sss K 解 分析题意知 由 s 0 1s 1 s 1 0 得开环极点 s1 0 s2 1 s3 10 1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3 2 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 0 j0 1 j0 10 j0 终止点都是 无穷远处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 1 0 段和 10 段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 n 3 m 0 3 12 mn l 0 l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3 11 01 mn zp n i m l li 5 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 A s s 0 1s 1 s 1 B s 1 由 解得 s1 0 49 s2 舍去 0 sBsAsBsA 根轨迹如图所示 jw 闭环特征方程 s 0 1s 1 s 1 K 0 将 s jw 代入得 10w w3 0 1 11w2 10K 0 2 解得 K 11 K 11 时系统不稳定 4 6 G s 7 3 sss k 解 分析题意知 由 s s 3 s 7 0 得开环极点 s1 0 s2 3 s3 7 1 根轨迹的分支数等于 3 2 三条根轨迹的起点分别是实轴上的 0 j0 3 j0 7 j0 终止点都是 无穷远处 3 根轨迹在实轴上的轨迹段 3 0 段和 7 段 4 根轨迹的渐近线 由 n 3 m 0 3 12 mn l 0 l 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 3 10 01 mn zp n i m l li 5 根轨迹与实轴的分离点 A s s s 3 s 7 B s 1 由 解得 s1 1 3 s2 5 4 舍去 0 sBsAsBsA 根轨迹如图所示 jw 闭环特征方程 s s 3 s 7 k 0 将 s jw 代入得 21w w3 0 1 k 10w2 2 得 k 210 k210 系统稳定 再将 s 1 3 代入闭环特征方程得 k 12 6 12 6 k210 时系统具有欠阻尼阶跃响应 第五章第五章 频率特性法频率特性法 掌握频域特性的概念 奈奎斯特图和对数幅频特性特图 伯德 图 掌握最小相位系统求传递函数 频域实验法确定传递函数 掌握奈奎斯特判据 相角裕量 幅值裕量 频域特性与系统性 能关系 及频域性能指标等 5 2 1 G s 11 0 1 ss 解 分析题意知 G jw 11 0 1 jwjw A w 也对 但乘进去化简的过程容 24 10 10 ww w w 10 arctan 易出错 2 1 0arctan ww 建议采用复数乘法运算的原则 幅值相乘 相角相加 w 0 时 A w 2 w w 时 A w 0 w 开环幅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Re Im 注意要标出 w 从 0 到无穷变化的方向 5 3 G s 11 0 1 ss 解 分析题意知 G jw G1 jw G2 jw 其中 G1 jw jw 1 G2 jw 转折频率为 wt2 11 0 1 jw 10 1 0 1 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w L w dB 20dB dec 10 900 1800 w 5 4 5 2 3arctan 2 arctanarctan90 0 Aw w ww 解 分析题意知 13 1 15 0 wjjw wjKjw jwG 由此求得幅频特性为 将 A 2 5 代入 A w 得 K 24 1 3 1 1 5 0 22 2 ww wKw wA 13 1 15 0 24 ss ss sG 5 5 a 解 分析题意知 11 0 15 0 100 ss sG 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w 1800 b 解 分析题意知 101 0 110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注射用异环磷酰胺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 2025贵州金沙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5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江苏苏州市相城招商(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安徽国控资本有限公司所属子企业财务部负责人猎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承德平泉市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97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年开封求实学校招聘教师若干名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山东聊城市“水城优才·事编企用”储备产业人才引进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丽水市人民医院招聘劳务派遣岗位10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涡阳分公司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书记在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
- GB/T 17219-2025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防护材料及水处理材料卫生安全评价
- 出差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少先队大队委笔试试卷及答案
- 证券业反洗钱培训课件
- GJB3165A-2020航空承力件用高温合金热轧和锻制棒材规范
- 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题库大全-附答案
- 退换货方案及措施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密室逃脱消防应急预案
- 2025年协作机器人产业发展蓝皮书-高工咨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