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ppt_第1页
第课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ppt_第2页
第课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ppt_第3页
第课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ppt_第4页
第课维新运动的兴起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 简述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 了解公车上书和组织强学会等维新派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感受维新派救亡图存的爱国情操 说明 教学时可联系必修 专题二 必修 专题三中的有关内容 早期改良思潮 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复习巩固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必修三专题三P47 三个阶段 循序渐进 不断深化 主题 中国向何处去 方向 向西方学习 向近代化过渡 学器物 睁眼看世界 洋务运动 学制度 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 学思想文化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理论指南 一 早期改良思潮 课外阅读 2 代表人物 作用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为康 梁的维新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但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并且没有付诸于实践 王韬 郑观应 薛福成 3 主要思想 1 出现时间 19世纪70年代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经济上 振兴工商业 发展资本主义 通过 商战 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 政治上 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 实行君主立宪 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 主张维新变法 实行君主立宪制 提出人类社会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 据乱世 升平世 太平世 1 思想主张 2 代表作 3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托古改制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 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 导P77 材料二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材料一 康有为的变法理论 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 而是借发挥孔子的政治思想 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 其原因何在 有何利弊 原因 儒学传统思想对中国影响深刻 想利用孔子的权威减少变法的阻力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并具有软弱性 保守性 根本原因 与康有为的个人经历 学问素养也有一定的关系 利 减少阻力 有利于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 弊 反映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 这使他们不可能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 孔子是旧中国的思想中心 抓住了孔子 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皇帝是旧中国的政治中心 所以康有为的实际政治工作是抓住皇帝下手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导与练P77 老一辈革命家吴玉章回忆说 当我读到康 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 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 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 对于习八股 考功名 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想一想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 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 思想界之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的冲击的同时 1895年之事 给全国人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三 爱国救亡的维新运动兴起 公车上书 背景 经过 意义 1 开始标志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三 爱国救亡的维新运动兴起 公车上书 背景 经过 意义 使维新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中外纪闻 时务报 上海 国闻报 天津万木草堂时务学堂 推动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康有为在北京 上海成立强学会 维新运动迅速展开 1 开始标志 2 创办报刊 学堂宣传变法 3 成立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阅读课文 完成表格填写 天津 天演论 国闻报 导与练P76 提出 冲决君主之网罗 借用进化论 阐述维新变法主张 变法通议 仁学 广州北京上海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 中外纪闻 上海 时务报 湖南 共同点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变法图强 实行君主立宪 发展资本主义 提倡新学 探究 为什么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主要集中在京津沪穗等沿海城市 提示 开放早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 必修链接 维新变法运动中大众报业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 探究 结合甲午战争后 康 梁等维新人士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归纳他们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方式 这些活动有何影响 主要方式 创办报刊 传播维新 中外纪闻 时务报 国闻报 成立团体 组织力量 强学会 保国会 著书立说 力倡维新 变法通议 仁学 天演论 创办学堂 聚徒讲学 时务学堂 上书皇帝 恳请变法 公车上书 第五书 第六书 影响 1 起到了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作用 启发民智 为维新运动奠定一定社会基础 组织力量 为维新运动奠定领导基础 制造舆论 为维新运动作了舆论准备 减少改革阻力 2 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探究 结合甲午战争后 康 梁等维新人士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归纳他们宣传维新变法的主要方式 这些活动有何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摘自 海国图志 材料2 师夷智以造炮制船 摘自 曾文正公全集 材料3 欲制西人以自强 莫如振兴商务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 继则与外人商战 君主者权偏于上 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者劝得其平 欲行公均 莫要于张国是 欲张国是 莫要于得民心 欲得民心 莫要于通下情 欲通下情 莫要于设议院 摘自郑观应语 材料4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求大成 在变官制 摘自 变法通议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哪些政治派别的观点 概述其基本思想 地主阶级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维持清统治 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