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基于互联网搜索的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数数 一一 数数 教教 学学 设设 计计 教学设计背景教学设计背景 这节课是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 在这节课里要体现以下几点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数学的目的 通过看图 数数 游戏 动手摆实物 来激发学习兴趣 2 在这节课的开头设计了分清方位的练习 目的是让学生会使用上 下 左 右 前 后等词语 逐步分清方位 3 在练习数数上 除了数课本上的图片还设计了数周围的实物 目的是不 仅了解学生是否能抽象的数数 还要了解每个学生能否正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 4 在学习分类这个环节 不但要求学生能把同类的圈起来 而且还要求说 出为什么这样圈 从而体现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 27 名 15 男 12 女 平均年龄不到 6 5 岁 22 名来自本校 学前班 3 名来自校外学前班 降级 2 名 通过学前班的学习 具有一定的数 数识数能力 本节课主要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构建分类的意义和 方法 同时通过网络 激发学习兴趣 拓宽学生视野 我相信 只要教师引导 得当 达成本内容的教学目标会顺利的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一 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和认数情况 二 使学生初步了解分类的含义 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 对学生进行爱学习 爱学校的教育 四 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 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让学生感知网络的便捷和奇妙 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难点 学会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观察比较 讲授法 2 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一 教具 三幅教学图及 1 10 数字卡片 二 学具 10 根小棒 三 相关网址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教师谈话 同学们 我们今天开始上数学课 我们在数学课上会学到 好多好多知识 比如 认识数字 认识图形 会计算等等 现在请同学们看一 段视频 二 学习新课 1 初步建立方位概念 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上都有什么 C8 CB BD CC B0 E6 D2 BB C4 EA BC B6 CA FD D1 A7 C9 CF B2 E1 CA FD D2 BB CA FD B2 E5 CD BC in 11038 cl 2 lm 1 pn 17 rn 1 di 130906675140 ln 1280 fr fm fmq 1323868839406 R ic 0 s 0 se 1 sme 0 tab width height face 0 is istype 2 pn17 1 di130906675140 objURLhttp 3A 2F 2Fvipftp eku cc 2Fvrw 2Fsc 2Fsctx 2 F790178166099 jpg fromURLhttp 3A 2F 2Fwww eku cc 2Fxzy 2Fsctx 2F92858 h tm W675 H480 图的上面是什么 下面是什么 左边是什么 右边是什么 中间是什么 数一数 图的上面有几架飞机 下面有几辆汽车 图的左边有几个萝卜 右边有几棵白菜 中间有几只灯笼 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 不但能认真看图 还能分清上 下 左 右 今后我们看图 看书 做事都用得上这些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做 认识新朋友 的游戏 说一说 你座位四周的同学都是 谁 要说清 前面 后面 左面 右面 是谁 2 学习数数 板书课题 数一数数一数 出示 学校新学年开学 图 3 C8 CB BD CC B0 E6 D2 BB C4 EA BC B6 CA FD D1 A7 C9 CF B2 E1 CA FD D2 BB CA FD B2 E5 CD BC in 11038 cl 2 lm 1 pn 17 rn 1 di 130906675140 ln 1280 fr fm fmq 1323868839406 R ic 0 s 0 se 1 sme 0 tab width height face 0 is istype 2 pn17 1 di130906675140 objURLhttp 3A 2F 2Fvipftp eku cc 2Fvrw 2Fsc 2Fsctx 2 F790178166099 jpg fromURLhttp 3A 2F 2Fwww eku cc 2Fxzy 2Fsctx 2F92858 h tm W675 H480 师说 这幅图画的是开学了 同学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 开始新的学习 生活 大家仔细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1 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数数 图上有几位老师 几个同学 一组一组地数 一共有几个人 图上面有几朵向日葵 几棵树 几只小鸟 从左往右数 2 数周围的实物 数一数你们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数一数教室里有几盏灯 几扇门 几扇窗户 数一数自己的铅笔盒里有几支铅笔 衣服上有几个扣子 课间活动 师生一起做 伸伸手 弯弯腰 踢踢腿 跳一跳伸伸手 弯弯腰 踢踢腿 跳一跳 3 学习分类 1 看书上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铅笔和球 为什么大球小球圈在一起 大球小球都是球 师说 大球小球都是球 是同类物品 所以圈在一起 铅笔是写字用的 和球不是同类物品 所以不和球圈在一起 2 出示图片 请你们分一分 哪些是同类物品 学生回答后 教师圈上圈 3 学生看书上图 师问 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书包 小鸡 母鸡 公鸡和气球 可以把哪些东西圈在一起 可以把小鸡 母鸡 公鸡圈在一起 为什么 4 师说 你们说得对 小鸡 母鸡 公鸡都是鸡 所以把它们圈在一起 请 同学们自己动手圈一圈 4 了解学生认数的情况 1 看图回答问题 师问 每个圈里画的是什么 有多少 它旁边的数是几 2 指名几名学生分别数出 1 10 实物的个数 3 教师带领学生打乱 1 10 各数的顺序数数 三 巩固反馈 1 看数摆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 学生摆出 5 根小棒 教师出示卡片 学生摆出 7 根小棒 2 做拍手游戏 教师出示卡片 同学们拍手表示 3 做练习一第 1 题 把同类的圈起来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 10 以内的数 学会了把物品进行分类 这 是为我们以后学习数学的一节准备课 另外 今天我们还在网络上看到了这么 多漂亮的图片 其实啊 网络上的好东西多得很 不管你想知道什么 只要在 百度搜索百度搜索 搜一搜就有了 聪明的孩子要多多利用网络帮助我们学习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 结合这一特点 我用 校园图 网络课件 导入 图中有教师 学生 鲜花 树木 楼房 人和物的数目注 意用到 10 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不仅将数扩展到 20 而且画 面中 每个数量如果从多种角度数的话 还会数出很多 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 充分观察 探究的空间 教学中 要让学生特别是中差生会说 则培养学生良 好的听的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我教学的实际情况做如下反思 一 让学生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小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取决于 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 教学中要让他们听清听懂老师的要求 就要善 于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素材 教学 数一数 时 我引导学生观察书上 的主题图 有利用网络授播校园视频 欢快 温馨 富有童趣的画面带给学生 5 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 更是对多彩的小学生活的热切向往 此时此刻 此材 此图 学生对于老师的要求 观察图上是什么地方 有些什么 数出图中人或 各类物体的数量 听得既清楚又明了 于是他们就兴趣盎然地说开了 这是新 校园 有 1 根旗杆 2 副单杠 3 棵大树 4 个小朋友走进大门 充分利用学 生身边的数学素材 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利于学生听清老师的要求 二 让学生专注倾听其他人的讲话 失败是成功之母 这是千年古训 可是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这个角度来 说 或许 成功 更是成功之母 一次刻骨铭心的失败 往往会摧毁一个人的 自信 甚至因此抑止了学习的欲望 而一次小小的成功却能激活一个人潜在的 巨大自信 使他上课时更能专注倾听他人的讲话 走向新的成功彼岸 例如 在教学数 10 以内的数时 我让学生各自数一数 桌上一共有几根小棒 当学生 不约而同报出 10 根后 我又说你是怎样数的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被我请到的第 一位学生站起来一根一根地数到了 10 根 我又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