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信息检索概论 第一节课程介绍 一 课程开设的背景 1 信息社会下终身学习能力的需要 WAV 文献数量迅猛增加 每年全世界发表科技论文300 400万篇 出版图书50万种以上 期刊10万种以上 专利约50万件 标准75万件 例子 美国 化学文摘 报道文献量的变化情况 文献有效期缩短 新陈代谢加快 文献半衰期 基础学科8 10年 化学8 1年 化工4 8年 例子 各类文献的平均寿命半衰期人类知识的总和在1750 1900年间翻了一番 1900 1950年间则在此基础上又翻了一番 之后的翻番发生于1960 1965年间 自此以后的估计是人类知识至少每5年翻一番 到2020年 人类知识将每73天翻一番 奈斯比特 我们被信息淹没 但却渴求着知识 一 课程开设的背景 2 开展科学研究 创新的需要 表1 一个科研人员的业务时间分配信息检索与文献阅读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入口 现代科学家的痛苦是信息太多而不是没有信息 科学研究是 站在前人肩膀上 的事业 而创新又是科学研究的灵魂 即要求 前无古人 一 课程开设的背景 3 国家教育部门文件要求1984年 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 1985年 关于改进和发展文献课教学的几点意见 1992年 文献检索01文检课开课国家文件课基本要求 二 名称沿革 课程性质 信息检索与利用 课程是根据教育部文件的精神开设的一门信息教育基础课程 是以图书馆学 情报学为理论基础 以计算机 网络为手段的一门科学方法课 旨在通过讲课和上机实习 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检索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培养大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类型 考查课 公共必选课 教学对象 4年制本科生 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工具和正确的方法查找正确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 1 端正对课程的认识大学生对上网非常熟悉 有些学生习惯用百度 Google 搜索信息 误认为搜索引擎可以胜任一切检索任务 通过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认识到检索手段和技能的多样性 对于不同的信息需求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源以及采用对应的检索途径 三 教学目标 2 明确知识更新的方向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主要来自学校的教学安排 学习的对象是教科书 书中成熟的知识一般是 过去时 的知识 处于毕业前的大学生非常需要补充 现在时 和 将来时 的知识 而这些知识在书本上往往是得不到的 必须通过其他文献形式进行补充 如 期刊 政府出版物 学科门户 重要网站等 三 教学目标 3 掌握数据库的检索过程大学生很少主动进入图书馆的数据库检索和浏览文献 课程通过对数据库的讲解并安排检索练习 使学生熟悉常用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基本功能和一般检索途径 知道获取文献主要通过数据库 而不是利用搜索引擎漫无边际的搜寻 三 教学目标 4 熟悉多种软件操作技能检索和利用文献的过程可能涉及到多种应用软件的使用 实习作业中安排下载 安装和使用多种浏览器 解压软件 翻译软件 甚至申请邮箱 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检索和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 知网格式 PDF格式 超星格式 DJVU格式 压缩文件 三 教学目标 5 增强信息意识强化信息意识是该课程的重要教学目的之一 网上有众多的信息资源 首先要有强烈的获取意识 才能采取下一步的检索行为 许多课程仅仅通过掌握教材内容评定成绩 学生把精力更多的放在记忆和理解书本知识上 因此难以培养对网络知识的重视和向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了解和熟悉了网络信息源 掌握了检索技能 会发现更宽阔的知识天地 进而会自我开发潜在的信息需求 三 教学目标 信息检索的三个层次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信息 了解不同的信息源 能从信息源中检索出合适的信息 课题分析和检索技术 能对检索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 选择 综合利用 四 课程评价 针对某一课题 通过电子检索查阅有关资料 才知道知识的浩瀚 才知道世界的宽广 才知道 山外青山 楼外楼 它是大学期间所学的最重要 最有用的课程之一 有了它 我们将会受益终生 教会我们一种方法 一种主动了解外界 提高自己 放眼世界的方法 检索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制胜法宝 更是一条贯穿我们生活的红线 正因为有了这门课的学习 现在大脑的检索意识就比较强烈 越搜越快 文献检索课程是井底之蛙的升降机 是雄鹰的翅膀 是横跨天堑的桥梁 五 课程内容安排及学时分配本课程由三部分教学内容构成 1 信息检索原理 牵涉到的概念较多 难点也较多 但只要求学生做到 理解 以后在检索实践中逐步掌握 2 各类网络信息资源介绍 是教学的重点所在 但没有很多的难点 3 网络信息的下载和加工处理方法 这部分内容除课堂讲授的理论内容外 大量的是通过实验和平时的实践来完善学生的操作技能 这既是教学中的重点 也是教学中的难点 六 课程学习方法 1 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教师授课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接受能力 才能保证教学效果 提高讲课效率 2 理论与实习相结合 文献检索课的理论知识比较枯燥 如 检索语言 检索工具等 尽可能压缩理论讲授 重点强调实习环节 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源各有用途 非进行大量的实习不能掌握 现在讲授电子文献授课与实习比例约为1比2 六 课程学习方法 3 板书与课件相结合 对需要记忆的内容速度要慢 要多重复 可在黑板上书写 对于文字量大 难以板书的内容 采用电子教案 对图文并茂 声像俱全的检索过程 则多用课件演示 尽量补充材料原件 显示生动丰富 4 上课与自学相结合 七 参考文献 叶继元 信息检索导论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年黄如花 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 武昌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叶鹰 信息检索 理论与方法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焦玉英等 信息检索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年沈固朝 信息检索 多媒体 教程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 七 参考文献 王知津 科技信息检索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年赵国璋等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叶鹰 Web信息查询技术 杭州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年 美 琼 基 盖茨 图书馆和情报源利用指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七 参考文献 王立清 信息检索教程肖珑 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卢小宾 信息检索薛琳 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饶安平 科技信息检索信息检索 中文版 八 成绩评定 由课堂成绩 实习成绩和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 课堂成绩包括考勤和提问 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 实习成绩包括独立性 正确性和快速性 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能力的体现 考试成绩则是对课程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总体考察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一 信息素养概念最早概念 信息素养又称信息素质 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波尔 PaulZurkowski 于1974年提出 并概括为 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最重要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 关于信息素质的总结报告提出具有一定权威性且被研究者经常引用的信息素质定义 即要想成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 必须能够明确何时需要信息 并且具有查找 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外其他的信息素养概念1982年ForestHorton的定义 信息素质是人们在处理问题和决策过程中 利用计算机对所需信息进行标识 存取的水平 1983年Eisele的定义 信息素质包括 用计算机解决实际生活的技能 应用计算机于家庭及职业工作的技能 对计算机应用服务方面的伦理态度 使用计算机的伦理观 对计算机于社会中扮演角色所持的正向态度 1985年Tessmer M的定义 信息素质是为特定需求有效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1990年美国信息素质论坛的定义 信息素质是敏锐察觉信息需求 然后识别 发现 评价 有效利用信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重要的信息素养概念一要素说陈维维把信息素质界定为 个体 人 对信息活动的态度以及对信息的获取 分析 加工 评价 创新 传播等方面的能力 钱佳平认为 信息素质是有效发现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据此寻检 判断和组织信息 以及使用信息的能力 一要素说把信息素质概括为一种能力和技能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重要的信息素养概念二要素说王良成 信息素质包括信息知识能力 信息认识和意识两个方面 任燕丽 信息素质从广义上讲 包括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三要素说邹志仁 信息素质有其自身的内容结构 包括 信息意识素质 信息能力素质 信息道德素质 张倩苇 信息素质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 信息知识和信息能力三部分组成 杨晓光 陈文勇提出 信息素质是对信息社会中人的信息行为能力 独立学习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概括性描述的一个概念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重要的信息素养概念四要素说王景珍 图书馆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源知识 信息能力 肖自力 信息意识力 信息思考力 信息技能 相关的知识和道德修养 张义兵 李艺 信息处理 信息问题解决 信息交流 信息文化的多重建构能力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信息素养层次 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从纵向上 我们可以把信息素养分成三个层次 即基础性信息素养 自我满足性信息素养 自我实现性信息素养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不同层次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信息素养评价评价是依照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并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结合 信息素养 和 评价 的含义 对信息素养评价做出界定 信息素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 采用科学的态度与方法 对个人和组织等进行的综合信息能力的考察过程 信息素养评价研究是信息素养理论研究深化发展的必然方向 也是信息素养研究理论成果具体化并应用于教育实践的必经途径 是从理论研究通往信息素养培养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一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二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三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一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信息素养评价标准 二 第二节信息素养及评价 国内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航安全检查规则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保底协议书怎么写
- 银行从业考试一次过及答案解析
- 巴勒斯坦和美国的协议书
- 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知识及答案解析
- 油田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丙烷罐装协议书
- 2025年连带担保借款合同范本
- 证券从业资格官方考试及答案解析
- 婚内财产协议书公证
- 卫生监督协管五项制度范文(4篇)
- 2025中国低压电能质量市场白皮书
- 2025年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 航空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电瓶搬运车安全培训课件
- 数据保护与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情报共享平台架构-洞察及研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 电话催收培训课件
- 感动中国人物-于敏
- Q-RJ 557-2017 航天型号产品禁(限)用工艺目录(公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