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实习总结3篇_第1页
施工员实习总结3篇_第2页
施工员实习总结3篇_第3页
施工员实习总结3篇_第4页
施工员实习总结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施工员实习总结施工员实习总结 3 3 篇篇 自己是来实习的 其主要目的就是学好专业技术 知识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以后的工作打下 铺垫 施工员实习总结 1 大学生活接近尾声 在即将踏入社会 面对竞争 激烈的社会环境前 社会实践对我么来说是必不可少 的重要环节 这是正式工作前的一次大阅兵 同时也 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并锻炼我们能力的大好机会 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 20XX 年 XX 月我踏 入了天一工程有限公司的大门 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涯 打从跨入公司大门 接触公司日常事物开始 面对全 新陌生的环境我如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 实习公司离家很近 从家里走路到公司都不用 20 分钟 总的来说生活 交通什么的都比较方便 实习的生活过的是挺规律的 我可以每天回家 每天 朝九晚五的上班下班 看上去还真有点像上班族的感 觉 好像都能想象以后真正去上班时候的样子了 实习亦可称为实践 学习 也许正是我们从大学 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 也是开启我们踏入工作 适应 社会大门的钥匙 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第 2 页 共 13 页 实践与学习 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事物 每一 天都在学习 同样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不同的事 每一 天都在实践 有哪件事我们不是从实践开始认识的呢 我 们的第一次自己洗脸 第一次自己刷牙 第一次自己穿衣服等等 只因 我们不断的在学习 不断的在实践 不断的将它们成 为自己的资本 初出校门的我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 身上还透露着浓厚的学生气 要想最终适应社会 还 有许多要学的 以下是实习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 真诚待人 我刚来报到时 遇到很多新的面 孔 由干和他们未熟悉 所以不敢和他们说太多的话 而且对工作未曾了解 开始觉得不太适应 后来我慢 慢发现 只要真诚待人 虚心请教同事 他们也很乐 意和我交往 还教会我一些技术 由此我深感真诚的 重要性 在公司里不但要学会如何做事 而且要学会 如何做人 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它会关系到你能否开展工作 孤芳自赏并不能说明你 有个性 过于清高是很难融入大集体的 第二 勤学好问 刚来到公司时 我对很多方面都 未熟悉 在学校掌握的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的指导 很 难派上用场 有些想法很不切实际 难以实施 这种 情况下就需要我勤学好问 不懂装懂并不能显示自己 第 3 页 共 13 页 的聪明 相反会带来工作上的很大不便 甚至给人骄 傲自大的印象 因此我要做的是以别人已有的实际经 验填补我的知识真空 经验对于新人来说是很重要的 第三 严守规范 做实际项目不同于在学校的作业 牵涉到施工 经济效益 安全等实际问题 设计过程 中不能想当然 查阅设计规范是个不可缺少的工作 尤其是对于大型公共建筑 必须严格遵守规范 在此 基础上的个人发挥方可万无一失 作为新手 在这方 面常常忽视 因此 必须抽时间给自己补补课 同时 时刻保持严肃的态度 第四 讲究条理 年轻人刚到工作单位时往往会表 现急躁 这是正常的 但最好不要急功近利 急于表 现自己可能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我们要抱着踏实 的态度来做事 虚心点往往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其实 我发觉有些前辈做事是很值得学习的 他们做事很讲 究条理 遇到问题会一步步去解决 而不是惊慌失策 这就是经验的体现 第五 多和同事交流 第一次到公司实习 刚来的 时候心理很没底 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 实习几夭 后发现 与同事相处并不难 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 时 你就要多问 在问的同时 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 第 4 页 共 13 页 流的机会 这样 不仅问题解决 也很快融入了集体 在这里 要勤学好问 多与人交流 要以诚待人 同事们都有工作经验 多和他们交流 能从中学到不 少社会经验 也可避免走一些弯路 在和同事的交流 过程中 我发现其实书本知识和现实真的有很大的差 别 真的很难适应建筑界的复杂环境 在私下交流中 我也得到了许多社会知识 为自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 中定位大有益处 第一次参加工作 暴露了很多缺点 除了专业知 识掌握不够全面外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上 对于刚毕 业的大学生 工作中略显青涩 人际关系处理不够成 熟 没有能够及时良好的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尺度与深 度 在现实的社会中 复杂的人际利益关系就像是一 张张的网 连接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 而当你能够 把这张网不断地进行扩张 并且保持其完好的状态 就有在社会中立足的基础和取得发展的机会 当然我 们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 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 要一定的时间慢慢积累和沉淀 在这 3 个月的实习生活中 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 所接触不到的东西 无论是在我的专业技术方面还是 在人情世故及工作程序上面我的认识都在不断的加深 第 5 页 共 13 页 学到的东西也不断的增加 同时也觉得自己在慢慢成 长 吸收更多自己在一路上学到的知识 在自己所学 的专业方面 也开始慢慢的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 中 一步步的开始积累经验 出来工作了觉得应该感 激老师的栽培 实习了觉得应该感激师傅的教导和帮 助 在接下来的路上 我会好好走 一步一个脚印 努力的学习与实践 不断的提高自己 好好的生活 好好的成长 施工员实习总结 2 一 实习目的 毕业实习是整个毕业设计教学计划中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叫许 耳环界 通过组织参观和听取一些专题技术报告 收 集一些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资料和素材 为顺利完 成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实习 应达到以下目 的 1 了解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或道桥工程的整个 设计过程 2 了解建筑物的总平面布置 建筑分类及功能 作用 结构类型及特点 结构构件的布置及荷载传递 路线 主要节点的细部构造和处理方法等 3 了解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4 了解建筑 结构 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 6 页 共 13 页 5 了解建筑结构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 二 实习方式 地点及内容 按照道路与桥梁工程教研室的实习计划和日程安 排 我们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 先后辗转于武 汉天兴洲大桥施工现场和武汉轻轨沿线各站 其具体 实习方式与地点列表如下 A 短片观摩 上午 我们主要观看一些跨海 跨江 跨河的道 路与桥梁工程的实例录象 对施工工艺和流程进行简 单回顾 其一 台湾省高雄至淡水高速公路的规划设 计 该工程通过平面图演示 介绍了各中点城市的位 置及沿途的地形地貌和各支路的连接 考虑了沿岛高 速公路网的建设与之连接 在环境保护上表现也甚为突出特意聘请了动植物 专家对该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对环境的影响进 行了评估和检测 并将其研究成果考虑到设计规划中 去 这在国内所做力度明显不够 之后 我们陆续接 触了美国等多国道路施工及拱桥施工实录 对路桥新 工艺和新技术有了初步了解 下午 我们继续观摩幻灯片 其中阳逻公路长江 大桥的施工流程以动态逼真的三维动画模拟展示 学 习效果明显 此后原版演示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和泰 第 7 页 共 13 页 国某大型公路桥梁的施工 虽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 但因画面详细系统且反复播映 仍较好地达到认知 学习 思考等多重目的 下面依次对上述三项工程的施工作一些简单介绍 1 阳逻大桥体系为悬索桥 目前正在施工的江 苏润扬长江大桥跨径达 1490 米 为世界上第三大跨 度悬索桥 悬索桥的特点是能够跨越其他桥型无与伦 比的特大跨度 且因受力简单明了 成卷的钢揽易于 运输 在将缆索架设完成后 能形成一个强大稳定的 结构支承系统 施工过程中的风险相对较小 而幻灯 出来的阳逻大桥具体施工工序如下 工作面地表处理 开挖槽段施工 北锚碇施工 索塔施工 立模浇筑混凝土塔柱 主桥缆索系统安 装和桥体节段安装 因阳逻大桥南北岸的土质不同 决定了其施工方 案迥异 其中一侧土质较好 可直接开挖 另一侧属 砂质淤泥土质 应在铺锭的开挖外径向下开挖填筑混 凝土 做护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工序 和工序 第 8 页 共 13 页 前者从上往下挖槽浇注混凝土 可防止坍塌 后者因 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水化热过大引起温度应变 要 注意控制 2 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 经介绍 日本东北新干线工程采用的是移动模架 施工法 其方法是使用移动式的脚手架和装配式的模 扳 在桥上逐孔浇筑施工 它由承重梁 导梁 台车 桥墩托架和模架等构件组成 在箱形梁两侧各设置一 根承重梁 用于支承模架和承受施工重力 导重梁的 长度要大于桥梁跨径 浇筑混凝土时承重梁支承在桥 墩托架上 导梁主要用于运送承重梁和活动模架 因此 需 要有大于两倍桥梁跨径的长度 当一孔梁的施工完成 后便进行脱模卸架 由前方台车和后方台车在导梁和 已完成的桥梁上面 将承重梁和活动模架运送至下一 桥孔 承重梁就位后 再将导梁向前移动 3 泰国某大型公路高架桥施工 通过幻灯片对施工现场长时间的显示和详细介绍 该桥梁墩台为现场浇筑 其桥体梁段为工厂预制 其 优点是桥梁的上下部结构可以平行施工 使工期大大 缩短 且无须在高空进行构件制作 质量容易控制 可以集中在一处成批生产 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而缺 第 9 页 共 13 页 点是 需要大型的起吊运输设备 由于在构件与构件 之间存在拼接纵缝 显然 拼接构件的整体工作性能 就不如就地浇筑法 B 天兴洲大桥 1 工程概况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位于青山区至汉口 谌家矶一线 距上游的武汉长江二桥约公里 为国家 十五重点建设项目 由湖北省和铁道部合作建设 大 桥于 20XX 年 9 月 28 日正式开工建设 合同交工日期 为 20XX 年 8 月 31 日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全长米 由青山岸 向汉口岸方向孔跨布置为 15 孔米箱梁 米钢桁梁斜拉 桥 62 孔米箱梁 米混凝土连续箱梁 4 孔米箱梁 其 中公铁合建部分长米 由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承 建 2 主桥结构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米双塔三索 面钢桁梁斜拉桥 长 1092 米 上层公路 6 车道 桥 面宽 27 米 下层铁路按四线设计 其中两线 I 级干线 两线客运专线 主梁为板桁结合钢桁梁 N 型桁架 三片主桁 桁宽 215 米 桁高米 节间长度 14 米 主塔采用混凝土结构 倒 Y 形 承台以上高度米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主塔两侧各有 316 根镀锌平行钢丝斜拉索 索最大截 面为 4517 毫米 最大索力约 1250 吨 主塔基础约采 用米钻孔灌注桩 2 号墩 32 根 3 号墩 40 根 承台 采用双壁钢吊箱围堰施工 该桥集新技术 新结构 新工艺 新设备四新技术于一身 是我国建设新水平 的标志性工程 3 工程创新点与特点 主桥跨度大 大桥斜拉桥主跨 504 米为世界 共类桥梁跨度之首 桥梁荷载重 该桥是世界上第一座按四线铁 路修建的公铁两用斜拉桥 可以同时承载 2 万吨的荷 载 是世界上荷载量最大的公铁两用桥 设计速度高 此桥是我国第一座铁路客运专 线的大跨度斜拉桥 客运专线设计速度 200 公里 小 时 按 250 公里 小时作动力仿真设计 三 实习小结 本次实习 时间虽短 但基本达到了为毕业设计 收集资料 完善所学知识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 重目的 在实习工程中 我们了解了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 的全过程及一般步骤 了解了结构设计的新动向和新 方法 了解了有关的施工技术 第 11 页 共 13 页 实习实质是毕业前的模拟演练 在即将走向社会 踏上工作岗位之即 这样的磨砺很重要 希望人生能 由此延展开来 真正使所学所想有用武之地 施 工员实习总结 3 时间过的真快 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 回顾在时 代新城工程项目部这段时间的实习 感觉收获颇丰 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原来我在学校基本 都是在学理论知识 感觉很空洞 不能在脑子里形成 一个完整的 系统的建筑过程 通过实习 我近距离 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 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 具体的施工知识 就是这些十分基础的知识 让建筑 的大体系统在我脑子里形成啦 也让我更进一步的了 解了理论与实际的差别 也让我更加喜欢这为人民大 众建造庇护所的行业 在项目部这四个多月里 我主要学习了现场安全 方面的注意事项 现场施工以及好多潜移默化学到的 知识及经验 在现场安全方面 年假回到工地我代任 了工地的安全员 跟着施工单位的安全员一起对工地 进行安全的管理 开始就是对新工人进行入场前的安 全技术交底 从开始的不太熟悉到后来我已经可以单 独对工人进行一些常规的安全技术交底了 经常跟着施工单位安全员到工地现场及生活区进 第 12 页 共 13 页 行安全检查 也知道了哪些是违规的 哪些是坚决不 可以在现场出现的 经常出现违规的地方就是高空作 业时安全带的配备及脚手板的铺设 还有用电的安全 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让我明白了安全永远第一位 没有 安全就不要谈什么效益 安全是要防患于未然 不是 等问题发生去解决问题 而是把不稳定的苗条扼杀在 摇篮中 工地上的每个人都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借用 别人的一句话就是安全千日好 出事仅一秒 现场施工方面学的就非常多啦 不过还不是太深 入 基本的施工流程我已经清楚 大概包括钢结构工 程 钢筋工程 混凝土工程 模板工程以及砌体工程 等 做建筑 首要的是把图纸吃透 图纸就是指令 要根据指令进行一步步的施工 但有时候根据现场的 实际情况不同 指令可能就不灵啦 这时就要报告设 计单位修改指令 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对建筑工程的 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因为这是国家强制执行的 在实习期间我经常下 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