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讲.ppt_第1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讲.ppt_第2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讲.ppt_第3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讲.ppt_第4页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第2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讲科学思维和经济学思维 科学是系统化的知识 更是观察 思考和研究现象的方法 从杨振宁的一个观点说起 杨振宁2004年10月23日在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论坛上的发言和2004年9月3日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2004文化高峰论坛 上所做题为 易经 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的报告 易经 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 易经 是一部拥有悠久历史的古代文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易经 是使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 易经 的影响下 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极少有的单音语言 汉语 易经 也深刻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 中国的书法 诗歌等等都以精简为美 凡事力求简约 西方人常说汉文是电报型文字 由此可见一斑 从根源上分析 易经 彻底定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甚至在科学发展上直接导致了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 也许这不是惟一原因 但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萌生 前人已经有过很多讨论 说法也很多 我认为有5点 第一 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 换句话说 比较注重实际 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 第二 科举制度 第三 轻视技术 称之为 奇技淫巧 第四 中国传统里无推演式的思维方法 第五 天人合一 的观念 我认为这其中的后两点跟 易经 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没有欧几里德 更不了解欧式的推理方法古代希腊发展的几何学 被公认为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辉煌 也由此萌生了近代科学 当我们重温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 牛顿的巨著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的时候 会发现书中的推理方法直接受欧几里德的 几何原本 影响 有公理 定理 证明 推论 甚至连所用名词都一样 可见 牛顿深知欧几里德 几何原本 的重要性 而且依照欧几里德的方式方法进行推演17世纪初 天文学家徐光启和传教士利马窦曾翻译了 几何原本 前6章 徐光启也撰文说 欧几里德的几何欲前后更置之不可得 其意就是欧几里德一条一条的推论层次明晰 次序不可颠倒 这跟中国的一贯传统完全不同 中国的做法是陈列事实 无所谓次序 其中奥妙要受者自行体会并得出结论我们都知道 揭示逻辑关系是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关键之处 这一观点也是我关于 易经 一文里的讨论重点 但我推想很多批评我的人不了解这些 总而言之 中国古代没有对于推演法的重要认识 这是一个致命伤 关于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一般被认为是董仲舒最先提出的 但事实上它和 易经 有着密切的关系 易经 所做的事情无非就是把天道 地道 人道都归结在一个字里面 所以 天人合一 的观念在董仲舒之前早已容纳到中国的思维方式里面了 天人合一 天人一物 理一分殊 换句话说 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 还有 内外一理 内者人世间的事情 外者自然间的事情 要将两个归纳成一体 再如我们熟悉的王阳明格竹子 他欲用人世间的理追求自然界的理 这样当然格不出近代科学 科学就是科学 在科学问题上一定要摆脱 天人合一 的观念 认同人世间有人世间的规律 有人世间复杂的现象 自然界有自然界的复杂现象 这完全是两回事 不要把二者合在一起也许我这话会使很多人 尤其是研究中国哲学的人 感觉我对中国的传统哲学太过于攻击性 在此 我郑重表态 我完全没有这个意思 天人合一 的内涵不只是 内外一理 而是远超于 内外一理 的 中国传统的 天人合一 观念产生了天人和谐 天人和谐对于中国的传统思维 对于几千年中国社会的影响 比因植根于 天人合一 而使中国缺席近代科学这一事实重要得多 尤其是今天 自然科学高度发展 物质欲望急速膨胀 天人合一 引导出天人和谐的观念与整个人类的宇宙观 人生观都有密切的关系 这一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所以从本质上我尊重 易经 更认同它对于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我和反对我的人的最主要的分歧是 他们中的许多人采取了这样的态度 认为既然 易经 对于中华文化有深远的影响 那就不可以批评 甚至不可以讨论 不在乎是不是它的影响里面确有一定的负面成分 我认为这个态度要不得 不能采取感情用事的态度对待科学 应该仔细分析这样重大而且有长远影响的问题 张五常的一个观点 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是 往往大谈仁义道德 缺乏科学精神 对科学辩证的本质有根深蒂固的误解 加上本世纪初各种 主义 的出现 对科学的认识又加上了一层不透明的胶膜 经济解释 第1章 香港 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 黄仁宇的观点及其引申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 中国之所以落伍 主要是因为不善于进行数字化管理 本质就是缺乏科学精神五四运动前后几十年的文化革新也认为中国落后的最大的原因是缺乏科学和民主 其本质还是科学精神的缺乏 大跃进 文革都是这一问题的结果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为皇帝牺牲的 为家庭牺牲的 为国家牺牲的 就是缺乏象苏格拉底 布鲁诺那样为真理牺牲的 西方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与其一直都有 吾爱吾师 更爱真理 的科学传统有关 西方的繁荣 也证明了科学精神能够带来经济文化和政治的进步而中国人有追求实用主义传统 只要能够所谓的 善 忠 孝 义 真假无所谓 事实证明 没有科学精神的实用主义带来的常常是 伪善 伪忠 和大量的 屁股决定大脑 的无奈 周有光的一个观点 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 这个概念也是玄学思维的概念 不是科学的 科学领域里面没有什么叫做意识形态的 从科学角度来看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属于科学思维 意识形态属于玄学思维 是两个阶段的两种不同思维 不一样的意识形态不是社会科学 意识形态是要求人家信仰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是科学 把社会科学跟自然科学截然分开 这是错误的 按照今天世界的常识来讲 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同样都需要进行严格的实证检验 什么叫真理呢 真理 可以今天批判它 否定它 明天还可以批判它 否定它 在不断被批判被否定当中能站得住 那才是真理 如果不许批评 那怎么是真理呢 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 意识形态是不许批评的 意识形态是用来信仰的 只能信仰 不能批评 所以意识形态不能跟社会科学混起来讲 摘自 读书 杂志2010年第10期 周有光采访谈话 人类的思维经过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神学思维 神学思维都是迷信 第二个阶段叫玄学思维 玄学思维是信仰 第三个阶段是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讲究实证 三种思维是完全不一样的 问题 1 科学精神是什么 讲实证2 科学思维是什么 讲逻辑 讲证据3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何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4 科学 工程 人文有何关系 5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 其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体现在哪些方面 先存疑 不需回答 6 中国在五四时期就提出要引进德先生 Democracy 和赛先生 Science 一百年过去了 情况如何呢 2 1 经济学关注的社会现象 1 不一定是经济现象 而是所有的社会现象2 对现象的理解 分析研究是从经济学的学科角度进行3 经济学学科角度分析的观点与其他学科角度分析的观点是互补的 2 2 经济学思考和分析社会现象的出发点 1 所有社会现象的出现一定有原因2 社会现象背后是个人的动机和行为3 个人是理性的4 个人的行为是一种权衡选择5 权衡选择的核心的成本收益的分析 这种成本收益不一定都是经济的或货币的 2 3 经济学对分析结论的态度 1 这种结论必须符合逻辑 使用数学工具2 这种结论必须是可错的3 这种结论必须经受住经验的检验 使用统计和计量工具 2 4 经济学的科学性 1 认为分析人的行为不可能精确 所以没有科学性 这种观点不对2 认为经济学是由人来分析人的行为 难以向自然科学那样客观 所以不科学 这种观点也不对3 认为经济学是从不现实的假定出发进行推理得出的结论 这种结论与现实不符合 所以经济学不科学 这种观点同样不对 科学的结论一定是可错的 在没有被经验证据拒绝之前 这种暂时被接受的结论可以用来理解社会现象 依据理论的理解强于没有理论条件下的理解由于现实世界太过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 远非有限的生命用经验能够理解 因此需要基于一系列假设把现实世界简化到从概率上来说正确 从复杂程度上来说可认知的程度 就得到了理论人们会不断改进和创新理论 使得解释现象的工具越来越先进有证据支持的错误观点并没有多大害处 因为每个人都会乐此不疲地证明这些错误 最终 通向错误的途径被阻断了 而与此同时 通往真理的大门也打开了 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