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闺怨诗-明月何皎皎_第1页
5首闺怨诗-明月何皎皎_第2页
5首闺怨诗-明月何皎皎_第3页
5首闺怨诗-明月何皎皎_第4页
5首闺怨诗-明月何皎皎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 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 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 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 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 泪下沾裳衣 注 引领 伸颈远望 1 从体裁上看 这是一首五言 诗 2 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明月何皎皎 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 客行虽云乐 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 诗人以时间推移 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 本诗语言浅显 朴素自然 而余味无穷 3 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 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 请说出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3 分 5 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如何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变化 4 分 参考答案 1 古体 2 A3 我 揽衣而起 出门徘徊 伸颈远望 回房落泪 这些动作写 出了 我 夜不能寐的状态 流露出忧愁 孤独的情绪 表达了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情感 意对即可 4 这首诗塑造了一位久居异乡 愁思辗转 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5 这首 诗运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 写游子因明月而起乡愁 因 忧愁 而 不能寐 因 不能寐 而 起 因 起 而 徘徊 因 徘徊 而 出户 而 彷徨 因彷徨无告 入房 一 出 一 入 把 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 以至禁不住 泪下沾裳衣 诗歌以具体生动的动作 逐层 深入地刻画了诗中主人公的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 译文 明月如此皎洁 照亮了我的床帏 我忧愁得无法入睡 披衣而起屋内徘徊 客居在外虽然有趣 但 是还是不如早日回家 一个人出门忧愁彷徨 满心愁苦应该告诉谁呢 伸颈远望还是只能回到房间 眼泪 沾湿了衣裳 赏析 古诗十九首 明月何皎皎 是东汉时期的诗歌 该篇诗歌突出表现了细致的心理描写手法 而关 于该诗的主题 历来有两种解读 一说该诗通过皎皎明月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 愁思辗转 夜不能寐的游 子形象 一说该诗刻画了一个独守空闺 愁思难寐 徘徊辗转的闺中女子形象 比兴 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 对此 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 他认为 比者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通俗地讲 比 就是譬喻 是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使其特 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 就是起兴 即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 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 与 兴 常常连用 2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提笼忘采叶 昨夜梦渔阳 赏析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城边 陌上 柳丝与桑林 已构成一幅春郊场景 袅袅 写出柳条依人 的意态 青青 是柔桑逗人的颜色 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 这就使读者如睹一幅村女 采桑图 于是 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 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典型环境 城边千万丝杨柳 会勾 起送人的往事 而青青的柔桑 会使人联想到 昼夜常怀丝 思 的春蚕 则思妇眼中之景无非难堪之离 情了 后二句在蚕事渐忙 众女采桑的背景上现出女主人公的特写形象 她倚树凝思 一动不动 手里提 着个空 笼 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 道具 提笼忘采叶 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 心儿何往 末句就此点出 渔阳 二字 意味深长 渔阳 是唐时征戍之地 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 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 伤心怨望 写到此已入正题 但它并未直说眼前少妇想夫之意 而是推到昨 夜 说 昨夜梦渔阳 写来不仅更婉曲 且能见昼夜怀思 无时或已之意 比单写眼前之思 情意更加深 厚 注 渔阳 在古代多指征戍之地 1 诗中两组叠音词的运用有何妙处 3 分 2 这首诗中抓取了哪一细节 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内涵 4 分 答案 袅袅 写柳枝在春风吹拂下的摇曳之态 1 分 青青 绘桑叶葱茏青翠之色 1 分 这两个叠词渲染出一种充满生机 令人沉迷的无尽春意 同时又增添了诗歌的韵 律感和音乐美 分 抓取了 提笼忘采叶 这一细节 1 分 和众多的采桑女一样 本来是到郊外采桑叶喂 春蚕的女主人公 却倚树凝思 一动不动 手里提着个空空的竹篮 这一特写镜头表明了 她虽身在桑下却心不在 桑 而是心事重重 不断思念自己远在渔阳从军的丈夫 3 分 解析 分析 袅袅城边柳 青青陌上桑 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 袅袅 是形 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 城边 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 第二句写到桑树 以便为下句 采 叶 作铺垫 青青 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 陌上 是采桑的地方 袅袅 写出柳条依 人的意态 青青 是柔桑逗人的颜色 这两个叠词又渲染出融和骀荡的无边春意 这就使 读者如睹一幅村女采桑图 于是 这两句不仅是一般地写景 还给女主人公的怀思提供了 典型环境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 级 点评 叠音词 是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 是一种应用极广的词类 通过叠音词的使用 能够传神地 描写出人和物的音 形 情 态 有栩栩如生的表达效果 文学作品中使用叠音词大大增加了语言的形象 性 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1 使描绘的景色或人物更加形象 富于艺术魅力 2 既可摹声 又可摹色 使表达的意象更加确切 3 使音律和谐 读起来琅琅上口 听起来声声悦耳 试题分析 提笼忘采叶 这诗中精彩的一笔 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 采桑女手 提竹笼而立 却忘了采摘桑叶 她倚树凝思 一动不动 手里提着个空 笼 这是一个极富暗示性的 道具 提笼忘采叶 表露出她身在桑下而心不在焉 心儿何往 末句就此点出 渔阳 二字 意味 深长 渔阳 是唐时征戍之地 当是这位闺中少妇所怀之人所在的地方 原来她是思念起从军的丈夫 伤心怨望 考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 D 级 点评 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这是一个庞大的阅读知识系统 它包括诗歌的整体写法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具 体运用情况 也包括修辞手法的判定及其效果分析以及联想 想象 象征等艺术表现手法的识别等内容 这是对古诗写作艺术技巧的赏析 也是高考必考的能力点 解答这类题目的模式基本上一致 那就是 判 断所用的艺术手法 并对此进行解说 最后指出这种艺术手法的艺术效果 3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中 恨极在天涯 的 恨 是指什么 2 分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 分 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4 分 4 直抒胸臆的句子是什么 5 后三句写景有什么作用 赏析 6 词的开头直抒胸臆 有何作用 请简要说明 2 分 7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 分 8 简要赏析词中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的 恨 字 4 分 答案 1 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 答案 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 答案 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 向无边天际 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 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4 答 词中直抒胸臆的句子 千 万恨 恨极在天涯 5 答 后三句写景的作用 山月 三句写景 旨在以无情的山月 水风 落花和碧云 与 千万恨 心里事 的有情相形 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6 答 开头直抒胸臆 直言 恨 有 千万 说明恨之多与无穷 1 分 但所恨之事却仅有一桩 即远在天涯的人久不归来 说明全诗主旨 1 分 7 答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闺中思妇形象 1 分 主人公夜深满腹哀怨 望月寄相思 而山 月无情 全然不懂主人公一腔心事 自然也就无从传递相思情了 眼前百花飘落 水风全然不知 却依然 催落一地华英 暗喻主人公的青春消逝却无人怜的哀怨 2 分 借无人知晓思妇相思之苦寄寓词人不被 人理解的苦闷 1 分 8 答 恨 怅恨 万千怅恨皆因思念之人远在天涯 2 分 写出了词中主人公对远 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思念之深 2 分 译文 恨意千万如丝如缕 飘散到了遥远的天边 山间的明月不知道我的心事 绿水清 风中 鲜花独自摇落 花儿零落中 不知不觉的明月早已经斜入碧云外了 赏析 梦江南 千万恨 出自 花间集 唐代诗人 词人温庭筠 本名岐 字飞卿 太原祁 今山西 祁县 人 这首词以意境取胜 词里描绘的人也许就是诗人自己 孤单地在夜里思念 天上的月亮无法 了解这寂寞 凉风仿佛吹了花朵 明明暗暗的影子飘落 首句直出 恨 字 千万 直贯下句 极 字 并点出原因在于行入远 在天涯 满腔怨恨喷薄而出 山月 三句写景 旨在以无情的山月 水风 落 花和碧云 与 千万恨 心里事 的有情相形 突出思妇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旧称温词香软 以绮靡胜 花间集 中所载 亦确多秾丽之作 这首 梦江南 在风格上却迥然不同 非但开门见山 直抒胸臆 而且不假堆砌 纯用白描 全无 裁花剪叶 镂玉雕琼 的藻绘习气 在温词 中虽为别调 却属精品 一开口便作恨极之语 全没些子温柔敦厚 比起其他温词特别是那若干首 菩萨 蛮 来 这简直不像是同一作家的笔墨 夫 恨 而有 千万 足见恨之多与无穷 而且显得反复零乱 大有不胜枚举之概 但第二句却紧接着说 恨极在天涯 则是恨虽千头万绪而所恨之事仅有一桩 即远 在天涯的人久不归来是也 就词的主旨说 这已经是一语喝破 再无剩义 仿佛下文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然而从全词的比重看 后面三句才是主要部分 特别是中间七言句一联 更须出色点染 全力以赴 否则 纵使开头两句笔重干钧 终为抽象概念 不能予人以浑厚完整之感 这就要看作者的匠心和功力了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二句 初读感受亦自泛泛 几经推敲玩味 才觉得文章本天成 而 妙手得之却并非偶然 上文正面意思既已说尽 故这两句只能侧写 词中抒情主人公既有 千万恨 说 她 心里 有 事 当然不成问题 但更使她难过的 却在于 有恨无人省 她一天到晚 茕茕孑立 形 影相吊 却无人能理解她的心事 只有山月不时临照闺中而已 不说 人不知 而说 山月不知 则孤 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 这是一层 夫山月既频来相照 似乎有情矣 其实却是根本无情的 心里有恨事 当然想对人倾诉一下才好 但平时并可以倾诉的对象亦无之 好容易盼到月亮来了 似乎可以向它倾诉一 下 而向月亮倾诉实等于不倾诉 甚至比根本不倾诉时心情还更坏些 于是 山月不知心里事 也成为这 个主人公 恨 的内容之一了 这是又一层 至于说 不知心里事 的是 山月 而不是其他 这也是经 过作者精心选择的 李白 静夜思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令本通作 望明月 望山月能使 客子思乡 当然也能使闺人怀远 况且山高则月小 当月逾山尖而照入人家时必在夜深 这就点明词中女 主人公经常是难以入眠的 这是第三层 诗 邶风 柏舟 日居月诸 胡迭而微 以日月喻丈天 原是传统比兴手法 然则这一句盖谓水阔山长 远在天涯的丈夫并不能体谅自己这做妻子的一片苦心也 这是第四层 水风 句与上联角度虽异 意匠买同 夜里看月有限 昼间看花也还是有恨 看花原为了 遣闷 及至看了 反倒给自己添了烦恼 况上句以月喻天 则此句显然以花自喻 借花落 正是惜自己年 华之易谢 花开花落正如人之有青年老年 本是自然现象 但眼前的花却是被风吹落的 空落 者 白 白地吹落 无缘无故地吹落之谓 这正是 诗 小雅 小弁 中所谓的 维忧用老 一语 古诗十九首 则云 思君令人老 的形象化 而不仅是 恐年岁之不吾与 这一层意思了 至于所谓 水风 指水上之风 这也不仅为了求与 山月 工整相对而已 水面风来 风吹花落 落到 哪里 自然落在水中 这不正是稍后于温庭筠的李煜的名句 流水落花春去也 的另一种写法吗 温的这句 写得比较蕴藉 但并不显得吞吐扭捏 依然是清新骏快的风格 可是造意却深曲多了 夜对山月 昼惜落花 在昼夜交营的黄昏又是怎样呢 作者写道 摇曳碧云斜 江淹 杂体 拟休上 人怨别 诗云 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这里反用其意 摇曳 犹言动荡 但动的程度却不怎么 明显 只是似动非动地在缓缓移斜了角度 看似单纯景语 却写出凝望碧云的人百无聊赖 说明一天的光 阴又在不知不觉中消逝 不着 恨 字而 恨极 之意已和盘托出 因此后三句与前二句正是互为补充呼 应的 没有前两句 不见感情之澈切 没有后三句 不见词旨之遥深 此之谓胆大而心细 吴小如 4 寄远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 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 谁家红袖凭江楼 1 首句中 悠悠 在诗中有何作用 3 分 2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 请作简要分析 5 分 答案 1 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 江面的清寂 另一方面以景写情 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心情 2 这 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 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 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 一下子联想到家 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 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 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 越发衬托出 旅思的凄凉 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解析 这首诗收入 樊川外集 题一作 寄远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 南陵是宣州 属县 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 南陵道中 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 理解为 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 见水面的平缓 水流的悠长 也透露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 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一 二两句之间 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水 面漫悠悠 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 风变紧了 云彩因为风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 天空显得高远 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 的 欲 字 正表现出天气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 以感到 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 由原来的一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 清冷了 这些描写 都为第三句的 客心孤迥 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 心境孤迥的时候 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 三 四两句所描绘的 这幅图景 色彩鲜明 饶有画意 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 意绪本来有些索寞 无聊 流目江上 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 精神为之一爽 羁旅的孤寂在一时间似乎冲淡了不少 这是从 正是 谁家 这样开合相应 摇曳生姿的语调中可以感觉出来的 但这幅图景中的凭楼而望的红袖 女子 究竟是怀着闲适的心情览眺江上景色 还是象温庭筠词中所写的那位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那样 梳 洗罢 独倚望江楼 在望穿秋水地历数江上归舟呢 这一点 江上舟行的旅人并不清楚 自然也无法向 读者交待 只能浑涵地书其即目所见 但无论是闲眺还是望归 对旅人都会有所触动而引起各种不同的联 想 在这里 红袖凭江楼 的形象内涵的不确定 恰恰为联想的丰富 诗味的隽永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这似乎 告诉我们 在一定条件下 艺术形象或图景内涵的多歧 不但不是缺点 相反地还是一种优点 因为它使 诗的意境变得更富含蕴 更为浑融而耐人寻味 读者也从这种多方面的寻味联想中得到艺术欣赏上的满足 当然 这种不确定仍然离不开 客心孤迥 这样一个特定的情景 因此尽管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联想体味 但总的方向是大体相近的 这正是艺术的丰富与杂乱 含蓄与晦涩的一个重要区别 命题立意 1 本题考查诗歌景和情的关系 悠悠 在诗中有何作用应从两个方面作答 一是 悠悠 写出 了什么内容 二是对抒情起什么作用 2 本题考查诗歌情感变化 首先找到导致感情变化的因素 红袖 凭江楼 然后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翻译 南陵的水面澄清 江水悠悠漫过 风吹得紧了 云变得轻了 秋天就要到了 正在客人内心孤寂回 转的时候 那是谁家的女子在江边的楼上倚栏眺望呢 鉴赏 这首诗收入 樊川外集 题一作 南陵道中 杜牧在文宗开成年间曾任宣州团练判官 南陵是 宣州属县 诗大约就写于任职宣州期间 题称 南陵道中 没有点明是陆路还是水程 从诗中描写看 理 解为水程似乎切当一些 前两句分写舟行所见水容天色 漫悠悠 见水面的平缓 水流的悠长 也透露 出江上的空寂 这景象既显出舟行者的心情比较平静容与 也暗透出他一丝羁旅的孤寂 一 二两句之间 似有一个时间过程 水面漫悠悠 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时的景象 过了一会 风变紧了 云彩因为风 的吹送变得稀薄而轻盈 天空显得高远 空气中也散发着秋天的凉意 欲变秋 的 欲 字 正表现出天气 变化的动态 从景物描写可以感到 此刻旅人的心境也由原来的相对平静变得有些骚屑不宁 由原来的一 丝淡淡的孤寂进而感到有些清冷了 这些描写 都为第三句的 客心孤迥 作了准备 正当旅人触物兴感 心境孤迥的时候 忽见岸边的江楼上有红袖女子正在凭栏遥望 三 四两句所描绘的 这幅图景 色彩鲜明 饶有画意 不妨当作江南水乡风情画来欣赏 在客心孤迥之时 意绪本来有些索寞 无聊 流目江上 忽然望见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 精神为之一爽 羁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