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型全向吸顶天线使用规范(试行)_第1页
分布型全向吸顶天线使用规范(试行)_第2页
分布型全向吸顶天线使用规范(试行)_第3页
分布型全向吸顶天线使用规范(试行)_第4页
分布型全向吸顶天线使用规范(试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1 设计总体原则 3 2 网络覆盖指标 3 2 1 WCDMA 室内分布系统 3 2 2 GSM 室分系统 4 3 新型天线特点 5 4 新型天线布放原则 5 5 天线口功率设置 5 6 泄漏及切换控制 6 7 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的要求 6 附件 7 1 设计总体原则设计总体原则 1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在保证业务的覆盖 质量和容量的前提下 应尽量控 制建设成本 避免天线过多过密 避免信源功率 元器件和材料浪费 2 室内分布系统作为室外基站的一个有效补充手段 必须从整个大网层面 来考虑 而非楼宇单点的设计考虑 室内 室外网络统一协调规划 3 室内分布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对于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和原 GSM 室内分布系统改造 必须满足 GSM WCDMA 和 WIFI 等业务发展 需要 4 室内分布系统应尽量实现目标覆盖区域内信号的均匀分布 避免信号的 外泄 避免与室外信号过多的切换 避免室外基站布局过多的调整 5 室内分布系统应做到结构简单 工程实施容易 不影响目标建筑物原有 的结构和装修 6 室内分布系统拓扑结构应易于迭加与组合 方便后续维护调整以及后期 的小区分裂 合并 改造等 7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应结合实际 兼顾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 必要时 应进行多种覆盖方案的技术 经济比较 降低工程造价 提高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 8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图纸作为施工的依据 应能很好地指导施工 2 网络覆盖指标网络覆盖指标 2 1 2 1 WCDMAWCDMA 室内分布系统室内分布系统 1 重要楼宇或区域 高速数据业务区域 TX Power 15dBm 边缘场强 85dBm Ec Io 10dB 2 次重要楼宇或区域 低速路数据业务 TX Power 10dBm 边缘场强 90dBm Ec Io 10dB 3 一般性楼宇或区域 语音业务 可视电话业务 数据业务低发区 TX Power 5dBm 边缘场强 95dBm Ec Io 12dB 4 室外 10 米外泄指标 距离建筑物 10 米 尤其临街建筑 外泄信号功 率 RSCP 90dBm 或建筑物外 10 米处应小于室外主导频强度 10dB 以上 5 系统负载在设计时下行取 75 上行取 50 出现高层室外信号过强 Ec Io 无法保证的情况 建议采用异频组网 建筑物边缘室外信号大 于目标值时 考虑室内外协同覆盖 6 软切换比例不大于 50 软切换成功率大于 98 7 业务掉话率不大于 1 8 CS 64K 业务 BLER 不高于 1 HSPA 业务 BLER 不高于 10 9 室内外小区之间 室内各小区之间的同频切换成功率大于 98 10 室内外小区之间 室内各小区之间的异频切换成功率大于 95 11 无线覆盖区内可接通率 要求在无线覆盖区内的 90 位置 99 的时 间移动台可接入网络 2 2 2 2 GSMGSM 室分系统室分系统 1 1 一般楼宇覆盖指标 一般楼宇覆盖指标 边缘场强 覆盖目标内的 90 区域 手机接收场强应大于 80dBm 电梯和地下层场强 85dBm 室外 室内切换无掉话 即覆盖建筑物内与建筑物外为不同主导小区 时 在覆盖建筑内从室内走出覆盖建筑门口外 和从室外走入覆盖建筑 屋门内 能够平滑切换 不可发生切换掉话或无法切换现象 电梯外 电梯内切换无掉话 保证电梯内外为同一信源为主导信号 质差 误码率等级 95 的点 3 覆盖后质差不允许出现大于 5 的情况 2 2 重要场所覆盖指标 重要场所覆盖指标 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 高级写字楼 高尚住宅 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 高级写字楼 高尚住宅 商场 政府机关部门等商场 政府机关部门等 覆盖场强 覆盖目标内的 95 区域 手机接收场强应大于 80dBm 楼梯场强 85dBm 电梯场强 82dBm 室外 室内切换无掉话 电梯外 电梯内切换无掉话 质差 误码率等级 95 的点 3 质差不允许出现 5 3 新型天线特点新型天线特点 物理结构及尺寸 新型天线目前较传统天线直径大 3 5cm 比传统天线 高 2 3cm 工作频段 新型天线可支持 800MHz 3000MHz 覆盖范围 高频覆盖范围 新型天线主瓣辐射角度达到 75 85 之间 而传统天 线主瓣辐射角度一般在 45 左右 在 75 85 方向上 新型天线较传统天 线增益增加了 3dB 5dB 有效延伸了覆盖边缘 下面是新旧天线高频垂直 面辐射图测试对比 传统天线垂直面测试辐射图新型天线垂直面测试辐射图 低频覆盖范围 在 45 方向上 新型天线较传统天线增益有较大的下降 而在在 75 85 方向上 新型天线和传统天线增益基本相当 因此新型天 线并未减少低频信号的水平覆盖范围 高低频增益差异 传统天线在 75 85 方向上 高低频增益的差距较 大 而新型天线在 75 85 方向上 高低频增益基本相当 这就很大 的减少了高低频覆盖范围的不同 天线不圆度 新型天线的天线不圆度降低到 1dB 以内 使得覆盖边缘更 为规整 保证了各向覆盖的均匀一致性 新旧天线高频不圆度测试对比 图如下 原有天线 75 不圆度举例新型天线 75 不圆度举例 新天线采用低互调连接线 有效降低了互调干扰 4 新型天线布放原则新型天线布放原则 新型天线通过调整最大增益的角度 增加单天线的有效覆盖半径 同时使 天线在水平方向上低频和高频增益基本相当 大大减小了高频覆盖范围小而带 来的覆盖瓶颈问题 在布放天线时要根据不同场景下的网络指标要求确定天线 线口功率及天线布放密度 核算室分环境传播损耗时 以实际模拟测试为准 信号预测可参考室内传播模型 Keenan Motley 模型 PL 32 45 20lgf GHz 20lgd m M C 其中 f 为频率 单位 GHz d 为传播距离 单位未米 M 为电波衰弱储备 根据实际室内环境取值不同 以实测值为准 作为估算 高频段取 10 20dB 低频段取 5 15dB 为穿墙综合损耗值 链路预算公式 P Pt Gt PL Pt 为天线口输入功率 单位 dBm Gt 为天线 增益 单位 dBi 对边缘场强 传统全向吸顶天线 Gt 取 1 2dBi 新型全向吸 顶天线 Gt 取 2 3dBi 室内覆盖天线的布放应保证室内覆盖和质量 根据各种场景的模拟测试和 工程试点 在天线口功率 5dBm 边缘场强 85dBm 的情况下 新型天线的布放参 考以下原则 由于高频部分是覆盖瓶颈 以下计算值均参考高频的计算结果 较空旷区域 如地下停车场 有效覆盖半径为 30 35 米左右 有柱阻挡 除外 包房类区域 如酒店 公寓 娱乐场所等 有效覆盖半径为 12 米左右 隔墙覆盖情况建议将天线放在门口 天线安装在中间内走道 两侧内洗 手间外房间的典型场景 需要在内走道密集安装天线 天线间距保持在 10 米左右 办公区域 如写字楼等 低隔断办公区 有效覆盖半径为 25 30 米左 右 带轻薄隔墙的办公区 有效覆盖半径为 15 20 米左右 有遮挡区域 如商场 有货架的超市等 有效覆盖半径为 15 到 20 米左右 靠窗较近布放的天线 除控制好天线距离和天线口功率之外 要充分利 用建筑物内梁 柱等已有遮挡物 有效控制外泄 5 天线口功率设置天线口功率设置 1 根据电磁辐射要求 室内天线口发射总功率应小于 15dBm 以导频功 率占总功率 10 计算 楼层高度在 3 米以内的室内天线口导频功率应 不大于 5dBm 若楼层较高天线口离手机距离较远或导频功率占总功 率比例超过 10 的 天线口导频功率可适当增大 2 注意手机发射功率 避免因手机发射功率在降到最低值 50dBm 后 无法再继续下降 造成远近效应 室分的最小耦合损耗 MCL 是保 证终端以最低发射功率 最靠近天线时 仍不至于在信源基站接收端 功率过高 影响他人 WCDMA 系统原则上 MCL 不小于 65dB 3 在无法采用多天线小功率方式进行设计的楼层 天线口功率可适当放 大 以满足覆盖要求 但应保证室内天线最大发射总功率 15dBm 4 电梯 地下停车场 综合覆盖系统等可采取大功率少天线方式 5 在玻璃幕墙等穿透损耗较小的区域要采用小功率多天线的原则 避免 室内信号对外的泄漏干扰 6 泄漏及切换控制泄漏及切换控制 1 1 泄露控制原则 泄露控制原则 室内的泄露信号在室外 10 米处比室外信号强度至少低 10dB 室外墙 砖混 和承重墙 可以不考虑泄露 大楼的进出口 玻璃幕墙 窗户 非金属轻质隔 墙要考虑泄露 新型天线覆盖半径大 要特别注意对泄漏的控制 2 2 切换区设置原则 切换区设置原则 对于大楼的进出口 电梯运行通道 地下停车场进出口 高层室内外需考 虑切换影响 同层间切换 1 大楼进出口 切换区域设置在楼宇进出口大厅内 3 5 米范围 2 电梯切换区 切换区设置在电梯运行通道内 3 地下停车场进出口 进出口的切换区域尽量长 拐弯处可增加天线或 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7 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的要求分布系统设计方案的要求 分布系统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包括 模拟测试图 设计方案 系统总图 系统原理图 天馈线安装平面图 信号源安装平面图 预算等 使用新型天线 进行室内分布设计时 本规范未做要求的其它事项参见原有的 中国联通室内 分布系统设计规范 8 其他注意事项其他注意事项 1 由于新型天线没有防雷接地 所以部分信源设备可能会出现接地告警 同时考虑到部分信源天馈接入端没有安装避雷器 为安全保险起见 建议天 线系统进入机房前 做防雷接地处理 2 新天线由于采用与传统吸顶天线不同的低互调连接线 因此在搬运 安 装过程中不能过力拉 拧 旋转连接线 避免连接线与锥盘 阵子脱落或接 触不良 从而导致电性能恶化影响覆盖及干扰 附件附件 新型天线通过模拟测试得出的建筑物隔断及内装修穿透损耗表 仅供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