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入性胎盘,定义:,植入性胎盘:由于子宫蜕膜层发育不良或完全缺如,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病因,正常胎盘绒毛只是侵蚀植入子宫内膜,不植入子宫肌层。*刮宫、剖宫产、经宫腔肌瘤剥出术胎盘附着在子宫内膜受损或蜕膜发育不良处 绒毛侵入子宫肌层。另高龄产妇、多产妇、前置胎盘也相对较易发生植入性胎盘。,病理,根据胎盘植入肌层程度分: 浅者:仅与子宫肌层接触 深者:可达深部肌层 更深者:绒毛可达浆膜层,病理,根据胎盘绒毛植入子宫的面积又可分:完全性植入胎盘:是指整个胎盘母体面的绒毛都植入子宫肌层。部分性植入胎盘:指部分绒毛植入子宫肌层,如破腹产疤痕处的胎盘绒毛植入。,病理,胎盘植入肌层后造成产后该处的胎盘组织不能完全从宫壁上剥落,引起反复出血不止,有时甚至引发产后大出血,危及生命。但一些完全性植入性胎盘可能不会有大出血症状,只是胎盘不能被正常排除。,临床表现及检查,绝大部分患者都有以往破腹产及其他宫腔手术史。如合并前置胎盘时,妊娠晚期可有无痛性出血。本病表现为产后胎盘排出不全或不排出,进行人工剥离胎盘时,发现剥离困难,出血不止。,诊断,植入性胎盘在声像图上有以下特征:1.前壁胎盘合并前置胎盘(绝大部分有以往破腹产史),随孕周的增加胎盘不会向上“移行”;2.胎盘增厚:3.胎盘内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液性暗区,为胎盘内静脉池,常被称为“胎盘陷窝”;,诊断,4.胎盘后方子宫壁肌层低回声带变薄或消失。观察这一现象时,需移动探头使声束与肌层切线相平行。若二者夹角越趋垂直则越不易观察;5.植入性胎盘穿透肌层达浆膜层,而植入部位又在子宫前壁膀胱后方时,与子宫相邻的膀胱浆膜层回声消失,且有不规则无回声结构突向膀胱;,诊断,6.彩超见胎盘陷窝内血流丰富,呈漩涡状。宫旁血管充盈,子宫动脉阻力降低。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内弓状动脉血流中断、消失或呈不规则状血管团。,鉴别诊断,单纯前置胎盘:胎盘后方子宫肌层低回声带及胎盘厚度在正常范围,彩超显示肌层内弓状动脉无异常变化。胎盘内母体血池:其声像图也表现为胎盘内存在一个或数个低回声腔隙,有时与植入性胎盘内的胎盘陷窝不易鉴别。母体血池相对不如胎盘陷窝多,腔隙相对较大,鉴别诊断关键在于仔细观察胎盘后方的子宫肌层回声变化。,鉴别诊断,产后胎盘植入与胎盘残留: 1.胎盘后间隙是否存在 2.胎盘内血窦的数量 3.胎盘种植处肌层的完整性和厚度以及膀胱子宫陷凹是否光整; 4.在彩色多普勒中主要观察胎盘实质内、胎盘与肌层交界处以及膀胱子宫陷凹处的血流情况。,鉴别诊断,胎盘粘连:胎盘全部或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上,不能自行剥离者,称为胎盘粘连。全部粘连者可无出血,部分粘连者,可引起大出血。多因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损伤等所致。,预后,植入性胎盘若产前未予及时诊断,待发生产后出血、人工剥离胎盘困难时才做出诊断,往往可造成产妇大出血。若不及时行子宫切除及配合其它抢救措施,可很快发生DIC,甚至导致产妇死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辆合作经营协议合同
- 玉石镶嵌加工合同协议
- 酒水共同投资合同范本
- 运动馆服务合同协议书
- 调配汽油销售合同范本
- 自助蛋糕供货合同范本
- 软件系统使用合同范本
- 酒店暑假工的合同协议
- 菜鸟驿入股合同协议书
- 砖厂土地租赁合同范本
- 内分泌健康宣教
- 2025至2030中国电动汽车用电动机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诗词格律培训课件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 急诊icu管理制度
- 无人机操控技术 教案 3.2无人机模拟器基本设置
- T/CSBME 078-2024掌上超声仪临床应用规范
- T/CEMIA 012-2018光纤激光器用掺镱光纤
- T/BECA 0005-2023建筑垃圾再生回填材料
- 老年医学人才培训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