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doc_第1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doc_第2页
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姓名 考号 凯江中学2014级中期考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2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C.氧化汞汞+氧气 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3、 下列用途使用的是其物理性质的是( )A、空气用于工业制氧 B、澄清石灰水用于鉴定二氧化碳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二氧化锰用于分解过氧化氢4、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蒸馏法淡化海水5、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铁、水 B.水、冰 C. 氧气、空气 D.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6、利用下列方法或试剂区分下列物质,难以达到目的的是( ) A燃着的木条-空气和氧气 B.水-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C. 过滤-硬水和软水 D.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和氮气7、去年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山洪泥石流,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 加热煮沸消毒杀菌(用漂白粉)过滤自然沉降. 较合理的顺序是( )A. B. C. D.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 B.催化剂的作用只是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C.不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D.稀有气体与某些物质也能发生反应9、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 实解 释A将煤做成蜂窝状更易燃烧蜂窝状的煤与空气接触面积增大B多数物体热胀冷缩物质分子间间隔受热增大,遇冷缩小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解,原子不能再分D移动硅原子构成中国两个字原子在不断运动10、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 C.它们的质子数不相同 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11、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 ) A9 B10 C12 D1812、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2Cr2O7)的仪器检测司机是否酒后开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依次是( )A+3,+5 B+3,+6 C+5,+3 D+6,+339 Y钇88.9113、中围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论,荣获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14、可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右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长颈漏斗下端口产生气泡 B瓶中液面明显上升C长颈漏斗内有液面上升 D注射器内有液体15、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6、亲爱的同学们,你是否注意过,我们身边有很多公共标志,下面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A B C D17、2004年以来,我国一些地方相继发生因“毒鼠强”(化学式C4H8NS2O8)中毒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毒鼠强”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它的成分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含23个原子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2C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C:H:N:S:O=2:4:2:1:4D该物质是由4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1个氮元素、2个硫元素和8个氧元素组成18、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原因之一是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原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6:1:419、中学生守则中明确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其原因之一是香烟燃烧时会放出多种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其中元素间的质量比为3:4的有毒物质是( )A.NO B.NO2 C.SO2 D.CO20、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RO B、RO2 C、R2O3 D、R3O4二、填空题(每空1分)21、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或化学式(1)2个氮原子_ (2) 3个硫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22、完成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式。(1)、电解水 (2)、实验室制取氧气 (3)、写出一个氧化反应 2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O2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中含有3%的O3。(1)臭氧的物理性质是。(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3)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为O3的化学反应式。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24、小明同学发现家有一瓶无色液体,标签已不在了,为了探究该液体是什么物质,他将其带到化学实验室中进行实验验证,先将此液体编号为A,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同时生成了D,已知D在人体内含量约占体重的2/3,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小明将B收集起来,将一银白色固体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根据小明的实验,分析A、B、C、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F 。2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制取氨气:第一种方法: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氨气;第二种方法: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该小组同学没有选择第一种方法制取氨气的原因是 。 (2)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制取氨气的装置是,理由是 ;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理由是 。 A B C D E (3)请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四、计算题(共9分)26.(5分) 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突发“非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为防治“非典”,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时常用过氧乙酸消毒液,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 代表碳原子, 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1)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 相对分子质量是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