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湖北湖北 1313 市州 市州 1414 套 套 20122012 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年中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 专题专题 5 5 数量和位置变化 数量和位置变化 1 选择题 1 2012 湖北武汉 3 分 甲 乙两人在直线跑道上同起点 同终点 同方向匀速跑步 500m 先到终点 的人原地休息 已知甲先出发 2s 在跑步过程中 甲 乙两人的距离 y m 与乙出发的时间 t s 之间的关 系 如图所示 给出以下结论 a 8 b 92 c 123 其中正确的是 A B 仅有 C 仅有 D 仅有 答案 A 考点 函数的图象 分析 乙出发时甲行了 2 秒 相距 8m 甲的速度为 8 2 4m s 100 秒时乙开始休息 乙的速度是 500 100 5m s a 秒后甲乙相遇 a 8 5 4 8 秒 因此 正确 100 秒时乙到达终点 甲走了 4 100 2 408 m b 500 408 92 m 因此 正确 甲走到终点一共需耗时 500 4 125 s c 125 2 123 s 因此 正确 终上所述 结论皆正确 故选 A 2 2012 湖北黄石 3 分 有一根长的金属棒 欲将其截成根长的小段和根长的40mmx7mmy9mm 小 段 剩余部分作废料处理 若使废料最少 则正整数 应分别为 xy A B C D x1 y3 x3 y2 x4 y1 x2 y3 答案 B 考点 网格问题 一次函数的应用 用心 爱心 专心2 分析 根据金属棒的长度是 40mm 则可以得到 7x 9y 40 即 740 yx 99 如图 在网格中作 740 y x x0y0 99 则当线段 AB 上有整数点时 是废料为 0 该点即为所求 但从 图中可见 线段 AB 上没有整数点 故在 ABC 区域内离线段 AB 最近的 整数点即为所求 图中可见 点 3 2 离线段 AB 最近 使废料最少的正整数 x y 分别为 x 3 y 2 故选 B 别解 且 x 为正整数 x 的值可以是 1 或 2 或 3 或 4 740 yx 99 当 y 的值最大时 废料最少 当 x 1 时 则 y 最大 4 此时 所剩的废料是 40 1 7 3 9 6mm 33 y 9 当 x 2 时 则 y 最大 2 此时 所剩的废料是 40 2 7 2 9 8mm 26 y 9 当 x 3 时 则 y 最大 2 此时 所剩的废料是 40 3 7 2 9 1mm 19 y 9 当 x 4 时 则 y 最大 1 此时 所剩的废料是 40 4 7 1 9 3mm 12 y 9 使废料最少的正整数 x y 分别为 x 3 y 2 3 2012 湖北黄石 3 分 如图所示 已知 A B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两点 动 1 1 y 2 2 2 y 1 y x 点 P在 x 正半轴上运动 当线段 AP 与线段 BP 之差达到最大时 点 P 的坐标是 x 0 A B C D 1 0 2 1 0 3 0 2 5 0 2 答案 D 考点 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 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三角形三边关系 分析 把 A B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 得 y1 2 y2 1 1 y 2 2 2 y 1 y x 1 2 用心 爱心 专心3 A 2 B 2 1 2 1 2 在 ABP 中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 AP BP AB 延长 AB 交 x 轴于 P 当 P 在 P 点时 PA PB AB 即此时线段 AP 与线段 BP 之差达到最大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是 y kx b 把 A B 的坐标代入得 解得 直线 AB 的解析式是 1 2 k b 2 1 2k b 2 k 1 5 b 2 5 yx 2 当 y 0 时 x 即 P 0 故选 D 5 2 5 2 4 2012 湖北荆门 3 分 已知 多项式 x2 kx 1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k1 y x A B C 或 D 或 1 y x 3 y x 1 y x 3 y x 2 y x 2 y x 答案 C 考点 完全平方式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分析 多项式 x2 kx 1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 k 2 把 k 2 分别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得 或 故选 C k1 y x 1 y x 3 y x 5 2012 湖北宜昌 3 分 如图 在 10 6 的网格中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 1 个单位 将 ABC 平移到 DEF 的位置 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A 先把 ABC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B 先把 ABC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C 先把 ABC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D 先把 ABC 向右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答案 A 考点 网格问题 平移的性质 用心 爱心 专心4 分析 根据网格结构 观察点对应点 A D 点 A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即可到达点 D 的位置 所以 平移步骤是 先把 ABC 向左平移 5 个单位 再向下平移 2 个单位 故选 A 6 2012 湖北咸宁 3 分 如图 正方形 OABC 与正方形 ODEF 是位似图形 O 为位似中心 相似比为 1 2 点 A 的坐标为 1 0 则 E 点的坐标为 A 0 B C D 2 2 2 2 3 2 3 22 答案 C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位似变换 正方形的性质 分析 正方形 OABC 与正方形 ODEF 是位似图形 O 为位似中心 相似比为 1 2 OA OD 1 2 点 A 的坐标为 1 0 即 OA 1 OD 2 四边形 ODEF 是正方形 DE OD E 点的坐标为 故选 C 222 7 2012 湖北荆州 3 分 已知点 M 1 2m m 1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 则 m 的取值范围在 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考点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坐标的特征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象限点的特征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在 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分析 由题意得 点 M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1 2m 1 m 又 M 1 2m m 1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 解得 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选 A 12m0 1m0 1 m 2 m1 8 2012 湖北随州 4 分 定义 平面内的直线 l1与 l2相交于点 O 对于该平面内任意一点 M 点 M 到直 线 l1 l2的距离分别为 a b 则称有序非实数对 a b 是点 M 的 距离坐标 根据上述定义 距离坐 用心 爱心 专心5 标为 2 3 的点的个数是 A 2 B 1 C 4 D 3 答案 C 考点 新定义 点的坐标 点到直线的距离 分析 画出两条相交直线 到 l1的距离为 2 的直线有 2 条 到 l2的距离为 3 的直线有 2 条 看所画的 这些直线的交点有几个即为所求的点的个数 如图所示 所求的点有 4 个 故选 C 9 2012 湖北十堰 3 分 点 P 2 3 关于 x 轴对称点的坐标是 A 3 2 B 2 3 C 2 3 D 2 3 答案 C 考点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横坐标相同 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从而点 P 2 3 关于 x 轴 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2 3 故选 C 10 2012 湖北十堰 3 分 一列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 一列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 两车同时出发 两车 离乙地的路程 S 千米 与行驶时间 t 小时 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甲 乙两地的路程是 400 千米 B 慢车行驶速度为 60 千米 小时 C 相遇时快车行驶了 150 千米 D 快车出发后 4 小时到达乙地 答案 C 考点 函数的图象 分析 根据函数的图象中的相关信息逐一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用心 爱心 专心6 观察图象知甲乙两地相距 400 千米 故 A 选项正确 慢车的速度为 150 2 5 60 千米 小时 故 B 选项正确 相遇时快车行驶了 400 150 250 千米 故 C 选项错误 快车的速度为 250 2 5 100 千米 小时 用时 400 100 4 小时 故 D 选项正确 故选 C 11 2012 湖北孝感 3 分 如图 ABC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二象限内 顶点 A 的坐标是 2 3 先把 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长度得到 A1B1C1 再作 A1B1C1关于 x 轴的对称图形 A2B2C2 则顶点 A2的坐标是 A 3 2 B 2 3 C 1 2 D 3 1 答案 B 考点 坐标与图形的对称和平移变化 分析 将 ABC 向右平移 4 个单位得 A1B1C1 A1的横坐标为 2 4 2 纵坐标不变为 3 把 A1B1C1以 x 轴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 A2B2C2 A2的横坐标为 2 纵坐标为 3 点 A2的坐标是 2 3 故选 B 2 12 2012 湖北鄂州 3 分 把抛物线的图像向右平移 3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 2 yxbx4 所得 到的图象的解析式为 则 b 的值为 2 yx2x3 A 2B 4C 6D 8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的性质 平移的性质 分析 2 2 2 bb yxbx4 x 4 24 用心 爱心 专心7 图像向右平移 3 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 2 2 bb y x3 4 2 24 又 2 2 yx2x3 x1 2 解得 b 4 故选 B 2 b 3 1 2 b 4 2 2 4 13 2012 湖北鄂州 3 分 在平面坐标系中 正方形 ABCD 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 A 的坐标为 1 0 点 D 的坐标为 0 2 延长 CB 交 x 轴于点 A1 作正方形 A1B1C1C 延长 C1B1交 x 轴于点 A2 作正方形 A2B2C2C1 按这样的规律进行下去 第 2012 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A B C D 2010 2 3 5 2010 4 9 5 2012 4 9 5 4022 2 3 5 答案 D 考点 分类归纳 图形的变化类 坐标与图形性质 正方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勾股 定理 分析 正方形 ABCD AD AB DAB ABC ABA1 90 DOA ADO DAO 90 DAO BAA1 90 ADO BAA1 DOA ABA1 DOA ABA1 1 BAOA1 ABOD2 AB AD BA1 22 215 1 5 2 第 2 个正方形 A1B1C1C 的边长 A1C A1B BC 面积是 3 5 2 22 33 5 5 22 同理第 3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面积是 2 3393 5 5 5 5 2442 2 22 2 33 5 5 22 第 4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面积是 3 3 5 2 2 32 3 33 5 5 22 用心 爱心 专心8 第 2012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面积是 2012 12011 33 5 5 22 2 20112 20114022 333 5 5 5 222 故选 D 二 填空题 1 2012 湖北黄石 3 分 如图所示 已知 A 点从点 出发 以每秒 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 x 轴 的正方向运动 经过 t 秒后 以 O A 为顶点作菱形 OABC 使 B C 点都在第一象限内 且 AOC 600 又以 P 为圆心 PC 为半径的圆恰好与 OA 所在直线相切 则 t 答案 4 31 考点 切线的性质 坐标与图形性质 菱形的性质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已知 A 点从 1 0 点出发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的速度沿着 x 轴的正方向运动 经过 t 秒后 OA 1 t 四边形 OABC 是菱形 OC 1 t 当 P 与 OA 即与 x 轴相切时 如图所示 则切点为 O 此时 PC OP 过点 P 作 PE OC 垂足为点 E OE CE OC 即 OE 1 t 1 2 1 2 在 Rt OPE 中 OP 4 OPE 900 AOC 30 OE OP cos30 即 2 3 1 1t2 3 2 t4 31 当 PC 为半径的圆恰好与 OA 所在直线相切时 t4 31 2 2012 湖北荆门 3 分 如图 1 所示 E 为矩形 ABCD 的边 AD 上一点 动点 P Q 同时从点 B 出发 点 P 沿折线 BE ED D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 点 Q 沿 B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 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 1cm 秒 设 P Q 同发 t 秒时 BPQ 的面积为 ycm2 已知 y 与 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2 曲线 OM 为抛物线 用心 爱心 专心9 的一部分 则下列结论 AD BE 5 cos ABE 当 0 t 5 时 当秒时 2 2 y t 5 29 t 4 ABE QBP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 答案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矩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相 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 根据图 2 可知 当点 P 到达点 E 时点 Q 到达点 C 点 P Q 的运动的速度都是 1cm 秒 BC BE 5 AD BE 5 故结论 正确 又 从 M 到 N 的变化是 2 ED 2 AE AD ED 5 2 3 在 Rt ABE 中 2222 AB BEAE 53 4 故结论 错误 AB4 cos ABE BE5 过点 P 作 PF BC 于点 F AD BC AEB PBF sin PBF sin AEB AB4 BE5 PF PBsin PBF t 4 5 当 0 t 5 时 故结论 正确 2 1142 y BQ PF tt t 2255 当秒时 点 P 在 CD 上 29 t 4 此时 PD BE ED PQ CD PD 4 29 4 291 52 44 115 44 AB4BQ54 15 AE3PQ3 4 ABBQ AEPQ 又 A Q 90 ABE QBP 故结论 正确 综上所述 正确的有 3 2012 湖北咸宁 3 分 在函数中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1 y x3 用心 爱心 专心10 答案 x3 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 根据分式分母不为 0 的条件 要 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必须 1 x3 x30 x3 4 2012 湖北荆州 3 分 如图 1 所示 E 为矩形 ABCD 的边 AD 上一点 动点 P Q 同时从点 B 出发 点 P 沿折线 BE ED D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 点 Q 沿 BC 运动到点 C 时停止 它们运动的速度都是 1cm 秒 设 P Q 同发 t 秒时 BPQ 的面积为 ycm2 已知 y 与 t 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 2 曲线 OM 为抛物线 的一部分 则下列结论 AD BE 5 cos ABE 当 0 t 5 时 当秒时 2 2 y t 5 29 t 4 ABE QBP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 答案 考点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矩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 根据图 2 可知 当点 P 到达点 E 时点 Q 到达点 C 点 P Q 的运动的速度都是 1cm 秒 BC BE 5 AD BE 5 故结论 正确 又 从 M 到 N 的变化是 2 ED 2 AE AD ED 5 2 3 在 Rt ABE 中 2222 AB BEAE 53 4 故结论 错误 AB4 cos ABE BE5 过点 P 作 PF BC 于点 F AD BC AEB PBF sin PBF sin AEB AB4 BE5 PF PBsin PBF t 4 5 当 0 t 5 时 故结论 正确 2 1142 y BQ PF tt t 2255 用心 爱心 专心11 当秒时 点 P 在 CD 上 29 t 4 此时 PD BE ED PQ CD PD 4 29 4 291 52 44 115 44 AB4BQ54 15 AE3PQ3 4 ABBQ AEPQ 又 A Q 90 ABE QBP 故结论 正确 综上所述 正确的有 5 2012湖北黄冈3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 2 3 B 4 1 C 2 0 将 ABC平移至 A1B1C1 的位置 点A B C 的对应点分别是 A1B1C1 若点A1 的 坐标为 3 1 则点C1 的坐标为 答案 7 2 考点 坐标与图形的平移变化 分析 根据A点平移后的坐标变化 确定三角形的平移方法 得到C点的平移方法 由A 2 3 平移后点A1的坐标为 3 1 可得A点横坐标加5 纵坐标减2 则点C的坐标变化与A点的变化相同 故C1 2 5 0 2 即 7 2 6 2012 湖北随州 4 分 函数中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y 2x 5 答案 5 x 2 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 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 负数的条件 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必须 2x 5 5 2x 50 x 2 7 2012 湖北十堰 3 分 函数中 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 y x2 答案 x2 考点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 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 负数的条件 要使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必须 x2 x20 x2 16 8 2012 湖北鄂州 3 分 已知 如图 OBC 中是直角三角形 OB 与 x 轴正半轴重合 OBC 90 且 OB 1 BC 将 OBC 绕原点 O 逆时针旋转 60 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 m 倍 使 OB1 OC 得到 3 OB1C1 将 OB1C1绕原点 O 逆时针旋转 60 再将其各边扩大为原来的 m 倍 使 OB2 OC1 得到 用心 爱心 专心12 OB2C2 如此继续下去 得到 OB2012C2012 则 m 点 C2012的坐标是 答案 2 22011 22011 3 考点 分类归纳 图形的变化类 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化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 在 OBC 中 OB 1 BC tan COB COB 60 OC 2 33 OB1 mOB OB1 OC mOB OC 即 m 2 每一次的旋转角是 60 旋转 6 次一个周期 如图 2012 6 335 2 点 C2012的坐标跟 C2的坐标在一条射线 OC6n 2上 第 1 次旋转后 OC1 2 第 2 次旋转后 OC1 22 第 3 次旋 转后 OC3 23 第 2012 次旋转后 OC2012 22012 C2012OB2012 60 OB2012 22011 B2012C2012 22011 3 点 C2012的坐标为 22011 22011 3 三 解答题 1 2012 湖北武汉 6 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y kx 3 经过点 1 1 求不等式 kx 3 0 的 解集 答案 解 将 1 1 代入 y kx 3 得 1 k 3 k 2 不等式 kx 3 0 即 2x 3 0 解得 3 x 2 考点 直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分析 由直线 y kx 3 经过点 1 1 将 1 1 代入 y kx 3 即可求出 k 值 代入不等求解即 可 用心 爱心 专心13 2 2012 湖北武汉 7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A B 的坐标分别为 1 3 4 1 先 将线段 AB 沿一确定方向平移得到线段 A1B1 点 A 的对应点为 A1 点 B1的坐标为 0 2 在将线段 A1B1 绕远点 O 顺时针旋转 90 得到线段 A2B2 点 A1的对应点为点 A2 1 画出线段 A1B1 A2B2 2 直接写出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 点 A 经过 A1到达 A2的路径长 答案 解 1 画出线段 A1B1 A2B2如图 2 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 点 A 经过 A1到达 A2的路径长为 5 17 2 考点 网格问题 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 勾股定理 扇形弧长公式 分析 1 根据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变换性质作出图形 2 如图 点 A 到点 A1的平移变换中 2222 11 A AA C A C4 1 17 点 A2到点 A3的平移变换中 22 1 OA3 45 A1 12 90OA9055 A A 1808 1 02 在这两次变换过程中 点 A 经过 A1到达 A2的路径长为 5 17 2 3 2012 湖北黄石 10 分 已知抛物线 C1的函数解析式为 若抛物线 C1经过 2 yaxbx3a b0 用心 爱心 专心14 点 方程的两根为 且 0 3 2 axbx3a0 1 x 2 x 12 xx4 1 求抛物线 C1的顶点坐标 2 已知实数 请证明 并说明为何值时才会有 x0 1 x x 2x 1 x2 x 3 若抛物线先向上平移 4 个单位 再向左平移 1 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 C2 设 1 A m y 2 B n y 是 C2上的两个不同点 且满足 请你用含有的表达式表示出 AOB 0 0AOB9 m0 n0 m 的面积 S 并求出 S 的最小值及 S 取最小值时一次函数 OA 的函数解析式 参考公式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若 则 P Q 两点间的距离 11 P x y 22 Q x y 22 2121 xx yy 答案 解 1 抛物线过 点 3a a x2 bx x2 bx 的两根为 x1 x2且 12 xx4 且 b b 22 121212 xx xx 4x x b 12 2 2 xxx 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 2 x 11 x2 x 0 xx 1 x2 x 当时 即当 x 时 有 1 x 0 x 1 x2 x 3 由平移的性质 得 C2的解析式为 y x2 m m2 B n n2 AOB 为直角三角形 OA2 OB2 AB2 m2 m4 n2 n4 m n 2 m2 n2 2 化简得 m n AOB m n 2424 11 mmnn 22 OAOB 用心 爱心 专心15 AOB 222 2 111 2mn2m 22m 2 11111 m m21 2m2m2 AOB的最小值为 此时 m 直线 OA 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x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的 性质 不等式的知识 分析 1 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即要先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即确定待定系数 a b 的值 已知抛物 线图象与 y 轴交点 可确定解析式中的常数项 由此得到 a 的值 然后从方程入手求 b 的值 题目给出 了两根差的绝对值 将其进行适当变形 转化为两根和 两根积的形式 结合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求出 b 的值 2 将配成完全平方式 然后根据平方的非负性即可得证 1 x x 3 结合 1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函数的平移规律 可得出抛物线 C2的解析式 在 Rt OAB 中 由勾股定理可确定 m n 的关系式 然后用 m 列出 AOB 的面积表达式 结合不等式的相关知识 可确定 OAB 的最小面积值以及此时 m 的值 从而由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 OA 的解析式 别解 由题意可求抛物线 C2的解析式为 y x2 m m2 B n n2 过点 A B 作 x 轴的垂线 垂足分别为 C D 则 AOCBODACDB SSSS 梯形 2222 111 mn mn m mn n 222 1 mn mn 2 由 得 即 BOD OAC BDOD OCAC 2 2 nn mm mn1 1111 Smn mn m 21 22m2 AOB的最小值为 此时 m 直线 OA 的一次函数解析式为 x 用心 爱心 专心16 4 2012 湖北荆门 12 分 如图甲 四边形 OABC 的边 OA OC 分别在 x 轴 y 轴的正半轴上 顶点在 B 点的抛物线交 x 轴于点 A D 交 y 轴于点 E 连接 AB AE BE 已知 tan CBE A 3 0 1 3 D 1 0 E 0 3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顶点 B 的坐标 2 求证 CB 是 ABE 外接圆的切线 3 试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 P 使以 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E 相似 若存在 直接写出 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4 设 AOE 沿 x 轴正方向平移 t 个单位长度 0 t 3 时 AOE 与 ABE 重叠部分的面积为 s 求 s 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指出 t 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 1 抛物线经过点 A 3 0 D 1 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 a x 3 x 1 将 E 0 3 代入上式 解得 a 1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y x 3 x 1 即 y x2 2x 3 又 y x2 2x 3 x 1 2 4 点 B 1 4 2 证明 如图 1 过点 B 作 BM y 于点 M 则 M 0 4 在 Rt AOE 中 OA OE 3 1 2 45 22 AE OA OE 3 2 在 Rt EMB 中 EM OM OE 1 BM MEB MBE 45 22 BE EM BM 2 BEA 180 1 MEB 90 AB 是 ABE 外接圆的直径 在 Rt ABE 中 BAE CBE BE1 tan BAE tan CBE AE3 在 Rt ABE 中 BAE 3 90 CBE 3 90 CBA 90 即 CB AB 用心 爱心 专心17 CB 是 ABE 外接圆的切线 3 存在 点 P 的坐标为 0 0 或 9 0 或 0 1 3 4 设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将 A 3 0 B 1 4 代入 得 解得 3k b 0 k b 4 k 2 b 6 直线 AB 的解析式为 y 2x 6 过点 E 作射线 EF x 轴交 AB 于点 F 当 y 3 时 得 x F 3 3 2 3 2 情况一 如图 2 当 0 t 时 设 AOE 平移到 DNM 的位置 MD 交 AB 于点 H MN 3 2 交 AE 于点 G 则 ON AD t 过点 H 作 LK x 轴于点 K 交 EF 于点 L 由 AHD FHM 得 即 解得 HK 2t ADHK FMHL tHK 3 3HK t 2 MNDGNAHAD SSSS 阴 3 3 3 t 2 t 2t t2 3t 1 2 1 2 1 2 3 2 情况二 如图 3 当 t 3 时 设 AOE 平移到 PQR 的位置 PQ 交 AB 于点 I 交 AE 1 2 于点 V 由 IQA IPF 得 即 AQIQ FPIP 3tIQ 3 3IQ t 2 解得 IQ 2 3 t IQAVQA SSS 阴 3 t 2 3 t 3 t 2 3 t 1 2 1 2 1 2 2 t2 3t 1 2 9 2 用心 爱心 专心18 综上所述 2 2 33 t 3t 0t 22 s 193 t3t t3 22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 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二次函数性质 等腰直角三角 形的判定和性质 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圆的切线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平移的性质 分析 1 已知 A D E 三点的坐标 利用待定系数法可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 从而能得到顶点 B 的 坐标 2 过 B 作 BM y 轴于 M 由 A B E 三点坐标 可判断出 BME AOE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易证得 BEA 90 即 ABE 是直角三角形 而 AB 是 ABE 外接圆的直径 因此只需证明 AB 与 CB 垂直 即可 BE AE 长易得 能求出 tan BAE 的值 结合 tan CBE 的值 可得到 CBE BAE 由此证得 CBA CBE ABE BAE ABE 90 从而得证 3 在 Rt ABE 中 AEB 90 tan BAE sin BAE cos BAE 1 3 10 10 3 10 10 若以 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E 相似 则 DEP 必为直角三角形 DE 为斜边时 P1在 x 轴上 此时 P1与 O 重合 由 D 1 0 E 0 3 得 OD 1 OE 3 即 tan DEO tan BAE 1 3 即 DEO BAE 满足 DEO BAE 的条件 因此 O 点是符合条件的 P1点 坐标为 0 0 DE 为短直角边时 P2在 x 轴上 若以 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E 相似 DEP2 AEB 90 sin DP2E sin BAE 10 10 而 DE 则 DP2 DE sin DP2E 10 OP2 DP2 OD 9 22 1 3 1010 10 10 即 P2 9 0 DE 为长直角边时 点 P3在 y 轴上 若以 D E P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E 相似 则 EDP3 AEB 90 cos DEP3 cos BAE 3 10 10 则 EP3 DE cos DEP3 OP3 EP3 OE 即 P3 0 10 3 1010 103 1 3 1 3 用心 爱心 专心19 综上所述 得 P1 0 0 P2 9 0 P3 0 1 3 4 过 E 作 EF x 轴交 AB 于 F 当 E 点运动在 EF 之间时 AOE 与 ABE 重叠部分是个五边形 当 E 点运动到 F 点右侧时 AOE 与 ABE 重叠部分是个三角形 按上述两种情况按图形之间的和差关系 进行求解 5 2012 湖北天门 仙桃 潜江 江汉油田 12 分 如图 抛物线 y ax2 bx 2 交 x 轴于 A 1 0 B 4 0 两点 交 y 轴于点 C 与过点 C 且平行于 x 轴的直线交于另一点 D 点 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 1 求抛物线解析式及点 D 坐标 2 点 E 在 x 轴上 若以 A E D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求此时点 P 的坐标 3 过点 P 作直线 CD 的垂线 垂足为 Q 若将 CPQ 沿 CP 翻折 点 Q 的对应点为 Q 是否存在点 P 使 Q 恰好落在 x 轴上 若存在 求出此时点 P 的坐标 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 答案 解 1 抛物线 y ax2 bx 2 经过 A 1 0 B 4 0 两点 解得 ab 2 0 16a 4b 2 0 1 a 2 3 b 2 抛物线解析式为 2 13 yxx2 22 当 y 2 时 解得 x1 3 x2 0 舍去 2 13 xx22 22 点 D 坐标为 3 2 2 A E 两点都在 x 轴上 AE 有两种可能 当 AE 为一边时 AE PD P1 0 2 当 AE 为对角线时 根据平行四边形对顶点到另一条对角线距离相等 可知 P 点 D 点到直线 AE 即 x 轴 的距离相等 P 点的纵坐标为 2 代入抛物线的解析式 解得 2 13 xx22 22 12 3 41341 xx 22 用心 爱心 专心20 P 点的坐标为 2 2 3 41 2 341 2 综上所述 P1 0 2 P2 2 P3 2 3 41 2 341 2 3 存在满足条件的点 P 显然点 P 在直线 CD 下方 设直线 PQ 交 x 轴于 F 点 P 的坐标为 2 13 aaa2 22 当 P 点在 y 轴右侧时 如图 1 CQ a PQ 22 1313 2aa2 aa 2222 又 CQ O FQ P 90 COQ Q FP 90 FQ P OCQ COQ Q FP 即 解得 F Q a 3 Q CQ P COFQ 2 13 aa a 22 2FQ OQ OF F Q a a 3 3 2222 CQ CQ CO OQ 3 2 13 此时 a 点 P 的坐标为 13 9 3 13 13 2 当 P 点在 y 轴左侧时 如图 2 此时 a 0 0 CQ a 2 13 aa2 22 PQ 22 1313 2aa2 aa 2222 又 CQ O FQ P 90 CQ O OCQ 90 FQ P OCQ COQ Q FP 90 COQ Q FP 即 解得 F Q CQ P COFQ 2 13 aa a 22 2FQ Q 3 a OQ 3 22 CQ CQ 3 2 13 此时 a 点 P 的坐标为 13 93 13 13 2 综上所述 满足条件的点 P 坐标为 9 3 13 13 2 93 13 13 2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判 用心 爱心 专心21 定和性质 勾股定理 分析 1 用待定系数法可得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令 y 2 可得出点 D 的坐标 2 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当 AE 为一边时 AE PD 当 AE 为对角线时 根据平行四边形 对顶点到另一条对角线距离相等 求解点 P 坐标 3 结合图形可判断出点 P 在直线 CD 下方 设点 P 的坐标为 分情况讨 2 13 aaa2 22 论 当 P 点在 y 轴右侧时 当 P 点在 y 轴左侧时 运用解直角三角形及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 即可 6 2012 湖北宜昌 12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直线 y x 1 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 B A 两点 3 3 C 为该直线上的一动点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 A 开始沿直线 BA 向上移动 作等边 CDE 点 D 和点 E 都在 x 轴上 以点 C 为顶点的抛物线 y a x m 2 n 经过点 E M 与 x 轴 直线 AB 都相切 其 半径为 3 1 a 3 1 求点 A 的坐标和 ABO 的度数 2 当点 C 与点 A 重合时 求 a 的值 3 点 C 移动多少秒时 等边 CDE 的边 CE 第一次与 M 相切 答案 解 1 当 x 0 时 y 1 当 y 0 时 x 3 OA 1 OB A 的坐标是 0 1 3 tan ABO ABO 30 OA13 OB33 2 CDE 为等边三角形 点 A 0 1 tan30 OD OD OA 3 3 D 的坐标是 0 E 的坐标是 0 3 3 3 3 把点 A 0 1 D 0 E 0 代入 y a x m 2 n 得 3 3 3 3 用心 爱心 专心22 解得 a 3 2 2 2 1 am n 3 0 am n 3 3 0 am n 3 a 3 m 0 n 1 3 如图 设切点分别是 Q N P 连接 MQ MN MP ME 过点 C 作 CH x 轴 H 为垂足 过 A 作 AF CH F 为垂足 CDE 是等边三角形 ABO 30 BCE 90 ECN 90 CE AB 分别与 M 相切 MPC CNM 90 四边形 MPCN 为矩形 MP MN 四边形 MPCN 为正方形 MP MN CP CN 3 1 a a 0 3 EC 和 x 轴都与 M 相切 EP EQ NBQ NMQ 180 PMQ 60 EMQ 30 在 Rt MEP 中 tan30 PE 3 a PE PM 3 CE CP PE 3 1 a 3 a 2a 333 DH HE a CH 3a BH 3a 33 OH 3a OE 4a 3333 E 4a 0 C 3a 3a 3333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 a x 3a 2 3a 33 E 在该抛物线上 a 4a 3a 2 3a 0 3333 得 a2 1 解之得 a1 1 a2 1 a 0 a 1 AF 2 CF 2 AC 4 3 点 C 移动到 4 秒时 等边 CDE 的边 CE 第一次与 M 相切 用心 爱心 专心23 考点 动点问题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 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直线与圆相切的性质 分析 1 已知直线 AB 的解析式 令解析式的 x 0 能得到 A 点坐标 令 y 0 能得到 B 点坐标 在 Rt OAB 中 知道 OA OB 的长 用正切函数即可得到 ABO 的值 2 当 C A 重合时 可知点 C 的坐标 然后结合 OC 的长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特性求出 OD OE 的长 即可得到 D E 的坐标 利用待定系数即可确定 a 的值 3 作出第一次相切时的示意图 已知的条件只有圆的半径 那么连接圆心与三个切点以及 点 E 首先能判断出四边形 CPMN 是正方形 那么 CP 与 M 的半径相等 只要再求出 PE 就能进一步求得 C 点坐标 那么可以从 PE EQ 即 Rt MEP 入手 首先 CED 60 而 MEP MEQ 易求得这两个角的 度数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不难得到 PE 的长 即可求出 PE 及点 C E 的坐标 然后利用 C E 的坐标确定 a 的值 从而可求出 AC 的长 由此得解 7 2012 湖北咸宁 12 分 如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 C 的坐标为 0 4 动点 A 以每秒 1 个单位 长的速度 从点 O 出发沿 x 轴的正方向运动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 将线段 AM 以点 A 为中心 沿顺时针方 向旋转 得到线段 AB 过点 B 作 x 轴的垂线 垂足为 E 过点 C 作 y 轴的垂线 交直线 BE 于点 90 D 运动时间为 t 秒 1 当点 B 与点 D 重合时 求 t 的值 2 设 BCD 的面积为 S 当 t 为何值时 S 25 4 3 连接 MB 当 MB OA 时 如果抛物线的顶点在 ABM 内部 不包括边 求 a 的取 2 yax10ax 值范围 用心 爱心 专心24 考点 动点问题 旋转的性质 矩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 1 由 Rt CAO Rt ABE 得到 根据点 B 与点 D 重合的条件 代入 CAAO ABBE CA 2AM 2AB AO 1 t t BE DE OC 4 即可求得此时 t 的值 2 分 0 8 和 8 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tt 3 求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5 知它的顶点在直线上移动 由抛 2 yax10ax 25a x5 物线的顶点在 ABM 内部 不包括边 得 1 2 解之即得 a 的取值范围 2 yax10ax 25a 8 2012 湖北十堰 6 分 阅读材料 例 说明代数式 的几何意义 并求它的最小值 22 x1 x3 4 解 如图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点 222222 x1 x3 4 x0 1 x3 2 用心 爱心 专心25 P x 0 是 x 轴上一点 则可以看成点 P 与点 A 0 1 的距离 可以看 22 x0 1 22 x3 2 成点 P 与点 B 3 2 的距离 所以原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线段 PA 与 PB 长度之和 它的最小值就是 PA PB 的最小值 设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A 则 PA PA 因此 求 PA PB 的最小值 只需求 PA PB 的最小值 而点 A 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 所以 PA PB 的最小值为线段 A B 的长度 为此 构造直角三角形 A CB 因为 A C 3 CB 3 所以 A B 3 即原式的最小值为 3 22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 解答下列问题 1 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 0 与点 A 1 1 点 22 x1 1 x2 9 B 的距离之和 填写点 B 的坐标 2 代数式 的最小值为 22 x49x12x37 答案 解 1 2 3 2 10 考点 坐标与图形性质 轴对称 最短路线问题 分析 1 原式化为的形式 2222 x1 1 x2 3 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 0 与点 A 22 x1 1 x2 9 1 1 点 B 2 3 的距离之和 2 原式化为的形式 2222 x0 7 x6 1 所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看成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P x 0 与点 A 0 7 点 B 6 1 的距离之和 如图所示 设点 A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为 A 则 PA PA 求 PA PB 的最小值 只需求 PA PB 的最小值 而点 A B 间的直线段距离最短 PA PB 的最小值为线段A B 的长度 用心 爱心 专心26 A 0 7 B 6 1 A 0 7 A C 6 BC 8 2222 A B A CBC 68 10 9 2012 湖北十堰 12 分 抛物线 y x2 bx c 经过点 A B C 已知 A 1 0 C 0 3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如图 1 P 为线段 BC 上一点 过点 P 作 y 轴平行线 交抛物线于点D 当 BDC 的面积最大时 求点 P 的坐标 3 如图 2 抛物线顶点为 E EF x 轴于 F 点 M m 0 是 x 轴上一动点 N 是线段 EF 上一点 若 MNC 90 请指出实数 m 的变化范围 并说明理由 答案 解 1 A 1 0 C 0 3 在抛物线 y x2 bx c 上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2 2x 3 1b c 0 c 3 b 2 c 3 2 令 x2 2x 3 0 解得 x1 1 x2 3 B 3 0 设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kx b 则 解得 直线 BC 的解析式为 y x 3 3b c 0 c 3 b 1 c 3 设 P a 3 a 则 D a a2 2a 3 PD a2 2a 3 3 a a2 3a BDCPDCPDB 113 SSS PD aPD3a PD 222 2 2 33327 a 3a a 2228 当时 BDC 的面积最大 此时 P 3 a 2 3 2 3 2 3 由 1 y x2 2x 3 x 1 2 4 E 1 4 OF 1 EF 4 OC 3 用心 爱心 专心27 过 C 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超快消品合同范本5篇
- 2025企业短期用工聘用合同
- 第一课 电脑动画制作初探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信息技术冀教版八年级全一册-冀教版
- 第六课 珍惜婚姻关系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统编版2019
- 2025电商平台产品代理合同合同协议书范本
- 2025年共同投资合作合同范本
- 精液的稀释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畜禽繁殖与改良-畜牧类-农林牧渔大类
- 2025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5. 分组实验测透镜的焦距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2-3-教科版2004
- 施工质量监督管理的实施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类-土木建筑大类
- 2025年国防教育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工伤受伤经过简述如何写
- 银行现金取款申请书
- 人事外包招聘代理合同
- 数字经济学-课件 第3章 数字技术
- AI引领时尚设计新潮-个性化需求的新一代解决方案
- 高二数学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同步练习题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热障涂层(TBC)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大轻质泡沫混凝土研究报告
- 室内装修工程质量保障措施方案
- 闽教版小学3-6年级英语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