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1.2《原始农耕文化》同步测试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1.2《原始农耕文化》同步测试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1.2《原始农耕文化》同步测试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第第 2 2 课课 原始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 同步测试同步测试 基础识记 一 选择题 1 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2 你认为半坡人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A 生活在黄河流域 B 学会了种旱地作物 C 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D 这些先民生活的地方气候比较温暖 3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是我国北方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 C 这些先民最早生活在长江下游地区 C 最早栽培了水稻 D 还能够饲养家畜 4 河姆渡先民居住的房屋特点为 A 地穴式 B 半地穴式 C 砖瓦结构 D 干栏式 二 填空题 5 南 北方的先民都已公制作磨制的 和 考古学家称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为 6 干栏式建筑对后世 和 的出现有所启发 三 简答题 7 从自然条件 生活方式和住居特点三个方面比较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不同点 用心 爱心 专心 活动探究 8 试一试 请你以一位小导游身份 带着一群小游客走进半坡遗址或者是河姆渡遗址 向 他们作生动形象的讲解 开阔视野 中国 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 据统计 全世界共有 660 多种栽培作物 其中 起源泉于中国的有 130 多种 中国是世界 栽培作物起源的主要中心之一 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栽培了水稻 粟等重要作物 在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广泛地颁布着野生稻 起初 原始居民采集它的种子加工后食用 以 后便将其驯化 培育出栽培稻 从现在有资料来看 距今约 1 万年前 我国就已种植水稻 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 培育出粟 粟 俗称谷子 去壳以后就是小米 它耐干旱 我国黄河流域的气候和土壤很适合它的生长 我国考古学家在距今 7000 多年的遗址里 发 现了粟的残存物 粟的培育可能更早一些 木构建筑的奇迹 用心 爱心 专心 干栏式 建筑 遗址已发掘的部分到处可见木构建筑的遗迹 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 整 个发掘区布满了密密麻麻 大大小小的木桩和纵横交错的木构件 诸如柱洞 柱础 圆柱 方柱 圆木 桩木 排桩 板桩 地龙骨 横梁 木板之类 星罗棋布 蔚为奇观 较 有规律的排桩 板墙 就有十几道 有的长达 23 米多 经古建筑学家鉴定 河姆渡先民的 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 干栏式建筑 因为河姆渡当年是沼泽地带 地面潮湿 所以先民先 是在地上打桩 在上面架设地梁 铺上木板 构成架空的居住面 在四周排起密密的木桩 作墙 然后立柱架梁盖顶 这种底层高于地面 即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 干栏式 建筑 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 至今华南有些地区仍存在 建筑上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 两构件垂直相交的节点采用榫卯技术 把我国应用榫印技术的历史推前了 3000 多年 7000 年前的河姆渡先民在当时还没有金属工具的生产条件下 仅以粗劣的石器和骨器 创造了 多达十余种形式的榫卯 令人惊叹不已 这种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 规模之宏大 不仅 为我国所罕见 也是人类文化史上最早的杰作 被考古学家称之为 7000 年前的奇迹 答案 1 C 2 C 3 A 4 D 5 石器 陶器 新石器时代 6 阁楼 楼房样式 7 从自然件看 半坡人 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气候比现在温暖 黄土肥沃 河姆渡人生活中长江一游地区 气 候湿润 土地肥沃 从生活方式看 半坡人学会了喂养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