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一中学初中地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新 人教版人教版 本卷分为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第 卷 选择题 共 60 分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 回答 1 2 题 1 若图中的球是地球 则甲乙丙丁四人看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C 解析 赤道处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快 2 若某人在乙处观察 此人所见的经纬网为下图中的 答案 A 解析 A B C D 分别为斜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北极点 俯视图 南极点 在乙处观察显然是斜视图 故选 A 3 在下面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2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地球表面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纬线是同赤道平行的线 所以纬线 上经度相差 1 的长度不等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最长在赤道 约为 111km 在经线上 纬 度 1 的长度相等 都是 111km 纬度不同 经纬度差值相同的面积不等 越往低纬面积越 大 越往高纬面积越小 小于 小于 的面积约为 15 111 15 111 平方 千米 的面积约为 6 5 111 30 cos 30 111 平方千米 两者比较 大于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 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 完成 4 5 题 4 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 50 米 比例尺分别为 1 10000 1 20000 1 30000 1 40000 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当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比例尺越大 表示的实际水平距 离越小 坡度就越大 因此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5 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 1 10000 等高距分别为 10 米 20 米 30 米 40 米 则其 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 B C 3 D 答案 B 解析 当比例尺相等 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 等高距越大 坡度越陡 因此其 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下图为亚洲两个国家略图 读图回答 6 8 题 6 两国的临海分别为 A 红海 亚丁湾 B 安达曼海 泰国湾 C 地中海 波斯湾 D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7 图所示国家的自然特点是 A 面临海洋 降水充沛 B 地势低平 植被茂盛 C 冬温夏凉 四季如春 D 沙漠广布 炎热干燥 8 据地理坐标判断 甲乙两地距离约为 A 300 千米 B 550 千米 C 1 300 千米 D 1 550 千米 答案 6 C 7 D 8 C 解析 4 依题干中的亚洲两个国家和经纬度可判断出两幅图反映的是西亚地区的国家 第 6 题 依经度可判断 图反映的地区是西亚的西部地区 图反映的是西亚的东部地区 西亚 西部地区西部濒临的海洋有红海和地中海 北纬 34 附近的海洋是地中海 西亚的东部地 区东部濒临的海域为波斯湾 第 7 题 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国家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大 西 南季风又影响不到 因此沙漠广布 气候炎热 第 8 题 图中甲地 34 N 36 E 乙地 29 N 48 E 两点既不在同一纬线上 也不在同一经线上 若不考虑地球球面的影响 两点间的直线距离可由勾股定理求出 如上图 在南北方向上 两点相差 5 个纬度间隔 其距离约为 111 5 555 千米 在东西方向上 两地相差 12 个经度间隔 东西距离约为 111 12 cos30 由此可计算出甲乙两地的 距离约为 1300 千米 2010 三亚模拟 人类的美丽家园 地球是一颗蓝色星球 也是迄今为止我们所发 现的仅有的存在生命的星球 然而 对于我们的地球 我们了解多少呢 亿万年来 地球 上演绎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呢 科学家对地球不同纬度的经纬线长度进行测量 统计结果如 下表 据此回答 9 10 题 测量地的纬度 单位 度 经度 1 度的长度 单位 km 纬度 1 度的长 度 单位 km 0111 322110 569 3096 490110 850 4578 850111 132 8019 394111 666 9 下列是对测量结果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无论是经线还是纬线 都是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变长 B 纬线的长度随纬度的增加变长 经线长度在变短 C 纬线长度随纬度的变化是测量误差所致 D 经线长度的变化反映了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 答案 D 解析 根据经纬线和经纬度的知识 结合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经度 1 度的长度 单位 km 实际上是纬线长度 纬度 1 度的长度 单位 km 实际上是经线长度 随纬 度的增加 纬线长度很快变短 经线长度略微变长 由此可以推出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10 在 60 N 处相距一个经度的两个地点的实地距离最有可能是 A 111 415 千米 B 55 803 千米 5 C 28 904 千米 D 110 569 千米 答案 B 解析 南北纬 60 纬线的长度约为赤道长的一半 而由于地势的影响 可能会略 大于一半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 11 13 题 11 甲 乙 丙 丁四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 甲 乙 B 乙 丙 C 丙 丁 D 甲 丁 答案 D 解析 河流发育在山谷处 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弯曲最大的地方并向高处凸出的 为山谷 因此甲 丁处可能发育河流 12 沿 a b 剖面相对高度可能为 A 99 米 B 149 米 C 199 米 D 264 米 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标示可推出该图的等高距为 50 米 沿 a b 剖面经过最 高处为海拔 750 米 最低处海拔为大于 550 米小于 600 米 因此 150 米 H相 200 米 13 图中高速公路建设工程中 难度最大的是 A 跨过河谷 架桥困难 B 穿越陡崖 起伏太大 C 地形复杂 地基不稳 D 地势 高峻 能见度低 答案 A 6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高速公路大致与等高线平行 因此起伏不大 但需要跨 越河流 架桥困难 2010 浙江高考 下图是某地地形图 MN PQ 是地形剖面线 是水库 若从中 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 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 完成 14 15 题 14 M N P Q 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A 甲 乙 B 乙 甲 C 甲 乙 D 乙 甲 15 Z 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 应依次布局在 A B C D 答案 14 C 15 D 解析 第 14 题 对比两条剖面线和两幅剖面图可知 M N 剖面线与甲剖面图相 吻合 P Q 剖面线与乙剖面图相吻合 判读时要注意抓住每条剖面线起止点和经过地区最 高点与最低点的海拔 并注意等高距为 10 米 将之与剖面图相对照即可 推算可知 两座水库与自来水厂的相对高度都大于 10 米 都能自流引水 但 水库距离自来水厂更近 些 沿途地势起伏更小些 因此在 修建引水工程建设费用小 综上所述 本题选 C 第 15 题 据图可知 河流大致自北向南穿过 Z 村 污水处理厂应建在流经 Z 村的河流下游 即 处 玻璃温室大棚应建在地势平坦 采光条件好的地方 比较四处位置 处最好 因为 处等高线稀疏 地势平坦且面积大 再加上位于朝南的山坡上 采光条件好 故玻 璃温室大棚建在 处最好 因此本题选 D 下图为某山地的局部等高线图 等高距为 20 米 AB 为空中索道 回答 16 18 题 7 16 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 东北 B 西南 C 正北 D 正南 17 关于图中湖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内流湖 B 火山湖 C 构造湖 D 外流湖 18 图中有一瀑布 瀑布及其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是 A 甲 乙 B 丙 丁 C 丙 甲 D 乙 丁 答案 16 C 17 A 18 D 解析 注意河流方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根据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 B 比 A 高 上行方向由 A 到 B 为正北方向 图中湖泊不可能为内流湖 因为它是河流的补给水 源 乙陡崖处为山谷 且有河流 能够形成瀑布 瀑布应在适当距离仰视 下图是 某地地形简图 M 点位于 36 5 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 M 点 测量并计算 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 读图回答 19 21 题 8 19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 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答案 B 解析 测量两地的海拔高度最便捷的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 它可以提供经度 纬 度和海拔高度 20 图中 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图中四条小路起伏最小的是 因为该小路基本上与等高线平行 所以起 伏小 21 冬至日下午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 则 P 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300 米 B 400 米 C 500 米 D 600 米 答案 C 解析 冬至日 M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90 23 5 36 5 30 根据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 设 M P 两点的水平距离为 X 则 tan 30 288 X 则 X 约 为 500 米 在一幅地图的北纬 60 纬线上有甲 乙两地 其图上距离是 33 3 厘米 地方时相差 2 小时 据此完成 22 24 题 22 上述地图的比例尺为 A 1 5000 000 B 1 1000 000 C 1 100 000 D 1 500 000 答案 A 解析 两地都在 60 纬线上 且地方时相差 2 小时 即相差 30 所以两地实际距 9 离 d 30 111 cos60 千米 图上距离为 33 3 厘米 即可求得比例尺为 3330 2 1 5000000 23 若甲位于乙的东方 有航班从甲地飞向乙地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最短航线是从西南向东北飞 B 最短航线是从东南向西北飞 C 最短航线是从正东向正西飞 D 最短航线是先向西北再向西南飞 答案 D 解析 根据最短航线飞行路径即可确定 24 若将此图的图幅放大 3 倍 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 则其比例尺变为 A 1 500 000 B 1 50 000 C 1 2500 000 D 1 250 000 答案 C 解析 图幅放大 3 倍 即为原图的 4 倍 所以比例尺扩大为原先的 2 倍 读下面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 25 26 题 25 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 水位上涨最猛的是 A 河段 B 河 C 河 D 湖 答案 A 解析 河段坡度大 周围水流汇集速度快 故水位上涨最猛 26 图中虚线是居民点 a 和 b b 和 d 之间公路选线方案 其中合理的是 A e 和 g B e 和 h 10 C f 和 g D f 和 h 答案 D 解析 公路选线尽量沿等高线 这样降低了坡度 减小了工程量和出行难度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数据 读图完成 27 28 题 27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坡度 甲 乙 B 气温 丙 丁 C 降水 乙 丁 D 海拔 甲 丙 答案 C 解析 将图中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线 可以看出图中存在两个山顶 再根据题干信 息 华北 可知 该处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来 根据指向标 结合图示可以判断出 甲 处的等高线稀疏 乙处的等高线密集 因此坡度 乙 甲 丁处的海拔低于丙 气温 丁 丙 乙处在山岭的东侧 地处迎风坡 降水多于丁处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的海拔低于 丙处 28 图中四地中 林木最茂密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答案 B 解析 乙处位于山脉东侧 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 降水丰沛 海拔低 热量充足 所以林木最茂密 为发展旅游业 我国某地政府在 2007 年 9 月 20 日至 24 日隆重推出 双龙戏珠 节 该地每年都有几天 在太阳下山时 可见到太阳徐徐从鞍部落下 形成 双龙戏珠 的地 理奇观 读该地等高线地形图 单位 米 回答 29 30 题 11 29 图中山脉的走向大致是 A 东西 B 东北 西南 C 南北 D 西北 东南 答案 C 解析 图中鞍部的箭头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方向 根据题中的时间在秋分日附近可 知 太阳东升西落 所以图中鞍部箭头为东西向 山脉为南北走向 30 除上述时间外 还可以观赏 双龙戏珠 的时期是 A 暑假期间 B 植树节后不久 C 元旦假日 D 春节期间 答案 B 解析 太阳东升西落的另一时期在春分日前后 第 卷 非选择题 共 40 分 二 综合题 40 分 31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1 填出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2 两地的垂直距离为 米 若两地地图上距离为 3 厘米 其实际水平距离是 12 千米 3 如果把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 2 倍 放大后的比例尺为 4 小河干流的流向是 5 计划在该区修建一座坝顶海拔为 250 米的水库大坝 请在图中用 画出最佳坝 址的位置 在图中用虚线画出该水库的集水区域范围 6 有 AC BC 两种把水引到 C 处的方案 应选取 线 理由是 7 甲 乙 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 以 最好 理由是 8 若 B D 两地 B D 两地图上距离 3 厘米 有高山电缆车相通 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 钟 200 米 乘电缆车从 D 山顶到 B 大约需要 分钟 答案 1 鞍部 山谷 山脊 2 143 6 3 1 100000 4 由北向南 5 见 下图中 6 AC 虽然线路长 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 13 7 丙处 因为 丙处地势平坦 有利于修梯田 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 有 利于引水灌溉 8 30 分钟 32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 利用假期对下图中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 读图完成下 列问题 10 分 1 在图中画出源于 D 处的小河 2 甲 乙两地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 米 请在下面空白处画出沿甲乙连线的 地形剖面图 3 在 B 地测量到的气温为 24 按一般规律测算 此时 A 地气温应为 4 A B 两地之间为一简单褶皱构造 甲 乙两同学分别从 A B 出发相向而行 相遇 于 C 点 沿途两人依次发现了三叶虫 藻类和裸子植物化石 由此可见 AB 间的地质构造是 5 考察发现 该地区滥伐现象较为严重 一旦降暴雨 易突发滑坡 等地质 灾害 为了减小此类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 除工程措施外 请你给当地政府提出一个好 的建议 答案 1 绘图略 2 约 1500 米 剖面图略 3 21 4 向斜 5 泥石流 如 严禁在山坡上不合理地开荒造田 乱砍滥伐 破坏山坡保护层 搞好滑坡 崩塌灾害知识 的普及宣传工作 增强全民对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科学知识的了解 加强预先勘察 防患 于未然等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