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城镇体系》素材1 中图版选修4_第1页
高中地理《城镇体系》素材1 中图版选修4_第2页
高中地理《城镇体系》素材1 中图版选修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二章第二章 城乡分布城乡分布 2 22 2 城镇体系城镇体系 相相关关素素材材 城镇体系 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镇群体 城镇体系规划内容 1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 2 预测区 域人口增长 确定城市化目标 3 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 划分城市经济区 4 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 5 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 6 确 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 7 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 社会设施 8 确定保护区域生 态环境 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 9 确定各时期重点发展的 城镇 提出近期重点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10 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 卫星城 Satellite Ctiy 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 又有较完善的住宅 和公共设施的城镇 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 为分散中心城市 母城 的人口 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 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 故名 建立这种城镇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 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 卫星城虽有一 定的独立性 但是在行政管理 经济 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 母城 有 较密切的联系 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 但有便捷的交通联 系 卫星城概念产生于 英国 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 卫星城 Satellite Ctiy 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卫卫星星城城 分分类类 卫星城市同母市间尽管距离远近不同 但在职能上具有明显的从属关系 卫星城市 按主导职能分为工业 居住 科研与文教3 类 按位置分为里圈及外圈 以到母城市中 心区耗用 5 小时作为划分里 外圈的标准 按发生过程分为自然发生 即处于特大城 市影响范围内的村镇自然变质 导致城镇规模变大 与中心城市联系增多 及人为规划发 生 按其与母市的关系分为完全从属型 半独立型和独立型 通常 与母城相距较近的卫 星城市 居住职能强 依附性强 距离较远的 工业职能强 独立性强 人口规模也大 有时甚至可达中等城市规模 按霍华德花 田 园城市思想 卫星城市距母城不论远近 均应以绿带包围 与母城在地域上相分隔 但实际上两者间常因发生膨胀而连成一体 称 为 集合城市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起起源源 卫星城镇理论的渊源可追溯到19 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 E 霍华德提出的 田园 城市 经历了附属型 半独立型和独立型等发展阶段 这种设想提出一种兼有城市和乡 村优点的新型城市结构形式 在中心城市周围建立一圈较小的城镇 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围 的 卫星 这是卫星城镇的思想萌芽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 1919 年英国规划设计第二 个田园城市 韦林时 即采用了卫星城镇这个名称 20 年代 英国建筑师 R 昂温 为伦敦地区制订咨询性规划 提出大规模地把伦敦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附近的卫星 城镇去 当时 所以采用卫星城镇的名称 主要是因为田园城市已被用于泛指城市 开阔的郊区 或 田园式市郊区 其次 也为了表明韦林之类城镇同伦敦在经济上有紧 密的联系 以后 卫星城镇一词便流传开来 并被广泛运用 有时还被用于称呼大城市边 缘那些规划良好的工业郊区 20 世纪 30 年代前后 伦敦郡议会又用过 准卫星城 一词 指的是伦敦郊区仅具有 卧城 性质 即只作为生活居住之用 的居住区 在 P 艾伯克龙比 1944 年主持编制的大伦敦规划中 为疏散人口 计划在伦敦外围建设8 个城镇 最初也称为卫星城镇 以后通称为 新城 发发展展阶阶段段 第一代卫星城即卧城 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 第二代卫星城则有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公共设施 居民可就地工作 第三代卫星城 基本独立于主城 具有就业机会 其中心也是现代化的 而现阶段的第四代卫星城 为多中心敞开式城市结构 用高速交通线把卫星城和主 城联系起来 主城的功能扩散到卫星城中去 建立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控制大城市人 口过分膨胀 疏散大城市的部分工业和人口 同时也是为了抵销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人口 吸引力 建建设设 自 1924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 召开的国际城市会议上提出建设卫星城市以来 得到各国 响应 英国政府于 1946 年制订 新城市法 把在特大城市外围建设新城的设想 作为 政府计划予以实施 日本在 1956 年公布 首都圈建设法 强调在东京 100 公里范围 大规模发展卫星城 苏联于 50 年代中期提出要大力发展卫星城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先是英国 瑞典 苏联 芬兰 后是法国 美国 日本等国都规划 建设了许多卫星城镇 近 30 年来发达国家在大城市外围建设的卫星城镇 具有代表性的有 斯德哥尔摩的卫星城魏林比 巴黎外围的赛尔基 蓬杜瓦兹等 5 个新城 华盛顿的卫星城 雷斯登 东京的卫星城多摩等 苏联在 30 年代提出在莫斯科外围建设小城镇 以控制城市 人口 1971 年的莫斯科规划中 计划在外围布置 11 个卫星城镇 其中泽列诺格勒等已经建 成 中国在 40 年代末 在上海城市规划中已提出在市区周围建设卫星城镇的设想 50 年代 末上海 北京等城市的总体规划中都考虑了卫星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上海城市规划中建设的 第一批卫星城镇有闵行 吴泾 松江 嘉定 安亭和吴淞 70 年代上海市由于建设石油化工 用心 爱心 专心 3 总厂而发展起来的金山卫卫星城 住宅和公共设施配套齐全 建设效果较好 作作用用和和趋趋向向 卫星城镇作为一种积极的城市规划理论出现 已经有80 余年历史 卫星城市是现 代化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可以分担中心城市的一部分功能 是中心城市职能 的延伸 与中心城市密切相关 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1924 年阿姆斯特丹召开的国际会 议 把它列为限制大城市恶性膨胀的方法之一 世界各国建设的卫星城镇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为了疏散大城市的人口 工业或科 学研究机构等而建设的 另一类是为了在大城市外围发展新的工业或第三产业而建设的 一般认为 卫星城镇对于自由涌入大城市的人口有一定的截流作用 而疏散大城市 人口的效果相对较弱 世界各国实践证明 建设城市职能比较单一的卫星城镇较难取得理 想的效果 近年来各国在卫星城镇规划建设方面的趋向是 人口规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