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习_第1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习_第2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习_第3页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秀教师必备 优秀学生必做 欢迎下载 1 20112011 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回归基础提分课时练习年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回归基础提分课时练习 第二章第二章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选择题 共 10 小题 每小题 6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 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漏选的得 3 分 错选的得 0 分 1 汽车以 20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某时刻关闭发动机而做匀减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 为 5m s2 则它关闭发动机后通过 37 5m 所需时间为 A 3s B 4s C 5s D 6s 解析 由位移公式得 s v0t at2 1 2 解得 t1 3s t2 5s 因为汽车经 t0 4s 停止 故 t2 5s 舍去 应选 A v0 a 答案 A 2 从塔顶释放一个小球 A 1s 后从同一地点再释放一个小球 B 设两球都做自由落体 运动 则落地前 A B 两球之间的距离 A 保持不变 B 不断减小 C 不断增大 D 有时增大 有时减小 解析 设 B 球下落了时间 t 则 A 球下落了时间 t 1 由 h gt2得 hB gt2 hA g t 1 2 A B 两球间距离 h hA hB g 2t 1 可见 h 随 1 2 1 2 1 2 1 2 时间 t 的增大而增大 C 项正确 答案 C 3 一辆汽车由车站开出 沿平直公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至第 10s 末开 始刹车 再经 5s 便完全停下 设刹车过程汽车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那么加速和减速过程 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 1 2 B 2 1 C 1 4 D 4 1 解析 设加速时加速度为 a1 减速时加速度为 a2 则 a1t1 a2t2 a1 a2 1 2 A 正 确 答案 A 4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从 A 点运动到 C 点所用的时间为 t B 为 AC 段上的 一点 物体在 AB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v 在 B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v 则 A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v t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2v t C 物体在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2 5v D A C 之间的距离为 s 2 5vt 解析 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其对应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1 v 在 BC 段 的平均速度表示其对应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v2 2v 故有 a 故 A 错 v2 v1 t 2 2v v t 2 2v t B 对 B 点只是 AC 上的任一点 因此无法求出物体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C 错 答案 B 5 在地质 地震 勘探 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 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 g 值 g 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 近年来测 g 值的一种方法叫 对称自由下落法 它是将测 g 优秀教师必备 优秀学生必做 欢迎下载 2 归于测长度和时间 以稳定的氦氖激光为长度标准 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 以铷原子 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 能将 g 值测得很准 具体做法是 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 自其中 O 点向上抛小球又落到原处的时间为 T2 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 O 点高 H 的 P 点 小球离开 P 点到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 T1 测得 T1 T2和 H 可求得 g 等于 A B 8H T2 2 T2 1 4H T2 2 T2 1 C D 8H T2 T1 2 H 4 T2 T1 2 解析 小球从 O 点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g 2 小球从 P 点能上升的高度为 g 1 2 T2 2 1 2 2 所以有 H g 2 g 2 由此得 g T1 2 1 2 T2 2 1 2 T1 2 8H T2 2 T2 1 答案 A 6 将一小球以初速度 v 从地面竖直上抛后 经过 4s 小球离地面高度为 6m 若要使小 球竖直上抛后经 2s 到达相同高度 g 取 10m s2 不计阻力 初速度 v0应 A 大于 v B 小于 v C 等于 v D 无法确定 解析 由于高度一定 直接利用竖直上抛公式 h vt gt2 将 h 6m t 4s 代入 1 2 解得 v 21 5m s 将 h 6m t 2s 代入解得 v0 13m s v0 v 故 B 正确 答案 B 7 美国 肯尼迪号 航空舰上有帮助飞机起飞的弹射系统 已知 F A15 型战斗 机在跑道上加速时产生的加速度为 4 5m s2 起飞速度为 50m s 若该飞机滑行 100m 时起 飞 则弹射系统必须使飞机具有的初速度为 A 30m s B 40m s C 20m s D 10m s 解析 由 v v 2as 得 v v 2as 2 t2 02 02 t 所以 v 502 2 4 5 100 1600 2 0 所以 v0 40m s 答案 B 8 如图所示 小球以某一初速度 v0沿固定光滑斜面从底端向上运动 已知斜面倾角 为 30 小球经过时间 t 返回到原出发点 那么 小球到达最大高度一半处的速度大小 为 A gt B gt 1 4 2 4 C gt D gt 2 8 2 2 解析 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 a gsin30 上升的最大位移 s 小 g 2 v2 0 2a v2 0 g 球上升到最大高度的一半时 vt v0 a 故 vt gt 2a s 2 v0 2 t 2 gt 4 2 8 答案 C 优秀教师必备 优秀学生必做 欢迎下载 3 9 北京西城区抽样 一个小石块从空中 a 点自由落下 先后经过 b 点和 c 点 不计空 气阻力 已知它经过点 b 点时的速度为 v 经过 c 点时的速度为 3v 则 ab 与 ac 段位移之比 为 A 1 3 B 1 5 C 1 8 D 1 9 解析 由 vt gt 可知小石块在 ab 段运动时间与 ac 段运动时间之比为 1 3 由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小石块在 ab 段平均速度与 ac 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3 则 ab 段与 ac 段位移之比为 1 9 答案 D 10 年 8 月 16 日北京奥运会 飞人大战 男子 100 米决赛在国家体育场上演 现世界 纪录保持者博尔特以 9 秒 69 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于 6 月 1 日的纽约创造的 9 秒 72 的世界 纪录夺冠 成为地球上跑的最快的人 假设博尔特起跑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达到速度 v 所需的时间为 t 则到达速度 v 之前运动的距离为 A vt B C 2vt D 不能确定 vt 2 解析 博尔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由运动学公式 s t 所以 B 选项正 0 v 2 v 2 确 答案 B 二 论述 计算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40 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 计算公 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 答案中必须明确数值和 单位 11 2010 黄冈中学 南高中等联考 A B 两球先后从空中同一点释放 做自由落体运 动 释放两球的时间间隔为 t 1s 在某时刻 A B 两球相距 s 15m 两球均没着地 g 10m s2 求 1 此时 A 球距释放点的距离 h 2 此时 B 球速度大小 v 解析 1 设 A 球已下落的时间为 t 则 B 球已下落 t 1 s gt2 g t 1 2 s 1 2 1 2 h gt2 1 2 计算可得 h 20m t 2s 2 此时 B 球的速度 v g t 1 10m s 答案 1 20m 2 10m s 12 2010 宜昌调研 某人骑摩托车在雾天行驶 若能见度 观察者与能看见的最远目标 间的距离 约为 15m 设该人的反应时间为 0 5s 已知摩托车刹车时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5m s2 为安全行驶 摩托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析 设其安全行驶的速度为 v 反应时间为 t 能见度为 s 刹车加速度为 a 在反应时间 t 内 摩托车匀速行驶 位移为 s1 vt 刹车后 摩托车匀速行驶至速度为零 位移为 优秀教师必备 优秀学生必做 欢迎下载 4 s2 v2 2a 欲满足题意 则有 vt s v2 2a 解得 v 10m s 即最大行驶速度是 10m s 答案 10m s 13 浙江宜山模拟 10 米折返跑 的成绩反应了人体的灵敏素质 测定时 在平直 跑道上 受试者以站立式起跑姿势站在起点终点线前 当听到 跑 的口令后 全力跑向 正前方 10 米处的折返线 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 受试者到达折返线处时 用手触摸折返线 的物体 如木箱 再转身跑向起点终点线 当胸部到达终点线的竖直面时 测试员停表 所用时间即为 10 米折返跑 的成绩 设受试者起跑的加速度为 4m s2 运动过程中的最 大速度为 4m s 快到达折返线处时需减速到零 减速的加速度为 8m s2 返回时达到最大 速度后不需减速 保持最大速度冲线 求该受试 10 米折返跑 的成绩为多少秒 解析 对受试者 由起点终点线向折返线运动的过程中 加速阶段 t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