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1章第2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必修必修 2 2 第第 1 1 章第章第 2 2 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节人口的空间变化课时训练 1 关于人口的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迁移是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方式 B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范围内发生改变 C 人口迁移扫指的是国内人口迁移 到外地旅游也是人口迁移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 定居移民减少 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 C 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 拉丁美洲仍然是人口迁入地区 3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不正确的是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C 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 D 由于身体疾病的原因 4 关于我国古代人口迁移说法正确的是 A 夏朝到周朝我国的人口重心均分布在黄土高原 B 东汉末年 南方的居民开始陆续北迁 C 北宋末年 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 2 3 左右 D 元明清期间 政治中心在北京 北方战争不断发生 人口数量减少 5 下列关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说法是错误的 A 19 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的人口大规模东移 B 19 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 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入城市 C 20 世纪 20 年代到 60 年代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D 20 世纪 60 年代末到 70 年代初 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和西部 6 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为 A 由农村到农村 B 由农村到城市 C 由城市到农村 D 由城市到城市 7 近年来 我国的人口迁移不仅数量 而且频率 A 增加 减慢 B 增加 加快 C 减慢 减慢 D 减慢 加快 8 考察的范围越大 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动的影响就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确定 9 引起自发性人口迁移的最根本原因是 A 自然环境因素 B 婚姻家庭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政治因素 10 造成南斯拉夫科索沃地区人口大量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干旱 水资源紧缺 人们被迫迁往他区 B 战争频繁 社会不稳定 人们为生存被迫迁移 C 经济发展 收入增多 人们有条件外出旅游 D 经济落后 生活贫困 人们想法外出打工谋生 三峡工程于 1994 年正式开工 2003 年开始通航发电 预计 2009 年全部竣工 到 2009 年三 峡工程完工时 库区移民人口将突破 113 万 根据材料完成 11 13 题 11 影响库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原因 B 交通发展 C 国家政策 D 文化传统 12 对库区人口迁移方向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第三产业向第一产业转移 B 由农村向城镇迁移 C 由城镇向城市迁移 D 由农村向农村迁移 用心 爱心 专心 2 13 这种人口频繁地迁移现象 在我国最早开始于 A 秦汉时期 B 安史之乱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4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的人口迁移的根本原因是 A 政府放松了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的控制 B 大型工程建设的需要 C 压缩城市人口规模的需要 D 地区间的经济差异 15 读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三类产业人口结构图 回答 1 图中 反映的是 国家 因为第一 二 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 2 图中 反映的是 国家 因为第一 二 三产业从业人口分别占 3 由于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劳动力由第 产业向第 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 转移 由农村到 的人口迁移 是 类国家历史上和 类国家当前人口 迁移的主要类型 16 读 1984 年到 1995 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动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 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的大量增加 2 从方向上看 这一时期人口的主要流向一是从 到 二是从 到 和 3 和以往不同 这一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 其目的主要是 和 4 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3 参考答案 BDDBA BBBCB CAAD 15 1 发展中 60 30 10 2 发达 10 20 70 3 城市化 城市 16 1 频率大 人口迁移数量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