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知识小结_第1页
测井知识小结_第2页
测井知识小结_第3页
测井知识小结_第4页
测井知识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井知识小结测井知识小结 1 1 测井原理测井原理 按常规测井来讲 9条曲线 分别是三条岩性曲线 CALI SP GR 三条孔隙度曲线 CNL DEN AC 三条电阻率曲线 RT RI RXO 岩性曲线用来划分储层与非储层 孔隙度曲线用来计算储层孔隙度的大小 电阻率曲 线用来判断储层的含油性 1 1 划分地层划分地层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测井 SPSP 目的 计算和识别泥岩 适用地层 富含高矿化度地层水的砂泥岩剖面 利用 电化学性质 即地层水的矿化度与泥浆滤液的矿化度之差异 测量 地层中的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 曲线的作用 主要用于砂泥岩坡面的岩性划分 即在砂泥岩剖面上识别砂岩和泥岩 其具 体做法是 第一 确定泥岩基线 即找出泥岩的趋势值 第二 找出含水纯砂岩 在自 然电位曲线先表现为最低值 且一般是厚层 也就是说偏离泥岩基岩幅度最大位置 第三 位于泥岩基岩与含水纯砂岩之间的那些曲线段则可能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 这主要看是 偏向泥岩基线还是偏向含水纯砂岩 一般情况下 偏向泥岩基线较多的则为砂质泥岩 不 过 岩层中含有油气也会对自然电位曲线有影响 一般表现为峰值向泥岩基线方向移动 这主要是由于油气是高阻的缘故 如下图所示 自然伽马测井 自然伽马测井 GRGR 目的 计算和识别泥岩 适应情况 套管井 干井 油基泥浆 高阻地层 一般如碳酸盐岩剖面 测量 钻井剖面的天然放射性强度 假设沉积岩本身是不含放射性的 一般而言 沉积岩 的放射性主要取决于岩层中泥质的含量 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主要有 U Th K 曲线的作用 主要用于划分岩层 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上 泥岩和页岩显示明显的高放射 性 而且可以形成一条比较稳定的泥岩线 储积岩是低放的 在砂泥岩剖面 纯砂岩 GR 最低 粘土最高 泥质砂岩较低 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较高 即自然伽马随泥质含量的 增加而升高 在碳酸盐岩地层 纯石灰岩和纯白云岩 GR 最低 泥岩和页岩最高 泥灰岩 较高 泥质石灰岩和泥质白云岩介于它们之间 也是随泥质含量增加而升高 在膏盐剖面 中 石膏层的 GR 值最低 泥岩最高 砂岩在二者之间 2 2 测量地层的电阻率测量地层的电阻率 普通电阻率测井 侧向测井 微电阻率测井和感 应测井 目的 探测不同径向深度的电阻率值 R 识别流体 油 气 水 测量 地层中各个带的电阻率 冲洗带电阻率 过渡带电阻率 原状地层电阻率 适应情况 一般用于侵入条件下 即泥浆滤液侵入到地层中形成冲洗带 过渡带和原状地 层 曲线作用 在 SP 或 GR 粗略分层的基础上 电阻率测井可以用于精细划分储层 曲线的幅 度变化 即电阻率值的大小 反映了地层中电阻率的变化 岩石的岩性将影响电阻率的大 小 一般主要对照深浅侧向电阻曲线的差异 再结合冲洗带电阻率测量曲线 综合确定储 层 深浅侧向有幅度差是储层显示 此时还可参照井径曲线 如果出现缩径现象 即井径 减小 出现泥饼 则说明是良好储层 也可以参看冲洗带电阻率测量曲线 如微球形聚焦 1 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 普通电阻率测井有两种装置 如下所示 一种是电位电极系 一种是梯度电极系 其中梯度电极系包括顶部梯度电极系和底部梯度电极系 如下所示 两种电极系的小结 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 分层能力好一般 薄层电阻率的真实性好一般 径向探测深度 浅 L 2 深 2L 曲线形态不对称对称 两种电极系的优点装置简单经济 两种电极系的缺点井内泥浆电流分流作用大 分层与测值精度不高 2 冲洗带与原状地层电阻率测量 冲洗带与原状地层电阻率测量 侧向测井侧向测井 针对 盐水泥浆钻井 低阻围岩对供电电流的井内分流作用等 适应地层 高阻目的层 利用 同极性屏蔽聚焦电极使电流呈片状进入地层 有利于测得原状地层电阻率 Rt 提高 地层纵向分辩率 一般而言 深浅侧向存在幅度差 说明可能为储集层 3 冲洗带电阻率测量 冲洗带电阻率测量 A 微侧向 RmLL 针对 泥饼较厚 采取 屏蔽聚交 使电流呈束状进入地层 B 邻近侧向 针对 泥饼过厚 优点 探测深度比微侧向大 且受泥饼影响减少 C 微球形聚焦 目的 适应泥饼厚度变化 准确测量近井轴冲洗带电阻率 曲线特点 根据泥饼的厚度而摆动 4 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 针对 油基泥浆 干井等 适于 低阻目的层 测量 地层的电导率 缺点 受高角度裂缝影响 随着仪器精度的改良 在同一个地方 俄罗斯感应测井测得的电阻率比以前大 从而 将以前认为的油水层判为油层 这说明 测值的精确性将影响最终的解释成果 3 3 测量孔隙度测量孔隙度 声波时差测井 声波时差测井 t t 或或 ACAC 任务 计算孔隙度和矿物百分含量 气水识别 力学参数计算 测量 岩石的弹性性质 参数为时差 曲线特征 1 划分地层 1 在砂泥岩剖面 砂岩的速度一般较快 时差曲线数值低 砂岩的胶结物中 通常硅质 钙质胶结比泥质胶结的时差低 随钙质增加时差减小 随泥质增加时差增加 泥岩时差高 粉砂岩 页岩界于泥岩和砂岩之间 砾岩一般声波时差较低 并且越致密时差越低 2 在碳酸盐岩地层 石灰岩 白云岩都是低值 如果含泥质会使时差增加 如果有孔隙 性和裂缝性碳酸岩 声波时差明显增加 有时还会出现周波跳跃 岩性砂岩灰岩白云岩硬石膏泥岩 s t feet 55 5474352 大于 55 5 2 判断气层 含气的浅部地层有周波跳跃 时差大 曲线形态呈刺刀状 3 确定孔隙度 它主要反映的是均质孔隙度 即岩层的总孔隙度 在固结 压实的纯地层中 孔隙度 和时差的关系为 fma fma tt tt 其中 表示地层声波时差 骨架的声波时差 孔隙流体的声波时差 t mat ft 密度测井密度测井 目的 计算孔隙度 矿物百分含量 特点 基于基质孔隙 利用康普顿散射 利用人工源 即中等放射源 测量 中等能量的源放出中等能量的射线 打击地层介质外部壳层的电子 测量散射 后到达探测器的射线强度 二 裂缝的测井响应二 裂缝的测井响应 1 1 地层倾角测井地层倾角测井 1 裂缝识别测井 FIL 水平裂缝在 4 条重叠曲线上均有较短的异常 1 号极板方位曲线反映出正常旋转 垂 直裂缝在两条重叠曲线上有较长井段的异常 1 号极板方位不旋转或旋转速度变慢 2 电导率异常检测 DCA 在曲线对比垂向移动允许范围所确定的井段上 求出各极板与相邻两个极板的电导率 读数之间的最小正差异 把这个最小正差异叠加在该极板的方位曲线上 作为识别裂缝的 标志 3 定向微电阻率 OMRL 根据地层倾角测井记录所回放的 4 条电阻率曲线直接重叠组合 当出现低阻与高阻曲 线的明显分离且垂直方向有一定延续长度的异常时 可作为有裂缝存在的标志 其裂缝的 方位可由相应的低阻极板方位求得 4 利用 SHDT 测井资料的并列电极对比探测垂直裂缝 被泥浆滤液充满的裂缝 在原始测井曲线上表现为电导率高的尖峰 如果裂缝系统是 垂直向的或接近垂直方向的 则电导尖峰只在成对的并列电极的一条曲线是哪个出现 对 于水平裂缝 电导尖峰将在两条曲线上同时出现 5 双井径曲线 解释概要 1 双井径曲线值与钻头直径均相等 为硬地层 既无泥饼 又无井径扩 大 2 双井径曲线均小于钻头直径 为渗透层 3 双井径曲线值均大于钻头直径 为泥岩 或疏松易塌砂 砾岩 4 双井径曲线之一大于钻头直径 另一等于或稍大于钻头直径 呈 椭圆井眼 为陡倾裂缝 5 双井径曲线之一大于钻头直径 另一小于钻头直径 这可能是 仪器不正常 由于极板未接触井壁或仪器校验不准 其特点是较长井段或全井段异常 6 地层倾角矢量图 在地层倾角测井矢量图中 裂缝或是表现为层段之间无法进行对比 或是表现为倾角 看起来很混乱 如果属于后一种 可以根据孤立的高倾角提示裂缝的存在 在有利条件下 可以找出裂缝的方向 2 2 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微电阻率扫描测井 从极板上的小电极依次向地层发送电流 且保持电压恒定 测量流经地层的电流变化 它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 当电阻率高时 流经地层的电阻率变小 处理后显示为浅色 当地层电阻率低时 流经地层的电流变大 相应的显示为深色 裂缝 溶洞在图像上将显 示为深色 3 3 电阻率测井电阻率测井 1 微电阻率测井 MSFL 裂缝在 MSFL 曲线上一般显示为电阻率低值 2 感应测井 由于感应电流线 涡流 的分布是环状的 所以它一般不受高角度裂缝的影响 高阻 剖面中含泥浆滤液或地层水的水平裂缝 在双感应 聚焦测井 DIL SFL 组合测井曲线 上 将显示为低电阻率 3 条曲线的测井值将反应侵入性质 增阻或减阻侵入剖面 3 双侧向测井 DLL 在高阻剖面中的裂缝发育层段上 曲线呈现明显的低阻异常 一般地说 对于 600到 700的高角度裂缝 DLL 测井曲线呈正差异 即深侧向视电阻率 RLLd大于浅侧向视电阻率 RLLs 其比值约为 1 5 2 左右 对于低角度裂缝 特别是水平裂缝 双侧向测井曲线呈现小 的差异或无差异 4 4 长源距声波测井长源距声波测井 1 声波时差 水平裂缝往往使纵波首波时差增大 当裂缝发育时 由于首波能量严重衰减而产生周 波跳跃 2 纵 横波幅度 水平裂缝对横波的衰减比纵波更严重 而高角度裂缝对纵波衰减更明显 As Ap 比值 As 表示横波振幅 Ap 表示纵波振幅 曲线上的低值 说明有裂缝存在且阻断声波能量的 通过 数值越低 则存在被流体充满的张开缝的可能性越大 3 变密度测井 VDL 裂缝在变密度图上的特征是 条带颜色变浅 反差变弱 水平裂缝处出现 V 形和 X 形干涉条纹 有时条纹发生扭曲 中断或呈台阶状 5 5 放射性测井放射性测井 1 自然伽马能谱测井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