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练习题一.doc_第1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一.doc_第2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一.doc_第3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一.doc_第4页
文化生活练习题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生活练习题(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各种文化活动目不暇接,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A2013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美国B2013年6月,日美再举行联合军演,规模创新高C2013年江苏省财政厅拨款2.6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D2013年4月21日,扬州举行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 “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A B C D3某县文体中心精彩呈现。佳节时刻,象征着团圆的明月高高挂在夜空中,海内外同胞团圆的情怀也随着月光洒向神州大地。民族节日是 ( )A民族精神的火炬 B.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C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的凝固的艺术4.莫言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中国民间故事、历史事件与当代背景融为一体,赢得世界殊荣,成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首位中国籍作家。这说明 ( )A.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C.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D.大众文化始终发挥着导向和示范作用5. 我们要把“孔子”这个国际品牌做大做强,进一步发掘和丰富儒家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使之不断创新发展,以“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胸怀走向世界。“和而不同”指的是( )A能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求同存异B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C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虽不同但在逐渐融为一体D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是根本不相容的6.江苏省“十二五”期间将实现向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其重要标志之一是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是文化发展的最高境界。为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 ( )A.最大限度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B.发挥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建设人民的精神家园C.着力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加强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提升文化竞争力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但当时却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该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材料主要说明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文化对社会生产方式有重大的影响 D.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8.“实事求是”本指一种治学态度和方法。毛泽东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对“实事求是”进行新的阐释,从而形成了一个意义重大的哲学命题。材料说明 ( )A.文化继承就是全部承袭 B.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C.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前提 D.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9.汉语作为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与国外“汉语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社会外语风潮蔓延,许多人能讲一口流利的外语,而写出的汉语文章却错误连篇,这与多年来国家忽视学生的汉语教育是分不开的。对此 ( )国家应加强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功能我们应该变革教育方式,以开放的心态全面接受外来文化我们应学会对自己民族语言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国家应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A. B. C. D.10.2013年2月7日,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其中,一幅4D版的康熙南巡图,以360视角,展现了白昼变换、四季更替,加上栩栩如生的动画设计,再次把人们带进那历史的繁华之中。这表明 ( )A文化创新是历史的真实再现B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C传统文化因技术才得以继承D博采众长促进文化融合 112013年4月12日晚,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在百花剧院汇报演出,该剧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手段,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的感染了现场的观众。吕剧百姓书记的演出成功,说明(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中华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持征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D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12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实现了新的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A B C D13. 央视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基于汉字 ( )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具有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A. B C D14.在中国,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我国的许多著名寺庙中,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外在象征均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这说明 ( )A中华文明是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 B中华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和谐相处C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没有区别15. 为了逐步改变“中国式过马路”,各地大学生志愿者纷纷走上街头,劝阻行人不要闯红灯,倡导文明、出行安全出行。这一活动有利于 ( )培育文明风尚 弘扬时代精神 提升国民素养 避免交通事故A B C D16. “勤”应是孩子的必备素质,但如今这一标准越来越被淡化。勤劳挣钱被认为是“死脑筋”;勤奋学习被嘲笑为“不聪明”;勤恳工作被定义成“有点傻”。加强勤劳教育有利于( )A实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 B弘扬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品格C增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内在气质 D奠定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17.“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自王昌龄的出塞。洋溢诗人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传统文艺( )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具有反映人们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作用 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A B C D18“一个国家没有凝聚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高度的凝聚力和超越的创造力。”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A B C D19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该( ) 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加强自身修养,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A B C D2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中国梦”。实现这一梦想,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因为“中国精神”是( )A.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推动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C.中华民族走向繁荣的精神动力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21. 论坛的开放、博客的普及、微博的运用,互联网技术的革新使世界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但人人都有“麦克风”,绝不等于人人都可以“乱放风”创建一个洁净、文明的网络环境,丰富精神生活,这不仅是职能部门的事,所有网民都应积极参与,网络文明,需要人人来做做谣言粉碎机。 “网络谣言”的出现,折射出(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大众传媒造成了公众盲从心理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要在全社会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A BC D2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 )A.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B.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D.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3.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 ()A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其他各项事业也就好了B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决定作用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D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24.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文化自觉 ( )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 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A. B. C. D.25近年来,我国一些公民在出境旅游中不讲卫生、不懂礼仪、不守秩序、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喧哗吵闹诸如此类的不文明行为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批评。加快提高全民文明素质,不仅关系到国内社会和谐,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为此,当前的文化建设应当 ( )A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B借鉴和践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 D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26“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是它的( )A灵魂、主题、精髓、基础 B主题、基础、灵魂、精髓C精髓、灵魂、基础、主题 D基础、精髓、主题、灵魂28.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一定要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应该 (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持多元化的指导思想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A B C D29.2013年春节期间,四川省乐山大佛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精选200多件展品向游客和市民免费开放,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免费开放博物馆意在 ( )A.展示人类文化遗产,吸收外来优秀文化 B.扶持公益文化事业,转变文化消费方式C.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市场 D.发展公益文化事业,保障人民文化权益30.全球首部动画片孔子,通过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动漫形式,讲述孔子从一个贫贱少年成长为万世师表的励志故事,再现2500多年前孔子的成长历程以及儒家文化的形成渊源。动画片孔子这一创意有利于 ( )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改造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变革青少年树立崇高理想,追求更高道德目标 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A. B. C. D.31. M中学不惟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从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 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 (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 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 B. C. D.32.( 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A. B. C. D.33.“虽然不言不语,叫人难忘记,那是你的眼,明亮有美丽”当年蔡琴在演唱这你的眼神时,就曾以特有的韵味打动过无数听众,在今春“我是歌手”的电视节目上,林志炫以不同以往的方式演唱此歌,诠释经典,在次让人如痴如醉。由此可见,文化表演应(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 倡导风格与形式的多样化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A. B. C. D. 34.古人以“桑梓”代表故乡,以“椿萱”代表父母,以“棠棣”代表兄弟可见古人对自己生存的环境何等亲切,他们能够把周围的事物伦理化。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B.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C.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D.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35.“笔墨当随时代”,绘画艺术要有时代精神,就要有创新。然而不继承优秀的传统遗产,创新很难有稳固的根基。这表明绘画艺术的发展要 ( )A.正本清源,独树一帜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薪火相传,推陈出新 D.各美其美,和而不同二、非选择题36.材料: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梦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和追求。但是,在当今世界,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盛会、价值文化等领域在内的“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激烈,某发达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疑虑和猜忌明显加重,“中国威胁论”在一些周边国家也有一定的市场。对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复强调中国要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在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32.某校对外开放日,高二(6)班开设了一堂以“与父母对话”为主题的班会课,邀请了部分学生家长到班里参加交流。 在班会活动中,不少学生纷纷发表了想对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