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的培养_第1页
小球藻的培养_第2页
小球藻的培养_第3页
小球藻的培养_第4页
小球藻的培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小球藻一 小球藻 小球藻是单细胞植物 种类较多 多数生活在淡水中 少数生活在海洋里 按植物学 分类 小球藻属于小球藻纲绿藻目原球藻科生物 其体型小 直径一般为 3 5 m 在显 微镜下 需要放大 400 600 倍才能看到 我们肉眼看到的只不过是含有小球藻的绿色的水 小球藻所含的营养成分很高 其蛋白质含量达到 50 60 相当于花生米的 2 倍 鸡蛋 的 5 倍 含脂肪 10 30 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小球藻的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和多糖体 的含量也相当高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 抗癌 降血压 抑制血糖上升 排除体内毒素和迅速恢复机体损伤等功能 因此 小球藻的培养前景广阔 作为培养原料的小球藻 可以到较清洁的池塘 水坑中采集绿色的水 在显微镜下鉴 定 然后再用 也可以向培养它的人索取 1 容器的准备 小规模的培养可用瓶 缸等 大规模的培养可用水泥池 首先 要对所使用的容器进 行消毒 一般用 100mg L 的漂白粉水溶液浸泡 再用水冲刷数次 100mg L 的漂白粉水溶液的配制 天平称量 5g2 漂白粉澄清液 定量转移至容量瓶中 加水至 1L 混匀 2 漂白粉上清液的配制法 取漂白粉 2 克 加少量水搅匀 再加水至 100 毫升 充分调匀 后 待澄清后取上清液使用 2 培养液的准备 1 BG11 液体培养基配方 Stock1 定容 100mL 柠檬酸 0 3g 柠檬酸铁胺 0 3g EDTANa2 0 05g Stock2 定容 1000mL NaNO3 30g K2HPO4 0 78g MgSO4 7H2O 1 5g Stock3 定容 100mL CaCl2 2H2O 1 9g Stock4 定容 100mL Na2CO3 2g Stock5 定容 1000mL H3BO3 2 86g MnCl2 4H2O 1 81g ZnSO4 7H2O 0 222g Na2MnO4 2H2O 0 391g CuSO4 5H2O 0 079g Co NO3 2 6H2O 0 049g Stock1 取用 2mL Stock2 取用 20mL Stock3 取用 2mL Stock4 取用 1mL Stock5 取用 1mL 总定容 1000mL 2 购买 2000 元 套 九种原液各 200ml 稀释 1000 倍 10 瓶 培养基各取 1ml 联系电话 3 藻种 购买 淘宝 轮虫小球藻套装 40 元 一套 4 接种 选取生活力强 生长旺盛的藻种 在天气晴朗的上午接种 一般情况下 作为第 1 级 培养 可按藻液与培养液 1 2 的比例进行接种 接种的量大 可使藻种迅速成为培养液中 的优势种 利用生物间的拮抗作用 减少了污染机会 缩短了小球藻的培养时间 待扩大 培养时 可按藻液与培养液 1 4 的比例进行接种 5 管理 5 1 搅拌 由于小球藻不能游动 只能浮在水中生活 所以必须对培养液进行搅拌 让 藻体不断变换位置 使光照 养料和水温均衡 这样有利于藻体的迅速生长和繁殖 常用 的搅拌工具有玻璃棒 竹棒 每天搅拌 3 次 每次 1 分钟 5 2 光照 小球藻的培养要有充分的光照 阴雨天光线不足时 可在培养室内用人工光 源进行补充 通常用冷白荧光灯 光照强度为 2000 3000Lx 但在光线强烈的夏天 要用 遮阳网等进行适当避光 5 3 温度及 pH 温度保持在 25 30 最适宜生长温度为 26 pH 保持在 6 8 5 4 污染的防治 在小球藻的培养过程中 要经常观察藻液的颜色是否正常 是否有沉 淀和附壁现象 液面是否有菌膜等异常情况 造成藻种污染的多数情况是原生动物及杂藻 的生长 如果显微镜下检查有原生动物生活 可用 1mg L 的漂白粉灭杀 对付其他杂藻最 好的办法是严格控温和经常检查培养液的 pH 6 采收 当小球藻的培养液变成绿色 用显微镜观察 1mL 培养液中大约有 100 个小球藻时 就可以采收或扩大再培养了 采收时 用 0 3 0 5 的明矾粉溶解在培养液里 约 1 小时 后 小球藻沉在了水底 除去上层的水 就能获得小球藻的浓缩液 二 硅藻二 硅藻 1 储存液 1 金属液 每升含 EDTA 二钠 4 360 g 氯化铁晶体 3 150 g 五水硫酸铜 0 010 g 七水硫酸锌 0 022 g 六水氯化钴 0 010 g 四水氯化锰 0 180 g 二水钼酸钠 0 006 g 2 维生素液 每升含 VB12 0 0005 g 维生素 B5 盐酸盐 0 1 g 生物素 0 0005 g 2 1L 培养基配方 硝酸钠 0 075 g 二水合磷酸二氢钠 0 00565 g 金属液 1 00 ml 维生素液 1 00 ml 硅酸钠 50mg 加水至 1L 硅藻培养温度在 22 光照照度在 3000lux 不要太阳直射 以上 大量培养中曾出现过杂藻污染问题 主要是浮游的蓝纤维藻及部分栅藻和小球藻 我们利用 藻类比重 悬浮习性不同来排除杂藻 发现杂藻时 停止搅拌数小时 使硅藻下沉 蓝纤维藻 等悬浮在水中 然后将上清液倾弃 再将沉淀硅藻用蒸馏水反复清洗几次后 加入新鲜培养基 即 可获得纯化 补充 补充 1 藻种培养设施 藻种培养设施 藻种的培养要在保种室中进行 保种室要求通风条件好 光线条件好 温度可控性好 保种室要配有空调 冰箱 具有人工光源的培养架等 培养中常用培养仪器有显微镜 解剖镜等 容器有 三角烧瓶 广口玻璃瓶等 保种室要严格消毒 防止病菌的侵入 2 容器 工具的消毒 容器 工具的消毒 进行单细胞藻类的纯培养 容器 工具 培养基都要进行严格灭菌 但一般生产 性的单种培养 则只须达到消毒目的就可以了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法和化学药品消毒法 高温消毒法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不耐高温的容器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等不能利用高温法消毒 a 直接灼烧消毒 接种环 镊子等金属小工具 试管口 瓶口等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短暂灼烧消毒 载玻片 小刀等则最好先蘸酒精 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 等器具上的酒精烧完 也就完成了灭菌操作 b 煮沸消毒 把容器 工具放入锅中 加水煮沸消毒 一般煮沸 10 20 分钟 大型锥形瓶消毒 可在瓶 口上放一普通的玻璃漏斗 再在漏斗上放一称量瓶盖 在锥形瓶内加少量淡水 置电炉上加热煮沸 5 10 分钟 可使整个瓶壁消毒 消毒完毕即用消毒的纸或消毒的纱布包扎瓶口 此法适合消毒小型的容器工具 c 烘箱干燥消毒 将玻璃容器 金属工具用清水洗干净后 放入烘箱 关闭烘箱门 打开通气孔 接通电 源加热 当温度上升到 120 时 关闭通气孔 停止加热 如果进行纯培养 容器必须灭菌 当温度上升 到 105 时 关闭通气孔 继续加热至 160 保持温度 恒温 2 小时 然后停止加热 必须要等到温度 下降到 60 以下 才能打开烘箱门 有棉塞和纸包扎的容器 工具灭菌 不能超过 180 以免烘焦 化学药品消毒主要用于生产性大量培养中 大型容器 工具 水泥池等常用化学药剂消毒 a 漂白粉消 毒工业用漂白粉一般含有效氯 25 35 消毒时按万分之 1 3 的含量配成水溶液 把容器 工具在溶液 中浸泡半小时 再用消毒水冲洗 3 4 次即可 b 酒精消毒酒精消毒常用于中小形容器和工具 方法是用 纱布蘸 70 酒精在容器 工具的表面涂抹即可 c 高锰酸钾消毒以百分之五的比例配成溶液把要消毒的 容器 工具浸泡 5 分钟 然后取出用消毒水冲洗 2 3 次 便可达到消毒目的 如果是对玻璃钢水槽 水泥 池等消毒 可以用高锰酸钾溶液拨在池壁上 拨洒几遍后刷洗池底 10 分钟后再用消毒水冲洗干净 d 石炭酸石炭酸消毒按 3 5 的比例配成消毒液 把要消毒的容器和工具放在其中浸泡半小时 再用消毒 水冲洗 2 3 次 微藻的培养液是在消毒的海水或淡水中加入各种营养盐配制而成 培养液的配制 首先按配方先后称量各 种营养物质 可逐一溶解 也可以同时溶解 遇到难溶的含金属的物质可以加热或与 NaEDTA 一起溶解 配方中的维生素一般等水温降至 60 后再加 生产上为了方便可以将营养盐配方浓缩 1000 2000 倍配成 母液 使用时可以根据培养水体多少量取母液的体积即可 3 培养液的制备和消毒 培养液的制备和消毒 保种培养液的消毒一般采用加热消毒法 经沉淀 过滤的海水 一般加温至 90 左右维持 5 分钟或达到沸腾即可 由于海水中的一些对藻类生长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在高温时易遭破 坏 所以加温时间不宜太长 4 接种 接种 接种就是把作为藻种的藻液接入新配好的培养液中 进行丰富培养 选择无污染 生长旺盛 颜色正常 藻液中无沉淀 细胞无附壁的藻种进行接种 一般来说藻种液和新培养液的比例为 1 2 接种 的时间最好在上午的 8 10 时 这个时间是藻类细胞代谢最旺盛的时候 培养条件 保种的条件最好保证在 藻种的最适生长条件 要保证藻种不受污染 5 藻种培养 藻种培养 温度保持在 25 30 pH 保持在 6 8 6 日常培养管理日常培养管理 1 注意保种室的卫生 定时打扫 谢绝无关人员的进入等 2 外观检查 检查藻液颜 色是否不再浅变浓 或是出现浑浊或沉降等反映藻体生长不正常 处于老化时期受到病虫侵染的现象 3 镜检检查是否发生污染 是否老化 以确保试验的顺利进行 4 控制温度 通过暖气控温装置控制温 度 使试验藻细胞在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5 摇瓶 在培养过程中每天摇瓶 1 3 次 使藻均匀分布 6 调节 光强 保持合适的光强 白天避免阳光直射 7 藻种保藏方法 藻种保藏方法 存藻种时可以根据保种目的和保种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不同的保种方法 1 固体培 养基保存法 保种用的固体培养基的营养浓度应比正常的液体培养液的高 一般增加一倍 琼脂量为 1 1 5 固体培养基分装灭菌后 冷却待用 将无污染的藻种用喷雾法或划线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常 用固体培养基保种方法有两种 一种通常把藻种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 在弱光低温条件下慢慢培养保存 接种一次可以保存半年到一年 另一种方法 接种后首先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 防止直射光照射 使藻 类细胞较快速地繁殖起来 直到培养基上出现颜色 即可放入冰箱或冷库中 一般在 5 左右的低温下保 存 每天给藻种几个小时的弱光照 此法保存的时间可长达 2 至 3 年 2 液体培养基保存法 低温 弱 光下培养 一般两个月更换一次培养液 淡水小球藻在国内的培养有几十年的历史 因为培养方式简单 生长速度快 被誉为 罐装的太阳 一度被大力推广 小球藻是培育淡水轮虫的有效饵料之一 淡水小球藻的培养 无非几个要素 光照 适宜的温度 营养液 首先说一下光照 一般是大于 4500lx 温度以 25 为最佳 在 25 30 度间都能够很好的生长 每 20 个小时 就能分裂成 4 个细胞 那么第三个要素是营养液 而营养液无非就是氮源 磷源 碳源及 一些微量元素 目前使用较多的营养液配方有 BG 11 F 2 SE 培养基等 同时强调一点 实验表明 适当补充尿素是促进小球藻生长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同时小球藻可以异养 适 当添加葡萄糖可以缩短培养时间 藻种的获得很容易 但是建议用纯种的规范操作的藻种 好的种源是开口的第一步 现在 藻种获得可以通过某宝直接搜索小球藻藻种购买 也可以通过向水生所采购 但是那里藻 种普遍较贵 差不多 1000 大洋 10ml 左右 如果不是科研要求 不建议如此购买 还有就 是通过科研院校索要 首先我们要获得小球藻藻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