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_第1页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_第2页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_第3页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_第4页
古诗二首《雁门太守行》《别云间》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8 页 古诗二首古诗二首 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别云间 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诵读 欣赏 背诵 2 能力目标 对经典诗句的赏析评论 3 情感目标 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及其难点 1 教学重点 熟读成诵 并正确默写 2 教学难点 对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 理解 教学手段和方法 1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 适当穿插朗读 教学时数 2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习李贺的 雁门太守行 1 李贺简介 李贺 字长吉 福昌人 家居福昌之昌谷 后人 因称李昌谷 体貌细瘦 巨鼻 通眉 长指爪 因仕 第 2 页 共 8 页 途失意 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 外出时背一破锦 囊 得句即写投囊中 暮归足成诗篇 他的母亲见他 做诗辛苦 责怪说 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 他 在 咏怀 诗中也说 日夕著书罢 惊霜落素丝 镜中聊自关 讵是南山期 二十多岁便白发飘落 那会有南山之寿 果然 27 岁就死了 李贺做诗务求 新奇 人称 奇才 鬼才 李贺诗注本甚多 以 清人王椅 李长吉歌诗汇解 最为通行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 1983 年出版陈治国编 李贺研究资料 辑录历朝诗评家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 非常有用 关于本诗 唐人张固 幽闲鼓吹 证载一则趣闻 元和二年秋天 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 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 愈 送客归 极困 门人呈 卷 解带 旋读之 首篇 雁门太守行 曰 黑云 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却援带 命邀之 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 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 贺的代表作 现在人们常用 黑云压城城欲摧 来形 容局势的危急 2 整体感知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 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 第 3 页 共 8 页 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3 背景链接 雁门太守行 是古乐府曲名 南朝梁简文帝萧 纲所作 雁门太守行 三首 都是五言古诗 写边城 的寒苦和征战 李贺这首七言古诗 借用乐府旧题 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 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 视 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 重点字词 黑云 比喻敌军 摧 毁 毁坏 甲光 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金鳞 形容铠甲闪光如金色 鱼鳞 开 发光 角 军中所吹的号角 塞 上燕脂凝夜紫 夜色中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 浓艳 得近似紫色 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 所以叫做 紫塞 燕脂 即胭脂 深红色 这里写斜晖掩映下 紫色 更浓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 临 抵达 易水 水 名 在今河北易县境内 战国时荆轲去刺秦王 燕太 子丹及众人曾送至易水边作别 声不起 声音不 响 这里形容鼓声低沉 黄金台 故址在今河北 易县 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 上面放着 千金 用来招揽人才 玉龙 宝剑的代称 5 诗歌大意 敌军似乌云压境 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 第 4 页 共 8 页 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 金光闪闪 秋色中 遍地响起 军号 号角声直冲云天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 夜 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 部队悄悄临近 易水 浓霜湿透了鼓皮 鼓声低沉 扬不起来 为了 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他血战到死 6 赏析 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 黑云压城城欲摧 以比喻和夸张手法 渲染 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向日金 鳞开 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 严阵以待的情形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把激战 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呜咽的角声 紫红的秋色 创造出一种苍凉 悲壮的气氛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 以死报效朝廷 半卷红旗临易水 霜重鼓寒声不起 显然是 潜师夜袭 一场苦战 易水 二字 使人联想到战 国时刺客荆轲的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 士一去兮不复还 北地的秋夜 风疾霜浓 连战鼓 也擂不响 但将士们无所畏惧 勇往直前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 故址在今河北易县 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 置千金 第 5 页 共 8 页 于台上 延请天下奇才 诗人引用这个典故 既与战 争的地点相吻合 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7 小结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 构成了奇特的 意境 在 黑云 夜紫 的背景下 点染以 金鳞 燕脂 红旗 黄金台 玉龙 画面色彩斑 谰 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 布置作业 背背默默 雁门太守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过程 学习夏完淳的 别云间 1 夏完淳简介 夏完淳 南明抗清将领 诗人 原名复 字存古 松江华亭人 5 岁讲 论语 6 岁熟经史 能诗文 时人许为神童 14 岁从父夏允彝 师陈子龙起兵抗 清 允彝兵败自杀 又与陈子龙等倡义 受鲁王封为 中书舍人 参谋太湖吴易军事 易败被杀 他仍为抗 清而奔走 清顺治四年夏间 完淳在家乡被捕 解往 南京 同年九月十九日从容赴义 在被捕后的几十天 当中 吟咏不辍 留下了辉耀千秋的 南冠草 和 狱中草 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表彰夏完淳 第 6 页 共 8 页 其人其事 尤其是 南冠草 一剧 在弘扬爱国主义 振奋民族精神 鞭挞汉奸国贼方面 产生重大影响 2 整体感知 别云间 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 地宽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 灵旗 空际看 3 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后押解离乡时 所作 诗的标题 别云间 的 别 字 不是一般意 义的告别 离别 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 永别 他是抗清将领 清廷的要犯 一旦被抓 必死无疑 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 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 这首诗 为什么不题作 别松江 而题作 别云间 呢 原 来 云间 是松江的别称 西晋文学家陆云 字士 龙 家在华亭 对人自称 云间陆上龙 于是后人 就把松江称为云间 此诗题作 别云间 实际上是 一语双关 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 而诗人内心是把自 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 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4 重点字词 羁旅 长久漂泊外地 南冠 古代南方楚 国人戴的帽子 后为囚犯的代称 泉路 黄泉路 第 7 页 共 8 页 死路 毅魄 坚毅的魂魄 灵旗 古代出征时 所用的一种战旗 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5 诗歌大意 三年当中做了奔走他乡之客 今天又做了俘虏 大好山河使人流下无限之泪 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 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 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 将在空中注视着后继的抗敌的旗帜 6 赏析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诗从回忆三年来 的抗清历程写起 三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 的一瞬 而对于年仅 17 岁即遭杀害的作者来说 这 一段充满血泪的经历却是漫长的 羁旅客 是作 者自谓 清顺治四年 夏完淳在家乡松江被捕 解往 南京 夏完淳因为参加抗清斗争离开家乡达三年之久 所以说 三年羁旅客 今日又南冠 一个 又 字充满感叹之情 显得极为悲苦 无限河山泪 谁言天地宽 眼看祖国山河沦 陷敌手 诗人不禁泪流满面 本欲振翼搏击 谁知落 入罗网 顿时觉得天地也变窄了 已知泉路近 欲别故乡难 已知死路近在眼 前 但要与生我育我的故乡诀别 心中还是难以割舍 第 8 页 共 8 页 欲别故乡难 难在何处 抗清难成 老父殉国 家有老母 如今踏上死亡之旅 再也难见故园和亲 人 所以 别难 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际看 这一结尾 感情 由悲而壮 格调由低沉而高亢 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 气 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 灵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