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_第1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_第2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_第3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_第4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 游褒禅山记 教学目的 一 学 习即事明理 叙议结合 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二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治学 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 挠的意志和 深思慎取 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明白 这两者在当今改革开放时代的借鉴意义 三 掌握 然 盖 乃 道 其 等文言词 的多种含义 四 掌握意动用法 学习判断句的 两种形式 重点难点分析 一 即事明理 的 写法学生比较陌生 这既是本文的难点 也是重点 指导学生列表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 力求讲得 透辟一点 二 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 使用工具书 自己串讲翻译 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 解难 培养自 学能力 三 凡是要学生辨析 积累的实词和虚词 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 还要引导学生联系 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 使之 反复巩固 温故知新 教学时数 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作者和课文简介 串讲第 两段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 小石潭记 登泰山记 醉翁亭记 第 2 页 共 13 页 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 抓住景物特点 浓笔重彩 精描细绘 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 学习王安石的 游褒禅山记 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 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 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 而是 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 记游实 际上只是个引子 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学习这类游 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 简介作者及课文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次 未能尽兴的游览 作者深感后悔和遗憾 照理说 这 样的游览没有多少值得写的东西 可是作者却据此得 出两点深刻的启示 一是世上神奇雄伟 美丽壮观 的景色 常常在艰险 遥远的地方 必须不避艰险 尽吾志 以赴之 才能于己无悔 不为人讥 这里 虽然是说游山 实际上是以游山作比喻 说明不论研 求高深的学问 还是创建宏伟的事业 都必须以百折 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 二是由于古代文献 资料的散失 后代以讹传讹 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 须 深思慎取 这两点都是值得借鉴的 王安石在 一生从政 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前进的 他在宋神宗时作宰相 认准了 变法 于国有利 决 心推行新法 尽管守旧派强烈反对 他却毫不动摇 被列宁誉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 第 3 页 共 13 页 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 他反对北宋初年淫靡的文风 主张文章应 有补于世 他的文章结构谨严 说理 透辟 笔力雄健 语言洗炼 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 帜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平事迹 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 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 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 两段 借助工具书弄懂疑 难字词 四 讲读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 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 句 道 道路 有碑仆道 说 讲 何可胜道也哉 道理 传道受业 正确的方法 策之不以 其道 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 动词 始舍于其址 名 命名 称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说清楚 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 名者 穷 穷尽 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 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表示判断的两 种形式 表示单纯的判断 者 前是主语 者 后是谓语 如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家 也 廉颇者 赵之良将也 表示因果关系 的复合判断 者 在 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 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如 今言 华 如 华实 第 4 页 共 13 页 之 华 者 盖音谬也 吾所以为此者 以先 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虽有槁暴 不复挺者 輮使之然也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而卒葬之 独其为文犹可识 距其院东五里 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概括这两段的段意 指出 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 记叙游山的见闻 和经过 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游记一 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 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 概念 形成立体感 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 说出禅 院 仆碑 前洞 后洞的方位 提示 禅院在距华 山洞五里的西面 因为华山洞 距其院东五里 仆 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 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 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 前洞就是华山洞 前洞 的 前 是相对于后洞的 后 而言的 后洞在华山 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 因为华山洞在 华山之阳 由山以上 则是北面了 第 段为什么要特 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 面议论埋下伏笔 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 探究 事理的本源 充分体现了他 求思之深 的探索精神 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 深思慎取 的依据 第 段略写什么 详写什么 运用了哪些对比 有哪些 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 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 第 5 页 共 13 页 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 前洞的平旷与后洞 的幽深对比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后洞 来而记 之者已少 其至又加少 对比 余所至 之 浅与 好游者 所至相比 进洞时 其见愈奇 的 欣喜与出洞后因 不得极夫游之乐 的懊悔相比 作 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 布 置作业 将文中出现的有 其 字的句 子全部找出来 并归类整理 预习 段 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一 指导整理 其 字的几种用法 二 讲读课文第 段 教学步骤 一 检查作 业 其 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 种类型 指示代词 相当于 那 那个 那 些 人称代词 相当于 它 人称代词 表领属关系 作 它的 讲 人称代词 活用为 第一人称 相当于 我 我们 自己 助词 表示反问语气 可译为 难道 如 其孰 能讥之乎 二 讲读课文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第 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 句 相 帮助 辅佐 读 xi ng 无物以 相之 宰相 丞相 读 xi 第 6 页 共 13 页 ng 操虽托名汉相 互相 读 xi ng 卒相与欢 非常 本文义 为 不寻常 非同一般 是两个词 如 非 常之观 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以 因 由于 以故其后名之曰 褒禅 用来 拿 无物以相之 作连词用 相当于 而 表并列 险以远 表承接 由山以上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双重否定句 强调 志 的重要 然力足以 至焉 于人为可讥 中间省略了 而不至 之 类的话 翻译时要补出 否则意思不连贯 引导 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本段着重写什么 提示 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 抒发自己的感想 即第一句 中所说的 有叹 这一段可分几层意思 你对 作者在文中所说的道理如何评价 提示 五层意思 用一 叹 字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以古人 作为立论的标准 从 求思 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 分析了古人 往往有得 的原因 拿世人的避难 就易 同古人的 求思 精神对比 阐述宏伟目 标 险远的道路和 志 力 物 三者的内 在联系 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 即使不 能达到目的 也可以 无讥 无梅 作者揭 第 7 页 共 13 页 示了 志 力 物 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 首先要有志 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 但力量不足也 不行 尽管志向坚定 力量充足 然而到了幽暗昏惑 之境地 如果没有外物相助 也不能至 既强调了 力 与 物 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 反映了作者 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又强调了 志 这个主观因素 的关键作用 强调只要尽己之志 虽然不能达到目的 亦可 无悔 无讥 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 点 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 又是治学 处事之理 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这对于我们治学 处事 创业都有很大启发 三 讲读第 段 指名朗读 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 句 悲 感叹 叹惜 余于仆碑 又以悲 夫古书之不存 悲哀 不以物喜 不以 己悲 哀怜 余悲之 且曰 若毒之乎 胜 尽 sh ng 何可胜道也哉 能承担 禁得起 sh ng 沛公不胜杯构 优美的 sh ng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 利 sh ng 终不能加胜于赵 谬 弄错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后世之谬其传 传 流传下来的文字 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 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第 8 页 共 13 页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生 发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 以讹传讹 而应该 深思慎取 也就是要经过自己 头脑的认真辨析思考 然后谨慎地采取其中合理的部 分 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 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联想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 联想到 谬其传 的 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慎取 的结论 逻辑十分严密 四 讲析第 段 这一段是补叙 交代同游者籍贯 姓名和写作本 文的时间并署名 五 全班齐读 段 六 布置作业 思考文后练习一 找出记叙 部分与议论部分相照应的句子 并试行编写本文记叙 与议论部分前后联系对照表 完成课文后练习 二 三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理清课文前后两 部分的内在联系 弄清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一 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 密联系的 提示 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 第二段最后一句 不得极夫游之乐 开启下文 第三 段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使 文章前后衔接 过渡自然 文字上前后呼应 意 思贯通 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第 9 页 共 13 页 和 其下平旷 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 则至者 少 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好游者不 能穷 来而记之者已少 奇伟 瑰怪 非常 之观 和 其见愈奇 非有志者 和 怠而欲出 者 随以止 和 遂与之俱出 可讥 和 人咎 在己为有侮 和 悔其随之 仆碑 和 有碑仆道 古书之不存 和 其文漫灭 谬其传 和 音谬 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 埋下伏笔 使议论有依据 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 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作者 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 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 都必 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 指名一人报告完成文后练习二的情况 三 知识 点总结 非常 本文义为 不寻常 非同 一般 是两个词 如 非常之观 不同于现 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很 十分 十一 本文义 十分之一 古代分数表示法 比好游 者尚不能十一 是 本文义 这 此 今 无此义 方是时 所以 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 介词以的结合 的缘故 今常用作因果关系 的连词 学者 本文泛指求学的人 今特指有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专门学问的人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 之也 1 谬 弄错 形容词活用为动 词 后世之谬其传 2 昏惑 形容词 使动用法 使 昏惑 使 迷乱 至于幽 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3 明 形容词受副词 尚 和 足 修饰 用作动词 照明 火尚 足以明 4 舍 筑舍定居 名词活用为动 词 始舍于其址 5 名 命名 称 呼 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之曰褒禅 说清楚 说明白 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莫能名者 6 穷 穷尽 走到头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7 至 动词 至 处在主语的位置 用作名词 到的人 8 上 方位名词 上 受状语 由山 的修饰 用作动词 上走 9 传 流传下来的文 字 动词活用为名词 后世之谬其传 1 道路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 远 论 语 泰伯 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 从径 亡 司马迁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方法 途径 用兵之 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诸葛亮 南征 教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 得之 不 处也 论语 里仁 治世不一 便国不必 第 11 页 共 13 页 法古 商君书 更法 3 事理 规律 是 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韩愈 师说 臣之所好者 也 庄子 庖丁解牛 循 而不贰 则天不能祸 荀子 天论 4 思想 学说 于是废先王 之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贾谊 过秦论 吾 一以贯之 论语 里仁 不同 不 相为谋 论语 卫灵公 5 道士 道教 祖父陵 客蜀 学 鹄鸣山中 造作 书以惑百姓 陈寿 三国志 魏书 张鲁传 6 述说 然此可为智者 难为俗人言也 司马迁 报任 安书 仲尼之徒 无 桓文之事者 是以后世无 传焉 臣未之闻也 孟子 梁惠王上 7 疏通 后作 导 大决所犯 伤人 必多 吾不克救也 不如小决使 左传 襄公 三十一年 8 开导 后作 导 其 谏我也似子 其 我也似父 庄子 田子方 本义是簸箕 假借作为虚词 主要有如下用法 1 第三人称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 他 他的 余嘉 能行古道 作 师说 以贻之 韩愈 师说 一狼洞 中 蒲松龄 聊斋志异 狼 操蛇之神闻之 惧 不已也 告之于帝 列 第 12 页 共 13 页 子 愚公移山 妻献疑曰 列子 汤问 秦王恐 破璧 乃辞谢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 传 2 指示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 那 这 那个 其中的 等 有蒋氏者 专 利三世 矣 柳宗元 捕蛇者说 臣窃以为 人勇士 有智谋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今欲举大 事 将非 人不可 史记 项羽本纪 寺僧 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 一二扣之 苏轼 石钟 山记 寺院里的和尚打发一个小童拿着斧头 在 乱石之间选了其中的一两块敲打起来 3 活用 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 视句意译为 我 的 或 我 何伤乎 亦各言 志也 论 语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4 作副词用 用在句首或句子中间 表示揣测 反问 期望 命令等语气 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 人之所以为愚 皆出于此乎 韩愈 师说 尔 无忘乃父之志 欧阳修 新五代史 伶官传 序 你可别忘记了你父亲的志愿啊 吾 还也 左传 殽之战 我们还是回去吧 欲加之罪 无辞乎 左传 僖公十年 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