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自治与当代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_第1页
村民自治与当代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_第2页
村民自治与当代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_第3页
村民自治与当代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_第4页
村民自治与当代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东大学学士学位论文学 士 学 位 论 文 论文题目:村民自治与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姓名林琳院系政法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2004级学号041210284指导教师纪程2008年5月25日9目 录摘要 3一、关于政治社会化定义的简单概括 3(一)关于政治社会化定义的简单概括 3(二)对于政治社会化定义的详细阐述4二、中国当代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4(一)农民两个特殊阶级的政治社会化问题5(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政治社会化发展水平 5 (三)科学素质影响政治社会化5(四)忽略漠视和信息不畅影响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6三、对于村民自治的理解 6(一)村民自治的概况 6(二)村民自治的作用7四、村民自治对于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意义7结束语9注释9参考文献 10谢辞 10村民自治与当代中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林琳(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4级1班,041210284)摘要:农民在中国是一个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处理好农民问题是关系到社会长治久安和国家稳定的重要环节,与之相关的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也被提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政治社会化水平一直很低,我们对此也缺少必要的关注,导致农村的政治生活发展滞后,农民政治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村民自治是解决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在某种意义上推动了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保证了农村民主政治生活的进步和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字:政治社会化 村民自治 政治实践Contemporary Chinese villager autonomy and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of farmersLinlin(Politics and law Academ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 Grade2004 Class1, 041210284)Abstract :Farmers in China i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groups, in the building of our society has a pivotal role in Chinas 1.3 billion population, accounted for 800 million farmers groups. As a result, farmers handle the problem is related to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long-term stability of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armers associated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issues were also mentioned in a crucial position. However, Chinas peasants has long been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evel has been very low, and we also lack the necessary attention, resulting in the political life of rural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the lower the quality of political farmers, to a certain extent, imped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society. Villager autonomy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farmer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it in a sense a political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farmers and ensure a democratic political life of the rural peasant political and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level of increase.Keywords: Of political and social;Villager autonomy;Political practice引言农民这一群体在当代中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又重要又特殊的阶级。然而,当代中国的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低下却深深阻碍着农民政治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生活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的发展。村民自治这一新的民主政治实践方式的产生正越来越在农民政治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对于推进和发展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形式,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力量,村民自治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的政治社会化一 政治社会化定义解释(一)关于政治社会化定义的简单概括 在我国,政治社会化已经逐步成为政治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但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却缺乏深入的研究。政治社会化,指的是社会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渐渐学习政治知识和技能,塑成政治素养和政治价值的过程。社会成员在社会双向互动中通过掌握政治文化教育,学习政治能力、掌握政治知识,吸收政治规范、塑成政治立场和价值、完善政治人格的辩证发展过程。政治社会化在改造旧的政治文化,传播、灌输和确立新的政治文化;推动社会政治化,维护和保持主流政治文化;整合亚文化,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趋同主流政治文化;顺应社会政治变迁,实现主流政治文化的自我变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二)关于政治社会化定义的详细阐述首先, 连续不断动态发展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动态发展的原因可以解释为:社会成员吸收和掌握政治知识和能力,社会政治文化通过成员的行动得以体现。社会个体成员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受动者的角色,同时这一受动者在互动过程中又扮演着积极的创造性作用。社会成员在政治内化和吸收过程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同时政治品质和政治价值作为政治社会化的催化剂又起着关键作用。社会成员通过不断获取政治知识,塑成政治观念,锻炼政治素养和内涵。因此,政治教育和社会成员学习和吸收是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机结合的两个关键因素,它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形成政治社会化的完整和谐统一过程。由于社会成员和社会都是不断发展的,所以两者的互动过程必将根植于其中。其次,政治社会化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社会对于其成员的政治教化。从一定程度上说,组织和群体在政治社会化中起着主导性角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起着指引作用,发挥着主体作用。社会组织和群体这一力量把现实中的政治体系中公认的政治立场、政治价值、政治品质和政治准则疏导、传授给社会成员个体,社会成员被发展成为具有政治素质的人,这样就保证了政治文化知识的不断发展和传承,从而为培养一批又又一批政治素养高的人才打下了基础。最后,我们来谈谈农民政治社会化。农民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是指农民在政治实践过程中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所以在农村中的农民应当接受社会组织的各种政治文化教育,尽快使自己融入农村社会这一政治共同体。政治社会化过程是主动和被动的统一,由于农村是农民生活的大环境,所以每个农民必须尽可能地适应环境。与之对应,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农民具有被动性。人是历史和社会的创造者的角色。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农民通过实践来反映和通过自身和社会要求来选择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农民通过平时参与政治民主活动,可以带动其周边的农民进行政治社会化和再政治社会化。总之,政治社会化可以描述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辩证过程,同时是主体和客体的体现,最后表现为主动和受动的过程。 二中国当代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政治素质问题却凸现出来。政治素质表现为政治社会化水平不高尤其是农民的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滞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民两个特殊阶级的政治社会化问题第一,农民是中国的一个特殊阶级,然而在这个阶级中存在着这样两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和农村妇女是农村社会阶层中极为特殊的两个阶级,他们属于农民阶级但是其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和水平较低,处于边缘地位。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为我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农民工的阶级属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待:在理论上,农民工确实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当前农民工确实距离工人阶级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只是一个过渡的、潜在的工人阶级。,农民工阶层离开农村家乡到城市打工谋生,也存在着政治社会化低下的问题。由于中国歧视农民工的现象比较突出,致使农民即使在城市中工作也不会得到和城市公民一样的政治权利。受到中国古代封建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农村妇女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低,很大一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甚至是文盲,而对于男性而言受教育程度却比较高,这样以来,农村妇女的政治知识和素养以及政治社会化水平更低。很多农村妇女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从不关心家庭以外的事情,导致其政治参与活动少,政治素质低下。通过对广水市农村妇女参政现状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参政意识、参政环境都不理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低下致使农村妇女在政治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很被动和消极。(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政治社会化发展水平第二,虽然我国近几年发展水平比较快,但是农民的社会经济发展却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于此的要求,这样以来,经济影响到政治,削弱了农民群体的政治社会化的参与度,并且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社会生活的参与程度标志着政治社会化情况的指示器。而与之对应的另一个相似概念,政治认同感谈论的则是政治品质和政治立场方面的问题,而政治参与涉及的是政治实践和政治行为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思想内在的理论,另一个是行动和实践问题,这两方面共一起构成了政治社会化过程内在和外在完整有机的统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绩显著,然而农民相比城市而言并没有更大程度的满度农民群体的发展要求,由于其经济不能满足,又因为经济决定政治,所以农民没有能力和愿望去参与和自己似乎相差很远的政治参与。现实中的例子也是很多的表现,农村中近几年出现的贿选,就是农民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实例,他们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交给了金钱,都是农民被动参与政治的表现。由此看出,无论农民政治参与的内在观念还是农民政治参与的外在实践当面,都存在着很多急需解决的困难,这样一种趋势如果不想办法解决必然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农民政治社会化程度提高,进而影响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三)科学素质影响政治社会化第三,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时代,所以知识和科学文化水平是决定一个国家政治素质高低的另一个关键因素。由此,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知识低下是阻碍其政治素质和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的重要因素,大多数的农民由于缺少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使自己不能理解更多地政治的政治知识和政治技能。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总人口的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 4%的水平;小学文化程度的却为42.8%,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达到8. 3%,分别高于城市的23.8%和4%的水平;中国有文盲8507万人, 90%也就是7656万人在农村。农民因受教育层次低导致其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低,科学素质和水平低下就不可能意识到参与政治民主的重要性,往往把自己手中的权力不珍惜对待,导致农村政治生活水平不高。除了教育方面的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宣传和组织力度不够也是导致政治社会化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忽视对于农民在政治素养方面宣传和调动,从而又放弃了一种可以提高农民政治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如果农民默认和认同于现存的政治体系,那么它就为政治体系提供了稳定的基石。倘若农民积极地反对政治体系,它就会成为革命的推行者。” (四)忽略漠视和信息不畅影响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 第四.农民阶级是生活在边远农村地区的人们,由于人们在此之前总是忙于城市居民的政治素质的提高和政治知识能力的培养,然而忽略了更应该关心和爱护的农民阶层的政治社会生活问题。社会上一直以来形成的对于农民的忽略断送了农民的政治社会化。忽略了农民阶层的想法和感受,以致很少人来关心和体谅农民阶级的思想变化状况。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有了很大发展,虽然农村经济社会也随之有了很大发展,但在表现在政治生活方面,农民却表现得似乎淡出了政治的舞台,政治参与少,信息不灵通。农民因为长期以来被人忽略和农民获取信息的闭塞,使得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提高再次受挫。三 对于村民自治的理解(一)村民自治的概况村民自治是最近几年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名词,它一般指的是在党的领导下亿万农民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广义来说,村民自治是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制度。村民自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村民自治中的问题应当通过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逐步加以解决。在解决问题和完善制度中将村民自治水平提高到新的阶段,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向前发展。村民自治开始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发展和流行于八九十年代。在人民公社撤销以后,村民自治开始发端和流行,现今已成为中国农村实现基层管理的重要表现形式。自治的行使者是农民群众,不可能局限于一个领域或者一个范围之内,而是全部农民;自治的地域范围是村,也可称为农村社区;自治的对象为本村内部的公共事务,与农民利益切实相关的村务;村民自治的历史使命是使广大农村在村子内部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好事关农民利益的公共村务,从而确保政府实现对于农村的基层治理。要缓解和克服这些矛盾和冲突,最重要的是要精简乡镇政府机构,转换其职能,理顺乡镇政府与村级自治组织政权与治权的关系,实现乡政村治的法治化,进一步明确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各自的职责权限,高度重视渐进式制度化建设成果的积累,并要认真耐心地解决村民意识、行为与村民自治活动不相适应的状况,努力为基层政治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具体来讲,民主选举是指通过无记名投票这样一种形式的直接选举活动形式,在内容的实质上把选举和罢免村领导人的权利,交给了广大农民群众,从而很好的实现了农民真正意义上选举的自主权和主动权;民主决策是指农民和村领导人共同商决定关于关系到村民利益的大事,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对关系自己利益事情的决定权,增加了村务工作的透明性;民主管理是指让村民参与到村内部的事务管理之中,以便真正实现农民对日常村务事务管理的参与权;民主监督是指实行村务公开,增加村务办公的透明性,农民有权力并且应该监督村委会日常工作和村干部的日常行为,随时听取群众监督意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农民群众自己的知情权和监督任免权。(二)村民自治的作用。村民自治的这样一种实践,是党领导广大农民在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逐步摸索出来了实现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促进了村干部的勤政廉政,释放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为农村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创造了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有力的精神与动力支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首先,村民自治的意义在于保证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干群关系是影响村务的一项重要原因,而通过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干群关系改善,政治生活水平提高。其次,村民自治的意义还在于使广大农民的政治经济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幅提高。广大农民开始认识到自己手中权力的重要性,珍惜手中的政治权力,积极参与民主政治。再次,村民自治的意义还在于确保了党对广大农村工作的领导。农民群众通过村民自治开始监督党组织和党员,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水平不断提高,使党的声誉和领导力量不断提高,党内民主得到更快发展。最后,村民自治的意义最重要在于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民主政治的内在方面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开始得到改善,同时化为民主政治的外在方面政治行动和实践也得到巨大改善。四 村民自治对于农民政治社会化的意义村民自治作为基层政治民主的实现形式,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且对于现实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社会化具有重要作用。村民自治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实现当代中国农民的真正的政治社会化。村民自治作为最重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制度,它更多的是给与农民政治价值和政治观念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村民自治对于农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村民自治首要作用在于帮助农民的政治吸收和内化。村民自治的实践中,农民获取政治方面的能力锻炼,在参与中获得经验,在行动中得到历练。党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由于村民自治在中国农村的实践时间尚不长 ,以及受农村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 ,人们对村民自治认识不足 ,于是在实践中 ,有的村委会成员就不接受党领导 ,也有人认为既然党领导村民自治 ,党就应该享有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权 ,等等 ,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严重阻碍着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 ,必须消除这些不正确的认识。村民自治的内容包括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选举。在参与民主决策中,农民通过实践了解了民主程序和相关的国家民主政策,获得了实践的来的政治知识。在民主监督方面,通过对于村级领导干部的监督,农民获得了关于中国监督制度的相关内容,丰富了自己的政治知识,同时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养。在民主管理中,农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实行自我管理和服务教育,在这一实践中,农民在各个环节上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政治知识。最后,在政治选举中农民政治知识的学习得到了最大的体现。民主选举是农民自己用手中的权利选择村级领导人的政治实践,通过这一实践,农民最亲身最实际的掌握了政治知识,使自身政治素养得到更一步提高。掌握必要的政治知识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完善政治人格的重要条件。农民学习政治知识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政治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目前他们参与政治的主要载体和途径之一就是在农村广泛实践着的村民自治。在村落地区的村民自治过程中,直接参与村委会选举是村民最广泛、最有效的政治参与形式,也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最有效的途径。村民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和体验了村民自治的运作过程,获取了关于村民自治有关的政治知识和政治信息,进一步增强对村民自治制度及村民委员会组织的认知度、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次要作用在于塑造和熏陶完善的政治人格和品质。改革开来30年以来,农民通过几年的政治实践和行动了解到政治知识,从而形成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和价值。在民主决策中,农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政治主体的地位,更明白了自己的政治权利和义务,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政治思维方式。在政治监督,政治选举和政治管理中,农民也在努力把自己由社会人塑造转变为政治人。他们了解到自己的政治主人翁意识和权利义务关系,更深层次参与民主政治,塑造着自己的政治人格。许多村民对有关选举的政治常识和法律、村务内容等方面都有所了解;这样将有利于形成和完善农民的政治人格。第三,村民自治对于塑造和培养政治立场和政治价值观方面有重要意义。意识和观念来源于行动和实践,所以通过村民自治这样一种基层民主政治形式,广大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民主实践锻炼,获得民主政治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和政治观念。实践的作用在于体验和感觉,在村民自治中,农民得到关于民主政治的锻炼,比如村民投票选举,村务事项决定和管理,他们了解到政治的参与程序和参与方式和意义,这样对于他们政治立场和价值观的塑造有积极的催动作用。第四,农民政治能力的锻炼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村民自治的意义。村民自治的实践一种活的模板告诉农民政治参与的模式和程序,给人们活生生的实例展示。农民政治能力的塑造和锻炼只能在政治实践和活动中才能体现出来,没有实践不会得到真正的锻炼,没有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意识和立场,充分证明意识来源于实践的伟大作用。农民在村民自治的伟大实践之中,逐渐了解政治生活的程序和方式、规则以及必要的政治参与素质,这样可以有效地参与到下一步的政治社会实践之中去,从而有效的提高实践能力和政治社会化水平。民主选举是政治技能训练的最重要途径,他们越来越多的了解政治生活程序,在实践中政治技能得到了最广泛的锻炼。第五,村民自治与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政治文化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对于这种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实实在在的实践教育来体现,认识来源于实践,而要想进行农村政治文化发展必须来源于农村政治文化实践,而在当代,体现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并且只能是蓬勃发展起来的村民自治。村民自治通过它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包括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选举来体现。民主监督可以使得农民更好行使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去监督领导的工作,它是一种农民政治理念的重大转变。民主管理可以使得农民更多的参与村务的内部事务管理,民主决策使得农民有关于涉及自身利益的事务的决定权,民主选举使得农民更加珍惜手中的政治权力行使投票,这些都在反映着农村政治文化的发展,政治观念的深刻转变。第六,村民自治作为政治制度,它的作用还体现为可以凝聚广大农民群众,增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村民自治是在人民公社这样一种制度完结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基层政治制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农村政治事业发展的关心和农民政治生活的关注。村民自治这样一种政治制度的出现,体现了国家对于他们的关心,已不再是过去那种漠视和忽略的态度,这样一种态度的转变,使农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幅提高,积极投入生产和生活,参与政治生活,政治社会化程度提高。这样一种制度的发展不仅仅有利于农民政治生活的发展,他将化为物质动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结束语农民是当代中国社会一个十分特殊而又重要的群体,随之农民的政治社会化问题也被提到关键地位,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漠视农民政治社会化的问题导致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滞后,极大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村民自治的出现却是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村民自治的四项内容从本文中提到的六个方面对于农民政治社会化问题加以解决,从而为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农民政治社会化水平的提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