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5各级文物保护与管理情况及分布状况汇报一、*县各级(四级)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情况与管理现状。纵观*的历史遗迹与文物现状,迪庆*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南缘,滇川藏多民族交融的结合部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迪庆*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民族文化积淀带。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在千百年来的发展繁衍过程中,他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交融,并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我们留下了以藏文化为主体的内涵丰富的文化遗产,使之成为不可复制的极其宝贵的财富。这些历史文化遗存为我们开展*县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文物的申报、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文物保护对象。2016 至 2016 年以来,我县的不可移动文物经过最近几年的“*县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 176 个自然村的田野调查,全县境内文物古迹、历史遗迹与文物古建筑等的情况已基本掌握,摸清了我县的文物资源家底,全面掌握和了解了我县境内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状况及文物保存现状,为我县文化兴州战略,促进和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夯实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基础,为今后我县的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经调查,全县境内文物普查共登记 194 个不可移动文物普查项目点,2 / 15其中国家所有的 10 项,占*县文物登记总数的%;集体所有的 150 项,占*县文物登记总数的%;私人所有的 34 项,占*县文物登记总数的%。集体所有、私人所有的文物数量为 184 项,已占*县文物登记总数的%以上。从上所述,虽然我县的文物种类繁多,文物资源丰富,但是,由于随着现代文明对历史文化遗迹、文物古建筑等的严重冲击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上述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面临消亡与人为破坏的现实威胁与挑战,给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带来巨大难度,文物保护工作已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加强对我县境内现有文化遗产的保护,香县文物工作者在人力物力奇缺的困难情况下,怀着对历史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密切联系我县实际,认真整理文物田野调查登记资料和文物资源,严格审核确定登记上报,努力做好全县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并于 2016 年 7月由*县人民政府审核公布了“186 个*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登记单位” ,其中,古遗址有 54 处;古墓葬 17 处;古建筑 30 处;石刻及岩画 49 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34 处;其它类古迹 2 处(附近 1) 。其中文物古建筑 7 个保护名录登记单位在“”火灾中被烧毁。同时,积极组织力量开展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第七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 “第二批迪庆州文物保护单位”的材料整理和逐级推荐申报工作,并取3 / 15得很好的成果。至 2016 年年底先后获得由国务院批准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项,即:“金沙江岩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 个点) ”、 “云南茶马古道*段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省及文物保护单位 3 项,即:“迪庆州人民政府旧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茶马古道*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藏族民居阿布老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火灾中保护性拆除) ”;迪庆州人民政府审核公布迪庆州文物保护单位 7 项,即:“巴卡活佛私邸” 、 “金江大沟” 、 “念阿帕达老宅” 、 “赤土灵洞圣迹” 、 “马铸才-铸记商铺(火灾中被烧毁) ”、 “独克宗古城金龙街古民居群” 、 “衮钦寺遗址”等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使*县的州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由原来的 5 个增加到目前的 15 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3 个。香县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登记单位”由原来的 0 个增加到目前的 186 个。从而使*县的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截至目前,我县境内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 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 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9 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3 个。共计 39 个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开展定期与不定期地文物日常保护与管理工作。二、州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境内遗物蕴藏丰富的区域。*县境内文物和历史遗迹遗物主要分布于两大区域,4 / 15一个分布区域是建塘镇境内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独克宗古城“茶马古镇”为中心,辐射周围 15 公里范围,主要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心镇公堂”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藏族民居阿布老屋(火灾中保护性拆除) ”、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旧址” 、 “葛丹松赞林寺(归化寺)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金龙街古民居群” 、 “铸记商铺(火灾中烧毁) ”和纳帕海贡比村附近高山植物园处的“衮钦寺遗址(州保单位) ”;也有纳帕海附近的藏传佛教的历史遗迹“斯冈天葬台” ;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城“中甸县衙门遗址” ,里面包括王母娘娘庙、衙门照壁、戏台、关公庙、丽江会馆、鹤庆会馆、陕西会馆、城隍庙、古城墙等遗迹内容;文物古迹大龟山“大佛寺遗址” 、 “中甸县烈士陵园”等近现代史迹和代表性建筑。其周围 15 公里范围内东边线路有明代历史遗迹和建筑遗迹县级文保单位“承恩寺” 、“大宝寺”清代“天生桥摩崖石刻”等。为提升*文化品牌和茶马古镇文化内涵奠定了文化基石。另一个分布区域是以金沙江沿线为主要区域和范围,东环线以三坝乡“白水台东巴文化胜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起点,其附近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沙江岩画三坝渣日岩画(13 个点) 、洛吉岩画 5 个点” ,至虎跳峡镇有虎跳峡景区旁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茶马古道*段二十四道拐”和历史遗迹“二十四道拐摩5 / 15崖石刻” ;香县南部从小中甸镇开始沿线有小中甸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木土司城堡遗址” ;虎跳峡镇红旗村附近的 “十二栏杆古道” 、 “十二栏杆摩崖石刻” 、红石哨村的“红石哨石刻群” ; 迪庆经济开发区一线至金江镇上江乡五境乡尼西乡沿金沙江沿线有“两家人石棺墓” “拉咱古石棺墓”、 “拉托里石棺墓” 、 “拉马落墓群” 、 “车轴石棺墓”尼西“克乡石棺墓” 、 “奔东石棺墓”等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金上江五境乡沿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江乡的“云茶马古道空心树段”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江大沟” ,州保单位五境乡泽通村“巴卡活佛私邸”等。还有历史文化遗迹和文物古迹 “士达遗址” 、 “白马寨遗址” “铁桥遗址” 、 “宗古遗址”以及“金江特区人民政府旧址” “7 个红军长征渡口” 、 “贺龙旧居”革命历史遗迹等沿线 50 个文物点。为金上江沿线的旅游开发和红色旅游线路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总之,*县境内的文物古迹和文物保护单位在迪庆州乃至滇西北区域中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亮点,主要表现在 5 各方面:(1)境内古民居融合了多民族风格为一体的建筑;(2)藏传佛教文化特色浓郁。分布于县境内的各时期藏传佛教寺院,各类藏传佛教玛尼石刻和造像石刻,保留了各个藏传佛教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6 / 15(3)金沙江沿线的众多金沙江岩画的发现,是我省境内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画,极具地方特色和影响力,具有重要历史研究价值。(4)自唐(吐蕃)时期以来,县境内众多的屯军遗址,可以侧面反映出*县在历史上就是兵家常争之地;(5)发现的古驿道众多。一些茶马古道直至今日还一直是当地民族与其他各民族之间进行社会、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纽带和重要交通枢纽;3.我县文物保护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和各级政府文物保护经费投入(保障)情况。我县文物保护机构于 1994 年 6 月成立,是*县文体广电局下属公益性事业单位,全称为“*县文物管理所” 。该管理所人员编制 3 名,现在职人员 3 名,大学专科学历的 2 名,中专学历 1 名,其中 1 名为 2016 年从文化市场办公室调入,1 名于 2016 年从县文化馆调入。文管所的职责是主要负责全县的文物、博物事业的综合管理,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和文物工作方针,政策在全县的贯彻执行;组织推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组织审核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配合有关部门申报历史文化名城(村、镇、街区) 、世界文化遗产;组织开展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维修和“四有”工作;组织实施文化遗产调查和考古发掘工作;7 / 15协助有关部门管理文物市场;承办县文体局交办的其它事项。*县文物管理所自成立以来,对全县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加强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心镇公堂的保护管理,在 2016 年 10 月前,在西厢房作为红军长征纪念管陈列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对外开放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并努力争取资金,先后由香县政府财政投入文物维修资金 40 多万元,对中心镇公堂进行保护维修。2016 年以后,划归迪庆州文管所负责管理实施,并完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的项目,国家及省政府先后投入资金 2000 多万元项目经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归化寺的保护维修资金于 2016 年省文物局补助经费 20 万元;2016 年至 2016 年近四年时间开展*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香县财政总投入经费 10 万元,用于全县境内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田野调查业务经费。2016 年至 2016 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投入香县财政经费 15 万元。2016 年至 2016 年,州文化局筹集用于维修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巴卡和佛私邸”的文物保护维修经费 35 万元。州县两家文管所一起负责管理维修工作,目前已完成维修建筑部分的 90%。8 / 152016 年,云南省文物局投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阿布老屋”恢复重建经费 50 万元,香县地方政府根据其受损面积及受损程度,预计投入受灾户扶持经费 52 万元。 (目前,该项目由于地界纠纷,项目经费不足,及户主的抵触情绪等诸多原因,给阿布老屋复建工作组带来许多困难。还处于协调动员阶段) 。2016 年,在香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政府财政投入 19 万元用于文化遗产普查成果*遗珍文物普查成果通览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两本书的编辑出版发行经费,并将于今年 6 月份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完成出版发行。三、我县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我县境内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众多分布面广,已成为*县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的深厚积淀作为支撑,那就难以在未来的文化软实力竞争中和可持续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重视文物工作和保护文化遗产,已成为地方政府和领导的一个重要工作内容,并应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和政府每年的财政经费预算内。当地政府领导应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加大财力人力和政策力度支持文化遗产建设,以提高文物的有效保护与管理利用。自 2016 年底以来至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9 / 15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 (国发【2016】54 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及迪庆州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转发的有关开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文件精神,开展全县可移动文物普查的调查登记工作,完成了全县 200 多个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登记工作,准确无误无漏地整理实地调查得来的资料数据,登记过的 334 件文物进行了分类和网上登记著录,同时通过拍照、照片洗像记录存档 748张,电子文物照片存档 1708 张,建立和上报纸质文物登记表(卡)334 件(张) 。经认真统计,我县可移动文物共有386 件(套) ,其中,香县文管所库藏 334 件(套) ,迪庆州博物馆借展我县的文物 39 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 3 件,分别为“清乾隆 38 年藏文告” 、 “中甸松赞林寺平叛协议书” 、“八世达赖喇嘛关于禁止红教、达垅、噶玛等教的旨谕” ;国家三级文物 5 件(套) ,分别为“布拴镶银带式(珊瑚、绿松石等) ”、 “皮拴银珠宝珊瑚披肩” 、 “云南都督府蔡锷批文” 、 “庆复奉谕加赏青稞三百石给中甸归化寺的执照” 、“东巴麻布画” (归还三坝乡文化站)等。迪庆州红军长征纪念馆借展我县的文物 13 件,香县档案局有文物古籍 2 件,独克宗古城小学有纪念性文物 2 件(套) 。并组织上报州一级汇总数据,初步完成了调查登记工作。为下一步开展下一阶段的登录、摄影、制作卡片、文物摄影补充、文物认10 / 15定和制作工作报告著录等阶段性工作奠定了基础性工作。并对下一步普查数据资料进行边采集边建档、边整理、边报送、边审核、边登录和后期文物征集、收购等项工作做好了准备。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外来文化、现代文明对迪庆*文化冲击日趋激烈,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我县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正面临严峻的形势,文物资源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仅仅还处于为保护而保护,对于如何充分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建设平安*和谐*建设工作和*旅游文化品牌中如何发挥重要作用,存在严重的滞后和问题。旅游文化内涵正待提升。另一方面有许多文化遗产和文物遭到人为破坏和流失,有大量的珍贵民族文物、宗教文物被盗卖外流。因此,文物及其历史文化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加强对其文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已是当务之急。因此,*县的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文物管理人员不足,专业技术人员欠缺。*县文物管理所自 1994 年成立至今,编制人员 3 人,我县文物保护管理工作量,随着文物事业的发展不断增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从 80 年代初“二普”的 32 项增至目前所登记11 / 15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 188 项,全州 297 个保护项目点我县就占了 188 个;四级文物保护单位已增加到现在的 39 项 61个国家级,省级,州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保护点。在移动文物方面,我县馆藏文物藏品文献资料、文物样品资料众多,有 386 件套,其中就有不少珍贵独特的民族特色文物成为我县文物亮点;因此仅靠现有的管理人员以难以胜任。为此,应加大对文物保护管理力度,增加文物工作人员编制,理顺岗位职责,加强文物管理队伍建设,使文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管理设施和文物保护经费明显不足。到目前为止作为迪庆州文物大县的*县还没有一个设施较安全和完善的馆藏库房,还因寄存于州文管所的馆藏文物由于库房内漏水受到严重损坏。其他较珍贵的馆藏文物也一直以借调和借展为名寄存于迪庆州文管所和迪庆州博物馆内。因此建设一座“*民族博物馆”或者“古城文化博物馆”成为未来*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条件。(3)加强*境内众多文物的挖掘、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工作,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关系。目前,我县的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许多承载着珍贵历史记忆和文化命脉的古建筑、古遗址正面临消亡;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研究、继承、申报和保护等有关工作已迫在眉睫。*县刚12 / 15得到云南省政府申报公布的 3 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藏族民居阿布老屋” 、 “迪庆州人民政府旧址” 、 “云南省茶马古道*段”以及新重大发现的珍贵文物“巴卡和佛私邸” 、 “念阿巴达老屋” 、 “吴苏达老屋”等清代古民居建筑急待抢救性保护维修;目前,文物保护工作还停留在书面上和政府领导的口头汇报上。每项平均维修资金多达 200多万元,特别是“藏族民居阿布老屋” 、 “迪庆州人民政府旧址礼堂” 、 “巴卡和佛私邸” 、的保护维修经费亟待解决。(4)每年的文物管理保护、挖掘、抢救、整理、研究的业务经费明显不足。目前,*县的文物保护管理等的业务经费每年只有1 万元,业务经费已远远不足。需要每年解决文物保护、整理、研究等业务经费 20 万元。*县由于文化遗产众多,地域辽阔文物分布面广,管理保护困难,每年都有不少散落民间的珍贵文物在不断散落中消失。加之我县经济落后,财政底子薄负担重,使我县出现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相协调性。因此,在发展中完善和促进保护,需要有效的政策和强有力文物保护经费为支撑,才能更有效的实现文物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并在规划当地的城镇建设发展中,依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的文物管理方针,统筹文物保护规划,努力做13 / 15到文物保护优先权,科学合理保护利用和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城市规划与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使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从而使一个地方的古建筑、古遗产真正成为这一地区,这一城市的一张张历史文化名片。使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为*县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县文物事业的发展规划与思路。1.加强对县境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管理与保护,积极实施文物保护五纳入工作。将文物的保护与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范围内,重点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独克宗古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心镇公堂、金沙江岩画、茶马古道*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噶丹松赞林寺、东巴文化圣迹、迪庆州人民政府旧址,州级文保单位金龙街古民居群、巴卡活佛私邸、金江大沟、衮钦寺遗址等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承恩寺、云登寺、金江特区人民政府旧址、红军长征渡口等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建设规划及红色旅游规划。进一步打造、推荐与宣传好*茶马古镇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效应。建议设立“*古城历史博物馆” ,丰富古城内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将各级文保单位经费纳入我县每年的财政预算,并纳入领导管理责任制,内由主管体育文化旅游的副县长负责文物的保护管理14 / 15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建筑石膏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广告传媒公司与媒体投放协议
- 2025年在线艺术培训平台用户画像与精准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建筑设计院工程设计合同
- 酒店预订与运营服务合同协议
- 六年级写景作文落日即景450字7篇范文
- 2025至2030驾驶监控系统产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2025版拆迁项目后期维护居间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车辆买卖合同担保及保险服务模板
- 二零二五年移动应用开发IT外包服务合同范本
- 重症肌无力的护理课件
-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 世界母乳喂养周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课件
- 临床静脉导管维护操作专家共识
- 《建筑结构检测与加固》课件 第1-3章 绪论、建筑结构的检测与鉴定、混凝土结构的加固
- 2024年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初赛(低年级组)试题及参考答案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课件
- GB/T 2881-2023工业硅
- 混凝土外加剂凝结时间-自做
- 2-2点亮小灯泡课件公开课
- 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