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第1-3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 第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表格教案合集 第 1 31 3 单元单元 内容预览 资兴市三中 20XX 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表格 教案合集 课题 沁园春 雪 第 1 课 第 1 课时 课型 阅读赏析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文的写作和发表背景 2 过程与方法 理解上阕的字面意思 深刻含 义和艺术特色 3 知识与技能 理解写景手法的运用 重点难点 1 理解上阕的字面意思 深刻含义和艺术特色 2 理解写景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1 朗读并试背全诗 2 了解本文的写作和发表背景 教学过程 第 2 页 共 7 页 1 导入课文 可从人民大会堂巨幅国画或咏雪 名句谈起 2 释题 沁园春 词牌名 雪 词题目 3 回忆词的有关知识 概念 分类 派别 4 字词 学生板演 q n w f n r o x n sh h n ch n y 注音 沁 惟 分外 妖娆 逊 数风流人物 成吉思 汗 单 于 p ng b y n 磅 礴 胤 5 教师范读 然后学生朗读全词 力争在短时 间内读熟 6 结合预习提示一 介绍 1936 年写作背景和 1945 年发表背景 强调都处在历史转折时期 以显 示词的写作和发表的重大意义 本词的写作背景 主要内容介绍 1935 年 10 月 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 肩负抗 日救国的伟大使命 1936 年 1 月下旬 红军在党和 毛泽东同志领导下 准备渡黄河东征 2 月初 毛泽 东同志率部到达陕北清涧县黄河边一个小山村袁家沟 在这里 毛泽东同志亲自视察地形 眺望祖国的壮丽 第 3 页 共 7 页 河山 展望革命的灿烂前景 激情满怀 写下了这首 气吞山河的 沁园春 雪 1945 年 8 月 28 日 毛 泽东赴重庆谈判 柳亚子向毛泽东 索句 后于 1945 年 11 月 14 日发表于 新民报晚刊 这首词 的写作和发表俱在新的革命时期即将开始之际 有着 重要意义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景结合抒情 融 情于景 描绘出瑰丽多姿 生机勃勃的北国风光 表 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赞颂和无限热爱之情 下阕 议论结合抒情 寓情于议 在谈古论今之中 感情逐 渐升华 最后推向高潮 突出中心 全词写景 抒情 议论紧密结合 以形象而精确的语言 赞美了祖国的 壮丽河山 歌颂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 激发人们的 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鼓励人们为争取革命胜利 建立新中国而奋斗 7 学生齐读课文 指导学生看注释 理解上阕 字面意思 并解释上阕 8 根据意思划分上阕层次 结合课文分析层次 上阕哪些地方是概括描写 哪些地方是具体描写 哪些地方是相象之景 借以明 确层次 9 概括描写 即开头三句的分析和领会 千里 与 万里 互文 写出 北国 的辽阔 第 4 页 共 7 页 和壮观 冰封 与 雪飘 的基本色泽及静态与动态的 不同景象 诗人登高望远与借助想象拓展视觉形象 显示宏 大气魄 10 具体描写 即中间七句的分析和领会 望 字领起哪几句 望 中所见 哪些是静景 哪些是动静 静景 写 长城 写 大河 这两个形象有 什么特定意义 内外 上下 展示了怎样广阔的地区 惟余莽莽 顿失滔 滔 是什么景象 动景 山 原 都是静物 为什么在 舞 在 弛 变静态为动态 动态描写展示了什么样的 美 欲与天公试比高 表现了一种什么态势的活力 11 想象之景 即最后三句的分析和领会 什么词表现了以下所写是想象之景 晴日 景象是怎样别有境界 有什么含义 12 总结本节课内容 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写景手法的运用 描写北方壮丽的雪景 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第 5 页 共 7 页 13 学生朗读课文并背诵上阕 14 作业 复习本节课内容 熟背上阕 预习下阕 板书 沁 园 春 雪 毛泽东 北国风光 冰 封千里 雪 飘万里 长城 惟余莽莽 静态 实景 登高远望 大河 顿失滔滔 上阕 群山 银蛇舞 动态 高原 蜡象弛 红装素裹 交相辉映 想象 晴日景象 之景 分外妖娆 艳丽多姿 课题 雨说 第 2 课 第 1 课时 课型 阅读赏析 总序号 教学目标 1 学习拟人 比喻 反复等修辞手法 体会它 们在形象塑造 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初步培养学生解 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第 6 页 共 7 页 2 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 体会诗 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 步展现 3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要求读准字音 读 出停顿 4 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 领悟作 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 通过学习诗作 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 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 意境美 人情美 培养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 用喜悦 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 体会本诗明 丽清新的风格 2 理解意象 把握本诗的主题 感受作者饱含 的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 细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 而诗人郑愁予 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二 解题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 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第 7 页 共 7 页 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8 年赴美 在爱荷华大学 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 获艺术硕士学位 诗人在 80 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 最受欢迎作家 名列 榜首 他的诗作以优美 潇洒 富有抒情韵味著称 意象多变 温柔华美 自成风格 雨说 是他复出 之后于 1979 年写成的 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 却心 系祖国 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 诗歌以 新颖而鲜活的意象 灵动而多情的语言 抒发了对儿 童浓浓的关爱之情 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三 研习课文 明确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